到北京大约一个月左右的一天早晨,当我再次打电话回家,询问保姆有关母亲的情况时,保姆对我说道:“你妈妈昨天晚上说你丢了,我怎么解释她都不相信,哭了一晚上,这会儿刚睡着……”保姆说着,声音突然哽咽起来:“孩子,阿姨不知道你的学习有多重要,但阿姨想劝劝你,希望你能回来,多陪陪你妈……”
泪水突然湿润了那个早晨。
那天下午,我乘飞机赶回哈尔滨,推开家门,母亲看到我,愣怔了一下,然后满脸慈祥地迎过来,笑着问我:“学习结束了啊?累不累……”我听着,无奈地笑了,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对母亲说道:“学习结束了,再不用去学习了。”母亲听了,连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对了,你早晨跟妈说,你想吃什么来着?你看看妈这记性……”
母亲老了,但母亲对我的爱却越来越浓重。
快乐提示:
母亲是一个人生命的根。母亲可以一天天变老,但母爱却只能一日日浓烈。假如,你一定要挖掘出有什么比母爱还炽烈、无私、执着、勇敢……你怕唯有失望。
曾经采访过这样一个事故,因为突降的泥石流将一对兄妹压在倒塌的土屋下,疯疯癫癫、常年智障的母亲回来了,发疯般地用双手向外挖着儿女,疯母亲的双手很快就鲜血淋淋,但任何人的劝阻都无法让疯母亲停下来,直到疯母亲用双手挖出一双儿女,才傻傻地笑着,停下来。
灾难甚至可以夺走母亲的神智,但无法夺走母爱。而身为儿女的,最好的回报,无非是和母亲在一起。
大师的细节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张瑞敏
受一家出版社之托,去采写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的传记。采访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开始的,一走进欧阳院士的办公室,我就遭遇了一个又一个意外。
欧阳院士的办公室很大,一张能够围坐二三十人的大办公桌几乎占去了办公室的半壁江山,一个硕大的地球仪和一个硕大的月球仪非常醒目。我和助手对月球仪的好奇引起欧阳院士的注意,他指点着月球仪,简单地向我们介绍着月球的地形地貌。随后,欧阳院士叮嘱他的助手,午饭多订两份盒饭。
欧阳院士虽然已80多岁,但身体十分健朗,思维也十分敏捷。
伴随着欧阳院士的娓娓倾谈,我的思绪沿着他成长的脚步由远而近,欣赏着他八十几年人生的风云变幻:江西吉安菜油灯下的寒窗苦读,中国地质大学孜孜不倦的求学问梦,核之城马兰的苦苦探寻钻研……欧阳院士的人生历程几乎处处传奇,他清苦的身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理想的忘我投入都深深地震撼着我。
同样震撼我的,还有一些微小的细节。
在采访中,虽然我只是在提问和记录,但面前纸杯中的茶水仍旧被我多次喝空,而每次,欧阳院士都会很及时地起身,一边继续讲述着他的故事,一边端起纸杯去到饮水器旁续水。欧阳院士在中国科学界、乃至世界科学界的地位无需多言,仅年龄上也等同我祖父的年龄,而我,只是一个采访他的青涩记者,他的如此礼遇让我每次都很惶恐,但每次当我表示要自己去续水时,欧阳院士都会微笑着示意我,继续记录。
欧阳院士的平易近人与亲切,让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
在采访欧阳院士前,我的一个在一家青年类杂志社做编辑的朋友,委托我让欧阳院士为他所在杂志的读者写一句寄语。采访结束时,我向欧阳院士说出这个请求,欧阳院士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便从随身带去的、一面打印着欧阳院士相关资料的纸张中抽出一张来,将无字的那一面朝上,递给欧阳院士,示意可以在这上面写下寄语。欧阳院士没有说什么,站起身,到他办公室的打印机前取来几张没有用过的打印纸,在桌子上铺好,开始写寄语。我不由得深感汗颜,同时,有阳光暖过我的心。
距离那天的采访已经过去了许多日子,但那天对我的特殊意义,令我一直记忆犹新,因为那天我不只是采访了一位大师,还从大师的身上领悟到一个道理:成大事的人,细节上也一丝不苟。
快乐提示:
采写欧阳院士的传记出版后,我们偶遇在一场讲学中。他是老师,我是学生。课后,我们一起吃午饭,我谈起采访他时他留给我的震撼和感受,他淡然笑着,拉着我的手说,认真点儿没坏处。
认真是否有好处,暂且不说,至少没有坏处。
不知道是欧阳院士在德国的那段留学经历养成了他做事认真的习惯,还是他性格中与生俱来的一丝不苟,但这件事带给我的启示是一样的:只有懂得注重小节的人,才可能成就大事。
祖父的布鞋
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尼采
祖父有一双布鞋,在祖母嫁给祖父前就有了。祖父的布鞋是他的宝贝,任何人都不可以动,甚至摸一下祖父都会发火。知道祖父布鞋的人,都认为,布鞋背后一定有着什么故事,祖父一直缄口不言。直到祖父病重,弥留之际,他终于说出了布鞋背后的故事……
抗战时期,一次,作为小分队队长的祖父接到任务,让其率领几名战士护送两名女军医去根据地。习惯了和敌人枪炮拼杀的祖父虽然十分不情愿接受护送任务,但作为军人的他又不得不执行命令。祖父本来以为完成任务会非常容易,可是,因为到达根据地必须要通过敌人数道封锁线,这让祖父率领的小分队数次和敌人遭遇。幸运的是,每次小分队都在祖父的机智指挥中化险为夷。
小分队队员和两名女军医很快就熟悉起来。渐渐地,祖父注意到,那名叫丁香的女军人看他的眼神里有一种特别的东西,而祖父每每和丁香的目光相遇,心就会慌乱地跳个不停。这个时候,祖父的心中总会漫上无边的温暖,但几乎立刻,祖父的脑海中就会随即跳出丁香对他的命令“置之不理”的情形。
实际,丁香不服从命令也没有做什么,就是经常在祖父下达了“休息”的命令后,缝制布鞋。
只3天,丁香就缝制好了一双布鞋。因为丁香缝制的布鞋是男式的,小分队的队员常常会玩笑着问丁香,布鞋是做给谁的,这个时候,丁香总会羞赧地看看祖父,看看祖父脚上那双已经露出脚趾的布鞋。所有人都清楚,丁香和祖父的两情相悦。然而,战火纷飞的特殊时期,恋爱也是有纪律规定的,只是一个小分队队长的祖父是没有资格恋爱的。可是,爱情又怎么能够真的被阻挡住呢?
我们看不到咆哮,是因为咆哮将自己沉淀为沉静。
第7天,小分队终于穿过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再向前不远就可以抵达根据地了,所有人都十分兴奋。可是,意外发生了。小分队和几个敌人的侦察兵遭遇了,双方旋即交火。经过短暂、激烈的战斗,几个敌兵被小分队消灭。祖父率领小分队队员进行战场检查时,浑然没有注意到,在他背后,一个受伤的敌兵举起枪口。就在那名敌兵将要扣动扳机的瞬间,丁香发现了这一危急情况,丁香对祖父喊叫“小心”,不顾一切地用身体扑挡住祖父。枪声响了,祖父安然无恙,而丁香却倒在血泊中。
祖父抱着丁香呼唤着,已经气若游丝的丁香示意祖父拿过她的背包,丁香又示意祖父打开背包,背包打开了,里面是那双丁香用了3个夜晚缝制的布鞋,丁香示意祖父穿上布鞋,然后就永久地闭上了眼睛。祖父无法相信丁香就这样牺牲了,他抱着丁香不停地呼喊着、唤叫着:“我命令你,睁开眼睛……”
祖父说,那双布鞋他一次也没舍得穿。我理解祖父的心思,对于祖父来说,那双布鞋已经不只是一双鞋子,它包含着许多许多。祖父在讲述出那双布鞋的故事后,不久就病逝了,祖父病逝后,那双布鞋被祖母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如同祖父在世时一样,不允许任何人触碰一下。我懂得,祖母对布鞋的珍惜,是渴望能够将那深情延续到岁月更深处……
快乐提示: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这样的铭记自然不会是简单的记得,而是一种精神和信仰上的招引,它会引领着沐浴恩德雨露的人,时刻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用自己日常中的每一个细节悄悄回报自己曾经领受到的恩情。最重要的是,将那份恩情传递下去,发扬光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别让骄傲占有你,因为骄傲会使你拒绝有益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
——俄罗斯谚语
新学期开学不久,一个住着6名大一新生的宿舍发生了一场冲突。
冲突的主要起因缘于“派系”之争。入学后不久,6个人很快就了解了各自的家庭背景,6个人中,有一名学生的父亲在某市担任副市长职务,有一名学生的父母经营着数千万资产的公司,其余几名学生都家境平平。很快,6名学生划分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以有着副市长父亲的学生为中心,一个阵营是以父母经营数千万资产公司的学生为中心。两个阵营都很敌视对方,唇枪舌战也就不可避免地屡屡发生,一方称对方是“盘剥百姓的贪官子弟”,另一方则称对方是“暴发户的寄生虫”,随着争论和矛盾的不断升级,终于爆发了一场辱骂加肢体上的冲突。
做了多年的辅导老师,虽然处理过众多学生间的矛盾与冲突,但是,这一次,听着他们一方攻击着另一方的种种不是,我不由得为眼前这些不到20岁、还没有离开校园的大孩子们沾染了如此深重的势利心和虚荣心而忧虑着。
多年前,我曾参加过一个学习班,近50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又来自不同的行业系统,身份和收入也差异很大,也出现过某某人轻视某某人,某某人看不起某某人等类似的情况。似乎,人都不可避免地有一种攀比欲,然后力挺着自己的骄傲,贬低着对方的优长,哪怕对方的优长并不妨碍自己什么。
轻蔑、排斥他人,无异是人性的钉子,扎伤的不只是对方,还有自己。尽管我知道,不从这些学生心中拔出那钉子,会贻害他们此后的人生,但看着那几张还稚嫩的脸庞,我却不知所措。在进一步的了解中,我发现一个“意外”——6名学生中,有一名学生没有加入任何一个阵营,而据我的了解,这名学生应该是6名学生中家境最不好的,父亲瘫痪在床,一家人的生计都依靠母亲收废品维持,他应该最“敌视”他人的优越吧!我询问他为什么没有参与到“派系”争斗中,他犹疑片刻,说道:“我的家境应该是寝友里最不好的了,不过,我觉得我的父母也很了不起,日子那么艰难,仍旧能够把我送到大学来,他们很让我骄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没必要一定要比拼出谁更骄傲。”
没有哪朵花能够拥有整个春天,但每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芬芳;没有哪个人能够拥有整个世界,但每个人可以都拥有自己的骄傲。花有花的灿烂,草有草的青葱,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润泽……粗浅的人,把自己和他人弄成水火不容,宽厚、智慧的人,懂得在打造自己的骄傲时,也欣赏着他人的骄傲。
道理并不难懂,希望,每个人都不是粗浅的。
快乐提示:
现实里,人们往往只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忽略着他人的优点。最可怕的是,用自己的优势和他人的不足比较,然后高呼自己的出色。殊不知,如果花朵轻蔑花叶,花叶不屑花朵,那么,就不会有芬芳和生动。
尊重他人的优长,是得以芬芳的组成成分。
他人的优势是水,自己的是船。发挥各自所长,才能拥有完美。
你有你的骄傲,我有我的骄傲。懂得维护自己的骄傲,欣赏他人的骄傲,才是智慧的。
生死相依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从小就特别喜欢探险运动的林娜之所以选择留学美国,有很大原因是美国俄勒冈州胡德山对她的诱惑。林娜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攀登上这座海拔3426多米的雪山之巅。
留学的第二年暑假,正是探险者攀登胡德山的最佳季节,林娜和男朋友雷宁决定利用这个假期去攀登、征服胡德山。雷宁是林娜的校友,两个异国青年能够迅速成为恋人,是因为两个人都对攀登胡德山情有独钟。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林娜、雷宁,以及另外4名同样渴望征服胡德山的探险者结伴来到胡德山脚下。经过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修正,第二天一早,6名探险者开始攀登胡德山。
林娜不仅是惟一一名非美国人,也是惟一一名女性,但登山的过程中,却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人。
6个人的攀登非常顺利,他们在中午之前都成功到达了胡德山峰顶。短暂的庆祝后,6个人开始下山。当6个人下到2600米左右时,刚刚还艳阳高照的雪山突然狂风骤起,大雪弥漫。狂风裹挟着暴雪,让几个人每迈动一步都异常艰难,更糟糕的是,因为视线只有二三米,6个人在山上迷路了。
大风雪中迷山的危险,几个人都十分清楚。有人提议,原地不动,等风雪停下来后再下山,那时候或许就能够辨识出正确的方向。否则,贸然下山,可能会越走越偏离正确方向。最初,所有人都同意了这一建议,一方面是因为不知道正确的下山方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风雪中移动太艰难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着,每一秒钟都变得异常漫长。没多久,几个人都感觉到了另一个危险的逼迫——寒冷。
而风雪却似乎越来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终于,有人沉不住气了,提议道:“继续这样等下去,怕风雪没停,我们就已经被冻死了。必须立刻下山。”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6个人相互鼓励着,摸索着向他们认为正确的下山方向挪动着。
一个小时过去了,6个人只移动了不到200米,照这样的速度下山,即便他们选择的方向正确,下到山脚下,至少还需要10多个小时。因为几个人并没有预料到意外,都没有携带食物,也都没有更多的保暖防护措施。
危情让每个人的心都变得更加紧张,气氛也变得更加沉闷。这时,又一个意外发生了,雷宁在下一处缓坡时,扭伤了右脚。
雷宁的无法行走,让所有的探险者都不得不停下脚步,几个人商量着该如何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意见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意见认为不能丢下雷宁,几个人轮流着背雷宁下山;另一种意见认为,留下雷宁,其他人下山求助。
显然,背着雷宁下山势必将影响6个人的行进速度,弄不好,6个人都可能葬身雪山。可是,留下雷宁,无异就将雷宁留在了死神的唇边。在生与死的对峙中,争论很快就有了结果:留下雷宁,其他人下山后,求助救援者再上山救助雷宁。
几名探险者一一和雷宁道别着,脸色凝重,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一别,雷宁怕只有死路一条。
所有人都道别之后,轮到林娜了,林娜对另外几名探险者说道:“你们走吧,我留下来陪雷宁。”几个人都愣怔住了。好一会儿,有人小声地问林娜:“你想好了吗?留下来可能只有死亡。”林娜点了点头,肯定着自己的决定:“我决定留下来陪雷宁。”
人们再次陷入沉寂。
突然,雷宁对林娜说道:“不行!你不能留下来,你必须跟着他们一同下山。”林娜望着雷宁,轻柔地说道:“我们相爱那天开始,不是已经约定好了吗,无论遭遇什么都要生死相依。我不能抛下你一个人在这里。”
有人善意地提醒林娜:“你留下来也帮不了他什么,你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