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导致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双休日的时候把家务等琐事提上日程,埋头在家中洗积累了一周的衣服、交水电费、把屋子进行大扫除等等。双休日仿佛变得比平时还要忙碌。
另一种情况是利用双休日玩个痛快,逛商场、看电影、打网游、走亲访友或是干脆驱车到郊区住一晚再回来。
双休日这两天时间看似短暂,却把平时的生活节奏全部破坏了,身心休息过后,星期一马上就要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了,必须建新把破坏掉的生活节奏找回来,建立原来的架构。这就要求你迅速地进行转变,难免出现不适应,所谓的“星期一综合症”也就产生了。
可不要小看这个病症,它对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健忘。
由于双休日处理了很多杂事,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与工作相关的念头,下一星期要做的事情想都没有想过,星期一要准备的东西也早就忘在了脑后。
这导致有些人星期一刚一踏进办公室,就发现这个也没带那个也没弄好,手忙脚乱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弄不好还要受到领导的批评,心情当然不好,越来越讨厌星期一。
其次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人在双休日的时候给自己安排了很多高兴、刺激的活动,心神还没有收回来,就像小学生上课一样,在刚刚开始上课的那几分钟里,兴奋的情绪还没从课间活动中恢复,很难集中精力学习。
成年人也是如此,刚刚过了一个高兴的周末,注意力不能一下回到工作中来。
最后就是产生厌烦的心理。
星期一是一周的开始,意味着繁重的工作即将开始。而刚刚放松了两天,却马上要进行工作,心里难免会感到厌烦,毫无精神,工作效率不高。
“星期一综合症”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也难怪谁都不愿意过星期一。然而,人为什么一定要跟着日期生活呢?一定要受星期一的摆布吗?当然不!只要你愿意,星期一也可以是很可爱的!
其实客观地想想看,星期一真的那么讨厌吗?虽然要投入工作,但也可以见到像好朋友一样的同事,还可以过上充实的一天。你之所以觉得星期一很烦人,是因为在自己心里先对它有了不好的印象,一提起它就感到头疼,无论它有没有带给你任何麻烦,你都会感觉到不舒服。
日期只是僵化的因素,永远不会改变,能改变的是你对待它的态度。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对待星期天的心情来对待星期一、星期二直到星期五呢?
从现在开始,深吸一口气,调整一下心情,开心地面对每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不再被星期一所困扰了,每一天每一刻都能像放假一样精彩纷呈!
有些人每天早上还没起床就会想:“唉,又要开始工作了。”为什么要叹气呢?其实不一定有什么为难的事,只不过是习惯性地认为工作很烦人。
这是在对自己进行不良的心理暗示,一遍遍地加深对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厌烦。久而久之,你就会认定这是真理,即使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也会感到烦躁。
千万不要被负面心理影响,要换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当早上还没有睁开眼睛时,就要对自己说“真好啊,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这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当你习惯这样对自己说时,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再也不会惧怕星期一了。
人最怕熬夜,不仅对容颜有损,更会影响心理。当你深夜才上床睡觉时,第二天肯定不愿意起床,手里握着闹钟,翻来覆去地想:“再睡5分钟、再睡3分钟……”
熬到不得不起的时候,便会发现时间已然不够用了,手忙脚乱地洗脸刷牙,穿衣服出门,连早饭也顾不上吃。
这样忙乱的早晨会使你备感紧张,加重负面情绪。
不妨早睡早起,为清晨留出充裕的时间,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做,你会觉得一天都神清气爽,从容不迫。
不会嫉妒只会行动
狗狗也会有小小的嫉妒心。养过狗的人都知道,假如两只狗或者更多的狗狗在一起时,你伸手去抱其中一只,其他的狗狗就会扑上前,争着也要抱。这是一种嫉妒心驱使下的争宠行为。
但是,狗狗的嫉妒心仅此而已。当你放下抱起的那只狗狗,和它们一起玩耍时,狗狗的嫉妒心就立刻消失不见了,也不会对刚才那只格外受宠的狗狗记仇。大家还是很好的朋友,一起快乐地玩耍。
人也有嫉妒心,有些人的嫉妒心比较强烈,远不止那么一点。嫉妒可以使人失去理智,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连魔鬼都自叹弗如,确实是一件可怕的事。
在职场中,善妒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当别人做出了一些成绩,而自己仍然碌碌无为时,有些人不去想怎么赶上别人,而是想着怎么诋毁中伤,甚至陷害别人。
嫉妒并不是全然有害的,它也积极的一面。当你嫉妒一个人时,证明你在某些方面比她差,如果能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它就是积极的。
尽管嫉妒有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它表现为消极的一面。当嫉妒的情绪久久索绕在心中挥之不去时,常常会令你做出中伤别人、怨恨别人、诋毁别人等消极的行为。
嫉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一种普遍的情绪,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或多或少的嫉妒心理。
在这个社会中,人人都希望自己是能干的、出色的、被光环围绕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成这样的愿望。
那些先天条件差一些的,或者后天努力不够的人,很容易便产生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情绪组成的情感——嫉妒。当这种情感逐渐上升时,另一种情感便逐渐下降,那便是快乐。
善妒的人不快乐。因为不能控制自己嫉妒心的人是心胸狭隘、缺乏修养的,很容易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产生嫉妒心理,别人只要在某一方面强过他,便会耿耿于怀,咬牙切齿。这当然不会快乐,会如万蛇噬心一般感到痛苦。
如果你也有嫉妒的情绪,不要害怕,这很正常,只要及时引导,善加改造,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
要赶走心中的嫉妒,必须要知道什么时候容易产生嫉妒的情绪。
心灵空虚的时候。
人越闲、越空虚的时候,越容易产生嫉妒情绪。假使你有很多事情要做,便无暇去嫉妒别人。一旦你变得空虚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便会左顾右盼,琢磨这个琢磨那个,嫉妒的情绪就渐渐蔓延开来。
失败的时候
假使你正遭受失败,很容易被嫉妒趁虚而入。人在情绪低落时总会产生负面情绪,看着别人的风光得意,自然难免产生嫉妒之感。
没有正确认识自身优点的时候。
嫉妒别人自然是嫉妒其强过自己的地方。其实任何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如果你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当然会感到嫉妒。
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时时想一想比别人强的地方,这样便可使失衡的心理重新恢复平衡。
聪明的人不会嫉妒只会行动,在别人妒火中烧时,他们已经认清自身的优势,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迈进,悄然地走向成功,用全部的精力来铸造美丽、智慧的心灵,找寻生活中的快乐!
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嫉妒呢?
第一,转移注意力。
当你感到嫉妒时,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总是强化自己的嫉妒心,那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第二,看到自己的长处。
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或者长处上,就算别人拥有金山银山、有卓而出众的能力,也总有你有而他没有的东西。
要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珍惜所拥有的东西,不要把已得到的看成是卑微的。如果总对所拥有的一切感到不屑一顾,那么你的心灵总是难以得到平静的。
第三,找一个不嫉妒的理由。
“我最近只是运气不太好。”
“他完全是靠关系,这样的成功没有价值。我自己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他虽然做得比我好,可是我也不是很差啊,有些地方他不如我。”
……
这些都是不嫉妒的理由,可以排解心中的不满,避免产生嫉妒。
不过这些理由多少有些阿Q之嫌,不能过分使用,否则可能又会产生其它消极的影响。
第四,化嫉妒为动力。
如果你嫉妒别人,那么就努力赶超吧。不要停留在嫉妒上,把它化为行动,看看别人是怎么做到的,你也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上天不会辜负有心人的努力,一定会让你得到想要的结果。
抱怨得越多,得到得越少
狗狗对工作永远不会抱怨,并不是因为它的抱怨人类听不懂,而是它们总能用热情、积极的态度去工作。因为它们总是将工作看成一件开心的、值得骄傲的事情。当它们完成一个任务受到表扬时,简直比吃了一块肉还要高兴。
与此相比,人类的抱怨就多了许多,已经当今的职场中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抱怨薪水太少、抱怨公司平台不好、抱怨男友不体贴、抱怨物业不为住户着想、抱怨堵车、抱怨物价涨得太快、抱怨空气太糟……
抱怨是许多人的习惯,并把它当作一种社交手段。当你发出抱怨时,是在传达着一种负面的信息,往往会引起周围人的共鸣,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这也使得你的抱怨越来越多,甚至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有时自己也意识不到。
人的抱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目的的。当你达不到某种需求时,便开始有意识地抱怨,希望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改善自己的处境。
另种一种抱怨是无目的,纯属发泄。如果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便喜欢通过讲话来发泄出心中的郁闷,没完没了地抱怨。
这种方式对释放压力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把不良情绪发挥出来,使心里感觉舒服一些,对心理健康也是有益的。
然而,不是所有的抱怨都是有益于健康的,假使抱怨变成了一种习惯,经常性的、反复性的出现,那么便会成为一种恶习,动不动就发牢骚,没完没了地抱怨,对一点小事都品头论足,仿佛没有什么是他满意的。
这种过度的抱怨非但不能发泄心中的不满,反而会使心情更烦躁,情绪更焦虑,离平和、宁静越来越远。
人没有意识到抱怨的危害之前,对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皱着眉抱怨半天,而在坚持改变自己以后,心态变得平静了,懂得用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这一变化也让周围的人感到欣喜。
你若想在工作中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请学会远离抱怨,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哪怕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着停止抱怨,也是再值得不过的。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抱怨也能达成目的。
首先,不要攻击别人,只说自己的需要。
人在抱怨的时候,总爱说:
“你根本没有认真看过我的方案!”
“我认为你对我心存偏见!”
“领导简直就是成心找麻烦!”
……
这些抱怨的话带有指责的意味,会让别人觉得你太过强硬、不可理喻,或是觉得你不能从自己身上反省问题,以至于不愿和你沟通。
如果你换一种语气,不去攻击别人,只说出你想要什么,效果就会好得多。你完全可以说:
“假如你对我的方案感兴趣,我可以随时向你讲述详细一些。”
“也许我做的事情令你有些误会,可不可以给我几分钟解释一下。”
“可能我想得太简单了,让我再仔细考虑一下。”
其实这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口吻,就将攻击变成了沟通,使别人乐于接受,也愿意达成你的愿望。
其次,不要夸大其辞,只要就事论事。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
领导对某个员工的做法提出了批评,那个员工却没有认真改正,反而在私下抱怨:“他根本就是看我不顺眼,每次我做的事他都不喜欢!”
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根本没有那么糟,领导并没有次次都挑他的毛病。这种说法只能让其他同事感到你很不理智,没有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