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途径】
许多健康羊的粪便中均带有沙门氏菌。单纯的沙门氏菌并不一定引起发病,引发患病的主要因素是应激状态。
羔羊出生后2~3天发病的,主要是在子宫内发生了感染,或者是因为吞下羊水而受到感染。7~15日龄发病的,是由于在出生后经消化道受到感染。主要传染来源是病羊,污染严重的圈棚、水、奶和用具等,都是造成传染的条件。
当羔羊抵抗力降低时,沙门氏菌便迅速引起胃肠发炎。
病愈的羊可带菌数月,能够成为与其接触的健康羔羊的传染源。
【症状】
病的潜伏期未完全确定。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不好、下痢,粪便中混有血液,但不表现为血痢或黑痢,其中常常有透明的黏液团及组织碎片。病羔食欲消失,体力衰弱,迅速消瘦,于第2~3天死亡。久病的出现肺炎及关节炎症状。有些病羊痊愈很慢,以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变为侏儒羊,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剖检】
尸体解剖的主要病变是:真胃和小肠黏膜有炎症变化,黏膜潮红,有出血点。肠内容物稀薄如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心外膜及肾皮质有小点出血。
【诊断】
根据发病日龄、症状及剖检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从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的细菌培养能够作出确诊。血清反应特异性很高,可使用平板快速凝集反应进行诊断。
本病最容易与球虫病相混淆。但球虫病患羊的粪便中血液更多,而且可以从显微镜下查到球虫。
【预防】
由于沙门氏菌的品系很多,难以采用疫苗控制,预防方法主要应从卫生措施着手。
1.发现症状后,立刻严格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同时给予容易消化的奶,可以加入开水,少量多次喂给。
2.对于未发病的羔羊,为了增强抵抗力,可以用初乳及酸乳进行饮食预防。给予较长时间、较大量的酸乳,可以使羔羊获得足够的免疫体和维生素A,并能促进生长发育、预防肠道细菌的危害。也可以在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皮下注射母血5~10毫升进行预防。
【治疗】
1.大量补液。在提高疗效中非常重要。
2.应用磺胺类或抗生素治疗。磺胺类可用磺胺脒,抗生素可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口服或肌肉注射。将抗生素加入输液中效果更好,至少应用5天。用量及用法可参照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3.应用噬菌体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往往在第一次应用后,即可见病情好转。
§§§第4节羔羊双球菌性肺炎
本病为羔羊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7~30日龄的羔羊中,其传染迅速,死亡率很高。
【病原】
病原为革兰氏阳性双球菌。当圈舍潮湿、气候骤变或营养缺乏(如奶量不足)时,即可使羊的抵抗力减弱,以致寄生于上呼吸道的双球菌毒力加强而发病。
【症状】
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
最急性:腕关节或跗关节表现跛行,其他症状不显,病羊通常于一昼夜之内死亡。
急性:吃奶突然减少或完全废绝。精神委顿,流泪,鼻孔流出稀薄而带有黏性的鼻涕。体温升高到40℃~42℃,腕关节或跗关节显示跛行,触诊关节时感觉温度增高。病羊寒战、肋膜间压痛。病羔于3~7天内死亡。
慢性:除肺部无明显的听诊及叩诊特征外,其他症状均与急性者相同。有的山羊羔还可见到胸壁显著塌陷。到了病的后期,常可见到病羊头俯于地,喜卧于潮湿地面,回顾后腹部。粪便干结。病期可以延长到半月左右。
【剖检】
全身被毛容易拔掉,尸僵不全。皮下组织充血、出血。
胸腔有深黄色或微红色胶性渗出物,肋膜和心包被纤维素性附着物所粘连。心外膜和心内膜均有点状出血,心房上亦有出血小点。心肌浑浊。上呼吸道有卡他性炎症,支气管淋巴结肿大。肺脏气肿,有灰色肝变区及出血斑。脾脏肿大不到1倍,表面呈灰白色,切开后颜色灰暗。肝脏肿大1倍以上,胆囊胀大明显,十二指肠及一部分小肠被胆汁浸染成黄色。肠管黏膜脱落,呈污红色,且有弥漫性出血,浆膜层也有出血现象。肠系膜淋巴结及全身各部淋巴结均严重出血。肾脏微肿,肾被膜下出血。膀胱充满尿液。患肢的关节囊肥厚,滑液很多,滑液内混有黄色纤维素性絮状物,有的在关节腔内积聚多量脓汁。关节面上有程度不同的溃疡。
【诊断】
从病羊分泌物或死羊的病变脏器和心血中,进行涂片镜检,如果发现大量有荚膜的双球菌,结合流行情况及症状特点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
1.主要在于搞好环境卫生,使病原菌失去在周围环境中的生存机会。故应经常保持圈舍干燥,尤其在遇到连续阴雨时更应特别注意。
2.本病为接触性传染病,起初常在一个羊群里流行,只要严加隔离,即可控制其扩散。
3.带菌母羊为主要传染来源,故应对患有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的母羊进行细菌学检查;如发现病原为肺炎双球菌,应立即隔离治疗。如果母羊并非贵重品种,应该迅速淘汰。
4.本病发生迅速,体温不定,故在潜伏期的羔羊不易被发现。因此当羊群发病以后,即使病羔已经隔离出去,也不可再将新生羔羊放入发病群中,而应单独放在一个羊舍进行饲养管理。为了挽救潜伏期的羔羊,可给发病羊群中的全部羔羊注射“九一四”,剂量为0.1~0.15克,用蒸馏水5毫升溶解,静脉缓慢注入。共注射2次,间隔1周,可以预防继续发病。如有条件,可全部注射免疫血清,剂量按1毫升/千克体重计算。
5.病愈羔羊及同群患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的母羊可能排菌,必须隔离至停止排菌为止。
【治疗】
1.用磺胺类及抗生素治疗。用磺胺甲基嘧啶或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均有效果,应连用3~5天。严重时可以同时应用磺胺类及抗生素。
2.用“九一四”。采用“九一四”治疗双球菌性肺炎具有良好效果,剂量为0.1~0.15克,溶于5毫升蒸馏水中静脉注射。大多数病羊注射一次可以痊愈。必要时经48小时重复一次。
3.用雷佛奴尔配成1∶250的溶液,作静脉注射。
4.采用抗肺炎双球菌免疫血清,疗效显著。
5.对症治疗。根据疾病发展情况,配合应用退热、祛痰、止咳药物,如果因心脏扩张而衰弱,应注射毛地黄及葡萄糖。为了避免静脉注射葡萄糖液的困难,可以口服葡萄糖粉,因为当心脏衰弱时,皮下注射不易吸收,不如口服见效迅速。
§§§第5节土拉杆菌病(土拉弗氏菌病、野兔热病)
土拉杆菌病又称土拉弗氏菌病、野兔热病,是草场绵羊,特别是羔羊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以发热、肌肉僵硬与淋巴结增大为特征。本病发生于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但以哺乳羔羊和周岁母羊更为易感。山羊亦易感,人也可以受到感染。
【病原】
特异性病原为土拉巴斯德氏菌,或称为土拉弗氏菌,它是一种多形的、不运动、不形成芽孢、有荚膜的需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长为1~3微米,宽0.2~1微米,本菌对热和常用消毒剂均敏感,但在水、土、肉和毛皮中可存活数十天,在干粪里可生活25~30天,在尸体里可存活100天以上,在-14℃于甘油里保存的感染组织中可存活数年之久。但58℃经10分钟及1%三甲酚2分钟即可将其杀死。
细菌对链霉素和四环素等抗生素均敏感。从已感染的蜱和绵羊内脏中能分离出这种微生物。
【传染途径】
本病的易感动物种类很多。在家畜中,绵羊、猪、黄牛、水牛、马和骆驼均易感。人也可受到感染。野兔和野生啮齿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传播媒介是蜱、蚊和虻等吸血昆虫。
【症状】
流行性土拉杆菌病通常侵犯草场的母绵羊和羔羊,但羔羊比母羊受感染更为严重。病羔掉队,运动强直,行动缓慢,步行时头部高抬。体温升高到41.5℃~42.5℃,脉细而快,呼吸加速和咳嗽,出现贫血和腹泻。外周淋巴结特别是肩前淋巴结显著肿胀。有大量蜱寄生在腹部和耳周围。患病母羊可能流产或产死羔。发病率达40%,死亡率达38%。病程5~10天不等。
【剖检】
尸检时,可见到蜱的寄生和组织的贫血与出血,特别在蜱咬伤的周围,皮下组织和浆膜下组织均有出血。淋巴结增大,可能含有坏死和化脓灶。有些羔羊的肺尖叶和心叶发炎。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所见可作出诊断。在草场羔羊和周岁母羊中的发热、强直和蜱寄生乃是指征性症状。
在实验室,从附着的蜱或病绵羊与死绵羊的淋巴结、脾脏和肝脏中分离出土拉杆菌,或从康复绵羊中发现凝集效价上升,都可肯定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考虑蜱麻痹与其他肺炎。蜱麻痹正像名称所示,出现极度的麻痹,但无一贯的高热。其他肺炎与蜱的寄生无关,而肺的受损程度较大。
【预防】
当大量已感染的蜱活动时,使羊群离开有蜱的放牧场或过路的草场,以避免土拉菌病的感染。为了防止蜱对羊群的侵袭,可用灭蜱药物进行全群药浴;病死羊及鼠类尸体要深埋,以免污染环境。由于人类对土拉杆菌病有易感性,羊舍看护者应避免剖开死羊。
【治疗】
羔羊用土霉素(6~10毫克/千克体重)比用青霉素、链霉素的治疗效果更好。
§§§第6节破伤风(锁口风、耳直风)
破伤风又名锁口风、耳直风,是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新生羔羊,绵羊比山羊多见。其特征为全身或部分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表现出强硬状态。经常引起死亡。
【病原】
病原为破伤风梭菌,简称强直梭菌。该菌菌体细长,多单个存在,能形成芽孢,普遍存在于土壤中,动物的肠道中亦常有其芽孢存在。与粪便混杂的土壤中,此种细菌更多。
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及非痉挛性毒素,其中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该病,特征性症状和刺激产生保护性抗体;溶血毒素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为其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非痉挛性毒素对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
破伤风梭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但芽孢抵抗力很强,耐热,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10%碘酊、10%漂白粉及30%双氧水能很快将其杀死。本菌对青霉素敏感,磺胺药次之,链霉素对其无效。
【传染途径】
病的发生主要是细菌经伤口侵入身体的结果,如脐带伤、去势伤、断尾伤、去角伤及其他外伤等,均可以引起发病。母羊多发生于产死胎和胎衣不下的情况下,有时是由于难产助产中消毒不严格,以致在阴唇结有厚痂的情况下发生本病。也可以经胃肠黏膜的损伤感染。
病菌侵入伤口以后,在局部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危害神经系统。由于本菌为专性厌气菌,故被土壤、粪便或腐败组织所封闭的伤口,最容易感染和发病。
【症状】
病的潜伏期为5~20天,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延长。
初发病时,仅步行稍不自然,不易引起饲养员的特别注意。病情发展时,则双耳直硬,牙关紧闭,不能吃东西,口腔内黏液多。颈部及背部强硬,头偏于一侧或向后仰;
四肢伸直,腹部蜷缩,好像木制的假羊,如果扶起行走,严重者无法迈步,人一放手,即突然摔倒。突然的音响可引起骨骼肌发生痉挛而使病羊倒地。症状轻微时,脉搏和体温无大变化。严重时,体温可以增高。脉搏细而快,心脏跳动剧烈。病的后期,常因急性胃肠炎而发生腹泻。死亡率很高。
【剖检】
由于肌肉挛缩,致使尸温增高,且可长久持续。尸体无特殊变化,有瘀血和小点出血。心肌有时有脂肪变性。
骨骼肌有时萎缩呈灰黄色。
【诊断】
主要根据神经组织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在区别诊断中,应考虑与风湿病的区别,本病呈现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四肢直伸,关节不能屈曲。
【预防】
1.要特别重视接产时的消毒,对脐带断端认真涂抹碘酊。
2.羊身上任何部分发生破伤时,均应用碘酊或2%红汞严密消毒伤口。
3.对一切手术伤口,包括剪毛伤、断尾伤及去角伤等,均应特别注意消毒。在破伤风流行区域,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及时用破伤风抗毒素作预防注射,剂量为400国际单位。
4.在经常发生破伤风的地区,为了获得较长时间的自动免疫,可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治疗】
1.加强护理。将病羊放于黑暗安静的地方,避免能够引起肌肉痉挛的一切刺激。给予柔软易消化而容易咽下的饲料(如稀粥),经常在旁边放上清水。多铺垫草,每日翻身5~6次,以防发生褥疮。
2.为了消灭细菌,防止破伤风毒素继续进入体内,必须彻底清除伤口内的脓液及坏死组织,并用1%高锰酸钾、1%硝酸银、3%双氧水或5%~10%碘酊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病的早期同时应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
3.为了中和毒素,可先注射40%乌洛托品5~10毫升,再肌肉或静脉注射大量破伤风抗毒素,每次5万~10万国际单位,每日1次,连用2~4次。亦可将抗毒素混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
4.为了缓解痉挛,可皮下注射25%或肌肉注射40%的硫酸镁溶液,每日1次,每次5~10毫升,分点注射。或者肌肉注射氯丙嗪2毫克/千克体重。也可用水合氯醛(混入黏浆剂或温水中)施行直肠灌注,每次2~5克,做成100毫升溶液。
5.对于牙关紧闭的羊,可将3%普鲁卡因5毫升和0.1%肾上腺素0.2~0.5毫升混合,注入咬肌。
6.中药治疗。可采用散风活血解表剂,如千金散、防风散或乌蛇散,根据病情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