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人们把几乎都非常片面地把“学而优则仕”理解成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因为有了这样极端片面的曲解,因此,在长期的封建历史时期形成了高度腐败的读书做官论。宋朝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写过一首《劝读诗》,竟然成为一些人认为是对学而优则仕最佳注释: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村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女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正因为孔子的“学而优则仕”被片面地理解成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读书可以做官,便成为国人的一个原始情结,一个据此可以实现的梦想;不论身处社会三教九流的何种阶层,不论自己家境地位如何卑微;只要肯下功夫苦读四书五经,就能在每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中,有金榜题名的机会,从而一步登天;范进中举就是一个精彩的写照。
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成了国人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杠杆。任何人只要抓住它,就可以福星高照,转眼间上九重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读书赶考,便有机会做官,做官自然会有钱,这样红颜便会成为知己。
于是,古往今来,不读书会让人看不起,读书不做官,更会被人耻笑;其结果是中国文化里缺乏平民意识。鲁迅才说,中国文化里没有人,只有主子和奴才。因为只有读书才有当主子的可能,否则,你就甘心老老实实地做奴才吧!所以,历史上说某位领导好,常誉为“某青天”“某父母官”;当过一点小官的文人墨客,才常常抒情“达则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以救世主自誉。
“学而优则仕”原话是这样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
话是子夏说的,当然可以代表孔门的学说和思想。但是,把“学而优则仕”理解为学好以后就可以当官的话,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这里的问题,关键在于一个“优”字的理解。它至少有几个意思,一个是优秀,还有一个就是优裕、悠闲,时间、精力、智慧的优裕都叫做“优”。马融注曰:“仕优则学,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也。”就把“优”字解作了优余。由此可见,学而优则仕该解作:“学优则仕,行有余力,则可以从仕也。”和“仕而优则学”句合起来理解,就成了这个样子:
“做官的人,有了闲暇或者余力,便去学习探索真理,这样有利于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管理艺术,会提高自己的政绩。学习的人,学习有了闲暇或者余力,不妨去做做官,走走仕途,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智慧和人生的真理付诸实践,饶益众生,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
确实,古人做官不像现在这么严格而且手续极多,只要你有能力、才智,尤其是在战争等非常时期,更加容易。范睢、商鞅、孙滨、苏秦等,都是一介平民,甚至是奴隶,但却一跃而为公卿宰辅,一人之下,万姓之上,权倾天下。所以,在士与官之间并没有多大的鸿沟。包括孔子本人也是如此,“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等,都说明做官与治学并不矛盾,转换起来极为方便。
在子夏的眼里,做官与治学都是知识分子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但是有一个转换的机制,那就是“优”。“官”的意思是器官,“百官”为各种感觉管理器官,做官就是为君王和百姓负责,上传下达,仿佛是君王和百姓的感觉器官。但是,君王和百姓都是人,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所以受着自然和人生的规律所支配。
鉴于知识分子承担着“学”与“仕”的双重身分,载体只有一个,所以必须把这双重身分“优”化。疲于奔命的官不是好官,沤心沥血的儒不是好儒。官要通达不违,儒要潇洒轻松,都会游刃有余,然后才能使这双重身分都圆融实现。
“学”的意思是效法实践人生的学问,这是根本,无论为官为儒,都应该以此为本。不仅为儒时应该参悟修学透彻,当官之后更应该有所领悟,身体力行,行不言之教,榜样天下,才是真仕。
子夏这两句话,到了曾子的《礼记·大学》那里,便成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两段,概括起来,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字,是一个知识分子所必须接受的八大训练,也是治学为官的八大准则。“欲明明德”一段,是从“仕”的角度讲的,便是“仕而优则学”;“物格”一段,是从“学”的角度所讲,便是“学而优则仕”。
不过,对于人生之真理和为官之道学习好了,也一定会得到官禄: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君子“谋道不谋食”,是因为把道谋好了,自然会有人供给衣食。统治者需要一批明道之士佐己治理天下,所以进道之士不会忧愁衣食。但是,如果你去做农民,耕耘稼穑,难免会有旱涝饥荒;但是,只要你去学道,就会有进道的那一天,君王自会养着你,不管天下是旱是涝,都不会缺着你的。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得君子忧愁自己进道的境界,而不愁自己的衣食。这种观点,是非常实际的,可见孔子讲话,并没有什么高的调子,反而最最实惠。
古人对于入仕做“官”者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不仅要处理好公务,而且要研究好人生的课题,自己做好榜样;对于治学而为“儒”者的要求,也不简单,必须在研究效法人生真理,成为圣贤的时候,还必须去走入仕途,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这个角度讲,官儒合一,仕学兼融,遂使知识分子成为人类文明的载体、社会秩序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