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敌火下运动的姿势与方法
1.卧倒、起立
(1)卧倒
口令:卧倒。
要领:左脚向右脚尖迈出一大步,左腿弯曲,上体前倾,两眼注视前方,左手顺左脚方向伸出,掌心向下,手指稍向右,以左膝、左手、左肘的顺序着地,迅速卧倒,左小臂横贴于地上,右手腕压在左手腕上;两手握拢,手心向下,两腿伸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外。卧倒时,也可右脚向前一大步,右手撑地迅速卧倒。携枪卧倒时,右手提枪并握背带,其余要领如徒手;卧倒后,右手提枪轻贴身体右侧,枪面向右,枪管放在左小臂上。
(2)起立
口令:起立。
要领:转身向右,两眼前视前方,左脚自然微弯,左小臂自然向里合,以左手、左膝、左肘的支撑力将身体支起,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携枪时,在转身向右的同时,右手握枪并握背带,然后按徒手要领起立,成持枪或肩枪立正姿势。
2.直身、屈身前进
(1)直身前进
直身前进是在距离敌较远,地形隐蔽,敌观察射击不到时采用的方法。
口令:向××一一一直身前进。
要领:目视前方,右手提枪,大步或快步前进(图10一1)。
(2)屈身前进
屈身前进是在隐蔽物略低于人体时采用的前进方法。口令:向××一一一屈身前进。
要领:目视前方,右手握枪,上体前倾,头部不要高出遮蔽物,两腿弯曲,大步或快步前进。
3.跃进
跃进是在敌火力下迅速通过开阔地时所采用的方法。跃进时要做到跃起快、前进快、卧倒快。跃进时应先观察前方地形,选择好前进路线和暂停位置,尔后迅速、突然地前进。
口令:向××一一一跃进。
要领:卧姿跃起时,可先向左(右)移(滚)动,以迷惑敌人,冲锋(步)枪手应迅速收枪,同时屈左腿于右腿下,右手提枪,以左手、左膝、左脚的支撑力将身体支起,同时出右脚前进。跃进的距离和速度应根据敌火力和地形而定,敌火力越猛烈,地形越开阔,跃进距离应越短,速度应越快。每次跃进的距离通常为15~30米。当前进到暂停位置或遭敌猛烈射击时,应迅速隐蔽或卧倒。卧倒时,左脚向前迈出一大步,身体下塌,左膝稍内合,按左膝、左手、左肘的顺序着地卧倒。
4.滚进
滚进是在卧倒时,为避开敌人观察、射击而左右移动时采用的方法。
口令:滚进。
要领:将枪关上保险,
左手握表尺上方,右手握枪
颈附近或两手握上握木,枪面向右,顺置于胸、腹前抱紧,两臂尽量向里合,两脚腕交叉或紧紧并拢,全身向移动方向滚进。
5.匍匐前进
匍匐前进,是在通过敌人步、机枪火力封锁较密集地段或利用较低的遮蔽物前进时采用的运动方法。根据遮蔽物的高低分为低姿匍匐、高姿匍匐、侧身匍匐、高姿侧身匍匐四种。
(1)低姿匍匐
低姿匍匐是在遮蔽物高约40厘米时采用的运动方法。
口令:向××一一一低姿匍匐前进。
要领:腹部贴于地面,屈回右腿,伸出左手,用右脚内侧的蹬力和左手的扒力使身体前移,在移动的同时,屈回左脚,伸出右手,用左脚内侧的蹬力和右手的扒力使身体继续前移,依次交替前进。携冲锋(步)枪时,右手掌心向上,枪面向右,虎口卡住机柄,并握住背带,枪身紧靠右臂内侧,也可右手虎口向上,握枪的上背带环处,食指卡住枪管,将枪置于右小臂上。携机枪时,通常右手握握把,推枪前进。
(2)高姿匍匐
高姿匍匐是遮蔽物高约60厘米时采用的运动方法。
口令:向××一一一高姿匍匐
前进。
要领:用两小臂和两膝支撑
身体前进。携枪方法同低姿匍匐,有时可将枪托向右,两手托握枪的方法前进。
(3)侧身匍匐
侧身匍匐是在遮蔽物高约60厘米时采用的方法。口令:向××一一一侧身匍匐前进。
要领:身体左侧及左小臂着地,左大臂向前倾斜支撑上体,左腿弯曲,右腿回收,右脚靠近臀部着地,右手握枪(筒),用左臂的支撑力和右脚的蹬力使身体前移。
(4)高姿侧身匍匐
高姿侧身匍匐通常是在遮蔽物高约80~100厘米时采用的运动方法。
口令:向××一一一高姿侧身匍匐前进。
要领:左手和左小腿外侧着地,右手提枪,以左手的支撑力和右脚的蹬力使身体前移。
(5)沿壕运动
在壕内运动时,根据情况通常采取直身或曲身前进。需要向后转时,如左脚在前,应向右向后转,迈左脚继续前进;如右脚在前,应由左向后转,迈右脚继续前进。接近拐弯处时,应减慢速度,接近后隐蔽观察,迅速拐弯,向新的方向前进。
6.近迫作业
在敌火下运动,需要在开阔地停留时,可根据班(组)长的口令或自行近迫作业。
要领:卧倒后将枪放在右侧或上风一臂处。机柄向下,侧身取下圆锹,先从一侧由前向后挖掘,并堆成胸墙,一侧挖好后,翻身侧卧于坑内,继续挖另一侧,直到掩护全身为止。在土质松软的情况下,可用锹挖、手推、脚蹬的方法构筑卧射掩体。
二、利用地形地物
利用地形地物的目的是隐蔽身体、发扬火力,只有充分发扬火力、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利用地形地物时,应根据敌情和遮蔽物的高低及形状,取适当姿势,迅速隐蔽地接近,由下而上地占领,周密细致地观察,不失时机地出枪。其方法是:
(一)利用土坎、田埂
横向的利用背敌斜面或残缺部位,机枪手通常将枪脚架支在背敌斜面上,枪口距地面不得小于20厘米;纵向的通常利用弯曲部或顶端一侧,依其高度取
适当姿势。土坎高于人身时,应挖踏脚孔或阶梯。利用土坎射击时,通常利用其顶部,并根据其高度取不同姿势。
(二)利用土(弹)坑、沟渠通常利用土坑、弹坑或沟渠的前沿,纵向沟渠利用其弯曲部。应根据敌情、坑的大小、深度,以跳、滚、匍匐等方法进入,并取适当姿势。对空射击时,应以坑沿作依托或背靠坑壁进行射击。
(三)利用土堆(坟包)
通常利用独立土堆(坟包)的右侧,如视界、射界受限,或右侧有敌火力威胁时,也可利用其左侧或顶端)。双土堆(坟包)通常利用其鞍部。对空射击时,通常利用其后侧或顶端。
(四)利用树木
通常利用其右后侧,根据树干的粗细(直径50厘米以上)可取各种姿势,若树干细,通常采取卧姿。如取立姿时,应尽量将身体左侧、左大臂(或左小臂)、左膝紧靠树木,右脚稍向后蹬。
如对空射击可将左小臂抬高或身体左后侧紧靠树木进行射击。取卧姿时,应将左小臂紧靠树木或以树的根部为依托,两脚自然并拢,身体尽量隐蔽在树后侧。
(五)利用墙壁、墙角、门窗
应按墙壁、墙角或门窗的高度取适当姿势。矮墙可利用其顶端或残缺部;墙壁高于人体时,可将脚垫高或挖射击孔。墙角通常利用右侧,左小臂紧靠墙角,取适当姿势。接近后应注意观察,另一侧无敌人再利用。如另一侧有敌人,应将其消灭。门通常利用左侧,窗可利用左(右)下角。
三、准备冲击与冲击
士兵冲击时,必须具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勇猛冲入敌阵地,坚决消灭敌人,击毁敌坦克。
(一)冲击准备
士兵占领冲击出发阵地后,应根据情况构筑(加修)工事,注意观察和伪装,看清冲击目标、冲击路线、通路位置,记住班(组)、自己的任务和信、记号。
听到“准备冲击”的口令,应迅速做好以下工作:①装满子弹,准备好手榴弹和爆破器材;②整理好装具,系好鞋带,扎好腰带和子弹带,装具尽量靠后,以免防碍冲击动作;③做好跃起或跃出工事的准备,遮蔽物较高时,应挖好踏脚孔。
做好准备后,向班(组)长报告,报告方法:“×××冲击准备完毕。”也可用规定信号报告。
(二)冲击
1.通过通路时的动作。士兵听到“冲击前进”的口令或看到冲击信号时,应迅速跃进或跃出工事。最大限度地利用火力效果,迅猛地向指定目标冲击前进。接近通路时,应按班(组)长规定的顺序,迅速进入通路。如通路纵深较小时,应利用我炮火掩护下分段逐次跃进通过。
2.向敌步兵冲击时的动作。通过通路后,进至投弹距离时,应自行或按班(组)长的口令,向敌堑壕内投弹,乘手榴弹爆炸的瞬间,勇猛冲入敌阵地,以抵近射击,拼刺消灭敌人,并不停地向指定目标冲击前进。当几个敌人同时向自己逼近时,应首先消灭威胁大的敌人,尔后各个消灭;当敌与友邻士兵格斗时,应主动支援;如敌逃跑时,应以火力追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