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结石、息肉和胆囊癌有关
常常有病人问:我是怎么会得胆囊癌的?其实,胆囊癌无明确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流行病学显示70%的病人与胆结石存在有关,胆囊结石至发生胆囊癌可长达10~15年,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的13.7倍,直径3cm的结石发病率是1cm结石的10倍,说明胆囊癌的发生是胆囊结石长期的物理刺激,加上黏膜的慢性炎症、感染细菌的产物中有致癌物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胆囊息肉也容易引起恶变,发展为胆囊癌,全钙化的“瓷化”胆囊、胆囊腺瘤也可因胆囊受到长期的刺激恶变为胆囊癌。
2.怎么认识胆囊癌的临床表现
胆囊癌症状表现不一,根据病变产部位和深度可有不同的症状。对于早期病人,无特异性症状,一部分病人是因胆囊切除手术后标本意外发现胆囊癌,但有些病人合并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这样的话,可有腹痛、恶心呕吐、腹部压痛等症状及体征;对于中晚期病人,因肿瘤侵犯至浆膜、胆囊床及周围脏器或组织,这样可出现压迫症状及体征,最常见为右上腹痛,并可放射至肩背部,伴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低热、贫血等现象,少数肿瘤穿透浆膜,可发生胆囊穿孔致腹膜炎,穿透至其他脏器可发生内瘘,并可出现黄疸、腹水、肝转移等。
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时可发现CEA、CA199、CA125等可升高,以CA199较为敏感,但无明显特异性。B超及CT对胆囊癌有一定诊断价值,均可显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腔内有肿物,或发现肝转移或淋巴结肿大。
3.怎么预防胆囊癌
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的发生率虽相当低,但胆囊癌即使手术治疗,预后也很差,故预防结石发生尤为重要。胆囊息肉多为胆固醇息肉、直径<1cm、常多发,对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或小的息肉可不需行预防性胆囊切除,对有症状的病人,胆囊结石直径>3cm,胆囊息肉单发、直径>1cm或广基息肉,或临床诊断为腺瘤样息肉,或“瓷化”胆囊才应行胆囊切除。
有胆囊结石或息肉除了平时注意有无症状发生外还应定时复查B超了解其大小有无变化;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腌制品、熏、烤及变质等食物应尽量少吃。
4.怎么认识胆囊癌的治疗效果
肿瘤治疗应遵循三大原则,即循证医学、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手段,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病情的早晚。对于早期病人可选择单纯胆囊切除术;中期病人可行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或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并结合瘤床放疗及全身化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尽量延长生存期;晚期病人常出现并发症,如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梗阻等,可行姑息性手术,解除梗阻,以缓解症状,并配合放化疗。
为防止和减少局部复发,一些欧美国家积极主张把放疗作为胆囊癌的辅助治疗。国内已有报道认为,术前放疗可略提高手术切除率,而且不会增加组织脆性和术中出血量。术中放疗具有定位准确和减少或避免正常组织器官受放射损伤的优点,对不能切除的晚期病人有一定的疗效。放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辅助治疗手段,放、化疗结合使用不仅可以控制全身转移,且放疗疗效可以被一些放射增敏剂如5-Fu的使用而改善。
胆囊癌是一种生存期较短、死亡率较高、治疗上甚为困难的恶性疾病。目前,胆囊癌的整体治疗水平并不理想,5年生存率在5%以下,主要是诊断的延误问题,早期病人比例低,可完全切除病例不多,只要是早期病变均能长期存活。综合治疗的开展是数十年经验的积累,是在当今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水平基础上的必然选择。
四、头颈肿瘤
§§§第一节甲状腺癌
1.为什么说甲状腺癌是一种比较善良的肿瘤
甲状腺癌有四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较高,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甲状腺癌的59.9%~89%,而甲状腺乳头状癌由于病程较长,治疗效果理想,据浙江省肿瘤医院统计数据,10年存活率90%,15年为85%,20年为80%,因为甲状腺癌是癌症中治愈率最高者之一,所以说它是一种比较善良的肿瘤。但甲状腺未分化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情发展较快,诊断时往往已较晚期,治疗效果较差,该病种仅占甲状腺癌的1%~2%。
2.甲状腺癌是怎么发生的
目前对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公认的致病因素有:电离辐射,碘的摄入异常,体内激素分泌异常等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
甲状腺癌缺乏很典型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颈前肿块(无痛性),肿瘤发展后可能导致病人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进食梗阻等,甲状腺髓样癌可能会出现腹泻,面部潮红,心悸等症状。而出现无痛性颈部肿块一定不能忽略,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怎么治疗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目前主要治疗手段还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针对前两种肿瘤,术后还可以适当采用同位素治疗及内分泌治疗,而甲状腺未分化癌由于发病快,恶性程度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甲状腺是产生甲状腺素的重要内分泌器官,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各种细胞的代谢,增强许多器官的生理活动,是维持身体正常发育、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当患甲状腺癌而不得不做全切除后,没有了甲状腺素,成年人会出现无力、水肿等。因此,甲状腺全切除后,必须充分补充甲状腺素,方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此外,做甲状腺切除时,可能把副甲状腺也全部或大部切除了,会带来因缺钙导致的全身肌肉,特别脸部肌肉抽搐等,需要经常静脉注射钙剂,给生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当然需要做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病例甚少,一般情况下,即使癌症已侵犯双侧甲状腺,或一侧癌手术后另一侧又有癌发生时,手术时,也可以保留部分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和副甲状腺。
4.怎么看待甲状腺切除术后的声音嘶哑
在预定做甲状腺切除手术前,医生往往会对病人或其家属说明手术可能会导致术后声音嘶哑。这是因为支配声带活动的喉返神经紧位于甲状腺的后方,手术时稍有不慎,会损伤神经而导致声嘶。但一般是可以避免的,发生的概率仅为千分之几,如果是甲状腺癌已侵犯此神经,为了手术彻底切除癌肿而切断神经,也是万不得已的。
5.怎么看待甲状腺癌的预后
甲状腺癌(未分化癌除外)是全身各种癌症中预后最为良好者之一,尤其是的乳头状癌,约45%以上可以长期生存。少数病人术后可发生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如肺、骨等)。也应积极治疗,如复发仅限于甲状腺部、颈部或上纵隔淋巴结,能手术彻底清除,结果仍是良好的,如不能手术清除,放疗也可获得较好的长期控制率。如为多发的远处转移,核素治疗(转移灶吸典功能良好者)、化疗也有较好的效果。还有一些病例,虽未做有效治疗,也可带瘤生存较长时间。所以当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时,切勿悲观绝望。
§§§第二节口腔癌
1.口腔癌是怎么引起的
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的一类恶性肿瘤。在我国,临床上以舌癌最为常见,其次是牙龈癌、颊癌、硬腭癌、口底癌等,口腔癌的好发部位的不同,与人种、地区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包括生活习惯、嗜好等都有一定得关系。
口腔癌的病因至今被认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可能的病因有很多,但存在病因也不一定会发病,目前,大多接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诱发口腔癌的说法。
与口腔发病有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烟酒嗜好烟草致癌几乎已被公认;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嗜烟的方法也不同,一般来说:吸纸烟者更易发生肺癌,而吸烟斗,雪茄或咀嚼烟草的更易发生口腔癌。酒精对人体正常细胞有毒性,会损害肝脏和抑制免疫而增加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其发生率可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有烟酒嗜好的人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更高,比单独嗜烟或饮酒者高2~3倍。目前认为吸烟多于20支/日(1支雪茄=5支纸烟=2斗烟丝)或饮酒超过3单元/日者(1单元=100%酒精12ml),患口腔癌可能性远远高于非吸烟或饮酒者。
(2)紫外线和电离辐射从事户外工作者,特别是农民,渔民或者牧民,长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肤癌的发病率都较高,电离福射可使人体正常细胞发生改变,导致口腔癌的发生,无论是γ线或X线都有致癌作用,因此,有些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之后,口腔癌的发病危险性会有所增高。
(3)慢性刺激和损伤在口腔中有锐利的牙尖、坏的牙根、牙冠、和不良假牙者,其相应部位经长期慢性刺激后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尤其常见于舌癌和颊癌。另外,口腔卫生不良者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能成为促癌因素。
(4)其他如遗传,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微量元素铁和硒的缺乏等,都会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也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怎么认识口腔癌前病变
有些口腔病损本身不是癌,由于常受到各种刺激(如慢性炎症、机构性摩擦或化学刺激等),可能转变发展成癌变,如果能对这些癌前病变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消除刺激因素,及时治疗癌前病变,就有可能避免恶性肿瘤的发生。
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口腔黏膜红斑、口腔白斑、颊舌黏膜扁平苔癣、慢性溃疡、乳头状瘤、皲裂、疼痛等。这些病变有的慢性炎症长期经久不愈,如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长期治疗不愈可能发生癌变,虽然癌变率不高(约1%~2%),也需予以重视。口腔黏膜红斑癌变率在80%以上,发现有口腔红斑应引起重视。口腔白斑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近来大量资料统计,其癌变率为5%~6%。
3.怎么认识口腔癌的症状
口腔部位出现肿块,表面颗粒状,菜化样或早期出现溃烂、疼痛等症状;舌、颊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牙齿不明原因的疼痛,迅速松动、脱落等;口腔溃疡两周仍不愈合者;口腔黏膜白色或红色的斑块;口腔与颈部有不正常的肿胀和淋巴结肿大;口腔反复出血,出血原因不明。
4.怎么治疗口腔癌
对于口腔癌的治疗,首先要树立综合治疗的观点,口腔癌的治疗的方法很多,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对于大多数口腔癌而言,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仍是治疗口腔癌的两种最有效方法,两者综合应用常优于单独应用;化学治疗目前仍属辅助治疗,用于手术前或与放疗配合应用,选择手术或者放疗,除决定于病情外,还取决于医生的临床经验与技术以及医院的条件设备,口腔癌治疗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第一次治疗是否正确。
5.怎么看待口腔癌的治疗效果
经过正规的治疗之后,一般口腔癌病人的疗效在恶性肿瘤中还算比较好的,根据国内的部分资料统计,口腔癌治疗后5年的生存率约为60%,复发多出现在治疗后2年之内,第三年开始复发的概率逐渐减少,口腔癌病人在手术治疗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语言,吞咽功能的障碍,经过积极的修复治疗和锻炼,大都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口腔癌治疗后要:注意口腔卫生,及早处理口腔的残牙及牙齿残根,及早处理口腔内一些良性病变,加强舌功能锻炼,定期到医院复查。
6.怎么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1)避免吸烟、饮酒已吸烟者最好戒烟,已吸烟而不能戒烟者,起码要减少用量
(2)注意对光辐射的防护,防止长时间直接日照。
(3)平衡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不进食过热食物,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组织;及时修复龋坏的牙齿和拔除坏的牙根,调磨假牙锐利的边缘,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检查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和治疗后生活质量。定期检查的对象为:40岁以上长期吸烟、吸烟量在20支/日以上者、既吸烟又有饮酒习惯者或因烟酒刺激口腔已有白斑的病人,一般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上述口腔癌早期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三节舌癌
1.为什么舌头上经久不愈的溃疡很不好
口腔溃疡以复发性口腔溃疡最为常见,主要的症状是“红,黄,凹,痛”,即溃疡的周边有1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覆盖有浅黄色的假膜,中央有凹陷,灼痛感明显,能自己愈合,整个发作期一般持续1~2周,但容易反复发作,间隔时间长短不一,因此,当口腔溃疡超过2周不愈时,则要考虑有无其他病变,及时到医院口腔科就诊,必要时可做溃疡活检,排除有无口腔癌的可能。
2.为什么说龋齿是导致舌癌发病的元凶之一
舌癌的病因与局部创伤(多为牙齿残根及锐利的牙嵴)和烟、酒嗜好有关,特别是锐利的牙齿、残根、残冠及不良修复体的慢性刺激有关,临床上有的舌癌有明显的癌前病损史或癌前病损并存,其中最主要是白斑或扁平苔藓。国内外不少文献报道,舌癌可由癌前病变如白斑、红斑等恶变而成,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处理口腔内的残牙,并且对口腔内的一些良性病变要及早处理。
3.怎么治疗舌癌并进行康复调理
早期的高分化舌癌可考虑放疗、单纯手术切除或冷冻治疗,而对于晚期舌癌则应采用综合治疗,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放疗加手术或三联(放疗、化疗、手术)或四联(三联加中医中药或免疫治疗)疗法。
舌癌的综合治疗结束后,主要要注意的是复查和功能的锻炼。治疗后第一年一般每1~3个月需要复查一次,第二年一般每2~4个月需要复查一次,第三年后可半年复查一次;如出现感觉异常、疼痛,或者口腔肿块、颈部肿大、口腔溃疡等则需要及时复查。功能锻炼主要是要进行吞咽和语言的锻炼,吞咽功能的锻炼可以从比较大块的软食开始,如香蕉等;一般刚开始比较困难,随着术后皮瓣的恢复和软化,舌体的活动度增加,吞咽和语言能得到逐渐的改善。
4.为什么切除肿瘤后舌癌病人还能说话
舌的功能重建是目前阶段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舌的运动复杂,活动度很大,行使语言,吞咽食物,下咽唾液等重要的功能,舌癌病人切除肿瘤后对说话和吞咽有一定的影响,但舌的代偿功能也比较强,当舌体缺损1/2时,余舌基本可以代偿,对语言和吞咽功能的不是很大,经过积极的锻炼和恢复后,能保持基本的进食和语言功能,当舌体缺损超过2/3或者舌根缺损时,对语言和吞咽功能影响较大,现随着皮瓣修复水平的进步,即使是全舌切除,通过术后积极的锻炼,语言,进食功能也能部分恢复。
§§§第四节鼻咽癌
1.为什么要警惕清晨回缩涕带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