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注意力集中在技巧上犹如上学死记硬背。你有时候可以勉勉强强地蒙混过关,或许甚至会取得好成绩,但如果你不日复一日地用功,你就不可能真正掌握你所学的课程或养成有教养的头脑。
种庄稼敷衍了事——春不种,夏嬉戏,秋抢割以求丰收——将会何等地可笑?农活有其自然规律。人们必须付出辛劳的汗水,必须不违农时。你始终只能种什么收什么,偷懒是不行的。在人的行为上,这一原则最终也是千真万确的。它们也是基于收获法则之上的自然规律。就短期而言,在一个诸如学校的人为社会系统内,只要你学会了如何巧妙地应付人为的规则,“按规矩做”,你就可以蒙混过关。在短期的人际交往中,你可以以性格伦理学来侥幸取胜,可以以魅力、技巧和佯装对他人的嗜好感兴趣而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你可以捡起一些在短期场合有效的便捷技巧。但仅有这种品质在长期的关系中不会产生永久的价值,如果没有内心的正直和基本的品格力量,生活的挑战最终会使真正的动机暴露出来,人际关系失败最终将取代短暂的成功。
许多具备了次要的品质——其才能获得社会公认的人却在品格上缺乏首要的品质和长处。或早或迟,你会在他们与人相处的每一个长期关系中看到这一点,无论这一关系是与一个生意伙伴的,是与配偶的、朋友的,还是与一个正在历经认同危机的十几岁孩子的。在交往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品性。正如爱默生曾说过的那样:“对我来说,你的为人胜过你的雄辩。”
当然,也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品格不错,但缺乏交际的技能,那当然也会影响到生活的质量。不过这种影响还是次要的。
归根结底,我们的为人比我们的任何言行都更具有说服力。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有些人我们绝对相信他们,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的品性。无论他们是否能言善辩,无论他们是否掌握了交际技能,我们都相信他们,而且与他们一起成功地共事。
用威廉·乔治·乔丹的话来讲:“永放光芒的是人的真正面目而不是他的假象。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送给世界的最好礼物就是真实的自己。越能够做自己,你对生命的体验就越深刻。要想拥有简捷的精神,我们就要记住,永远不要尝试去扮演自己以外的其他角色,任何想过简单生活的人必须让自己活回自己,最好的方法便是大声说出你的想法。我们必须说出生活的真相。”
可是,我们在成年以后总是在压抑,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太坦率太丰富了。我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只说可以被接受的话、听起来很聪明的话;只读那些英国教授认为有价值的书;从来不要信仰大学教授不承认的言论。因此,看起来做一个真实的人并不容易,有时候,它常常不能给人满意的回报。在人际关系中,率直和纯真总是含着冒险的成分。于是,我们忍不住并且是不知不觉地设计了一副面具,以避免坦诚相见可能带来的伤害。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那么一刻,我们决定了我们应当发掘一个假装为我们自己的样子。在压力下隐藏真实的自我可以一直持续到成人生活,并且其程度往往有增无减。仔细想想:一天之内,你共花了多少时问对你的上司点头哈腰,对你的同事报以支持的微笑,而你真正想了多长时间“那些家伙一定是有‘病’了”?
戴上面具是为了遮掩我们所担心的、自身的不可爱。面具、虚伪等各种不真实是用来向别人表露我们希望别人看见的自己,并且藏起我们不敢揭示的自己。在公共场合你总得扮演一个角色,假装自己是什么、不是什么。上帝会禁止你在工作中永远拥有这份坚强。如果你表露它们,一定会让别人大吃一惊。你穿的衣服并不能代表你是谁,但是可以标明你的地位。很显然,越是“成功”的人,自我的成分就越少,就越是做作。我们的衣服变成了“成功”的制服,我们的言论成了一连串聚会的一部分。我们的地位越高,揭示自我的困难就越大,说实话的困难就越多。
对自己诚实并不复杂,只要你敢于摆脱既定的社会模式,避免陷入文化的陷阱,把追寻真实作为唯一的目标,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我们就达到了真实的标准。我们的个性是真实的、可信赖的,所以值得信任。当我们相信自己的时候,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发展我们的本性了。
总而言之,如果从来不认识真实的自己,我们怎么能超越原本的自己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掘出真实的自我,说出和表达出我们的真实感受,然后使我们的想法和行动统一起来,成为我们自己。
圣经箴言
愚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智人先思考后发言。罪恶之城的毁灭:牢记多做善事,不做恶事
不会有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愿意去做一个窃夺别人劳动果实的盗贼,更不会在享用“赃物”的时候,反而感到幸福。
《圣经》中这样描写道:
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我听到指控所多玛蛾摩拉的声音,说那里恶贯满盈,我要亲自下去,看看人们的控诉是否属实。”
亚伯拉罕问耶和华:“你真的要把无辜者跟有罪的人一起消灭吗?如果城里有50个无辜的人,你饶恕这座城吗?你肯定不会把无辜者跟有罪的人一起杀掉,审判世界的主肯定是公正的。”
亚伯拉罕又说:“主啊,我虽是凡人,求你也容我大胆说话。也许城里只有45个无辜的人,你会因为少了5个而毁灭全城吗?”
耶和华回答:“如果能找到45个无辜的人,我也不毁灭这城。”
亚伯拉罕又说:“假使只有40个人呢?”
他回答:“要是能找到40个,我也不毁灭这城。”
亚伯拉罕说:“我的主啊,求你不要生气,我要继续请求,假使只有30个呢?”
他回答:“要是能找到30个,我也不毁灭这城。”
亚伯拉罕又说:“我的主啊,请你容我继续向你大胆请求。假使只找到20个呢?”
他回答:“要是能找到20个,我也不毁灭这城。”
最后,亚伯拉罕说:“我的主啊,请你不要生气,容我再求一次。如果只找到10个呢?”
他回答:“即使只有lO个,我也不毁灭这城。”耶和华说完这句话就转身离去,亚伯拉罕也回家去了。
当天晚上,两位天使来到所多玛。罗得正坐在城门口,一见他们就起身迎接,俯伏在地说:“请到我家来,让我招待你们,你们洗洗脚,歇一夜,明天早晨再继续赶路。”他们却说:“我们要在街上过夜。”罗得又恳切邀请。他们终于同意了,跟罗得来到他家。罗得叫仆人烤面包,准备佳肴。准备好后和他们一同进餐。
饭后客人还没有上床,所多玛所有的男子,不分老少,都来包围了罗得的房子。他们喊叫罗得,问他:“今晚到你家来的那两个人在哪里?把他们带出来!”所多玛的男子要跟他们睡觉。
罗得走出去,把门关好,对他们说:“弟兄们,你们不可做这种邪恶的事。我有两个女儿,还是处女,我把她们交给你们,任凭你们随意处置。但是你们千万不可为难这两个人。他们来到我家,是我的客人,我要保护他们。”
但是他们回答:“你这个外乡人,还想指挥我们呀?滚开!不然的话,我们对付你比对付他们还厉害。”他们推开罗得往前冲,想破门而入。这时,屋里的两个人伸出手来,把罗得拉进去把门关严,又使外面的男人全都瞎了眼,摸来摸去找不到门。
那两个人对罗得说:“你在这城里还有亲人吗?有儿女、女婿或其他亲人吗?叫他们赶快离开,因为我们要毁灭这城。耶和华已听到这里罪恶的声音,特地派我们来毁灭这城。”
罗得就去找他的女儿的未婚夫,告诉他们说:“你们赶快离开,耶和华要毁灭这城。”但他们都以为他在开玩笑。
天亮的时候,天使催促罗得说:“赶快带上你的妻子和两个女儿离开这里,免得你们跟这城同归于尽。”
罗得仍然犹豫不决。耶和华怜悯他,那两个人拉起他、他妻子和两个女儿的手,带他们离开那城。其中一个天使说:“你们逃命吧!不要回头看,也不可在山谷停留。要跑到山上才不会死。”
罗得却说:“先生,别这样,你既然帮助我,要救我的命,就别叫我们跑那么远;那山太远了,恐怕我跑不到那里灾祸就到了,我就活不成了。你看见那个小镇了吗?它离这里不远,就让我到那里去。你看,那是个很小的地方,让我在那里避难吧!”
天使回答:“好吧,我答应你,不毁灭那个小镇。快点跑啊!你一到那里,我就要下手了!”
因为罗得称那地方为“小镇”,那镇就得名“琐珥”。
太阳出来的时候,罗得到了琐珥。突然间,耶和华将燃烧着的硫黄降在所多玛和蛾摩拉城。他毁灭了这两座城,毁灭了整个平原,以及生长在地上的一切植物。罗得的妻子在后面回头一看,马上变成一根盐柱。
第二天一早,亚伯拉罕赶到他曾在耶和华面前站过的地方,俯视所多玛、蛾摩拉和整个平原,看到大地浓烟滚滚,如同烧窑一般。
但是,上帝毁灭平原诸城邑的时候,却记着亚伯拉罕,因此准许罗得一家逃命。
这段故事是《圣经》中劝善惩恶的名篇,告诫人们要“多做善事,不做恶事”。不管我们是不是信奉因果报应,都要奉行“多做善事,不做恶事”的原则,这是对现代人的起码道德要求,也是建立和维护和谐社会的根本,让我们看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例子。
5年前,美国青年丁大卫来到中国。他到了中国一所最普通的郊区小学教学。这个美国青年因为做人与教学深得人的喜欢,后来居然当上了校长。后来想到中国西部去看一看的丁大卫到了甘肃兰州。他到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
丁大卫不是一个能侃的人,在接受采访时,他显出了“西北人”的朴实。
“丁大卫,你去大学应聘的时候,是不是这样说的:我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所以来你校应聘大学教师?”没想到丁大卫这样回答:“大概就是这样的。”
大卫的话让现场很多观众都会心地笑了。但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学校给大卫定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大卫去问别人,1200元在兰州是不是很高了?别人说,是算高了。于是,大卫主动找到学校,让人把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一再坚持,大卫不让,说:“怎么也不能超过1000元。”最后,学校给他每月950元。这段经历本来很好笑,但是我注意到现场没一个人笑。
主持人问:“大卫,你每月工资够用吗?”大卫说:“够了,我每月的钱除了买些饭票,就用来买些邮票,给家里打打电话,三四百元就够了!”我听见观众中有不少人“哇”地一声发出惊叹。我知道是有人灵魂受到触动了,而这种触动是我们的教科书和父母的教化所达不到的。而真正让我感动的还是以下一幕:
别出心裁的编导在做这一期节目时,让丁大卫带来了他所有的家当:一只还不及我们平常出门旅游背的那么大而“内容”丰富的帆布袋。而让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便是一个美国青年在中国生存5年积累下的我们肉眼看得到的财富。主持人让丁大卫向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家当,大卫的脸红了一下,打开了他的帆布袋,里面的东西是这样的:
一顶大卫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他戴着向人展示时,我看见了他眼里的骄傲。
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亲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
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大卫从包里掏出时,相框面上的玻璃被压碎了,大卫的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心痛的表情。不一会儿,节目组的人把一个赶着去买来的相框送给了大卫。中央台这一看似平凡的举动令我感动和叹服,它是那么及时地体现了善解人意的内涵和我们对外国友人的尊重)。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军装上装,那是大卫爸爸年轻时当兵穿过的,整整40年了。大卫向观众展示时,很有些骄傲地说:因为它漂亮啊!
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那甚至不是一双品牌球鞋,大卫将它拿出来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让主持人碰一下,他说:“这鞋很臭的!”
几件以饭盆、口杯、牙刷、剃须刀为阵容的生活必需品。一面随身带着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所以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仅仅用金钱就可以衡量的,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只是粗茶淡饭,可是他却颇受人敬重;而有的人虽然衣食丰足,甚至是大腹便便、满肚肥肠,却是到处受人耻笑和辱骂。
圣经箴言
竭力行善的,受人敬重;追逐邪恶的,祸患临头。约押的阴险:其实“小人”也有其可用之处
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成见,从外表判断一个人的内心。
据《圣经》记述,亚玛撒原是押沙龙背叛大卫所设立的元帅。押沙龙被杀后,亚玛撒带领犹太人来归顺大卫。大卫要收纳他。约押知道了,便想杀害亚玛撒。当他在路上遇见亚玛撒时,使用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同他亲吻,说:“我的兄弟,你好啊!”就在他与亚玛撒亲吻时,却用左手拔刀刺人他的肚腹,将他刺死。
在《圣经》中讲述的约押所杀的四个人中,没有一个是他用光明正大的方法杀死的。押尼珥是他用欺骗的方法杀死的;乌利亚是在战场上,被故意派到危险的地方,然后全军撤退,让他被敌人杀死的;押沙龙是在头发被树枝绕住时,被他刺透胸膛而死的;亚玛撒是他假装亲吻时杀死的。这等行径是一个英雄的所为吗?古时比武的人,如果是个真正的英雄,都用光明正大的方法杀人。单就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约押的为人很阴险恶毒,是一个十足的小人。
约押所杀的这四个重要人物,足以代表约押一生的为人:只知权力、地位。他不容许别人高过他,他不惜用一切手段陷害可能比他好的人,唯恐他的元帅之位被人抢去。其实他的元帅地位是十分安全的,并无任何危险,没有什么人会抢去的。那真正会使他元帅地位发生危机,使大卫不叫他做元帅的,乃是约押自己的阴险手段和“私心”。如果约押忠心于大卫,他就再也不用为他元帅的地位担忧了。有一位如此公正、有爱心的大卫王,如果约押是忠心耿耿的,他还需担心他元帅地位的动摇吗?
总之,约押的奸险更使我们佩服大卫的善于用才,像约押这样如此奸诈的小人,大卫竟能用他为国建立许多战功,巩固了他的国权。
大卫的做法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完美无缺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特别是一个有某方面特长的人,可能在另一方面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大才者常不拘小节,异才者常有怪癖,恃才自傲往往是个通病。人才常常优点越突出,缺点也就越明显。用人不易,容才更难。有的领导者身边虽有人才,但矛盾重重,关系紧张。有的人才本来是领导自己选来的,但过不多久便后悔不迭。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心胸狭窄的领导者,所耿耿于怀的往往不是人才的缺点,而是人才的特点。既是人才,必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对自己的观点见解及才能充满信心,因而不会轻易附和领导的意见。既是人才,由于忙于求知做事,自然没时问和精力去拉关系,走后门,有的甚至不懂人情世故,有的不知社交礼仪,有时会不顾领导情面,不分场合地点直言不讳,这些恰恰容易被人称为“狂妄”、“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