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2600家上市公司的利润还不及16家银行。银行业连续数载逾万亿的年度利润占到全球银行业利润的1/3,银行员工薪酬是社会平均水平的若干倍,“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想不赚钱都难”,其代价是长期的国家管制型定价和牌照垄断,所以十八大以后民营银行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长期以来,有效的资产价格工具缺失,居民储蓄通过负利率传导,为商业银行实现了巨额利益输送——没有哪个国家会以高度管制型的金融抑制、以国民福祉的巨大牺牲来维持银行业的超级寡头利润。
但是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父爱主义的保护和无休止输血并不能造就一个强大的、有竞争力的银行体系。长期负利率造成了特殊的利益逆向流动格局——现在是穷人存钱,富人用高杠杆挣大钱。这也是余额宝最广泛的民意基础。固守旧的利益藩篱,面对新生事物惊慌失措、惊恐万状的所谓“专家意见”近乎笑料。人们当然有理由质疑其专业水准、职业操守和市场伦理——他们才真正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互联网对金融、传媒等传统产业和人们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现实地冲击到传统垄断阵营“固化的利益藩篱”。“宝宝”们聚集了小散们的几千亿资金,打通了过去机构才能分享的货币市场,实现了高议价的基金收益。它动了传统银行的奶酪,挖了低息储蓄存款的肉,对资产逾百万亿计的垄断性银行体系尚不构成颠覆性冲击。
但传统银行本应以更博大的胸襟让利储户,参与竞争,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从容应对,而不必找枪手,自乱阵脚。全社会都要做新生事物的接生婆,而不是动辄“棒打鸳鸯”,硬把传统与现代对垒交手,把可以共同开发的“蓝海”市场,拼杀成惨烈的“尸山血海”。整个社会要以“宽容失败”的态度来包容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位学者前不久连说了中国金融业的两个“对不起”——银行业(低利率和高利差)对不起人民,人民币(不断降低的购买力)对不起人民。现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打通散户与货币市场基金的隔离,以余额宝为代表的“黑马”在死水微澜中放了几尾鲶鱼,通过“鲶鱼效应”来激活昏昏然的市场,给百姓投资理财提供一些新选择,倒逼银行业让利给老百姓。结果立即招致当头棒喝,“吸血鬼”、“寄生虫”,什么屎盆子都可以往你头上扣,怎么“黑”你怎么来。
一位资深的银行行长感慨万千地说,银行业周期性的不良资产剥离,每次动辄以万亿计,结果当然都是全民埋单,没人说它是“吸血鬼”;金融业高管数百万上千万的年薪、一个支行长受贿上千万,没人说他们是“寄生虫”;天上掉下个造福民众的余额宝倒成了“害人精”。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胸怀有多宽广,未来就有多开阔。“取缔余额宝”所引发的滔滔民意的对决,是对打破金融牌照垄断和对金融创新更大空间的呼唤,也是对旧的利益固化的藩篱的冲击。所以,网上公众一致呼吁,放过余额宝那条鲶鱼吧!你想掐死它,激起的汹涌民意反而成了余额宝身上的软猬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余额宝们,传统垄断行业积极的做法本该尊重消费者主权,以宽广的胸襟,积极参与竞争的洪流,而不是一味地狙击、抹黑竞争对手。
如果金融业不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对新生事物动辄想尽各种办法“剿杀”、“棒杀”,最终势必遭遇像远古时代让恐龙灭绝的极端天气一样——历史进步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
行文至此,想起亨利·基辛格博士在著名的《论中国》一书中关于1840年前中国一段精辟的描述: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这个独特的帝国声称它的文化和体制适用于四海,却不屑于去改变异族的宗教信仰;它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却对与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它文化发达,却受制于一个对西方探险时代的来临一无所知的统治集团;它在辽阔的疆土上建立了一套政治体系,却对即将威胁其生存的技术文化大潮流茫然无知。
这段话用来警示当下互联网大潮冲击的相关行业,应有特别的警示价值。
余额宝成功在于支付宝庞大的客户量
文/江南愤青
无业金融人士。
事实上来看,第三方支付本身是非常悲催的行业。目前250张支付牌照可以想象绝大部分都是亏损甚至干脆只是拿了牌照并不进行业务操作的,只有极少部分在运营,这个行业最终大概也就是形成几家支付行业寡头垄断,大部分都是名存实亡的格局。
支付行业的投入很大,单纯依靠支付本身盈利,难度很大。事实上,如果支付宝离开了淘宝这个基础,支付宝本身的盈利也是个非常大的困境。这个行业短期来看,虽然已经突破十万亿的规模,但是相比较两三千万亿的银行业务处理规模而言,这个数字要给银行产生太大的冲击还不太至于。
目前大抵谈支付对金融的冲击,主要是指支付行业隔离了银行跟客户的关系,让银行远离了客户,这种隔离使得支付企业占据了渠道的优势,从而获得了跟银行一致的渠道竞争的可能性。余额宝是这种冲击的主要代表,余额宝横空出世给业界极为震撼,大家都在研究余额宝。
回到余额宝的本质而言,我自己梳理的逻辑其实是,通过淘宝做大了支付宝,而支付宝停留住了更多的支付客户,从而通过让其购买货币基金,让支付客户更愿意在支付宝中停留。本质上而言,其实是阿里生态自我优化的必然过程。
让更多的人在体系内沉淀,是几乎每家互联网公司所必然的逻辑。如果不能让人沉淀在自身体系内,那么就意味着互联网模式的失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号称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模式,其实也只是个口号而已,实质的互联网其实也是处于人为的分裂、分割状态。封闭性很强,合作性很差,几乎是所有的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特性。如何容纳更多的用户成为了互联网竞争的唯一考虑点,直接体现在流量层面。
所以,如果非要定义余额宝,可以举个例子来进行比较,可以理解为某个银行网点,由于有极多的存款客户,为了让这些存款客户不流失,某个银行针对这些客户设计了一款收益更高、安全性也相对较好的理财产品,从而避免了这些客户流失到别的银行去的行为。
这种行为算不算创新两说,但却是合理的生态逻辑。所以余额宝的成功,并不是在于什么技术创新,而是在于其庞大的客户体量。我们以前说银行干啥都行,也不是因为银行有多高技术上的优势,而是因为银行有足够庞大的客户量,有了这些基础,才能快速做大规模。
这种能力也体现为边际成本很低,是个搭顺风车的行为。所以,前提是基础客户量,其次才是所谓的技术创新。而事实上,技术创新也不是余额宝的事情,汇添富09年就实现了这种功能,而互联网企业如同铜板街、数米网都比余额宝早实现了类似的功能,而美国的PayPal在1999年就实现了这个功能。
但是最终却是余额宝大放异彩,原因是支付宝的基础性优势太强,而支付宝的基础性优势又是来自于淘宝的一枝独大。所以单独以余额宝去理解第三方支付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冲击,个人感觉意义有限,毕竟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其实是无法形成这种冲击的。对余额宝收益率下滑不必惊慌
文/余丰慧
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人”荣誉称号。
如何看待“宝宝”们等互联网金融理财收益率下滑?又是什么原因让收益率下滑?未来走势又如何?解开这些疑惑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稳定发展和安全性,乃至关系到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经济、新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命运。
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基本都是将资金投向了货币市场,通过在货币市场低买高卖、买进卖出频繁操作来谋取利益从而给投资者以回报的。而货币市场的特性是,收益回报低(一般略高于存款基准利率)、收益稳定、投资安全性高、风险较小、流动性变现能力强。
去年特别是去年年中以后,“宝宝”们等互联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收益率之所以高达年化7%以上,完全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例罢了,也说明余额宝们是一个生逢其时的幸运儿。
“钱荒”二字在去年社会经济金融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钱荒”即资金供给极度缺乏的意思。根据供求经济原理,供给奇缺的东西,价格必然走高。从去年年中开始的“钱荒”主要荒在了银行之间,表现为上海银行间拆借市场(货币市场)的价格(利率)直线上升。
在去年6月中下旬的“钱荒”时,货币市场1个月拆借利率曾经攀升到10%以上,这种状况去年后半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且到年终再次爆发。
而“宝宝”们恰恰是在这个货币市场价格畸高时期诞生了,而且是用来投资于这个畸高价格的货币市场的,当然回报率远远高于正常货币市场理财基金了。试想,支付宝里的资金是没有利息的,对于支付宝团队和基金管理人来说这样的资金来源几乎是零成本。
基金公司通过余额宝平台,将这些零成本资金投资于价格高达年化8%~10%以上的货币市场,给客户7%左右的回报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也就是说,去年后半年虽然“钱荒”对银行来说是坏事情,但是对于“宝宝”们却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好事情。
那么,为何春节以后“宝宝”们的回报率下滑了呢?原因在于春节过后,“钱荒”程度缓解,流动性出现了相对宽松状况,货币市场利率出现了回落。上海银行间拆借市场(SHIBOR)8日利率情况是,隔日下降2个BP;一周、两周分别下降15.9、22个BP,分别已经降至5.25%和5.43%。试想,投资于货币市场的“宝宝”们的回报率拿什么继续维持在7%以上呢?
也就是说,“宝宝”们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回报状况取决于货币市场资金价格走势,而货币市场资金价格走势又取决于货币市场流动性。因此,春节过后,“宝宝”们的收益率下滑完全是正常现象,根本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未来“宝宝”们等互联网理财产品走势如何,还要看货币市场状况。笔者分析,中国内地银行间的“钱荒”短期内还很难解决,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货币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利率持续走高或者维持在高位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因此,“宝宝”们的收益率还应该继续保持在大大高于存款基准利率的高回报上。
至于说“宝宝”们等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是否有风险问题,笔者认为,任何金融交易性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不过,作为货币基金投资风险应该很小,安全性应该是高的。
这里面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媒体对于金融产品和投资的报道应该足够专业和谨慎,否则,即使没有风险也可能被炒作得爆发风险。比如:媒体如果对金融交易性产品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出现偏颇性报道,就会误导投资者预期,造成投资者心理恐慌,极有可能引发投资者集中、恐慌性赎回、提现,最终发生挤兑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再良性运转、经营健康的金融企业也难以抵挡住这种集中挤兑风险。
总之,一定要深刻了解“宝宝”们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性质,才能理性对待收益率的涨落。
余额宝离动摇银行基础还远呢
文/江南愤青
无业金融人士。
半夜又失眠了,没事干,上微博看到篇文章说《余额宝正在动摇传统银行基础和根本》,我本来都不想写阿里巴巴的文章了,不过看到这种文章,就花半个小时批一下。
余额宝,到目前为止(为什么说到目前为止,后面会说),又名“增利宝”,只是天弘基金发行的一只货币基金。千万弄明白了,它只是一只货币基金,市场上有一百多只货币基金,余额宝目前的这只货币基金,只是一百多只里其中的一只,目前的收益排名大概在35名左右。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第一,它获得的不是你说的高于银行利息的利率,是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带风险的,同时还是不确定的,也就是既可能高于存款收益,也可能低于,当然也有可能亏损。
第二,余额宝只是用支付宝账户来进行购买货币基金的行为,这种行为,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了,汇添富的现金宝都早于余额宝,甚至杭州的“铜板街”、“数米网”都比余额宝要早,只是因为它们没有支付宝这么大的客户沉淀,当然更主要的是没有阿里巴巴深厚的背景,不敢也不好意思把带风险的收益说成是利息,然后来广为宣传。
第三,余额宝的本质我说了目前只是货币基金,而货币基金在我国已经快十年了。从货币基金出现的时候,就被给予众望认为可以替代存款,来动摇银行的根基,现在的货币基金大概还有五千亿左右。余额宝现在是多少?一百亿?两百亿?全给你拿去好了。五千亿?又如何?事实上在美国货币基金都已经三万多亿美元,估计都超过存款了,但是动摇了银行根基没有?!
第四,货币基金因为配置的是流动性较好、安全性极高的标的物,所以才使得它风险较低,当然收益从长期来看,也只是跟一年期定期存款持平。余额宝的宣传说,十万一年有四千的收益,是活期存款的八倍。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前面说了十万一年四千,只是个预测数,实际数字很难说;第二,要比也别跟活期存款比啊,跟别的货币基金去比么。这才有意义啊。实际上,因为很少有人真的把钱存满一年,都是来来回回的取的,估摸一下有个千把块钱就很好了,这还是取决于天弘基金的管理能力不能太差。
事实上,货币基金的收益跟管理能力很相关。一百多只货币基金里面,高收益和低收益的极差值都有过相差七八个点的时候,分化还是很严重的。你余额宝凭啥保证一定就能在一百多只里面表现得很好?
因为买余额宝都属于支付宝里有余额的人,顺手打酱油的时候买张彩票的行为,稍微有点赚倒无所谓,真亏了的话,我看十月围城估计也会再来一次,谁叫你宣传的时候铺天盖地要跟利息做比较呢?
第五,货币基金能做到T+0,就是可以让你即时赎回。事实上是基金公司在里面垫资的结果,如果基金规模做大了,就如同我刚说的你余额宝做到五千亿了,你自己由于注册资本金不够,无法垫资了,怎么办?通行办法都是向银行借款进行抵押,弄来弄去,你还不得银行来垫资?另外,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物,回到最后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来来回回弄到最后,存款其实还是到了银行手里。很多人说,不管怎么说,总比银行的活期存款成本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