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着,碌碌无为,默默无闻。有的人死了,名声大震、声名远播。前者如更始皇帝刘玄,后者亦如更始皇帝刘玄。他在人生的“最后的日子”里有三个人为他而奔波、而苦恼、而操劳,上演了囚之、困之、存之,逼之、羞之、斩之,救之、封之、祭之的好戏。
首先,来看囚之、困之、存之。
话说刘玄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长安跑出来后,却悲哀地发现了这样一个现实:天下之大,竟无藏身之地。最后他无奈之下只好采取“就近原则”,一口气跑到了高陵县。高陵县有自己的老部下——右辅都尉严本。刘玄满以为到了这里便安全了,便可以松一口气了。事实上,他到这里后的确安全了——被严本派兵“保护”了起来,只是口中的气却喘得更急了——他没了自由权,被软禁的阶下囚能自由吗?
其次,来看逼之、羞之、斩之。
赤眉大军进了长安,但并没有因为左手抱金银珠宝,右手抱美女佳人就得意忘形——忘了刘玄。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为此,他们马上下达了这样的通缉令:“刘玄如果在二十天内来投降,可封为长沙王,过期不候!”
别人的通缉令要钱,赤眉的通缉令要命。十月,这一年的冬雪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更始皇帝刘玄迎来他人生当中的另一个里程碑——投降。
这一天的刘玄是阴暗的,他的世界在这一天彻底改变了;这一天的刘玄是痛苦的,他的人生之路已经画上一个休止符;这一天的刘玄是无奈的,他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一天的刘玄是憧憬的,他惊恐而又幻想着获得新生。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为了能获得重生的机会,为了能感动天感动地,他光着膀子跪在阶下投降请罪,颤颤巍巍地把玉玺大印交给了建世皇帝刘盆子,期待着长沙王的封号。
刘玄没料到,自己的肉袒请罪换来的竟然是赤眉军将领们的“二重唱”。
一是赤眉众将们齐唱“白脸”,具体表现为当面痛骂、肆意羞辱刘玄和当庭治罪,要将他斩首示众。
二是赤眉个别将领独唱“红脸”,具体表现为据理力争和拔剑自刎相逼,以保全刘玄,以刘恭为代表。
刘玄的举动没有感动天感动地感动樊崇等人,刘恭的举动倒是感动天感动地也感动了樊崇等人。他们像是幡然醒悟过来似的,来了个悬崖勒马,具体做法有二。
第一,遵守承诺,赦免刘玄。
第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们没有按通缉令所说的封刘玄为长沙王,而是封他为“畏威侯”。
从王到侯,不但地位降了,身份也变了。
在官职里变着法子骂人、羞辱人,这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首创。此时樊崇等人封刘玄为“畏威侯”,虽然和当年刘邦封的“羹颉侯”大同小异,但好歹保全了性命。按理说刘恭的“红脸”唱得很不错,唱出了成效。
然而,刘恭并没有浅尝辄止,反而将抗议进行到底。他二话不说,拔刀就抹脖子。刀落、血流、人倒……在众人的“共救止之”下,刘恭虽然并没有因此丧命,但赤眉众将却真真切切地被唬住了,他们最终对兑了诺言——封刘玄为“长沙王”。
事实证明,赤眉就是赤眉,是打家劫舍的赤眉,是朝三暮四的赤眉,是毫无信义的赤眉,是独一无二的赤眉,他们眼里没有王法二字,没有诚信二字,没有厚德二字,有的只是冷酷无情、铁面无私,言而无信。“长沙王”有名无实,刘玄始终被囚禁在赤眉军将领谢禄的军营中。不久,更始叛将张卬为了“斩草除根”,不断蛊惑樊崇等人,理由是“今诸营长多欲篡圣公者。一旦失之,合兵攻公,自灭之道也”。最终樊崇等人为了以绝后患,授意谢禄把刘玄在长安郊区“缢杀之”。
成也张卬,败也张卬。当皇帝不到三年,投降仅两个月,刘玄这个平庸的天才就在寒冬腊月中消逝了。
从一个派出所通缉的逃犯,到起义军中的革命者,再到推倒王莽朝廷的更始皇帝,刘玄似乎把自己的全部人生精华都浓缩在了这三年当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享尽了奢侈的荣华富贵。遗憾的是,黄粱一梦,美则美矣,绚则绚矣,却太短矣!
最后,来看救之、封之、祭之。
刘玄的遭遇,刘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营救这个爱恨交错的宗族至亲,刘玄刚从长安城跑出来,刘秀便下了这样一道诏书:
“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冗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
诏书的字不多,但简明易懂,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说明一个现实,通过“破”“逃”“裸”三个关键字,很生动地表达了更始皇帝窘迫的处境。
第二,传达一个情感,通过一个“愍”字,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更始皇帝的怜悯之情。
第三,表明一个立场,通过一个“封”字,很果断地表达了自己对更始皇帝的支持和庇护。
第四,严明一个纪律,通过一个“罪”字,很鲜明地表示了严禁任何人通过任何手段来残害刘玄。
刘秀一道诏书试图解救刘玄的性命,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一道空纸文,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赤眉根本不理睬刘秀的诏书。
赤眉没有料到,在让刘玄去死的同时,会让刘秀痛哭。的确,刘玄死后,刘秀突然涌上一种兔死狐悲的苍凉感。为此,他伤了一回,哭了一场。同时,刘秀给征西将军邓禹传旨寻找刘玄的尸首。后来刘秀进驻长安后,把刘玄的尸骨厚葬在霸陵。
引用范晔《后汉书》的文字对刘玄这位悲情人物的一生进行概括:
“周武王观兵孟津,退而还师,以为纣未可伐,斯时有未至者也。汉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颡,争受职命。非唯汉人余思,固亦几运之会也。夫为权首,鲜或不及。陈、项且犹未兴,况庸庸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