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女人是感性的,所以也就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女人天生的好奇心也会让自己什么事情都问个明白,讲个清楚。如果一个女人整日喋喋不休,男人就会厌烦。因此,女人在掌握表达技巧的同时,还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有时无声胜有声。
有位著名的女谈判专家替她的邻居与保险公司交涉赔偿事宜。
理赔员先发表了意见:“女士,我知道你是谈判专家,一向都是针对巨额款项谈判,恐怕我无法承受你的要价,我们公司若是只出100美元的赔偿金,你觉得如何?”
女谈判专家表情严肃地沉默着。根据以往经验,不论对方提出的条件如何,都应表示出不满意,此时,沉默就派上用场。因为,当对方提出第一个条件后,总是暗示着可以提出第二个、第三个……
理赔员果然沉不住气了:“抱歉,请勿介意我刚才的提议,再加一些,200美元如何?”
良久的沉默后,女谈判专家开腔了:“抱歉,无法接受。”
理赔员继续说:“好吧,那么300美元如何?”
女谈判专家过了一会儿,才说道:“300美元?嗯……我不知道。”
理赔员显得有点慌了,他说:“好吧,400美元。”
又是踌躇了好一阵子,女谈判专家才缓缓说道:“400美元?嗯……我不知道。”“那就赔500美元吧!”
就这样,女谈判专家只是重复着她良久的沉默,重复着她的痛苦表情,重复着说不厌的那句缓慢的话。最后,这件理赔案终于以500美元达成协议,而邻居原本只希望能要到300美元!
还有一位经营印刷业的台湾女老板,在经营了多年之后萌发了退休的念头。她原来从美国购进了一批印刷机器,经过几年使用,扣除磨损费应该还有250万美元的价值。她在心中打定主意,在出售这批机器的时候,价格一定不能低于250万美元。有一个买主在谈判的时候,针对这批机器的各种问题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这让这位女老板十分恼火,但是,在她刚要发作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250万美元的底价,又冷静下来,一言不发地看着那个人继续滔滔不绝地说话。最后,那人没有了说话的气力,突然蹦出一句:“嘿,大姐,我看你这批机器我最多能给你350万美元,再多我们可真是不要了。”于是,这位女老板很幸运地比计划多赚了100万美元。
沉默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无声效应”呢?因为沉默所表达的意义是丰富多彩的,它以言语形式上的最小值换来了最大意义的交流。沉默既可以是无言的赞许,也可以是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欣然默认,也可以是保留观点;既可以是威严的震慑,也可以是心虚的流露;既可以是毫无主见、附和众议的表示,也可以是决心已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标志。当然,在一定的语境中,沉默的语义是明确的,就像乐曲中的休止符一样,它不仅是声音的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是对有声语的补充。
与人相处时,特别是遇到问题产生不同看法时,适时的沉默,并不意味着胆怯、畏缩和无能,反而意味着理解、宽容和尊敬,更容易起到沟通感情和解决问题的作用。如在与人交谈时,适时的沉默与作曲家认为两音符之间的空白与音符本身同样重要的道理是一样的。适时的沉默,既能体现出人的学识修养,也能避免说出效果不够理想的言语——言多必失。当然,我们并不是主张回到那种“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那是对人们心灵的严重压抑。而是认为:适时沉默能使说话者变得冷静,肩部和嘴部的肌肉放松,会更加心平气和,语言流畅,是一种明智的行为。
所以,女人要学会适当地保持沉默,这也就找到了摆脱烦恼的最好方法。许多时候,女人的沉默往往会给你带来益处。在某些场合,沉默不语可以避免失言。许多人在缺乏自信或极力表现得礼貌时,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不恰当的话给自己带来麻烦。
研究谈话节奏的学者们认识到,有张有弛的谈话在人际交往中至为重要。《谈话的艺术》的作者、心理学教授格瑞德·古德罗解释说:“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是‘零’,却很关键。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