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相对性左右,要看得开
【原文】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山东青州南北朝背光鎏金菩萨雕像“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译文】
再接着说:“须菩提,如果善心男子、善心女人接受、行持、阅读、背诵了这部经典,若是为人地位下贱轻微,那是因为此人在上一世所造罪行和恶业应该堕落于最痛苦的生命方式。因为这一世为人轻微下贱的缘故,上一世的罪行和恶业便被消除灭绝,肯定会获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追忆起过去不可估量、不可穷尽的劫数之时,在然灯佛以前,得以遇见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一亿)的各位佛,全都供奉给养,顺随服事,没有一位是空手走过的。”
“如果再有人在以后的末落时代,能够接受、行持、阅读、背诵这部经典,他所获得的功绩和福德,就我供奉给养各位佛的功绩和福德来说,也比不上他的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以至到了用所有的算术的数字和比喻也是不能赶上他的。须菩提,如果善心男子、善心女人在以后的末落时代,有能接受、行持、阅读、背诵这部经典,他所获得的功绩和福德,我如果一件一件地讲说,也许有人听了心中便会生出狂妄和昏乱,满腹怀疑,而不相信。须菩提,应当知道这部经典的宗旨含义是不可思量和议论的,道果和福报也是不可思量和议论的。”
【解读】
该经宣称信奉此经的人可得无量福报,但事实上有很多人虽然奉持该经,仍然被他人轻贱,故而这段文字解释到:这是由于此人前生所造的罪业很大,本应托生于饿鬼畜生的恶道之中,由于信奉此经,仅仅遭受被人轻贱的小恶报,前生的大罪业随之而消灭,并一定能成就佛果。
【活学活用】
世间任何万法都是对立的:总统很殊胜,百姓就贫贱;反之百姓殊胜,总统又算什么呢?这些都是相对性或对立的位置,因此有高下尊卑之分、贵重轻贱之别。“空性”就在于提示我们,没有这种相对性或对立性,只要有相对关系存在,就无“空性”可言。
要感受“空性”的存在,要发挥般若智慧,必须不受相对性所左右。尊卑也是相对的,一个乞丐和一个富翁在一起,贫富立显;大官和部属走在一块儿,尊卑立判。但那些长官回到家里,太太说:“马桶漏水了,去修!”他不去处理不行啊!然而在办公室,他一呼百诺,说声:“马桶坏了。”那一堆下属就得赶紧去处理。因为这是相对立的关系,有尊卑的存在。回到家里太太万岁,马桶漏水,他就得去弄,即使是五星上将也一样,对不对?都是相对关系嘛!
所以,当我们“为人轻贱”时,要看得开啊!修行人这一点绝对要能看开,否则就称不上修行人了。人间再殊胜、再了不起,也不过是在人间而已,无法跟天上比;人间当中,你再怎么下贱,比起那三恶道仍旧殊胜很多。娑婆世界就提醒我们这“相对关系”,因为相对关系的存在,让我们一直无法掌握到“空性”何在?如果能够进入“绝对”的领域,“空性”即刻显现,绝对、唯一,独一无二!
“绝对”是什么?一般所谓“绝对”乃相对性的绝对,因为我们没有绝对的标准。佛法告诉我们,真正的绝对是真理,是那个止于至善的最高境界,但那个境界,如你、我凡夫之流根本无由知之、无从体会,我们从未到过那个地方、莅临此境。例如攀登到阿里山的最高处,那个顶峰是就阿里山本身而言,而和玉山相比,那就不是最高的了,玉山若与圣母峰相比,也矮上好大一截,可是圣母峰又不及须弥山高,所以这些都是相对性的。
那个最高的、止于至善的部分,我们自己必须能去觉知,佛法中将这个最高的目标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部分无法言说,只有自己慢慢去参、慢慢去体会。当我们到达了某个阶层,便马上去求证,有没有比这个更高的?然后再更上一层,到达那个地方以后再求证、再检验那是否即为最高境界?目前来讲这里是最高的,可是我们要以目前最高的这一点作为基础,再找一个更高的。修行即是如此无止尽地超越、无止尽地成长。哪天达到止于至善呢?其实到达那个阶段的境界后,这也已经不重要了。
“成佛”即是到达最高的境界,但成佛以后要做什么呢?还是一样啊!成佛后还是得讲经弘法度众生,难道成佛后便高高坐在供桌上让人膜拜?成佛若如是,不如不要的好,否则盘腿盘久了也会酸,这种不能叫“成佛”,而是“雕刻完成的佛像”。
成佛之后依然得吃饭、睡觉,不同的是,他在利益众生时“大概”没有副作用。我只能说“大概”,因为我也还没有成佛。我们在利益众生时,肯定都会有很多副作用,有时为了救某个人,却可能同时伤害了其他人。
诸如此类,都提醒我们这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绝对的那个境界,我们目前完全感受不到。它提供我们了解,佛法中有很多思维模式,现代用语,一套思维模式就是一个理论。佛法中这种理论很多,现在提供给各位参考的只是一个小理论,但我们已经运用很广了。接着来看经文。
这分叫做“能净业障分”,能够净业障,这个名称是昭明太子订的,我们不一定要照此题名,但它主要是在点出前面这段经文的意思。“复次”,世尊再告诉须菩提。“复次”二字是经家填上去的,它属另外一段,故云复次。下面则为世尊所言:“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受持和读诵两者不同。“受持”是照着去做,“读诵”是一种模拟,尚未去做。
佛法的理论都是谈生活中的事务,所以很多人都会讲,讲的人就是在“读诵”。譬如别人正陷入痛苦的情境时,我们常会劝他:“一切是空,没有什么好执著的。”这句话对着人家说很清楚、很简单,然而当自己真正遭遇同样的情境,就怎么也转不过来了。我们告诉人家“观空就不苦”,那叫“读诵”,轮到自己面临同样处境而又真的能这样做,方得以谓之“受持”。
各位稍微留意,一个人遇到痛苦,譬如被倒会了,有的人是气得半死、看不开,有些人则能豁达以对,看开就没事了。看不开的,钱被倒是第一次伤害,气出病来是第二次伤害,所以还是看开得好,免得气出病来更不值得。看得开,就能避免二度伤害,这就是“受持”、“实践”。不管受持也好,读诵也好,劝别人时就叫读诵。我们劝别人时,有时可能会遭到反讥:“讲的比较快,换成是你,你做得到吗?”好了,这时你是不是“为人轻贱”?
另一种状况是被人倒会,他看开了,看开也就没事了,可是依然会有人说:“那是他的业,他上辈子倒人家的会,这辈子才会被人家倒。”有没有?为人“轻贱”,你看到了,这就消业障,此即下面经文所说的,“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人生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被“轻贱”的状况。不用担心,你已经是走在菩提道上了,你会说:“师父,我学那么久,怎么都没有什么效果?”不是没有效果,其实通通都有兑现,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佛法教导我们的都是生活中的事,经典伟大之处,就是能够把生活中的东西很具体地“量化”。数学、经济学名之为“量化”,我们就以经济学来说明量化。欲望和销售量有关联,当“欲望指数”大于“痛苦指数”时,你一定会去买。譬如有个东西要价五百,当你对这个东西的欲望大于花五百元所产生的痛苦时,你就会毫不吝惜地掏钱出来,把东西买回去。反之,如果你认为五百元可以过活一星期,这时欲望指数低于痛苦指数,你就不可能会狠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