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相皆为虚妄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译文】
“须菩提,这话怎么讲?可不可以用色身的形相去见到如来佛呢?”
“不可以啊,世界之尊。没有办法通过色身的形相来见到如来佛的。为什么呢?如来佛所说的色身形相,就不是色身形相啊。”
佛告诉须菩提说:“凡是一切有色相的,都是虚幻妄诞的。若能看见一切色相不是色相时,也就见到如来佛了。”
【解读】
这一段释迦牟尼又以身体相貌为例,说明无相的道理。
从佛教的原理来说,释迦牟尼的外在容貌身相乃是一种色身,即血肉之躯,如果仅看到他的外在的身相,就无法认识他的真实本质(法身)。释迦牟尼以、自己的身体形象为例,进一步指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的,如果能认识到所有的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那就能认识到宇宙的真实本质。至此,释迦牟尼实际上已完满解答了须菩提的问题,后面的内容只是进一步反复详细地加以论证。
“如来”一词的含义有两种:一是释迦牟尼佛的尊称,因他已达到自由地境地,故称其为如来佛;另一含义指宇宙的真实本质。在这段文字中,如来一词兼有以上两种意思。
【活学活用】
“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身相,可以顾名思义。佛陀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行好。咱们看《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大耳垂肩,手长过膝,这都是三十二相中其中的二相,胸前有一个“”字,这个叫吉祥云海,然后眉间有一个白毫,长长的。这些都是三十二丈夫相之一。八十种随行好中,脚底下有一个大的圆轮,佛陀的脚底心有很大的一个像是画出来的圆轮,眉很长,目很深,像大海的颜色,所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行好,处处都很祥和,都很圆满。这也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的教法在短短的四十九年就能够打败传了三千年的婆罗门教的原因,跟佛陀的个人福报有直接关系,长得太漂亮了,用佛教的专业术语叫庄严。谁看了谁喜欢,老太太看了好,年轻小伙子看了好,小姑娘看了更觉得好,这就是佛陀,他叫满月相。
那佛陀问须菩提了,“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以为长的这样好就是了吗?佛却说“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不能拿长的好这样子来见如来。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来说的这个身相,是不是就是如来的身相昵?既是非相,既非身相,境界是不一样的,只有慢慢地体味它里面的含意。1953年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筹备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对赵朴初说,“佛说‘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旁边的唐生智就回答:“若见赵朴初即不是赵朴初,是名赵朴初。”很有意思。毛主席走到哪里都带着《金刚经》和《坛经》,他经常研读这些,很有意思的。
“佛告须菩提”这话最重要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不等于没相,对不对?也就是有所有相,但是所有的相都是妄相,不是真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看到所有的相只是一个一合相相,第三十二品说,一合相缘起而有,我们所有看得到的,能被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认知到的,都叫做缘起。缘聚则现,缘散则灭,如果看到这个了,那么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如来?就是如其本来。我们没有创造一分,没有解决一分,没有改变一分,他什么样子就接受什么样子。
【智慧金言】
好比洗衣服,这个油垢污染没污染这衣服?你说没污染,但是洗衣粉却卖得那么好。油垢归油垢,领衫归领衫,尘土归尘土,汗渍归汗渍,但是放在一起就不对了。所以说“法不洗尘,水不洗垢”。法不洗尘,佛法并没有去洗你的那个污染,心中的烦恼,是你自己放下来。水不去洗垢,是垢自离。垢本身,各位想想看,瘀泥是好土做的,还是生就是瘀泥啊?它一定是好土,是不是?质本洁来,因缘而染,不一定还洁去,可能会因缘而变成淤泥,但是你让它一点点剔除,恢复本原清静,这就是佛法。
以身相见如来,由相入体
这部分是一个复杂的语言模式,经文上的字义,大家看起来好像都懂,但事实上对其意义可能完全不了解。虽然不懂,但因念起来很顺口,所以大家也很爱念。
世尊问须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可以用身相见如来吗?”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前面第四分阐述“不住色、相布施”,现在则说明“不住身相”,这一分紧接前面第四分的经文。经文最好不要分段,但昭明太子把它分开就会和前面连不起来,读的时候会变成单独的一段,不容易看懂。
前面讲不住相布施,而且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不可思量,现在说“假如以身相见如来,那就是住相”。此处经文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其语言模式是接着第四分下来的。因此,须菩提回答:“否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若他回答说:“可以。”那就错了。《金刚经》的语言模式是这样定下来的,他叫你不住相了,若你还回答说可以,那就是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所以这里讲得很清楚,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因为不住色。
“何以故?”为什么呢?“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有没有身相呢?有!但如来“不住身相”,因为他不住色,所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若是住于“色”、“相”,那就有身相了。因为不住身相,所以佛陀在此下一个结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不住色、相,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见到一切色、相,皆能不住时,此即“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说《金刚经》的思维模式、语言模式大家要先建立,并且要能通达,然后我再以简单易解的方式来诠释。前述第四分所讲的若不能通达,就很难正确地解释这段经文。
“可以身相来见如来不?”须菩提回答道:“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大部分的人解释到这段经文时,其语言模式往往接不上来,结果愈讲愈不懂,因为经文在这里被昭明太子分段了。这分和前分应该是连绵相续的,我们一再强调,佛的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一定要了解,原因在此。这一分和前面那一分应该连在一起,否则不容易解释。
这里世尊为何问:“可以身相或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呢?”“如来”本身即是“自性”。自性,一般都解释为“自性乃无形无相”,如果这样解释就不对了。自性不是无形无相,自性是“本体”,本体虽无法捉摸,然本体显相后,仍旧可以看得到。“相”可见,并非不可见。譬如,这块木头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在因缘组合之下,种子遇到合适的天气、阳光、水分后,便即开始成长,历经了数百年,长成很高的树,然后被砍下来做成了这块木头。木头即是相,从树到木头都是相。然而树木的生命呢?你看不到,成长过程也看不到。生命的本体虽不可见,但生命的“相”却看得见啊!所以身相可见,并非不可见。
如来是自性,自性的“本体”虽不可见,但自性的“相”却是可见的。我们借着这个“身相”觉知到其“本体的存在”,并非我们真的见到了“本体”。例如,你路过某户人家,看到阿公阿妈聊得很高兴、很开心,一副很温馨的样子,你说这户人家看起来很幸福、很温馨;一对老夫老妻,相携而行,偶然停下脚步,相视会心微笑后,再继续走,你说那一幕即让人觉得好幸福。反之,若是见到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各走各的,脸上七孔缩成一孔,你一看就知道他们活得很歹命。
我们幸福和温馨的本体不可得见,但幸福的“相”却看得到,透过这个相,你觉知到那个本体的存在,对不对?没有人告诉你他们很幸福,但是你看到了那个相,于是觉得他们很幸福。那种夫唱妇随过得很幸福、很快乐的人,一看就知道。阳光下,两个人坐在竹板凳上晒太阳,虽然不讲话,但偶尔互视一眼,你也会觉得他们好幸福。幸福的相绝对可以看得到,但幸福这个东西你看不到。
以“身相”来见如来,绝对看得到,以“本体”来见如来,绝对看不到。但这地方为何刚好讲相反?这就牵涉到佛陀的语言模式,也就是讲不住色布施。如来是自性,谈到“自性的作用”时,要能不住、不执著在那个地方,所以不能从身相来见如来。这是从经文语言模式一路讨论过来的,否则我们若是光从文字上来推,会认为身相可以见如来。
事实上,自性的显相和作用能够看得到,而自性的本体却是不可得见的。譬如,现在开着冷气机,冷气虽然看不到,但感觉得到很凉快,那我们就明白冷气正开着了。否则,哪有人起来找“冷气”的?你只能找到冷气机,看它有没有开,而无法追究冷气跑哪儿去了。所以,若是不从这里来解释,而单就文字上解释,那就一定会偏。
《金刚经》不难,一般称其为“空宗”的经典。空宗经典乃属文殊师利菩萨的经典,而文殊师利菩萨的经典,亦皆属空宗。空宗,就是着重在“破”,破你的思维模式。如果用传统分段来讲,这部经典恐怕会被弄得支离破碎,那就很难看懂文殊师利菩萨所要表达的东西,如此便无法修了。要了解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时究竟是在讲什么,首先对于他的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必须先弄清楚。
由此可见,就“文字相”而言与从“语言模式”上来解,是迥然不同的。若单从文字相来看,你会纳闷为何不能以身相见如来?为何外相不得而见?举例来说,当一个人精进修行时,其精进的相便会自然的展现;一位画家坐在那儿,看起来便宛如一幅画那般;一位音乐家坐在一旁,看起来就会像是一首音乐或一首歌正汩汩而出;换作是一位舞蹈家,即使只是静静伫立,你也会感受到他姿势好美!气质会焕然现前,所以当一位智慧的修行者独坐一隅时,你一看便知道了,因为他的智慧就在那里显现。此即是由身相窥见其内心涵养,所以我们可以透过“相”而去了解、感受本体的存在,并非真的不行,这里说不行,只是根据其语言模式上来说的。
接下来须菩提说“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句话非常重要。所谓重要,指的并不是这句话的意义,若你解释为“如来所说的身相,即非身相”,这叫知识,讲知识没有用。重点应该在于——“如来所说身相”,是指以如来的语言模式所说的身相,即非身相——这点我们一定要了解。就像前面举过的例子,那个婆婆为什么用那种口气喊:“天下最懒惰的新娘还在睡觉!”人家前一天才洞房花烛夜,隔天七早八早就叫起床!这当中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应该讲“婆婆所说懒惰,即非懒惰”,是不是这样?
媳妇问婆婆:“过年到了,要买些什么菜回来好呢?”婆婆却告诉她不要买,为什么?婆婆所说不要买,即是“并非不要买”,因为她叫别人买,对不对?这个地方,她所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人讲话往往就是这么莫名其妙、难以捉摸!例如,妈妈催小孩子吃饭,“你不吃饭喔?那就不要吃啦!”这下子到底要吃还是不要吃?叫小孩子回家,她会讲:“如果你不马上给我回来,那就不要回来!”那到底要不要回来?各位留意看看,妈妈教小孩时,常会出现这种语言模式,即“妈妈所说不要回来,就是不要不回来”。
回过头来看,须菩提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句话的重点便在其语言模式,而不在其意义上。因为须菩提抓到了世尊的语言模式,所以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佛陀的语言模式,各位一定要特别注意,否则会解不开法义,这是很殊胜的一种启示。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又有特别的意义。“若见诸相非相”,也就是“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是结论,但“即见如来”,究竟是见到了什么?
前面“如来所说”的“如来”,是指“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模式”,那么这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这个“如来”指的是什么呢?是指释迦牟尼佛?还是自性?抑或是悉达多太子?告诉各位,是指“释迦牟尼佛”。注意喔!这一点很玄妙,现在你要见到释迦牟尼佛,必须“见诸相非相”才能见得到。因为这语言是有前后关系的,我们要懂得这个行文的本身,文有文的逻辑存在,这一点必须明白。
对于我们的教主,你恐怕也是迷迷糊糊地叫,实际上为什么称呼释迦牟尼佛,大概从未想过,不甚了了。想想看,这个人因为叛逆,半夜爬墙出家去。他出家那时,大家都称他悉达多、乔达摩,或者叫他瞿昙,其后历经了十二年,直到菩提树下成佛。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被称为释迦牟尼佛?这名号从哪里来?谁封的?他自己封的?还是……没有人知道,我们也不曾追索,反正都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至于何时开始称此名号,却从来没有人去追究。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一位长者的儿子耶舍刚好经过,就供养了佛陀,佛陀帮他三皈依。耶舍是第一个皈依佛陀的人,他是一位在家人,之后他便即离开。后来佛陀在鹿野苑向五比丘开示时,则被称为世尊,原始的经典里找不到释迦牟尼佛。那释迦牟尼佛到底是谁译的?一般翻译“释迦”是“寂默”,“牟尼”是“能仁”,“释迦牟尼”即是“寂默能仁”。事实上,其原意乃指“释迦族的圣人”,这个意义才可能符合印度人对他的尊称。至于什么时候起有这样的称呼,我们无从考究,假如有兴趣,你可以自己去研究。
告诉各位,我们称呼释迦牟尼佛,是称呼赞叹他的成就。净饭王的儿子乔达摩,修行到达“成就”以后,我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佛,其成就是不能以身相来见的。你要见到释迦牟尼佛的成就,必须要见诸相非相。“如来”的意义在此,不是单纯的指自性。当然,释迦牟尼的成就,就是把“如来自性”全部兑现出来。
各位,佛陀就是真理的完全兑现。我们也都有佛性,但我们的佛性是“有成佛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我们虽然有兑现的能力,但却还没有兑现。好比你现在有一笔一百万的定期存款,定存期限尚未到,所以每个月只有利息可以用。同样地,目前我们只有这样的能力,眼下还无法兑现,而释迦牟尼佛则已经百分之百的兑现,所以,他就是真理!
我们究竟要如何见真理呢?若见诸相非相,即见“真理”。“如来”这两个字可以说就是“真理”,是指这个意思。佛有佛性,我们也有佛性,但佛的佛性是“觉悟的品质”,我们的佛性是“觉悟的能力”。同样是佛性,差别这么大!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觉悟的能力,这并没有错,但一个经过训练的人,其所拥有觉悟能力,跟一个完全未受训练的人的觉悟能力,这两者能比吗?无法比,对不对?
一般人讲佛性都一样,其实是不同的。尤其以现在的话来做精细的区分,那就不一样。有些人已经兑现百分之八十的真理,有些人则只兑现百分之二十,有些人则完全没有兑现,这当中是有所差别的。可是我们现在都不加以区分,认为从地狱的众生一直到等觉菩萨、佛陀,人人都有佛性。
【智慧金言】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这种说法没有错,差别在于有的人是在无限期之后才能成佛,有的人则是克期取证,马上可以成就,这当中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