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军在卢沟桥战场上牺牲的将士是数以百计的,但是有两名将军的英名国人深记不忘。他们就是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二将军是抗日战争初期最早为国牺牲的国民党将领,他们大节凛然,以血肉之躯扞国为民,是两座永放光辉的丰碑。
他们都是在北平大红门殉国的。时间是1937年7月28日。
7月27日,宋哲元下达了两个命令:
让29军军部从南苑迁入北平城内;同时调正在河北任丘守防的132师师长赵登禹为南苑地区指挥官。
南苑已处在了日军的重兵包围下,形势极为严峻。
当时,驻扎南苑的中国守兵有;29军卫队旅、骑兵第9师留守的一部、军事训练团、平津大学生军训班等5000余人。
毫无疑问,赵登禹肩上的责任是很艰巨的。29军副军长佟麟阁深知守住南苑阵地之艰难,便没有随军部进城,留了下来。在这之前,南苑驻军是由他和冯治安师长指挥的。
佟、赵决心死守南苑不放。激战前夕,他俩互诉心声。
佟:“敌人既然找上门来捣乱,那我们就和它拼个死活。这是不能含糊的!”
赵:“不要看敌人气势汹汹的像只恶虎,在喜峰口那次战斗中,我们还不是把它打得落花流水了?这一回,它同样占不了便宜。”
28日凌晨,日军集中三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30余架飞机,向南苑发起了猛烈进攻,赵登禹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当日军行至我军阵地前200米处时,他率领部队挥舞大刀,向敌人冲杀。敌人被这犹如从天而降的闪着寒光的大刀林吓得魂飞魄散,节节败退。我军紧追不放。
这时,日军用猛烈的炮火阻击赵部的追击。为避免官兵无谓的牺牲,赵登禹下令部队停止前进。
赵想到了一个问题:敌人会趁我军停止追击之际大耍威风,反追而来。他便急令预备队增援,之后,他则一手握着驳壳枪,一手挥舞大刀向前冲杀。官兵们见师长如此英勇,大受鼓舞,就又振作起来,一鼓作气,将敌人驱退了一里多路,敌人伤亡不小,尸体暴晒路野。
果然日军败而不死,他们的炮火再次向赵部猛轰。南苑一带全是无遮无挡的平川地,无险可守,赵部完全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不少官兵受伤甚至战亡。不得已赵登禹率部队退回原地。
就在赵部撤退的路上,敌机猛烈地轰炸扫射。赵见部队已无退路可走,便又带领所部向日军进攻,敌步兵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又进行强有力的反击,赵部只得且战且退,伤亡较大。
不到六个小时,南苑的大部分地盘就落入日军手中。
宋哲元下令让赵部撤退北平城内。
这阵子,佟麟阁在指挥所里正心急如火地等待着赵登禹的消息,由于日军的狂轰滥炸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已经完全中断,使他无法统一指挥。焦急之中,军部传令兵报告:军部已下令让南苑各部队立即撤回城内,日军在大红门一带追击后撤的我军。
佟麟阁立刻率兵到大红门附近去指挥掩护后撤的部队。
大红门是一片闹闹嚷嚷兵的世界,撤退的各部队没有统一的安排,无人指挥,无人掩护,秩序混乱。佟指挥自己的卫队首先阻止这种毫无秩序的后撤,随即命令:不论是哪个部队的士兵现在都统一编组,凡是军官就出来指挥。兵们见到了自己的副军长,觉得有了靠山,心里有了数,便静下来,按照佟的命令,很快组成一支临时部队,沿着大红门至红庙之间的一条便道撤退。
佟麟阁仍留在大红门,他在一个小土山上设置了望哨,一面观察部队的后撤情况,一面监视敌人的动向,中午一时许,部队已经撤退完了,他才和几个随从卫兵一起向北平城撤去。
途中,他们与一股日军遭遇,因寡不敌众,被日军四面包围。对射中,佟麟阁腿部中弹,流血不止。部属劝他稍退裹伤,他拒绝了部属的要求,说:“情况紧急,抗战事大,个人安危事小。”佟继续指挥大家转移。此时,日军的飞机投下了罪恶的炸弹,他的头部被击中,当时倒下,壮烈殉国,时年45岁。
赵登禹领部队继续向城内行进,当他乘坐的汽车行至大红门御河桥外,埋伏在两侧的日军突然用机枪扫射起来,他来不及反击,身中5弹,倒在农田中。稍停,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对身边的传令兵说:“我不会好了,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份,没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受不得惊慌,请你们替我安排一下,此外我也没有别的心事了,”说罢,他便停止了呼吸。时年39岁。
佟麟阁牺牲后的第二天,中国红十字会人员冒着炮火的危险到永定门外,将他的遗体运回北平城里。当时人们看到,佟将军的左小臂被炸没了,头、胸、背部满是弹痕和血迹,将军的儿子和女儿流着眼泪用棉花为父亲擦去满脸的血。谁料,次日北平就被日军占领,鬼子四处搜捕,佟将军的灵枢无法安葬。当时,雍和宫附近的柏林寺中有一老和尚,敬慕佟将军为国牺牲的行动,收留了将军的灵柩,悄悄安置在寺中,保守秘密8年,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7月,佟麟阁的灵柩被安葬在他曾生活过的地方——北京香山南麓的山坡上。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北京西城的一条马路被命名为“佟麟阁路”。
赵登禹殉职后,北平红十字会将他遗体就地掩埋。抗战胜利了,何基沣回到北平,将赵将军和29军抗日阵亡的将士忠骸移到卢沟桥畔,实践了“卢沟桥是29军坟墓”的誓言。
国民政府于1937年7月31日发布褒奖令,追赠佟、赵两将军为陆军上将,生平事绩,宣付史馆、以彰忠烈。原文如下:
“陆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陆军第一百三十二师师长赵登禹,精娴武略,久领师干,前于北伐剿匪及喜峰口诸役,均能克敌致胜,懋着勋猷。此次在平应战,咸以扞卫国家保守疆土为职志,迭次冲锋,奋厉无前,论其忠勇,洵足发扬士气,表率戎行,不幸身陷重围,死于战阵,追怀壮烈,痛悼良深!佟麟阁、赵登禹均着追赠为陆军上将,并交行政院转行从优议恤,生平事绩存备宣付史馆,以彰忠烈,而励来兹”。
毛泽东对佟麟阁、赵登禹将军为国家民族的献身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1938年3月12日,延安举行纪念孙中山总理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领大会上的演说中说:
“现在说到追悼抗敌阵亡将士的意义。从卢沟桥事变以来,东方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大战已经打了八个月,敌人是倾全国的力量来打,目标是灭中国,战略是速战速决。我们呢,也是倾全国的力量来抵抗,目标是保卫祖国,战略是持久奋斗。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当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这些人中间,许多是国民党人,许多是共产党人,许多是其他党派及无党派的人。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怀念他们。从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刘家祺、姜玉贞、陈锦秀、李丹桂、黄梅兴、姚子香、潘占魁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