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9300000030

第30章

牟田口的那点自信心已经被碰得支离破碎,这是肯定无疑了,但是,他还没有失去最后的信心。作为东亚帝国的一名军人,在登上出国战车的那一瞬间,他就抱定了这样一个信念:我的帝国是不会失败的,就像太阳不会从东边落下去一样。一定!成功属于每一个远征的士兵。

卢沟桥的枪声响了,终于响了!

每一个日本军人犹如在战壕里盼来冲锋号一样倍受鼓舞。他们只想用“长驱直入”四字来形容一切,中国很快就会成为帝国的附属品。附属品!这是一块很难得的原始木质,可以雕刻出许多珍贵稀有的花样。没想,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非常不顺利。中方根本不接受撤退的意见。这使牟田口十分恼火。岂上是恼火,他恨不能把那些竟敢反抗“皇军”的中方代表抓来剁成肉块。岂止是肉块,捣成肉浆才痛快。可是,能这么淋漓尽致地达到目的吗?即使能这样,又有什么用呢?人家还是不退不让,日军仍然进不了城呀!

强忍恼火与敌周旋。对,周旋!

牟田日启开了砚台,它,一个小小的长方形,非端非歙,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无特别之处,却是地地道道的纪晓岚的家珍。他又脱掉笔帽,在砚台上膏着笔。这套文房四宝是一位中国友人赠送的高雅礼物。他喜欢书法,尤其喜欢中国的方框字书法。这位中国朋友琢磨透了牟田口的心思,他唤水,送来了雨。解渴!此刻,牟田口要写一封信,当然不是一般的信了,是写给中国29军驻守宛平城军队的信。听说是一位营长带领人马驻在城里。营长?不能给他写信,太小的官了!就写给宛平驻军,这182是公事公办,他牟田口也不是以个人名义写信,而是代表日军向中国军队交涉重要事情。明白吗?两国之间的交涉!

信必须写得有气派,要拿出东亚帝国的口气来。当然还得要求中方把事情办好,毕竟是有求于人家嘛。

牟田口这么想着想着便提起毛笔,在一张宣纸上写下了第一行字:

“立刻将樱井等人送还,双方不得射击。”

樱井等人是进城协商问题的,谈判代表。现在可以这样说,任何实质性问题都没有谈成,已经一天多了,仍呆在城里。日方自然会考虑到他们的人身安全,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中国军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他们不是已经把我方的一名士兵绑架进城了吗?但是,代表们的个人安全问题还不是主要的,最要害的是我们需要他们出城详详细细地谈一谈城里的情况,他们是从中国内部来的,掌握的许多事情是很重要的情报。我们已经发报给樱井了,要他们设法摆脱中国的纠缠,早日出城。但是,没有任何消息。中方在昨晚就封闭了城门,禁止人们出入宛平。

牟田口继续写信,提出了他的第二个要求:

“守城华军,必须在当日下午5时以前撤出城西十华里。以便日军进城搜查,否则日方定以重兵踏平宛平城。”

关于撤退的事,日方已经多次对中国军队提出来了,中方不干。不答应,还得提。从某个意义上讲,你不愿意接受这才是我们求之下得的所盼呀!如果事情都是那么顺顺利利的,一点就破,能“踏平宛平城”吗?能发动起灭亡中华的大战吗?真是!我们就希望乱,乱了才可以得到更多,乱了才能摧毁想要摧毁的一切仇恨,才可以建成想要建成的一切美好。至于说走失的士兵现在已经归队,这有什么呢?归队了也要进城去搜查。你当初可以绑架我们的士兵,我们就永远保留进城搜索的权力。

牟田口又写了其它的话,大都是“必须”、“否则”之类的强调词。总之,这信要代表大帝国军方的水平,要使读信人看罢出一身冷汗才对。不,最好是打颤才痛快!

末了,他的目光停留在“重兵踏平宛平城”那几个字上。他心里美滋滋的,脸上浮现着甜蜜的笑容。他非常欣赏这7个字,那真是世间最美最美的文字了!

重兵踏平宛平城!

牟田口眯缝着双眼,好不自在。他在咀嚼着自己,也在咀嚼着享受。仿佛这世界已经是属于他的了,他就独自卧在时间的中心。

拆除栅栏,让空间再大一点,让世界再大一点。

包括牟田口在内的许多日军都会有过这样的愿望。因为那个形状如败叶似的岛国实在小得可怜,容纳不下狂人的野心。

宇宙变小,地球变小。

他们很实用,此刻保不准他们又希望天下所有的路都可以变得装进自己的兜里,任其摆布。

起码为牟田口送信的这个士兵会这么祈祷。去宛平城29军的路为什么这样长,总也走不到?其实不是路漫长,而是一路的盘查、询问使他走了不少“盘肠路”。

牟田口希望他这封信可以得到如意的结果。

问题是在那样一个枪林弹雨中一个日本鬼子去中国军营送信,容易么?

信送到宛平城已经是8日午后了。雨下得好大好猛。水贼样的送信人!

正像牟田口所预料的那样。第一收信人和第一阅信人都是金振中营长。他的营守卫着宛平城和卢沟桥,他是这个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自然有权处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一切事宜。他会向上级长官请示自己没有把握、或者虽有把握却是事关重大的事情的。团长、旅长、师长,乃至军长,就在眼皮底下,有他们的指点,他会免走许多弯路,少犯一些错误。

但是,对于眼下收到的牟田口这封信,他却没有请示的意思。处理卢沟桥事变的原则、方针,中国的态度和立场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全营每一个指战员都铭记在心、并且每天总要朗声背诵几遍的那十个字: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金振中把牟田口的信展示在手掌里、认真地阅读了一遍。好像怕有所遗漏,他又读了一遍。撤退?笑哩!这应该是中方向日军提出的条件。上级派3营来宛平驻防,就是要我们守住这个地盘。中国军队守卫中国的土地,何谈撤退?至于樱井出城的问题,他走了,我们跟谁谈判?再说,樱井进城协商问题,是你们提出的。中国人绝不会把侵略者请进城的。要出城,自便!怎么进来,再怎么出去。

金振中在那张早已剥落掉油漆的方桌前坐下,摊开牟田口的来信,拿起笔在信纸上方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样的话:

“宛平城和卢沟桥的守军誓与城、桥共存亡,任何威胁也吓不倒。”

钢笔字,很有劲,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内容简练、干脆,完全是板上钉钉子的口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金振中满意地描视着这个答复。对啦,还有一条,这就是樱片等人出城的问题,牟田口既然作为交涉的一项内容提出来了,那就得回答他。有来无往非礼也。于是,他在原信的另一空白处,又写下了一句话:

“樱井等人也属与我城、桥共存亡,望你不要顾虑。”

写完,金营长笑了。我怎么替樱井做主了,他会心甘情愿地与城、桥共存亡吗?他要怪罪我的。也罢!怪罪就怪罪吧,谁让他当初削尖脑袋要往城里钻呢!既来了,则安之。出城?哪会那么容易,满天满地都是流弹飞子,保不准哪一颗会叫樱井先生碰上的。我们不让他出城,是为他的安全着想的!这有什么不好?

金又笑了,笑得十分开心。

就这样,牟田口的来信被金振中轻而易举地作了处理。原信退回,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一封很特殊的答复信。

金振中自然不会不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拒绝了日军的要求,他们会用发动新的进攻来报复的。

已经有许多次这样的拒绝了,也有许多次这样的报复了。但是,金振中有预感:敌人下一次的进攻很可能要玩命。比如,它会以强大的炮火摧毁宛平城和卢沟桥;再比如,它会以战车掩护其步兵夺我方阵地;在夺取我方阵地时,敌人炮兵必然向我方阵地后方延伸射击。

金营长在估计敌人的行动时,总是习惯于往最坏处想,他宁肯把敌情设想得严重些,也不愿因为轻敌而吃了亏。因为他十分明白,自己面临的实在是一伙洪水猛兽般的侵略者。

他的心里沉沉的。抬起头向窗外望去,雨丝儿如线,挂满了天空。满腔的忧虑如这雨丝缠绕着他心。他有个想法:再开个会,让各连的领导及部分排长参加,把一些情况和想法再给大家讲讲。

说开就开。很快参加会的人就到齐了,大家就挤在这间既作会议室又是他睡觉的房子里。鹰的翅膀从天空掠过的时候,大地一片肃然。他讲了以下的话:

“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打仗嘛,死人这是不足为奇的。在敌人的炮兵一开始向我方射击时,各连除留少数人监视敌人行动外,其余的人员都要隐蔽起来。敌人的炮兵发泄之后,敌人的战车很可能掩护步兵来夺取我方阵地,这时,各连隐蔽的队伍迅速出击,与敌人的战车、步兵作殊死的战斗,消灭敌人于我阵地前。也是在这时候,我们的轻重迫击炮连和机枪连,要不失时机地向威胁我方最大之敌猛烈攻击,彻底把敌人消灭掉”。

他讲得很仔细,很真切,不像在预测敌情和部署我军的兵力,而是在真正指挥一场战斗。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认真的人,他会使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他认为,指挥员就应该这样。

末了,他又做了这样一个决定:把掌握在他手里作机动用的9连、10连做出去,放到战斗最激烈、最危险的地方去摔打。9连、10连两位连长举目望着金营长,那意思是:哪儿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呢?金用手指向地图上的两个圆圈:回龙庙、大瓦窑永定河里,一只鱼儿钻出水面;转瞬,又沉入了水底。挂果的7月。棵棵蒲公英很像一队队女孩在寻找回家的路。

同类推荐
  • 根

    作家张明友的第九部诗歌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父母童年篇;第二辑乡愁刻骨篇;第三辑岁月悠悠篇。收录了《根》《母亲》《悯农行》等共131首诗歌。主要为歌颂母亲和故乡的诗歌,也描述了诗人的乡愁等复杂的情感。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旧金山画记

    旧金山画记

    他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他是饮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书法家,受到西方学界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贡布里希盛赞他“才华洋溢又迷人”。他交游广阔,朋友圈里有杨联陞、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熊式一、萧乾、叶君健、吴世昌、铃木大拙、华兹生……他在旅行中喜欢沉默不语,抛开政治、战争等因素描绘异乡的风景人文,一系列隽永的画记却成功打通中西文化成为经典,经久不衰。今天我们重读他这些出版于上世纪中叶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解一个遥远国度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在于享受那份行走观察中淡然的快乐,体悟文化与人生的心境,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自1953年首次造访,十年间蒋彝多次重游旧金山。在这座兼具前卫与传统的城市,冒险攀登金门大桥,游览云雾围绕、亦真亦幻的双子峰,漫步满是水仙花的小巷,娓娓叙说旧金山的历史与传说。让人流连忘返的不仅是旧金山如画的自然风景,还有这座城市展现出来的美国力量——清教徒精神与拓荒者精神的融合。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热门推荐
  • 爆笑三国闯校园

    爆笑三国闯校园

    以刘备为首纵横校园内外的故事。。。。。各种爆笑挑战你的肚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唤风少年

    唤风少年

    整天糊里糊涂,遇事胆小如鼠,不会乘法口诀,不识英语字母。纵然是元神厚重,终究要何去何从?
  • 我的极品小萝莉

    我的极品小萝莉

    六年前,云宗被灭,师傅用尽全力将自己送往别的世界。昏迷三年,记忆全无,醒来就认个小萝莉当妹妹。恢复实力后,且看我叱咤都市,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 穿越他说他是凤凰男

    穿越他说他是凤凰男

    李鹏飞从2020年穿越到1974年,明明是个凤凰男的体质,却被认识的人认为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人。吸全家人的血,大家还都认为理所当然。
  • 默默余温

    默默余温

    一次采访,记者问:“温导,有没有兴趣尝试导演一下网络小说?”温亭延冷淡脸:“没兴趣。”某天,一部网剧横空出世,热度窜天,而导演居然是扬言从不接网剧的温亭延!深处舆论中心的温亭延丝毫不觉打脸疼,理不直气也壮:“媳妇儿写的剧本自然是最好的。”虞浠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当初是谁在那百般嫌弃。”温亭延:“……”——————————————————著名高颜值导演*慵懒网络写手兼天才画家(1V1,甜宠文)
  • 触手可及的星辰

    触手可及的星辰

    【超甜!】苏沐做梦也没想到,她会以这种方式进入娱乐圈,更没想到的,是第一天就遇见了自己的男神。什么?男神和她公开恋情?什么?男神要和她同居?这种没羞没臊的生活,还真是……有意思!
  • 逍遥鬼生

    逍遥鬼生

    无忧无愁自逍遥,轻松自在乐无边。生时忧烦困己生,今朝愿做鬼居士。
  • 世界大兵

    世界大兵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梅太太养成计

    梅太太养成计

    一个十七岁的大家闺秀在躲避追杀时被一位世家男人救起,为了恩人和家人的安全,最后不得不与相恋的革命党表哥分手,假戏真做嫁与男人为继室。男人承诺与她做三年的假夫妻,三年后她可以自由选择去留。他支持她宠着她成为一名美名远扬的主妇,可是他对她的真情让她害怕。为了减少自己的内疚,转移他的视线,她替他纳妾,纵容有心机的女人接近他,只要是她做的,他都照单全收,纵容她的胡闹,也纵容她的自私、、、、她还想着她的表哥,他为她提供表哥的信息,秘密送她去见表哥,可表哥一次次利用男人对她的信任,把他置于危险之中,让她渐渐失望、、、、无论怎样的局势,他总是护在她身边,直到有一天她将要失去他,她才知道自己已经离不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