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然拜访
米开朗琪罗没想到新当选的教皇保罗三世突然登门拜访。穿着黄绿色制服的卫兵忠于职守,已经毫无表情地站在门外两边,乌尔宾诺有些惊慌,他还从来没有想到过如何接待教皇。
“买甜饼,葡萄酒?”他没有听清米开朗琪罗的话,不过从对方不耐烦的神情上,他猜想大约是对的。
外面的华丽马车缓缓地停下了,一位红衣主教正打开车门,保罗三世下车了。
保罗三世是在克利门特七世驾崩十几天后选出的,他出身于高贵的法纳塞公爵的罗马家族。
他爱好各种学识和艺术,这成了他一生中值得骄傲的话题,他曾受到过罗伦佐殿下的文化思想熏陶。
“圣父。”米开朗琪罗上前吻了教皇的戒指,随后退到一边。
教皇脸上的慈祥微笑,米开朗琪罗已在梵蒂冈皇宫里见过。
前四任教皇的音容谈吐的第一印象不尽相同,不过米开朗琪罗竭力不去回想作比较,否则他会十分厌恶面前这位保罗三世的微笑。
米开朗琪罗工作室里的《摩西》雕像还未移走,引起了教皇与红衣主教的浓厚兴趣。
惊叹的“啧啧”声米开朗琪罗听起来太庸俗,就像在丰盛的晚宴上谈起陷在泥淖里的一只破靴子。
乌尔宾诺知道米开朗琪罗很不高兴,因为闯进工作室是他的最大忌讳。
“圣父,感谢您的光临。”
机敏的乌尔宾诺已经在一张宽大的椅子里铺上了厚厚的羊毛垫,他弯着腰,恭恭敬敬地站在椅子的旁边。
米开朗琪罗朝乌尔宾诺看了一眼,搀扶着教皇坐下。
“你准备好了吗?”保罗三世仍然微笑着。
米开朗琪罗明白这又是那个不新不旧的话题,为西斯廷教堂绘制《最后审判》。
克利门特七世逝世前不久就已提出这个要求,当时米开朗琪罗并未明确表示同意,也没有公开反对。
现在保罗三世继续热衷地提起这个话题,也想分享米开朗琪罗天才创造的殊誉。
“小羊羔已经老了,长长的胡子和头发都快白了。”米开朗琪罗想竭力推辞。
“赎罪的小羊羔永远是个小羊羔,那是因为上帝的力量无所不在。”保罗三世的微笑显得有点勉强了,尽管他曾是一个口才不错的演说家。
“罗维尔家族的合同还在发生效力,我不可能同时拿两把锤子。”米开朗琪罗一想起那个朱理二世陵墓的事,就感到无可奈何。原先他不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完成,可是罗维尔家族不断前来威胁,提出各种苛刻条件,真叫人无法忍受。
这时保罗三世的微笑又恢复了正常,“你会听到一个满意的答复,这里的摩西雕像已足够让罗维尔家族感到满足了。”
然而教皇的慷慨诺言,并没有马上打动米开朗琪罗的心,反而引起他的多疑。
米开朗琪罗失去了信心,又想逃亡。
1535年9月1日,保罗三世下达一道圣谕:任命米开朗琪罗为梵蒂冈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每月享有100枚金币的终身养老金。
这个决定引起了米开朗琪罗同行之间的不满,对他的嫉恨和攻击性的敌视情绪又在暗地里酝酿,随时都会爆发。
米开朗琪罗则拖着无可奈何的脚步,再次走向西斯廷小教堂。
34年前,他还是一个正值艺术创作巅峰的美术家,如今已是60多岁的老人,还能创造一个惊人的奇迹吗?
2 一堵新墙
熟悉的高大窗户,熟悉的大门,熟悉的四周与空间,还有他更为熟悉的穹窿顶壁画。
他眯着眼,已看不清头顶上的壁画人物脸部,但是他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初描绘的大部分细节。
在教堂入口处正对面的圣坛上,粗长的蜡烛已经熄灭,烟火薰黑了这堵墙上的两幅壁画,有的还露出了丑陋的破洞和被损坏的痕迹。这壁画是拉斐尔的老师佩鲁吉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作品。
壁画上方有两个弧面窗,留下了米开朗琪罗精心绘制的壁画。
他觉得左右为难,这堵墙的壁画与窗户与整个教堂的内部设计显得并不和谐,但他不想铲掉佩鲁吉诺的壁画,免得被人指责自己自私。
然而教皇的圣谕无法违抗,尽管他的微笑里还没有冷冰冰的教训口气。
米开朗琪罗还在闭门构思壁画整体设计时,外面已有各种言论。
流言蜚语还是传到了乌尔宾诺的耳朵里,他端着晚餐进工作室时,米开朗琪罗正对着草图发愣。
草图上的构思只是一个大致轮廓:
耶稣端坐着,右手举起,左右两边人群中都有一个突出的先知模样的张开双臂,激动地在申诉。
左侧的人较多,一直延续到下面的地狱边缘。右侧人数较少,腾出下方空间,充分表现在地狱边缘的灵魂相互激烈争夺的场面,有两个人扭打在一起。
左下方的地狱有人在向上仰望,与上帝左右两侧构成一种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草图画面上的每个形象也只是一个人体的大致外形,还没有脸部、手、脚的具体细节,粗粗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大小不一样的长、扁圆形拥挤在一起。
乌尔宾诺跟随米开朗琪罗已有很长时间了,耳濡目染,也知道了老师不少的高超技巧。
但是他还从没有见过如此惊心动魄的巨画构思。
其实,意大利有名画家西尼奥雷利(1445—1523)的代表作奥尔维耶托大教堂圣布里奇奥礼拜堂壁画(1499—1502),就是表现一组以“最后审判”为题材的宗教故事,其中《坠入地狱的鬼魂》、《基督复活》中的构思和人体画对米开朗琪罗时代的美术家都有着很大影响。
乌尔宾诺心中有一个疑团:草图上为什么没有出现仙境般天堂的构思,也许西斯廷小教堂那堵墙壁的面积还太小了。
他不敢冒昧地去问,更不想去打扰老师,把晚餐放在桌上,点起蜡烛,转身走了。
他自然不知道米开朗琪罗心中已有了新的计划,重新建起一堵新墙,一直到弧形窗下,遮住原先的墙壁。
弧形窗间他已画的天顶壁画大部分被保存下来,在与新墙壁的《最后审判》联接处绘制两个拱形画面,作为自然过渡。
保罗三世对此方案大为赞赏,一堵新墙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将给他的统治带来好运气。
保罗三世及其随从的神色都在告诉米开朗琪罗,这堵新墙是他的晚年荣誉或耻辱的真实写照。
米开朗琪罗也似乎感觉到这次大型壁画工作可能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他不愿自己毁了自己的名声,在结束晚餐前吞下一只苍蝇。
米开朗琪罗最近一直在仔细研究但丁的《神曲》。
在那悲惨的“地狱之谷”的边缘,
回响着一片不绝的雷动的哭声。
是如此黑暗,幽深,烟雾弥漫,
我定神向那底下望去时,
那里什么东西都看不见。
但丁笔下的这种阴森基调,溶进了米开朗琪罗对《最后审判》的整体构思,与天顶壁画《创世纪》的思考形成鲜明的对比。
《创世纪》以歌颂为主旋律,赞美人类的创造性智慧,阐扬人性伦理与人体美。
《最后审判》则是无情地鞭挞一切罪恶灵魂,赤裸裸地显示出丑陋、肮脏的内心世界。
《创世纪》迎来了万物生命之灵诞生的希望早晨,绚烂多姿的崭新一天唤起人们追求幸福、和平的热情渴望。
《最后审判》则是如同世界末日的降临,淫欲、强暴、贪婪之灵都在作最后的疯狂挣扎。有的撕下温情脉脉的伪装,长期积聚在心头的歹毒怒火都在这瞬间爆发。
《创世纪》英雄人物的非凡智慧和无畏气概,以及忧国忧民的内心复杂世界,形成令人敬仰、沉思回味的庄严气氛。
《最后审判》展示了弱肉强食的惊心动魄场面,表现的却是美与丑、善与恶殊死较量的大混战。怀着恐惧、惊慌和焦灼各种心态的灵魂,都在黑暗中紧张地等待着冷酷的最后判决。
头顶上的《创世纪》壁画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逼迫米开朗琪罗绘制出与其相媲美的传世之作,不得不强迫自己超越自己。
他被外界捧得越高,他越感到一种痛苦的孤独。在重新建起那堵新墙的同时,他也把自己的真实内心藏在新墙背后,呈现给外界的还是新墙上的精彩壁画。
3 他摔下来了
米开朗琪罗还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一个厚颜无耻的家伙——皮埃特罗·阿列迪诺(1492—1556)。
带有淫秽性质的小册子已成为阿列迪诺的写作标签。他善于玩弄漂亮词藻,称他为作家和政论家不过是一种辛辣的讽刺。
他说了一大堆五颜六色的恭维辞令,很有礼貌地向米开朗琪罗索要艺术品。也许,他认为这也是一次公平的交易,因为创造辞令也是一种廉价的美。
米开朗琪罗也很客气地拒绝了他,希望这位自命不凡的家伙不要再来打扰,如果有时间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不如去洗洗自己又臭又长的袜子。
谁知阿列迪诺反而觉得米开朗琪罗在暗示他要耐心等待,又三番五次去信乞讨艺术品。甚至公然要为米开朗琪罗设计《最后审判》的草图,竭力想显示自己的艺术素质。
这啼笑皆非的讨厌故事结局自然是阿列迪诺碰了一鼻子的灰,他扬言要让米开朗琪罗知道瞧不起他的严重后果。
这也引起保罗三世身边那位司礼官赛斯纳的强烈共鸣,并串通了一些对米开朗琪罗不满的形形色色的人,伺机报复这位藐视周围人的孤傲老人。
米开朗琪罗并不把这些人放在心上,闭门谢绝来访者,全心投入到《最后审判》的设计工作中。
保罗三世突然传令要用油画颜料绘制《最后审判》,即使是米开朗琪罗的学生也坚持认为油画最有表现力。
对于前者,多疑的米开朗琪罗猜想一定有人在怂恿教皇,企望让他遭到毁灭性失败的打击。因为达·芬奇同他公开较量绘制壁画时,就是使用油画颜料,在技术处理上发生困难。对此,米开朗琪罗根本不会忘记。
至于学生的建议,他坚决反对,并偏颇地认为,油画,对于妇女和懒人来说才合适。
他坚持采用湿壁画的技法,与天顶壁画《创世纪》工作方式保持一致。
西斯廷小教堂的大门被紧紧锁上了,乌尔宾诺小心地把门钥匙保管好。因为米开朗琪罗已经不止一次地吩咐过,他不想再有第二个布拉曼特和拉斐尔进来偷看。
登上脚手架,乌尔宾诺发现米开朗琪罗脸色苍白,喘气时令人难受。
“快干!”
米开朗琪罗生气地喊着。他讨厌旁人用怜悯的眼光看着他,这意味着是一种侮辱,一种鄙视,一种丧失信心的同情。
尽管他在内心总是在哀叹自己是“一只破旧的小船”,但在神圣的工作时,他必须战胜可耻的怯懦和自卑心理,树立起艺术巨人的形象,征服自己,征服工作对象。
乌尔宾诺被老师的一声大喝,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一副风烛残年的老人的躯体里还蕴藏着如此惊人的力量。
他在墙上涂抹了第一小块白灰泥层,这在近两百平方米的墙上只是一个小小白点,他不曾料到身下的脚手架要到6年之后才拆除。
新鲜灰泥的湿气渐渐磨去了乌尔宾诺的好奇心,单调枯燥的简单重复动作开始令人心烦。
到吃中饭时,米开朗琪罗不下脚手架,乌尔宾诺就必须饿着肚子坚持。有时他刚刚想溜下去,把饭菜热一下,这时背后就会响起严厉的声音:
“这里还没有修平,你的眼睛呢?”
米开朗琪罗气冲冲地指着刚刚涂抹上的白灰泥,好像这里面有着一个丑恶无比的灵魂。
乌尔宾诺委屈地重新拿起工具,仔细地又修了一番,才发现还不如刚才修得平整。米开朗琪罗却装着没看见,仍然集中精力干着自己的工作。
时间长了,乌尔宾诺才发现一个秘密,原来老师要他在旁边看着,揣摩湿壁画的某些关键技法。其中的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一生中难得遇上几次,乌尔宾诺从心底升起真挚的感谢。
米开朗琪罗仍然不大放心乌尔宾诺,坚持自己亲手干,包括一些简单的临摹准备工作。
他的粗粗喘气声越来越令人不安,有时连弯腰拿颜料桶时,都显得很勉强。
乌尔宾诺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米开朗琪罗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了。
受重伤的右腿疼得他脸上直冒冷汗,他不愿哼一声,也不愿让乌尔宾诺靠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