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马克·吐温作品的读者,对于这类情景并不陌生。不错,马克·吐温在40岁时创作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无限深情地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显然,汤姆·索亚的百折不挠的毅力,对自由的憧憬,丰富的想象力,自发的民主主义思想,渴望生气勃勃的生活,迷信护身符咒,童年的梦想与遭遇,这些都体现出马克·吐温的某些性格特征。
然而,《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圣彼得堡,毕竟不是密苏里州的汉尼巴尔镇。倘若追根溯源,波莉阿姨与马克·吐温的父母的生活经历和性格也没有多少共同之处,汤姆·索亚的形象显然不是自传性质的。
3马克·吐温和小伙伴
马克·吐温不仅将童年生活的一些趣事写进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而且连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也是取自汉尼巴尔镇上的流浪儿汤姆。
汤姆·堡南肯希波比吐温大4岁,他们家没有房子,就住在离克里曼斯家不远的一间牲口棚里。老堡南肯希波好酒贪杯,有时出外做零工,即使挣了几个钱,也花得精光。他家有8个孩子,都没有上学,也从来不去教堂。他们是全镇最穷的人。
汤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成天在镇上蹓跶,经常去森林、田野、大山和河边玩耍。他是镇上没人理睬的流浪儿,大人们都不许自己的小孩跟他接近,但吐温把他当作要好的朋友。汤姆聪明机智勇敢,待人和气。
在吐温的眼里,汤姆是最自由自在的人,他还懂得吐温和其他孩子不知道的许多自然界知识,这是在学校里从来学不到的。在野外玩耍时,汤姆能钓到令人垂涎的大鲇鱼,采集很多甜酸可口的草莓,有时甚至正在打洞做窝的野兔都逃不出他的手掌。
威尔·鲍恩和约翰·布里格斯也是马克·吐温童年时代的好伙伴。他们经常逃学,对主日学校的忧郁沉闷的生活感到厌倦,教师总是随心所欲地用树枝条抽打他们。
跟随大人们到教堂去做礼拜,听牧师冗长乏味的布道,对于天性好动的吐温这些顽皮孩子来说,简直是活受罪。在笼罩着肃穆气氛的教堂里,他们很不自在,如坐针毡。有时趁牧师不注意时,他们就做出各种小动作,相互偷偷地用别针戳屁股,揪头发,看到遭到袭击的同伴的狼狈样子,忍不住低声窃笑。
每当在教堂里所有的人起立唱圣歌时,男人的洪亮嗓音,女人的伤感声调,还有低沉凄凉的音乐,往往使孩子们受到感染,沉浸在一种难以形容的宗教气氛中。这时候,吐温、威尔、约翰都跟着唱,但几乎没有一次跟得上合唱的节拍,有时甚至口中念念有词,乱哼一通。
教堂里的祈祷室,是神圣庄严的场所,也是虔诚的人们向上帝忏悔的地方。有一次吐温和威尔竟然躲在里面玩纸牌,还有一副牌塞进牧师的长袍的衣袖里,几天后当牧师为信徒们施行洗礼时,纸牌忽然掉落出来,好像在玩魔术似的,弄得牧师尴尬极了。
孩子们最神往的不是牧师和长辈们描绘的子虚乌有的所谓天堂,而是生机盎然美丽如画的高山、河流、森林和原野。
多么晴朗的日子,呆坐在主日学校的教室里是何等的枯燥单调。吐温、威尔和约翰逃学好几天了,这天上午就跟流浪儿汤姆爬上霍里迪山。汤姆既不上学又不进教堂,这是最使孩子们羡慕的。
他们4人在山上齐心合力挖掘“工事”,还准备建造“古城堡”,他们平日在镇上扮演传说中的中古侠盗罗宾汉,只用玩具剑格斗,总觉得实在不过瘾。
他们把一块巨石的底部的土掏空,掀动起来,又使劲地将它推到山顶的边缘上,再往下一推,只听见轰然一声巨响,宛如山崩地裂,这块巨大的岩石呼啸而下,惊得野兔逃窜,林鸟乱飞;碾得山坡上的花草灌木稀碎,小树枝干断裂;撞得石头和土块四处纷飞,满山遍地皆是。仿佛是一颗重磅炸弹,巨大的岩石落到山脚旁的一家铁匠铺的破旧的木头房子上,将铁匠铺砸出一个大窟窿,吓得几个铁匠夺路而逃。
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到野外去探险,这是吐温和小伙伴们的赏心乐事。他们领略过成功的喜悦,尝尽了苦头,还汲取过失败的教训,甚至为它付出惨痛的代价。当然,对孩子们的意志,也是严峻的考验与磨炼。
在密西西比河的岸边,有一个神秘的石灰岩溶洞。据老一辈的人们说,是来自圣路易斯的外科医生麦克道尔发现的,因此取名为“麦克道尔洞”。据说,当初医生在洞里藏匿了大量的枪炮弹药,准备在侵略墨西哥的战争中使用。他还将一个14岁的女孩的尸体搬到洞内,装入密封的大玻璃缸里,用酒精泡着,这真是骇人听闻。
不过,凡是到过洞里的人,谁也没有看到过枪炮弹药和女孩尸体,只发现那里栖息着无数的蝙蝠,它们一见光亮就四处乱飞,甚至朝着人的头部猛扑过来。
溶洞里有许多通道和深坑,曲曲弯弯,高低不平,简直成了一座地下迷宫。吐温和伙伴们经常在洞里玩“捉强盗”的游戏,对地形和路线比较熟悉,但谁也不敢“单枪匹马”地“孤军”深入。
有一次吐温和小女孩安娜·罗丽·郝金斯壮着胆子,手举着点燃的蜡烛,两人绕过潮湿冰凉的石笋,朝着溶洞的最深处摸索前进,结果迷失了方向,怎么也寻找不到可以返回到洞口的那条通道。他俩手里的一支又一支蜡烛燃完了,仅剩下惟一的一点蜡烛头,摇曳着微弱的火光,四周是伸手不见五指的一片漆黑。“我们的蜡烛头就快全部燃完,”正在紧急关头,“看见了远处闪烁的灯光,人们前来搭救,在洞内呼喊着我俩的名字”。马克·吐温晚年时在《自传》里描述了当时的惊险场面。
到密西西比河游水,给孩子们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吐温和小伙伴经常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地跳进大河里痛痛快快地游个够。在炎热的夏天里,孩子们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吐温为了学会游泳,可付出了不少代价,有好几次他几乎淹死。当了作家后的马克·吐温在写给童年时代的朋友的信中,回忆了他有一次死里逃生的不幸遭遇。
当时吐温站在渡口的木船上,忽然天昏地暗,风暴来了,他的帽子被狂风卷走,他惊惶地往岸上跳,稍不留神跌进密西西比河里。漂流了好几公里才靠岸,那时他已经学会了游水,但爬上岸后还是被水呛得奄奄一息,浑身没有一丝力气了。
全镇的人都聚集在码头上,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河,朝着有人看见过马克·吐温的那些地方,仔细地寻找了个把钟头,毫无踪影,大家都以为这孩子淹死了。于是,居民们按照当地的习俗,开始朝水面放炮,好让尸体浮出来。
吐温大难不死,镇上的居民们和全家人都为他感到庆幸。吐温的两个同伴却没有逃脱厄运,都先后葬身水里。
有一次吐温、威尔、约翰、克林顿等孩子在河边玩耍。他们在一只空船上表演各自的惊险动作。10岁的克林顿在其他孩子的怂恿下,自不量力地跳进深水处,一下子被急流冲得老远。吐温等几个孩子前去搭救,眼睁睁地看着可怜的克林顿的头,在水面上拼命地挣扎了几下,浮出两三次,就沉下去了。
镇上的人们划着救生艇和渡船,在河里到处搜寻,往水面上放炮,将灌满水银的面包圈丢在河里,这是人们在密西西比河上打捞尸体时的习惯性做法。
后来,总算找到了克林顿的尸体,被水浸泡得面目全非,全身浮肿,真是惨不忍睹。孩子们看了后,个个胆颤心惊,双手抖索不停,吐温、威尔、约翰更是痛苦万分,怀着深深的负罪心理参加了克林顿的葬礼。
牧师用低沉悲怆的语调,呼吁人们要牢记教训,说这个小男孩不服大人们的管教,十分顽皮,罪孽深重,死了后灵魂也不会得到安息。牧师还声色俱厉地警告在场的不听话的孩子们,赶快忏悔吧,现在还来得及啊。
汤姆、威尔、约翰接连几个夜晚,心情都很不平静,恰巧遇上特大的暴风雨,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这3个孩子几乎都在深更半夜惊醒过来,每当闪电划过夜空,他们就仿佛觉得,专爱吹毛求疵的上帝正在严密注视着罪孽深重的人们啊。
简·克里曼斯不赞成丈夫对宗教采取的怀疑态度,当吐温8岁时,她加入了长老会,这是英国新教徒中的清教徒派的一个分支组织。作为一名忠实的清教徒,她信仰严酷和爱报复的上帝,她将这种信念灌输给子女,像吐温这样的简直不可救药的顽皮孩子,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家里人经常讲起有罪的大人小孩死后被打入地狱的万般苦楚。
吐温真正开始忏悔了,他决心悔过自新,不再逃学,在教堂里做礼拜时不再用别针戳其他孩子的屁股,不再贪玩惹父母生气……总之,他要像姐姐帕梅拉和弟弟亨利一样,学会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听话的好孩子。
可是,3个星期后,汉尼巴尔镇上又发生了小孩淹死的不幸事件。出乎人们意料之外,这次淹死的是全镇众所公认的好孩子,主日学校校长最宠爱的学生“小德国佬”。
“小德国佬”是一个有德国人血统的小男孩,学习非常用功,在主日学校里以背诵《圣经》的条文最多而远近闻名,有次在讲台上,他一口气背诵了3000多条经文,一字不漏,在镇上传为佳话,居民们交口称赞,把他作为自己孩子的楷模。
这一天放学后,“小德国佬”和其他孩子来到河边游泳。大家在河湾边的浅水区比赛潜水,看谁潜入水底的时间最久。“小德国佬”本来就水性差,但他有一股倔劲,不止是背诵《圣经》,在其他许多方面都不服输,更何况当时受到其他孩子的冷嘲热讽后,决定再比试一番,他一头扎进水底,好长时间都不见浮出河面,岸上的孩子感到事情不妙,马克·吐温见义勇为,马上跳入水中,在浑浊的水里摸索了一阵子,终于触到了“小德国佬”软绵绵的手腕,怎么也拖不动他的身体,原来他陷入水底的一个足足有12英尺的窟窿里,被里面的树条挂住了。
全镇最好的孩子,为什么也会受到上帝的惩处呢?那天夜晚,也是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吐温仰望着深不可测的夜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上帝不分青红皂白,无论世人眼中的孩子是否好坏,都随时可以对他们进行可怕的惩罚的话,那么,真心诚意的忏悔又有什么用呢?对神圣不可亵渎的上帝,对牧师一本正经的说教,对信徒们的虔诚的祈祷和忏悔,马克·吐温开始感到疑惑。
八九岁的吐温,经常看见人们赶猪去屠宰场,当时还没有铺设街道通往那里,遍地垃圾,恶臭熏天。镇上流行瘴疠,瘴气来自屠宰场一带,还有别尔克利克小河。吐温和小伙伴们喜欢在河里游泳。河水污染严重,是引起类似“疟疾”的一种怪病的根源。有一年夏天,几乎全镇的居民都患上了这种病。
后来,镇上又有过一次流行性麻疹,一天之内就死了7个孩子。威尔·鲍恩也染上了麻疹。吐温有次去找他玩耍,只见同伴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吐温回家后不久也病倒了。
简·克里曼斯采取民间简易疗法给吐温治病。早晨,她把吐温带到浴室里,用凉水淋得他全身透湿,再用毛巾用劲擦身,把吐温浑身皮肤擦得通红,又用厚实的毛毯被子将他裹得紧紧的,弄得吐温直冒汗,据说这样可以把体内的各种病毒统统排出来。
她使用的药物是祖传的土方,甚至还有巫医使用的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品。蓖麻油、甘汞、大黄、蜜糖等,都是克里曼斯一家的常备药物。不过,这次对吐温似乎都全无效用,弟弟亨利也染上了病,急得简·克里曼斯手忙脚乱,很可能还是约翰·克里曼斯随身携带的万灵药片起了作用,吐温和亨利总算恢复了健康。
4在约翰·夸尔斯农庄上
初夏的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克里曼斯法官的木板房屋前,响起了马车的辚辚声,随着一声鞭响和吆喝声,车子停住了,下来一位英俊少年,他就是吐温的表哥詹姆斯。
詹姆斯是约翰·夸尔斯姨父的大儿子,他们兄弟姐妹共有8人,1848年全家男女老幼,其中有吐温的外祖父本杰明·兰伯特爷爷,放弃了田纳西州的房屋和土地,长途跋涉,历经艰难险阻,迁移到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村,第二年约翰·克里曼斯一家也跟踪而来。当初夸尔斯和克里曼斯两人合伙经营杂货铺。当马克·吐温4岁时,克里曼斯法官全家搬迁到30多英里外的汉尼巴尔镇。这些年来,两家之间往来一直密切,特别是马克·吐温,每年夏天都要在夸尔斯姨父的农庄上度过一两个月,有时在其他季节里也去那里作客。
约翰姨父身材魁梧,和蔼可亲,他的言谈举止有时显得滑稽幽默,是个热情乐观的拓荒者。他刚一来到西部地区,就对四周茂密的原始森林,肥沃的未开垦的处女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充满着美丽的憧憬。他开设杂货铺,惨淡经营,省吃俭用,几年的功夫就在离佛罗里达村2英里的地方购买了500英亩土地,建立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农庄。这里也是马克·吐温童年时代的一块乐园。
詹姆斯表哥,如同许多西部拓荒者的下一代的年轻人一样,雄心勃勃,心里装满着无数美妙绝伦的开发规划和建设蓝图。他这次自告奋勇,到处游说当地的官员和商人,争取他们投资开凿流经佛罗里达村的浅水的小盐河,只要将它建成一条轮船可以通航的运河,汇入85英里外的密西西比河,那么,按照詹姆斯的设想,用不了两三年的光景,佛罗里达村就会发展成繁华似锦的城市。
对詹姆斯表哥每次来访时夸夸其谈的宏图伟业,马克·吐温似乎不感兴趣,最使他欣喜万分的是,又可以乘坐詹姆斯表哥的马车到农庄上去度过夏天。
吐温兴高采烈地坐上马车,沿着尘土飞扬的乡村道路,来到约翰姨父的农庄的一处草场上,他们一家就住在这里的一座黄褐色的大院里,周围的翠绿的草地有2英亩,围着长长的木头栅栏。约翰姨父、帕翠姨妈,表兄弟姐妹,还有左奔右窜的十几条狗,全都从院子里出来迎接这位小客人。
帕翠姨妈像她姐姐简·克里曼斯一样,十分疼爱小外甥吐温,把他搂在怀里,全身上下打量个够。表哥表姐们看到增添了一起游玩的伙伴,高兴得乱蹦乱跳,只有年龄最小的表弟表妹,紧紧地依偎在自己母亲的身旁,腼腆地瞧着马克·吐温,对他前来作客时特意穿着的节日盛装,流露出惊羡的神情。
在姨父的农庄上物产丰富,各式各样的乡村食品应有尽有,美味可口,这是汉尼巴尔镇上的居民们难得享受到的。每当吐温和约翰·夸尔斯一家人就餐时,放在过道上的木板桌上,总是摆满了碗碟,里面装着烤鸡、猪肉、火鸡、鸭、鹅、鲜鹿肉、沙鸡、家兔、松软的圆面包、油煎饼、热气腾腾的馅饼、玉米饼、鲜西红柿、白薯、酸牛奶酪、甜瓜……简直成了农庄里农产品和猎获的野味的展览柜台。吐温总是吃得饱饱的,每次从农庄回到汉尼巴尔镇,全家人和左邻右舍都说他健壮如小犍牛,体重增加了许多。
离农场不远有一座森林,那里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吐温和其他孩子,夜晚跟随大人们去狩猎,捕获貉和鼯鼠,追踪狡猾的狐狸,赶得野鸡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