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演讲家布朗曾经把幽默演讲作为艺术表演形式介绍给英国人。听众们总是希望看到这类滑稽表演,他们像美国人一样喜欢布朗塑造的“沃德”这个形象。沃德的拿手好戏是在讲述引人入胜的浪漫故事时,伴奏的乐曲声愈来愈大,掩盖住沃德的说话声,听众只看见他龇牙咧嘴的怪模样,接着,音乐声嘎然而止,传来了演讲人的结束语。
英国的市长、法官、贵族等接待马克·吐温时,比过去对沃德更热情。马克·吐温演讲时没有音乐伴奏,但他力求使演讲产生戏剧性效果。有时他以演讲会的工作人员的身份走上舞台,当众宣布演讲人没有到场,只见他信口开河,滔滔不绝地讲着,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幽默演讲家马克·吐温啊。
马克·吐温在英国旅游期间,每天都在伦敦演讲,他没有去乡村,他在给特威切尔的信中写道:“在乡村里找不到足够容纳那么多听众的大厅。”
马克·吐温在英国的幽默演讲获得巨大成功,也给他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英国的报纸经常报道他的行踪,专家学者发表文章评论他的作品,认为他是在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3个月后,马克·吐温载誉回到哈特福德。
哈特福德的生活仍然使人感到抑郁,丧子的悲痛心情并没有完全消退。马克·吐温经常要应酬客人,社交活动使他厌烦,他有次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工作?实际上有不少困难。说真的,只有当我们去外地避暑时,我才能安静地工作三四个月。我多么希望一个夏季能够持续7年啊!
每到夏天,马克·吐温一家喜欢到岳父杰维斯·兰顿的乡村别墅去,在那里居住3个月左右。杰维斯病逝后,别墅由他的养女苏珊继承,她跟马克·吐温一家相处很融洽。
这座别墅建在离耶尔玛拉3英里的山上,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这里有一间八边形的小屋,墙壁上爬满苍绿的藤蔓,四周树木茂密,花团锦簇,环境特别幽静,无人打搅,马克·吐温总是独自呆在小屋里,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5点,专心致志地进行写作。有时写得疲倦了,他就站在窗前,眺望远处的山谷河流。
1874年6月,奥莉维亚在这座乡村别墅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取名克拉拉·兰顿·克里曼斯,这时马克·吐温成了有两个女儿的父亲。他非常爱孩子,经常逗她俩玩耍。
1875年马克·吐温年满40岁。5年前,他在已经取得牢固的社会地位的同龄人当中,不免有自惭形秽之感,而现在却昔非今比,迥然不同。马克·吐温邀请弗吉尼亚《企业报》的老同事威廉·赖特来哈特福德的家里作客。回想当年,《企业报》主编库德曼断言赖特将来的成就肯定会超过“懒汉”马克·吐温。如今这位老朋友看到马克·吐温一家居住的豪华宽敞的邸所,颇为震惊。
马克·吐温自己精心设计的这栋住宅,是哈特福德最舒适最惹人注目的房屋之一。毫无疑问,马克·吐温已经成为这个美国有名的富翁聚居地区的声名显赫的一位居民。他经常被新闻记者们簇拥着,记者们请他对许多问题发表看法。马克·吐温本人创作或假托他的大名编造的幽默笑话在人们当中广泛流传。
据说,有一次马克·吐温来到英国一个小城镇,便径直朝一家旅馆走去,当他走进会客厅时,侍者请他在旅客登记本上签名,马克·吐温翻开登记本一看,这以前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贵族在旅馆里住过,这人的签名是:“冯·布特福德公爵及其一批仆人。”马克·吐温莞尔一笑,紧接着写道:“马克·吐温及其一只箱子。”
马克·吐温有次说:“我们千万不能撒谎,因为我们不知道何时需要撒谎。”不用说,这句话马上被人们到处引用,几乎成了一句格言。
马克·吐温的名气愈来愈大,他多次企图从演讲的沉重枷锁里解脱出来,演讲的成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使他感到欢欣鼓舞,有时他甚至觉得自己在演讲会上扮演着马戏团小丑似的角色,与他现在作为国内外著名的作家的身份不那么相称,再说,不时地为演讲而在外地奔波,势必搅乱他专心写书的心境。
有一次,某人来信热情地邀请马克·吐温演讲,他在回信中写道:“当我答应为不足500元的报酬而歇斯底里地叫嚷时,那多半是由于我的生活实在窘迫不堪的原故。现在无论多少钱,我再也不想去大叫大嚷了。”还有一次,马克·吐温拍电报给某戏院的经理:“为什么您不向我祝贺呢?在星期四我演讲之后,我打算从此永远告别演讲台。”可是,没过多少日子,他仍然不得不如同以往那样地在舞台上“叫嚷”着。
现在马克·吐温的收入的确很多,但他的支出也不少,他这位名作家难得有经济十分宽裕的时候。
马克·吐温对母亲很孝敬,跟兄弟姐姐非常友爱,经常关心照顾他们。他结婚后在布法罗城居住时,觉得年迈的母亲和守寡的姐姐帕梅拉住在圣路易斯城,相隔遥远,于是他让母亲、姐姐以及两个未成年的外甥搬迁到离布法罗城只有45英里的弗雷多尼亚镇,马克·吐温为他们购置了一栋住房,经常在生活上资助姐姐一家,细心赡养母亲。
3道德沦丧政治腐败的时代
尽管马克·吐温有时对哈特福德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牢骚满腹,但是,在这座美丽舒适的小城里,到处是富丽堂皇的邸所,绿树成荫的街道,马克·吐温一家的生活是比较优裕的。他自己也一直认为,70年代是他成家立业的“黄金时代。”
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出版时,正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1873年经济危机时期。一家又一家企业宣布破产,大小工厂纷纷倒闭,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到1877年美国有300万失业工人。
美国的广大工人举行示威游行,提出的口号是:“失业者要求的是工作,而不是施舍。”可是,他们既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获得施舍。警察局的马队朝忍饥挨饿的工人游行队伍横冲直闯,报刊对工人群众大肆进行造谣诬蔑。
工人们处境艰难,生活穷困,资本家变本加厉地削减工资。南北战争结束不到10年,广大工人群众普遍地感受到,资本主义的所谓“正常”秩序给普通的劳动人民带来多么沉重的痛苦和灾难。
1869年在美国出现了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劳动骑士团”,它是由非熟练工人组织起来的,把“消灭雇佣劳动制”作为斗争的最终目标。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后,一些国际会员在费城集会,决定成立美国工党,也就是后来的社会主义工党。
在美国,愈来愈多的进步人士认识到,美国的“黄金时代”只不过是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黄金粉末,国家的兴旺发达掩盖不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阴暗面,社会道德败坏,犯罪现象增加,阶级矛盾加剧,这对于资产阶级的统治来说,都是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似的社会隐患。这在当时的美国政治思想界不能不产生深刻影响。
当过排字工、领航员、矿工和普通记者的马克·吐温,登上美国文坛后,现在已经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著名作家,置身于富翁们生活的狭窄天地里,这段时期他对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究竟采取什么态度呢?
在有些文学专家看来,当时的马克·吐温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简直没有去认真思索,但另一些学者却认为,马克·吐温在70年代已经成为思想家,他对美国社会十分了解,可是他极力掩饰自己的真知灼见,以免招惹麻烦和遭受迫害。
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要想全面系统地了解当时马克·吐温的思想脉络,确非易事。
这段时期,马克·吐温写了不少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美国的“镀金时代”所发生的一切不能无动于衷。他执着地探讨生活的真谛,但他的观点错综复杂,见解很不成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马克·吐温当时的世界观,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广大劳动人民和民主主义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他从青年时代就熟悉的普通美国农民和工人,都有类似的观点。
就政治观点而言,归根结蒂马克·吐温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幻想着某种抽象的民主,以为能采用某种方式可以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得美满幸福,这表明他对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还缺乏了解。不过,美国的“民主”的虚伪性使作家愈来愈感到忧虑,引起他深入地思索。
70年代中期,美国隆重纪念独立战争100周年。可是,百年大庆到来之际,马克·吐温却没有撰写文章颂扬当时的美国社会。
他在给一家杂志的主编的一封信中,从当天美国的主要报纸上摘抄了一些大字标题,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作了概括:
在华尔街人心惶惶
用所谓“行凶杀人”的罪名逮捕罢工者
三K党策划的凶杀案
难以置信的贫穷
儿子谋害父亲
三百人被活活烧死
某城处于全面暴动之中
一群矿工在旅馆里处境艰难
4撰写回忆领航员生涯的文章
马克·吐温性情温和、爽朗、乐观,他喜欢笑谑,希望总是在令人愉快的幽默的海洋里尽情徜徉。可是,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到处弥漫着对未来的失望情绪。
在炎热的夏天,马克·吐温经常跟来访的好友特威切尔在别墅附近的树林里散步聊天。马克·吐温喜欢向他讲述在密西西比河上担任领航员时的生活。
这时作家豪厄尔斯来信约稿,马克·吐温感到找不到合适的题材,打算回信推脱。特威切尔知道后,建议马克·吐温就把这项谈论最多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写成文章,寄给豪厄尔斯主编的《大西洋月刊》。
马克·吐温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他开始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许多熟悉的人物和事情浮现在眼前,他选取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写成文章寄给豪厄尔斯,连载在1875年的《大西洋月刊》上。
这些回忆文章,主要是叙述马克·吐温的领航员学徒生活。作家叙述他跟毕克斯比学习领航技术的情况,描绘密西西比河沿途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同时,他满怀深情地赞美领航员们的富有浪漫色彩和创造性的劳动。这些文章都收入《密西西比河上的往事》一书。
不用说,在书中马克·吐温把内战前的领航员生活有所理想化,他讴歌诚实的劳动和淳朴的劳动者,以此表达他对当前美国社会的道德沦丧、政治腐败的厌恶情绪。
《密西西比河上的往事》一书里仍然充满着马克·吐温惯有的幽默感,同时,我们不难看出,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19世纪中期的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影响。
许多天才的浪漫主义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库柏的作品描写美国的辽阔的土地,富饶的森林,珍贵毛皮的野兽,肥沃的耕地和慓悍的人们。霍桑、麦尔维尔和其他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也跟库柏一样,创作了大量充满激情、内容丰富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他们不只是歌颂美丽富饶的大自然,赞叹它的开发价值,而且对资产阶级的现代文明发泄不满情绪。
库柏的系列长篇小说里的主人公猎手纳蒂·班波,高尔基认为这是:“一个奇特的人物,目不识丁的半野蛮人,但具有真正的文明人的优秀品质,他跟人们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拓荒者》一书揭露资产阶级攫夺美国的森林和草原的情况,而班波的高贵品德与贪财者们的卑劣行径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里,太平洋南部的群岛上的土著居民们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生活,与文明社会的虚伪和欺诈的生活也形成强烈对比。麦尔维尔慷慨激昂地揭露和谴责美国东部工商业城市里喧嚣日上的金钱关系。
麦尔维尔在19世纪中期创作了长篇小说《泰比》,歌颂土著居民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美好和幸福的人们。作者描绘土著居民的淳朴憨厚的可爱形象和善良性格。小说里主人公的妻子被描写成美貌、忠诚、高尚的理想人物。麦尔维尔的《泰比》和其他长篇小说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主人公们受到广大读者的赞赏和喜爱。人们感到相形之下,美国资产阶级社会里庸碌自私和心胸狭窄的人,又是显得多么丑陋。
上述作家,其中特别是库柏,在他们的作品里虽说包含着现实主义的成分,但主要的是浪漫主义的风格。
这些作品产生的时期,资本主义的本质和随即引起的社会矛盾在美国还没有完全暴露。可是,这些作家却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出一系列心灵纯洁、品质高尚的理想人物的形象,对资产阶级的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丑恶现象进行鞭挞。在某些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里,还表现出空想社会主义的情调,憧憬建立一个消灭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相亲相爱的社会。
马克·吐温的创作旺盛阶段要比他们的晚一些。他从事文学创作时,内战已经结束,资本主义的阴暗面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有目共睹,人人皆知。在马克·吐温的作品里占主导地位的是现实主义,但他的某些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继续和发展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密西西比河上的往事》就是属于这类作品。
马克·吐温其所以赋予密西西比河上的领航员的劳动生活以某种浪漫色彩,正是由于他对美国的“镀金时代”深感不满的原故。
5大人小孩都喜爱的书
写完《镀金时代》后,马克·吐温就一直想接着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但一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题材。也许,是在写《密西西比河上的往事》里的那些文章时,打开了他回忆往昔的岁月的闸门,他坐在乡村别墅的八角形的小屋里,有时放下手中的笔,凝视着窗外的满目翠绿的山岗,宁静的小河,不时传来树林里鸟雀的鸣啭声……他仿佛又回到了多么令人思念的故乡汉尼巴尔镇,眼前闪过一张张儿时伙伴的顽皮嬉笑的脸庞,还有那一桩桩回味无穷的趣事,多么难忘的童年!
马克·吐温决定写一部反映自己童年时代的西部小镇上的生活的小说。不久前,马克·吐温写了一个剧本描写密西西比河畔的普通老百姓的勤劳朴实的生活,其中出现了维妮阿姨和淘气孩子汤姆的形象。
现在马克·吐温感到,在剧本里无法淋漓尽致地描绘尚未完全开发的西部地区的30年代的村镇生活,创作足以容纳广阔的生活画面的长篇小说的欲望越来越强烈,1874年夏天,马克·吐温开始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
过了不久,马克·吐温只得半途搁笔,为这部小说的读者对象而苦思冥想,这倒是他以往写作时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他起初还不明确究竟应该写本什么样的书,是为孩子们写的中篇或长篇小说呢?还是为成年人创作的描写小市民的社会和嘲讽他们的作品呢?这年7月,马克·吐温把《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的写作提纲寄给豪厄尔斯征求意见,并在信中写道:“这不是供孩子们阅读的书,它只是供成年人欣赏的小说。”半年后,他又给豪厄尔斯写信道:这本书“是专门为孩子们而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