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园里,张翰山为张周介绍了一下李青的身份,再加上李青笑眯眯的样子实在和蔼可亲,张周终于放松了些,不再紧张得浑身僵硬了,但是他还是十分小心,不敢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李伯伯,这小叶灵木生命力十分的旺盛,不容易被浇涝的。另外,小叶灵木重要的部分是三色果,现在还不是结果子的时候,不需要特别伺候这种灌木。我让仆人多浇些水,不是为了小叶灵木,而是为了这个······”
李青顺着张周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这成排的小叶灵木枝叶下的阴影里,还密密麻麻的生长着不少另外一种植物。这种草长的不高,也不硬挺,反倒软软的倒伏在地上,引人注意的是,这种草从中心的地方伸出许多细细嫩嫩的白丝,弯弯曲曲的十分特别。
张周向李青介绍到:“这是长丝灵草,等草丝长得足够长了,齐根截断,将这种白丝在特制的溶液中浸泡,能够得到细而坚韧的草丝,到时候就可以请人纺成草丝布了。”
李青还是第一次见到长丝灵草,但是草丝布他可不陌生。一般炼气期的修士都会有那么一两件草丝布剪裁的衣服在正式场合使用,这种布料轻薄舒适,有一定的防护功能,还有一种淡淡的光泽。草丝布的这种光泽不像丝绸那么轻浮,很是能将修士和凡人富商区分开来,故而较受修士的欢迎。李青炼气期的时候每次为师父出面办差都要穿着草丝布材料的衣服,筑基之后基本上连平时也都穿着这样的衣服。
张周继续说:“长丝灵草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我吩咐仆人尽量多浇水,就是为了能让长丝灵草多出丝。”
李青又对灵草种植的地点产生了兴趣:“那么为什么你要将长丝灵草种到小叶灵木的下面呢?”
“啊,这也是侄儿突发奇想。长丝灵草十分娇嫩不好养活。阳光太足容易把草丝晒蔫,一点日照都没有吧,叶子长不起来,草丝也长不长。所以一般专门种植长丝灵草的田里都要搭起个棚子,日头大的时候遮起来。
再有呢,长丝灵草水浇少了不生丝,水浇多了丝泡在泥里容易腐烂,种植起来很不容易。但是我发现把灵草种在小叶灵木下面十分取巧:一来,灵木茂盛的枝叶可以为灵草遮挡日光,二来,水浇多了的时候灵木可以吸走多余的水分,防止灵草被沤烂,再有,灵木防风,可以保护娇贵的灵草······所以去年我用了这样的办法种植成功后,今年又多种了一些。”
“看看我身上穿的,就是我儿子用去年种出来的丝请人做的。”张翰山十分自豪地扯着自己身上那件藏蓝色的长袍,笑的见眉不见眼。
张周见父亲这样自豪,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去年只是试验,种出来的丝都不够做一件衣服的,父亲这件又买了些丝填进去才织成。但是今年种的多,够给父亲做三件衣服的,父亲就可以在店里天天穿了。”
李青见此父慈子孝的情景,也有些触动心弦,他不像张翰山半途而废,而是铁了心要在仙路上一直走下去了,此生恐怕没有子嗣之缘。见张周性格踏实、孝顺父亲,长的还是一副讨喜有福气的相貌,就生出照拂之意,他问张周:“你那院子里大片种植的,又是什么啊?”
“田里的是做素曲用的灵草,架子上的是草龙珠的藤,草龙珠味道香甜多汁,是酿造果酒的好材料。”
“看来你不但擅长种植,还有酿酒的爱好啊?我这里有个好去处,你在那里可以修行,还有机会学做灵酿,工作就是照看种植酿灵酒材料的园子,你愿不愿意去啊?”
张周心中是乐意的,但是他不太理解李青的意思,毕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么,只好看向自己的父亲。张翰山自然要好好问问李青说的到底是个什么”好去处”。
原来,二十多年前那个筑基后期的刘长老,此时已然结丹了。之前这个刘旭怀能当上长老,是因为酿灵酒有方给师门做出的贡献大,但是毕竟资格差点,所以洞府范围稍小。但是自从结丹成功,刘旭怀在内门长老中也算得上地位超然了,毕竟万林门靠着向大宗门高层出售灵酒牟了不少利益呢。因此,划给刘长老的地盘可是扩大了数倍啊。
地方大当然好,可是也不能空着啊?利用起来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手。李青是什么人?刘长老亲弟弟的爱徒,还负责帮刘长老出售灵酿呢,安排个人去给刘长老看药园子算不上什么麻烦事。到时候张周进了万林门,虽然名字上叫做外门弟子,要做杂役的,但是这杂役可不一样。一来,看管灵植园是最轻松的杂役之一了,二来,长老的灵植园那可是灵气充裕啊,看管园子的弟子是可以在里面修炼的,那对修炼是多大的助力啊!再说了,万一被哪个长老或是内门筑基高手相中了收为弟子,可就是凌云直上了啊······
一般来说,给刘长老安排看管园子的弟子起码应该要筑基期的外门弟子或是炼气期的内门弟子,但是李青有一种预感,若是将张周安排进去,应该不会出什么纰漏的。要是他还像现下看来这么有天赋,成为内门弟子是早晚的事,到时候也是他李青的一条门路了······
张翰山听明白李青的意思,不由得激动万分。又不耽误修炼、又能学些本事,这样的好处哪里去找?再看儿子一副神往的样子,哪里有半分的不愿意。况且儿子就在万林门修炼,距离聚仙镇不过四、五个时辰的路程,到时候不是三个月就能回家一次?
念及如此,张翰山再也忍不住了,拉过儿子就给李青行礼:“大哥,我儿子的事就都拜托您了,到了万林门也要仰仗着你多多照顾呢,我张翰山这辈子欠你两个这么大的人情,以后您但凭有什么吩咐,我绝无二话!”
“我说你怎么这么见外啊,”李青心中满意张翰山的知恩图报,但是并不讨那嘴上便宜,而是非常实在的说:“我也是看侄子有这方面的特长,觉得他将来必有一番成就才使这个力的。到时候侄子筑基有成或是进了内门,我们互相帮扶,大家都是自己人么!”
“对、对,自己人!”整个院子里都回荡着张翰山开怀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