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就业能力的大小只能通过具体指标表现出来;同时,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量的大小需要通过众多指标共同体现出来。
就业能力的大小是由高等教育价值凝结量的多少来决定的,因而,影响高等教育价值凝结量多少的因素,也是影响就业能力大小的因素。
1.影响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因素和影响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因素
根据构成内容的不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能力的因素和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的因素。
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能力,是就业能力的第一个组成部分。这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按早期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这部分能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其大小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前提条件。不同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教育服务的数量不多或质量不高,大学生就不可能拥有很高的就业能力。二是大学生实际获得的高等教育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这是将高等教育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现实条件。既定的高等教育服务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大约束条件或者称为边界线,但最终就业能力的大小还是取决于大学生本人获取高等教育服务的状况。在同样的教育服务条件下,有的学生非常努力,获得了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就业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并不努力,可能一无所获,就业能力较低,甚至可能为零。
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的能力,是就业能力的第二个组成部分。第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但这种人力资本存量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收益,只有与具体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这种人力资本的价值,否则,这种潜在的能力就失去了现实意义。所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谓的“实现”,就是人力资本存量能够得到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的认可,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中能得到劳动力市场认可的比例。认可的比例越高,越容易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就业能力越强。二是高校提供的与大学生就业直接相关的就业指导服务的数量、质量与市场认可程度,这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也是正相关的关系。三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服务后的求职观念、思想状态与实际行动的情况,显然,正确的观念和预期、积极的就业行为等,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就业能力也就强。
从抽象的角度,只有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才谈得上去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必要。所以,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能力在前,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在后。但在实际的高等教育活动中,两者的界限却不太明显或者说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2.高校、大学生和政府
尽管就业能力凝结在大学生身上,但也受到高校和政府相关行为的影响。根据相关主体的不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高校、大学生和政府。
(1)高校与就业能力。高校是大学生的培养主体,也是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间接供给主体。它主要通过数量、质量和市场适应度三个维度和以下三个方面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大小。
招生工作。招生工作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和各专业招生规模的调整两个方面。专业决定着大学生专有人力资本(Special Human Capital)的基础,具有很强的职业指向性和路径依赖性。它是形成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择业范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整个的职业生涯。由于社会需求不同,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存量得到劳动力市场认可的程度不同,因而就业难易程度也不一样。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其招生总数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的,因而,这里的招生规模的调整主要是指在招生总规模既定的情况下,各专业之间如何进行指标分配的问题。本专业的招生数量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校内同专业求职竞争者的数量上,显然,数量越多对求职者越不利。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角度,如果高校的专业设置及各专业的招生规模不能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又缺乏一个通畅的转换专业的制度,那么,某些专业的大学生一入校就会面临很大的就业风险。
培养模式。培养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既包括与专业相关的专用人力资本的形成,也包括如外语、计算机、语言表达、组织协调能力等一般人力资本(General Human Capital)的凝结。它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价值,是形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环节。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课程的数量、质量及其市场适应度和课程的组合方式、学习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课程的数量及其搭配方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影响到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课程组合方式、学习方式和考评方式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自由度,进而影响到其知识结构及其市场适应度。
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展现和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从功能上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寻找合适的工作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共同任务,与具体专业无关,具有一般人力资本的性质,但它又仅仅是与就业这一特定领域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专有人力资本的性质。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数量、质量及其市场适应度决定着大学生可能获得的就业指导服务的最大边界。如果某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薄弱,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弱化,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力资本存量较大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求职技巧而成为失业大军的成员。
(2)大学生与就业能力。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直接供给主体,是就业能力的载体,也是决定就业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再好的教育条件,如果没被很好地利用,也是无效的。
学习努力程度与综合素质。在既定的高等教育服务的条件下,究竟有多少东西凝结到了大学生身上,取决于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与学习状况。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是大学生能否获得良好成绩的前提。大学生经过高考前的长期奋斗,成功进入大学后都会有一种“松口气”的感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何时才能调整好心态、投入到新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去。在目前我国“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学习的压力并不大。很多学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将来的就业压力和现在的学习对未来就业的重要影响。虽然“六十分万岁”的口号已经不再流行,但这种思想仍或多或少地在某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努力学习是大学生获得良好成绩的关键。既要学习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一方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锻炼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大学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模式与中学差别很大,适当调整学习方法是大学生获得良好成绩的保证。大学生个人努力与高校教育服务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素质,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业观念和就业意愿。就业观念是大学生对求职的认识和态度,它会影响寻找工作的方式和努力程度。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下,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打破等待分配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积极、灵活、主动的就业观念。就业观念的体现——就业意愿,是大学生基于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的基本判断而对未来工作职位的一些设想,包括月薪、就业地区分布、就业行业分布、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工作环境等。这些想法会影响到大学生在什么样的职业范围内寻找工作、能够接受什么样的工作,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是否匹配,其人力资本价值能否得以实现。大学生就业意愿较高时,可能会拒绝现有的接收单位而继续寻找工作。大量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就业预期偏高的情况,结果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大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过高的就业预期,则问题不是很大,但事实上,有些学生不能或不愿意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于是,失业现象在所难免,大量的“北漂”、“上漂”就是例证。
就业行为。就业行为体现了大学生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付诸实际行动的多少,也是影响人力资本价值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下,大学毕业生只能自己去寻找用人单位,而不能等用人单位来找自己。我国正处于新旧就业体制转轨的“真空”时期,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环境比较混乱,存在诸如招聘会举办主体纷杂、信息不透明、市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例如,网络成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求职途径,它弱化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的时空限制,节省了双方的成本开支。但有些调查表明,网络求职成功率极低,还存在一些骗局,结果大学生不仅损失了一笔不小的押金,还浪费了寻找工作的宝贵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业行为的地位和作用便更加突出,如果不努力寻找工作,则可能无法实现就业,也就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
(3)政府与就业能力。政府虽然不是大学生的培养主体,却控制着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因而也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与高校招生规模调整的影响不同,政府的招生规模主要通过总量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大环境。随着就业体制改革,跨地域流动的限制逐渐被取消,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求职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全国各地。政府扩大招生规模,劳动力市场总供给量增加,某求职者被其他求职者替代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很多大学生同时应聘某用人单位的某个职位,而用人单位只能挑选最优秀的一个,对于其他应聘的大学生而言,即使条件不错也只能是落选者。这时,大学生就业能力本身的作用次于相对就业能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招生规模调整通过变动竞争对手的数量影响相对就业能力的大小,进而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结果。
全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及其招生规模调整也会影响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易程度,具体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供求量的对比状况。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供求比高的专业的毕业生比供求比低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大。这时,某大学生能否获得某个职位取决于其相对就业能力的大小及用人单位招聘的人数。由于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供求比不同,具有相同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在不同就业能力序列中的排序不同,即相对就业能力不同,其获得某职位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大学生要获得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不仅要提高就业能力,还要提高相对就业能力。当然,众多大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相对就业能力的同时,就业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从政府的角度,招生总规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直接因素。事实上,如高校收费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等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而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结果产生影响。但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对于全体大学生而言这种影响只是局部的,限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再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