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源于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的思考。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是探讨就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目前两种调研方法的局限,笔者选择北京某高校作为典型调查的对象,通过对2000~2005年就业统计资料的收集、针对2005年大学毕业生的问卷普查,以及与部分同学的访谈,形成了一个对该校大学生就业情况系统而精确的描述。针对现有大学生就业率计算方法的局限,将剔除升学和出国情况之后的就业率命名为实际就业率,并将现在使用的就业率称为统计就业率。实际上,这两者的差距是很大的。北京某高校的就业状况表明,近几年,尤其是2003年以后,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从就业率的角度,研究生总体上处于基本平衡状态,本科生处于就业困难状态,专科生处于就业危机状态;从就业结构的角度,就业地区分布、就业行业分布、就业单位性质分布等反映出来的就业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当然,不同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使就业能力对于就业结果的决定作用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从理论的视角,无论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还是后来的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以及描述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四种模式,都不能给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个满意的解答。因为,就业在这些理论中被假定为理所当然的前提,即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这种假设被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个现实所打破。笔者放弃了这种假定,提出了就业能力假说。这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就业能力这个名称已经存在,但不同学者的理解并不相同。笔者重新界定了就业能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种理论假说。就业能力是指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构成内容的不同,就业能力包含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而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能力和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而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根据相关主体的不同,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校、大学生和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最大边界;大学生的个人努力程度及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最终决定了其自身就业能力的大小;而政府通过高等教育政策,尤其是扩招政策,影响了大学生的相对就业能力,进而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结果。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笔者认为,教育服务是非同质的,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本身存在效率问题,高等教育价值最终凝结在大学生身上的量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就业和就业质量的关键。也就是说,就业能力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结果——这就是就业能力假说的基本内容。这种理论假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释是:目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源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它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角度,为解释和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与框架。
就业能力理论作为一种假说需要实践的检验。基于北京某高校的典型调查,从总体上证明了以下几点:通过高校在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调整、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的就业能力对就业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实际上证明了子命题1.1.通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就业行为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的就业能力对于就业结果也有决定性的影响,这证明了子命题1.2.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证明了命题1.政府的扩招政策引起的相对就业能力下降与就业结果的变化是相对应的,这证明了子命题2.1.高校各专业招生规模调整引起相对就业能力的下降与就业结果是相对应的,这证明了子命题2.2.把两者结合起来,即证明了命题2.就业能力对就业结果的影响由于学科专业和层次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综上所述,从总体上证明了就业能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就业能力是指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单个大学生的角度,就业结果取决于其就业能力;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就业结果取决于其相对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对就业结果的作用受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既然高校、大学生和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就业能力的大小,进而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结果;那么,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应该从这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