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14700000020

第20章 太空试验站问世(4)

以往,两架望远镜的间隔距离不能大于地球直径。现在这个距离被突破了,观察鉴别能力也更强了,这为测量观察银河系、类星体和其他星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射电望远镜借助量子加速器,可以测到极微弱的射线,其灵敏度比光学望远镜强数百乃至数千倍。“礼炮6号”上的射电望远镜像一把自动张开的“雨伞”,但“伞把”由3根支柱组成,射线接受器就安装在这上面。射电望远镜的控制台装在航天站的舱内,直径10米的抛物面天线伸出在太空站外。有了它,不管白天黑夜,不论天气好坏,宇航员都能测到地球表面的各种气象数据、海洋变化资料等等。

试制新材料。“礼炮6号”上的加热电炉是瓶状的,有多种用途。它可以自控温度和时间,能对所研究的物质加热、保温或冷却。用这种电炉和半导体晶体炉,可以在失重条件下获得半导体材料的单晶体、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宇航员研究了在地球上无法制造的材料的生产工艺。此外,考虑宇宙工厂的生产和永久太空站的建设,宇航员还进行了焊接、切割等工艺试验。

植物栽培试验。“礼炮6号”太空站上的宇航员在空间培植了郁金香,宇航员们把郁金香球茎种植在一种能产生人造重力的小离心机里,生长情况良好。1980年,“联盟37号”飞船的宇航员在太空站工作时,还试着在“太空温室”里培植兰花,不仅生长良好,而且还开了鲜花。宇航员还进行了小动物试验,从地面带到太空站的小蝌蚪在空间上下翻滚,似乎不辨方向。这些都表明,宇宙失重对动、植物生长有一定影响,但通过反复试验是可以找到合适的生长环境的。

生物医学研究。主要是在进化生物学、遗传学和外层空间生物学方面获得了新的资料。对人体长时期在轨道飞行,历来医学界有不同看法。失重对人体有很大影响。失重状态下,人的心脏跳动、新陈代谢、人体里氧气的消耗都比正常情况稍慢。此外,人的骨骼由于不承受身体的负荷,钙盐会减少;肌肉活动的变少,会使肌肉萎缩;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会使血液和血浆都减少。

宇航员们反映,由常压状态进入失重状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要完全适应轨道站上的生活,一般需两周至一个月的时间。反之,当从失重状态转回常压状态,同样是一个极不舒服的过程,好像有一种力量把他们的身子往地面上压,站立行走都不便,也需要再适应。这种再适应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在宇宙中呆的时间越长,再适应的过程也就越困难。无论是美国的宇航员还是前苏联的宇航员,在宇宙航行时,都有“恶心”、“感觉不舒服”

等反应。但一般在闯过飞行5天大关后,情况会稍好些。尽管他们普遍有叫苦现象,但人类在太空逗留的时间都越来越长,从加加林的绕地球1圈到季托夫的绕地球飞行1昼夜,纪录不断被打破,现在人类在空间生活的最长时间已经是237天了。

六、多姿多彩

前苏联宇航员在“礼炮6号”太空站上的生活是有规律的,也是比较丰富多彩的。在宇宙飞行时,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与地面上完全不同。由于“礼炮6号”绕地球一圈是90多分钟,所以每隔90分钟就有一个黑夜降临。因此宇航员的作息时间表是根据地球上的生活规律制定的。

“礼炮6号”上的宇航食品已经比较丰富了。专家们把宇航员的饮食的热量提高到3100大卡,这比“礼炮4号”的食物提高了300大卡。宇航员的食物和地球上已无多大区别。主食面包是由一个专为宇航员服务的专业化面包房烤制的。为避免咬开时碎屑到处“漂浮”,面包制成方形,每个重45克。每10个装成一塑料袋,吃时一口一个,放进嘴里再细嚼慢咽。“礼炮6号”上备有约70种食品供宇航员选用。太空站上的厨房设备,使宇航员们能吃到美味的热食了,那种只吃装在牙膏状管子里的单调的泥状糊糊食物的日子是“永别”了。

迄今为止,不管是前苏联还是美国,在宇宙空间要像地面一样的煎、炒、蒸、煮食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礼炮6号”太空站的宇航员们在轨道上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每天早上7点,自动装置会唤醒宇航员。他们起床后先从柜中挑选早餐,注入水,放在电加热器里。在热早餐的时候,他们用电动剃须刀刮胡子。这种剃须刀附有一个小匣子,剃下的短须都被吸在这个匣子里。刷牙不用牙刷牙膏,而是咀嚼一种类似口香糖的胶质橡皮糖,让污垢沾在胶质上达到洁齿的目的。

洗脸用卫生巾,这种卫生巾浸泡有护肤液,用它擦脸擦手即行。把这种卫生巾和梳子贴在一起,就可以“洗头”。“礼炮6号”工作舱的中部有活动桌子,平时靠舱壁,需用时便放下来。桌上有橡皮扣,可扣住加热好的食物。

桌上还有喝水的管子,宇航员饮水进食都在这里。

在太空站里,宇航员的工作是繁重的,再加上每天2至25小时的体育锻炼,自然大汗淋漓,但却只能用热卫生巾擦擦身子而已。宇航员每10天可以洗一次“淋浴”。“浴室”是一个聚乙烯圆筒,圆筒的底座上有固定的橡胶拖鞋,穿套在这双拖鞋上人就能站稳了。圆筒内的头顶上有莲篷头,只要一打开水笼头,涓涓细流就会喷在身上。这时用浸透肥皂液的卫生巾擦身,然后再冲洗干净就行了。不过在打开水笼头之前,宇航员必须塞住鼻子,在嘴上戴好呼吸器,否则污水就不客气地进去了。在淋浴结束后,必须擦干身子和“浴室”内壁,然后把它折合起来拴挂在舱顶上。至于洗澡的脏水,则成水雾状从“浴室”底座的地板上的许多小圆孔内进入废物箱,待聚到一定程度排入空间。由于水太珍贵,淋浴规定不得超过15分钟时间。

太空站的卫生间在工作舱与对接装置之间,有一个带拉手的橡皮帘子把它隔开。抽水马桶的一端同一个塑料盒套相连接,粪便解下后吸力会将之吸入塑料盒套内,然后封口进入废物箱内。每解一次,抽水马桶会自动更换一个塑料盒套。至于盛装粪便、污水、吃剩的食物和其他生活垃圾的废物箱,装满后就会弹射入宇宙,在进入大气层时自动烧毁。

此外,宇航员们在“礼炮6号”上每星期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吸尘,更换通风机的过滤器,用潮湿的布巾铺拭座舱舱壁等。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太空舱里要做各种实验,会“产生”许多脏东西,不注意清除,航天飞机就会被污染。

为了克服宇航员长期飞行中出现的孤独心理和改变他们单调的生活,“礼炮6号”太空站上安装了双向电视,不仅宇航员在轨道站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可以发回地面,地面的情况也能播发到轨道站,宇航员们可以和家属会面、通话。此外,太空站上还有录像、立体音乐,还能看小说、下棋、打扑克。

广播电台还为他们播送专门的节目。在通常的情况下,进入太空站工作的宇航员在返回地面时,体重都有下降。但随着宇航条件的不断改善,也有例外。

宇航员瓦列里·柳明在“礼炮6号”上工作了100多个昼夜,返回地面时体重居然增加了七百克。前苏联医学-生物学专家认为,这是“礼炮号”太空站的生活条件和地面的固有生活方式已变得接近的缘故,而其中头等重要的是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物。

当然,轨道上的“礼炮6号”太空站并非一切平安无事。1976年6月,两位前苏联宇航员在记录微陨石的薄片上发现了有近200个“微爆炸”痕迹。

这是宇宙中的尘埃和微粒撞击飞船后留下来的。这种肉眼看不到的尘土包含着所谓微陨石。它的直径要以千分之几毫米来测量。由于它以每秒将近80公里的速度运动,所以对在宇宙活动的人来说,无异于致命的子弹。不过进入太空的飞行器在设计时早已考虑到这点,外面已披上了一层“陨石防护屏”,所以微陨石奈何不了它。不过,航天器在轨道上受到撞击的风险毕竟是存在的。据统计迄今已有一颗美国卫星和一颗前苏联卫星被撞毁了。

目前在轨道上工作的卫星约二三百颗,但是能分辨出的物体却有5400多个,它们大多数是人类“制造”的。1961年6月29日,美国空军一枚二级火箭在太空炸成261块可跟踪的碎片,至今还有199块在绕地飞行。这以后太空中发生的爆炸有80多起,仅美国的9枚“戴尔他”火箭的第二级在太空爆炸,就产生了1400多块碎片。前苏联在试验反卫星武器时,19次爆炸在轨道上留下了约1000块碎片。在1975至1983年间,前苏联有意摧毁了自己的11颗电子监视卫星,“生产”了600块大碎片。这么多太空垃圾的产生,使人类的宇航风险增大了。

同类推荐
  •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原理和案例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原理和案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典型案例。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工程的基本概念,企业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处理、集成、分析、决策等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和工作原理,企业信息化的支撑环境,以及机械制造、家电生产、化工生产、冶金和电力等行业的5个典型企业信息化工程案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作为企业管理、计算机、通信、信息工程等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工业企业有关领导、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开发企业信息化工程之用。
  • 汽车养护与急救

    汽车养护与急救

    本书站在专业汽车修理人员的角度,从车主和驾驶员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用通俗化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汽车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驾驶员朋友自己能够动手或者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关于汽车养护翻故障应急修理的相关知识。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养护、汽车故障诊断基础、常见部件的保养及汽车运行中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 征服太空之路丛书:飞机的故事

    征服太空之路丛书:飞机的故事

    《飞机的故事》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由刘芳编著。《飞机的故事》图文并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让你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远的太空之旅吧。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技术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技术

    本书把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技术展示在读者面前。翻开人类发展的历史,人们不难看出社会的进程是与材料的使用和进步息息相关、互为依托的,材料科学与技术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链的运转,并成为其支撑点,乃至成为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从而被誉为“宇宙文明之母”和“未来最令人兴奋的学科”。令人兴奋的地方在哪里呢?那些纳米、巨磁阻、超导、磁悬浮、核磁共振、磁光盘、快离子导体等知识,也许正是你想知道的。
热门推荐
  • 众神环绕

    众神环绕

    身怀强大龙凤血脉的姐弟,被称为废物的被悔婚者,被恶魔替换心脏的苦行者,他们对夏小天都不太友好。
  • 陆先生你被逮捕了

    陆先生你被逮捕了

    【1V1甜宠爽文无虐】Y城人人都知道陆泽君是个心狠手辣,他无论对谁都冷酷无情,可偏偏对她无可奈何。她顾氏集团唯一继承人从小在国外长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小姐。偏偏不按常理出牌,隐瞒身份进入娱乐圈做十八线小演员。【网友】:一个没有演技的花瓶居然抢我们苏姐的镜头,没有自知之明。【顾汐】:一脸不屑,演技姐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演技“不要蹭我家哥哥热度”“就是,自己没热度还蹭我家哥哥热度”【顾汐】:我缺这点热度,老娘还看不上呢。陆憨憨霸气出场【陆憨憨】:谁敢说我媳妇,我一句她就能被捧上天,我媳妇只能欺负【顾爸爸】:我宝贝闺女我捧着我宠来不及,居然有人敢说我女儿,乖女儿别玩了回来接手爸爸公司吧,嘿嘿【专一妻管严陆憨憨VS扮猪吃老虎顾汐汐】第一本书写的不好的地方请谅解,请大家多多支持爱你们呦,比个小心心?
  • 霸道总裁的失忆新娘

    霸道总裁的失忆新娘

    她夜夜都被同一个梦境困扰着,却始终不曾看清那个哀戚的女人,绝情的男人是谁,一如她始终没有找回失去的部分记忆一样。当真相揭穿,难堪的过往都摊在了面前,她该怎样去面对自己那没有了方向的心?
  • The Accidental American

    The Accidental American

    The Accidental American calls for a bold new approach to immigration: a free international flow of labor to match globalization's free flow of capital. After all, corporations are encouraged to move anywhere in the world they can maximize their earnings.
  • 九阿哥的物妖福晋

    九阿哥的物妖福晋

    简介因为主人的夫人嫉妒,可怜她还没成形的物妖硬生生被丢到这没有丝毫灵气的世界里。幸好她的本体是盘古身躯所化成的上古灵玉,皮糙肉厚才禁得起时空缝隙的挤压,因祸得福顺利投成人胎,又因为自身所带的灵气充裕也不耽误自身修行。这篇小说大概说的是,一个被几位仙君特意改造的萝莉物妖在还没来得及被享用时就被投生在清朝,成为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嫁入了最尊贵的帝王之家,成为那个美艳风流的九阿哥的福晋的故事,O(∩_∩)O~。
  • 美丽食用主义

    美丽食用主义

    本书重点对各种美容难关把脉,对症下药,既介绍了多种美容难关,又介绍了多种天然食材美容品,让你从里到外彻底美容,让食物真正成为你的美容专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沐夏之轩

    沐夏之轩

    我是沐夏,9岁那年我遇见了你叶瑾轩,那是在一个靠海的小城镇,那时的你已是帅哥初长成。7年后,我16岁,那时的我来到你的学院。我们的相遇注定了我们的缘分。你是完美校草,我是纯情校花,我们不就是天生一对吗,初见时我说到。当一切回归,我问过他:"轩,你还记不记得我曾经和你说过的那句话吗",“丫头你说过,我一直在,可是我不在了呢"。叶瑾轩愁眉苦脸地说“啊,你……”我们的夏夏皱着眉,“因为我被你拐跑了呢!”我们的男猪脚一脸邪恶地说到。
  • 红尘猎人

    红尘猎人

    兵王?学霸?商业领袖?猎人?红尘之中,我叫方仑。
  • 争夺校花

    争夺校花

    这是发生在我自己的学校里的,第一本书,写的不好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