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年轻的父母缺少经验,所以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
父母的思路决定孩子的出路
父母的思路决定孩子的出路。父母要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孩子;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孩子。
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你是否真正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病源多半在树根上。这时就要深入树根寻找原因,而不是仅仅把关注点停留在花朵本身。父母们常常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反映。所以,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父母。
父母的思路决定孩子的出路。父母能走多远,决定孩子能走多远;父母能有多高,决定孩子能有多高。所以父母应该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孩子;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孩子。当我们希望孩子爱学习时,先问问自己是否爱学习;当我们希望孩子有进步时,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进步;当我们希望孩子用心时,先看看自己是否用心。原件不变,复印件能改变吗?学习不仅是孩子的事,父母也必须时时不忘给自己充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孩子。只有父母好好学习了,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智慧教育大于知识教育
许多人往往把知识多看作有智慧,于是拼命地往自己的头脑里装知识。等自己当了父母以后,他们又把这一“希望”放在孩子身上。
其实过多的知识并不代表智慧。电脑能够随时调出无数的知识信息,但它并不能代替一颗有智慧的人脑。
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满实的状态。对于人脑来讲,智慧不取决于里面有什么,而取决于有多少空间。大脑里空的部分越多,运用知识的空间和能力就越大。这就犹如电脑的硬盘和内存里空白越多,它的运行速度就越快一样。
教育孩子,既要给予使他有,更要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的脑袋填得太满。否则,他的脑袋就犹如一个瓶子被塞得太紧太实一样,只会死读书,智慧就发挥不出来了。
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孩子是否健康有三个指标,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强。其中,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意志坚强、宽容自信、奋发向上,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要想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父母就必须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博冠国际的一个会员把孩子培养得非常不错,于是我特意请她参加了案例分享会。这时我才知道,她为培养孩子经历了一段非常曲折的心路历程。
当年她先生在外地工作,她自己又要为考研做准备,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好把孩子送进一家寄宿制幼儿园。当时她并没有觉得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什么不好,因为她身边的许多人都把孩子送进了这所幼儿园。
刚开始,她发现孩子有了很多进步,比如睡眠习惯好了,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不会天天闹到很晚才睡觉,但是慢慢地她发现孩子每个周末回到家后,脾气变得越来越大。后来通过学习她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要遵守很多规矩,情感得不到释放,所以回到家里就会通过发脾气引起家人的注意,寻找温暖。但当时她根本不知道这一点,只是觉得孩子太难管了,恨不得让孩子天天住在幼儿园里。她甚至想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也上寄宿学校算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并习得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她这才知道孩子脾气大是因为孩子有情绪需要宣泄。如果父母没有采取有效的引导方法,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抵触情绪更加严重。于是她在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没有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小学。
虽然工作很忙,但每天下班后她都会抽出大部分时间陪伴孩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孩子的情绪也越来越稳定,很少大发脾气。
现在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发展得不错,独立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升。2014年暑假,孩子参加了一场国学演出,参与了一部电视剧的拍摄,还和我的孩子一起去参加了童子军夏令营。
如果案例中的那位学员继续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小学,甚至寄宿制初中,那么对孩子的心理肯定会有更大的影响。幸好那位会员及时关注了孩子的心理问题。
当然,并不是说寄宿制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肯定会有不好的影响,关键是父母有没有关注到孩子内心的需求。如果父母的工作真的很忙,孩子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父母又能在周末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孩子是可以上寄宿制学校的。问题的关键是,父母不要疏忽孩子的感受,出了问题不能一味地指责、粗暴地说教,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在这方面,我的教训很多。如果我的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我有时就会很生气地训斥他们,结果不仅没能解决他们的矛盾,反而让局面变得更糟。如果我当时能够心平气和地聆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与他们平等地交流,状况就会好很多。在这方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的榜样。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另一个男生,就制止了他,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男生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个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男生疑惑地接过糖。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这时陶行知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生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听后又掏出一颗糖:“你已经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倾听孩子的心声
人们常说倾听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多表达,在倾听的过程中辅以点头、微笑、拥抱,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将变得更好。
很多父母没有与孩子交流的习惯,有的说自己忙,没有时间;有的说与孩子没有共同话题,很难说到一处。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几个孩子在一起叽叽喳喳,互相诉说着自己父母的不是,语气里流露出对父母的不满。
“我妈从来不愿意听我说话,也不允许我插嘴,她总是说,小孩子懂什么,一边看书、做作业去!”
“我家里人都是各顾各的,很少在一起说话聊天什么的,很闷哦!”
“话说不到一块儿,还不如上网聊天痛快。反正大人不喜欢和我们孩子聊的。”
孩子是很喜欢与父母说话的,因为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有了高兴的事,首先想到的是告诉父母,与父母分享快乐;如果有烦恼的事,也最想得到父母的开导,希望父母能替自己分忧。如果父母能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情绪,耐心地倾听孩子,特别是其情感上的倾诉,不仅能与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与孩子建立起朋友关系,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还能及时分享孩子成功的快乐,帮助孩子排忧解难,消除孩子精神上的包袱和情绪上的垃圾,让孩子变得轻松快乐起来,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去年有一次,我的女儿抱着我说:“妈妈,你真好。”我听了心里特别开心。我的女儿比较有个性,而我很强势,所以我们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经过学习我发现:如果父母能够静下心来,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在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你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而是尝试着与他进行平等的交流,孩子是能感知到你的用心的。
做善于发现的父母
有智慧的父母一定善于发现孩子的特点、长处,并让孩子知道你看到并且欣赏他的长处。这一点很重要。对孩子而言,父母是他们最看重的人,父母对他们的看法和认识对孩子的自我认识以及亲子关系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仅仅从孩子的学业发展出发来看待和评价孩子。
发现孩子的兴趣
望子成龙是大多数父母都不能避免的通病,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于是他们给孩子报英语班、美术班、舞蹈班,钢琴班……“胁迫”孩子成为全才,孩子的心灵因此埋下了抑郁的种子;有的父母盲目崇信放养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孩子因此变得任性妄为。而事实上,逼迫和放任都是不对的。
父母要做的,首先是帮助孩子发现兴趣。孩子在没有长大之前,对世界的了解十分有限,可能还不太可能明白自己什么有兴趣,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帮助他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只有当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并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有了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之后,才会越学越好。
其次,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增加游戏深度,以便让孩子尽可能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巩固兴趣的最好办法。其实,如果孩子能长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不仅能使其心智得到充分发展,也能培养其专注力,这是他今后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发现孩子的成长
父母不要用急躁的心态和方式养育孩子,而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适度引导,做孩子的成长教练。
父母和孩子之间,到底是孩子成就了父母,还是父母成就了孩子?我认为二者是相互成就。因为父母在做孩子成长教练的过程中,其实也在修炼自己、提升自己。
首先,父母要观察孩子,发现孩子成长的关键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其次,父母要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在很多家庭,做妈妈的最看不惯孩子丢三落四、胡乱摆放东西,会习惯性地一边唠叨,一边替孩子整理,结果孩子被养懒了。等妈妈觉得孩子已经足够大,再要求孩子“做好自己的小事”时,孩子却早已习惯了被妈妈伺候的日子,不愿意动手了。
勤快的妈妈反而更容易培养懒孩子。所以聪明的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变得“懒惰”一些,给孩子表现或锻炼的机会。
发现孩子的能力
每个孩子,因天赋、家庭环境等原因,显现出的才能肯定是不同的。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不能对自己的能力作评价,当他在自己的创造自由实现以后,不仅陶醉于自我欣赏、自我赞美和自我肯定中,更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赞美和肯定。这种迫切希望如果得到满足,将会增加他的愉快感,还会更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他身上的潜能。这时父母要做的,是进行赏识教育,及时肯定孩子的才能,并将其培养成孩子的独特优势。切不可对孩子“泼冷水”,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导致孩子以后不敢做事。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
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做事轻做人。这些功利性太强的观念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父母要有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孩子要先成人再成才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新世纪的学习者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一标准为父母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先把孩子培养成人,再考虑成才问题。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杀害室友事件曾经热闹一时。记者在采访林森浩时问道:“每个人做事都有一个底线,为什么这最基本的东西,在你长到这么大,而且你的智商这么高的时候,反而没有具备?”林森浩回答:“不知道。我觉得这些东西是需要学习的,就是你头脑里的底线,你做事的习惯方式、思维方式都是需要你学习的。除非你在很小的时候,可能你的家庭、周围环境存在那种很强烈的、反反复复的刺激,导致你头脑里从小就形成这种习惯。要是从小没有,那么你长大之后要学习,必须是要自己反复不断地强化。”
作为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为什么林森浩的思维模式和他的智商模式如此不匹配?他自己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一个人幼年时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对他的人格养成及长大后的思维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的生活从家庭开始,且家庭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处所-孩子从出生到就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这样一来,父母的素质、教养、人格、言谈举止、生活方式、处世态度等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孩子,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能否成人很重要。
要培养孩子成人,我建议父母从培养孩子的德、能、体、智等四个方面下手。
首先要在德这一方面下功夫。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可见,做人是立身之本,具备优良的品德是成才的基础。
在这方面,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要培养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懂礼貌、关心他人、艰苦朴素、有较强的责任心。在家庭美德教育中,父母要教育孩子爱自己的家,尊敬、关心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和指点。
在能力方面,父母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独立能力、社交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懂得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此外,应培养其拥有健康的心理,少点嫉妒心,保持平常心,拥有坚强的意志力。为此,父母要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