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借奥运之机大范围、整建制地向世界集体亮相,中国品牌的响亮存在,其意义也绝不仅存在于当下,势必会越来越广泛地影响未来。
奥运的喜悦还没有散尽,以三鹿为肇始,发生在中国奶业企业身上的三聚氢氨“毒奶粉”事件无疑让我们在世人面前深度蒙羞。
奶制品企业是眼下国内硕果仅存的几个以本土品牌占据大半江山的行业之一, 三聚氢氨让一个行业迅速被消费者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其责任路人皆知。这一事件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点:无论你从事什么,底线是不可以试图去碰的,否则的话只能被唾弃。
接近岁尾,美国金融危机的“蝴蝶效应”越过大洋衍生成了一场经济风暴,我们的制造出口企业首当其冲,深受其害,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冷不防,世界已经陷入了经济衰退期。很显然,我们的企业并没有准备好。“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学会如何过冬,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坚持过这个似乎看不到头的冬天,成为所有企业界人士时下必须审慎面对并要努力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走过2008,我们在年轮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反思,然后沉静、坚定地前行,和着即将敲响的新年的钟声!
《卓越管理》2008年12月
穿越不可预知的迷雾
——2009新年寄语
我想,这个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们从来没有以如此复杂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去的一年的确让人难忘,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之深、之广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许多人的生活因此而彻底改变,可在改变的同时心中对未来却又是一片迷茫。于是,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在纽约时代广场,在世界的不同地方,人们齐聚在一起以焰火、香槟告别陈年的郁闷,带着各自的期待与憧憬迎接崭新的2009年。
而新的一年的世界经济走势却不被许多人看好。以美国学者鲁比尼(曾经准确地预言了美国金融海啸的发生)的观点为例,他认为2009年世界经济必然整体向下,经济低迷的情形远没有结束。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受国际经济减速的影响,出口陷入停滞,失业率大幅上升。虽然有2008年11月9日十项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加之放宽金融政策的举措,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整体呈现颓势的情况下会有不错的表现,但所有的预测都是苍白的,尤其是在世人信心空前丧失的今天。
毫无疑问,我们的前路上充斥着一片不可预知的迷雾,关键是,我们如何穿越。
第一,要学会改变自己。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大雾里行走,首先要做的是观察清楚周围的情形,接下来要放慢脚步,让迈出去的每一步都能脚踏实地。同理,企业也应该审时度势,在现实的情况下主动地去做出相应的调整,无论是对长期的发展战略,还是对短期的经营目标,都有必要做出一些不同程度的改变。经历了经济增长的亢奋期,虽然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放慢发展步伐的现实,但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却有机会让企业人真正沉静下来思考,继而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毕竟,即便走得慢一点,也是在前进,总比急行却摔个大跟头要明智得多。
第二,汲取榜样的力量。还是在雾天里行走,如果发现前面有引路的人,我们就比较容易校定和清楚自己的方向,这实是行路人之福。从前行者的那份坚定、经验与担当中,我们可以汲取无限的力量。我们《卓越管理》杂志与6位专家评委一道,评选出了“2008中国企业十大卓越管理年度人物”,相信他们的成功与成就必然为国内企业界人士带来很多智慧与启发,为中国企业界冲出迷障奉献自己的光亮!他们是: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宁、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吴长江、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锡高、山东东阿阿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玉峰、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山东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旭宁。
在坚定与智慧、执着与梦想面前,所有的迷雾都微不足道!无论是荆棘与鲜花,很幸运在前行的路上能始终与你们一道。在此恭祝《卓越管理》全国读者朋友们新年好!
《卓越管理》2009年1月
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
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全球蔓延开来,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也显而易见,最为明显的是珠三角大量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据一份资料显示,预计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可能较2008年大幅下降达20%左右。于对外贸经济的依存度逐日加大的中国而言,2009年无疑是极具挑战且无比艰辛的一年。
困难艰险,横亘眼前,消极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对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洗礼的中国企业而言,更有条件和理由去直面危机,跨越成长历程中的这道坎。战胜困难,当然需要许多因素和条件,但最不能忽视的因素是:信心。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温家宝总理在谈到美国金融危机时曾说。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对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优秀的品质:一是性格具有坚韧性;二是善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进行成果的积累;三是很自信。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强者越来越自信,自信又使强者越来越强。不同的表述却传递出了同一个信息,即信心可以超越其他外部条件成为达成既定目标的最重要前提。
信心或自信其实就是内在地、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行”的感觉和信念,这种感觉和信念就能够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和发挥出来,创造更大的成绩。研究表明:做同样一件事情,有信心地去做和没有信心地去做,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如何树立自信?最重要的是行动!
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一个寓言故事: 两只青蛙在觅食中,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牛奶罐,罐里的牛奶足以使青蛙遭遇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全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啊,我永远也爬不出去,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看见同伴沉没在牛奶中,并没有沮丧,而是不断地对自己说:“上帝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它每时每刻都鼓起勇气,一次又一次奋起、跳跃——生命的力量展现在每一次的搏击和奋斗中。不知过了多久,它突然发现脚下黏稠的牛奶变得坚实起来。原来,它反复的践踏和跳动,已经把液体的牛奶变成了奶酪!经过不懈的奋斗和抗争,它终于赢来了胜利,轻盈地跳出了牛奶罐,回到池塘。而那只沉没的青蛙却永远留在了奶酪里。其实,这个寓言故事只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行动起来可以为信心助力!
在空前的危机面前,沉沦与奋进是两个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但选择的权利可能仅有一次并且稍纵即逝。在这个关口,对那些犹豫不决者而言,可能缺乏的就是那么一点点自信和行动力。
一位哲学家曾说:“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这就是自信心的作用。在这里笔者想赘述一句:“当你拥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并且付诸行动,你就可以将困难抛在脑后,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以此与企业界同仁共勉!
《卓越管理》2009年2月
赢一次不代表你可以赢第二次
——创业应伴随企业生命的全过程
谈到创业,许多人在心目中或许认为那是一个一劳永逸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创业一定是与企业的生命历程伴随始终的。缺失了这一意识,企业将会处于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首先回顾一下创业需要的几个要件:激情、对环境的洞察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检视一下这几个要素与企业发展过程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就不难发现本文立论的基础之所在。
激情是企业不竭的动力之源。激情是创业的首要条件,也是区别创业者与其他人群的最显着特征。“骏马扬蹄嫌路短,雄鹰振翅恨天低!”正是这种汹涌于胸中喷薄欲出的豪气可以让创业者敢为人先,敢于去冒险,从而平生了许多冲破藩篱、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企业在任何阶段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设若失去激情,也就失去了勇气,困难如山,将会压垮创业者的意志。
洞察并驾驭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的基本功。所谓环境,都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即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背景。对于企业而言,存在着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变化是环境的唯一特征,创业者会尤其注意自己所选择的创业项目时下身居何处,未来路在何方,以求得与环境的相容相生甚至相得益彰,否则可能连出生的机会都得不到。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企业人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可能会无意识地钝化。殊不知,此举极有可能把企业引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
有效持续整合资源的能力一刻也不可以偏废。创业之初,缺人才、缺资金、缺市场,创业者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最大限度地将自己能够争取到的资源为我所用。上述问题可能在企业初创阶段结束以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资源匮乏”是企业的常态,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没有在战略思维的层面上建构起资源整合的思维方式,没有将联合与协作的能力有效提高,只停留在“画地为牢,坐井观天”的阶段,那么企业永远也不可能长大。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赢了第一次,即第一次创业成功后,作为幸运者,你必须学会调试自己的心态,因为你所仰仗的事物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那种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接下来你必须仰仗你的团队,否则,你也很难赢第二次。杰克·韦尔奇对此有这样的忠告:“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
企业是一个生命体,作为心脏和大脑的企业领导者不仅要永葆激情,还要审时度势,以变应变,驭领全局,始终以创业者的心态去关照护佑整个企业。真如此,则会给企业带来福祉。
《卓越管理》2009年3月
富而好学 富而好礼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去贫致富的速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经济单极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崛起如果不能带来文化的崛起,就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崛起。
不可否认的是,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相比,文化的勃兴显然滞后。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大政治家管仲说过这样一句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当年的语境应该是促使齐桓公采纳其“强国必先富民”的政治主张。其实“仓廪实”“衣食足”并不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充分条件,最多只是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仓廪实”“衣食足”只是个前提。所以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引用管子的话时将其改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下的中国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 “仓廪实”且“衣食足”, 但我们社会中却大量存在着心灵粗鄙、言行粗鲁、行为粗野的社会现象,不但不知礼节,更不知荣辱。由此看来,“富裕之后文明”的路的确还有许多功课要补。
如何补上这一课,让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得以大幅提升,在国际社会中收获更多的尊严与尊重?这是摆在所有国人面前一道待解的命题。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孔夫子就给我们开出了一剂心灵鸡汤:富而好学,富而好礼。
由富而贵,“好学”是孔夫子给出的路径。他接着阐释:“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干事机敏,说话谨慎,去有道之士那里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了。前半句是讲做好自己,后半句是讲向比自己才德皆高的人士虚心学习,以正德正道为镜鉴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笔者以为除此以外,学习的路径还有很多,特别是我们身处这样一个资讯无限发达的时代,但关键是不能止于富,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丰满自己,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真正价值。
富而好礼,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夫子认为,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的人不如虽贫穷却乐观、富裕而好礼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把“尚礼”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行为标签,要求我们不因贫穷富贵、地位的变化而转移,这也是中华文化一脉历经五千年而依然熠熠生辉的原因之所在。
经济的振兴令我们的硬实力显着增强,增加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没有软实力,没有文化的振兴与之相匹配,总归会弱化我们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所以提出这个命题,希望富裕起来的国人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加自信地去迎接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到来。
《卓越管理》2009年4月
智及仁守 和而不同
——读《论语》体悟企业基业常青之道
缔造一家百年老店,让自己亲手创造的品牌在未来长久的岁月里持续地熠熠发光,成为许多企业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正因为有了对美好愿景的无限憧憬和务实践行,才使得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但仔细深究起来,发现这其中也有可叹的一面,因为对百年企业的诉求有许多只是停留在企业口号层面,或者干脆仅仅是为了一时宣传的需要,根本就缺乏对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思考和深层认知。
做恒星,还是流星?这的确应该成为企业家群体应该去审慎思考并深入面对的课题之一。
最近,笔者捧读《论语》,发现孔老夫子有两个论断精微至极,如果能成为企业家们身体力行的行动参考,必将有助于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在这里一起与读者诸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