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教祖的产生, 教团组织的建立, 布教活动的兴起开展, 宗教的形成, 使原始巫术的祭祀变成了宗教活动的仪式。而原有的巫咒、方术等法术, 一旦被宗教吸收成为宗教的重要神职手法。随着这三部分各自独立与专门化, 战国以后, 道教的道士继承了方士的祭祀、方术这两点, 并向宗教方面发展, 又成为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 道教吞噬了巫术,与医学相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 医学从方术、巫术的医学中分离出来。《史记·扁鹊列传》中记载了“六不治”, 其中之一即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保留在中国医学中的巫祝残余除了道教中画符吞符水外, 只有“祝由科”, 进行方术色彩浓厚的咒术治疗。但至明清时期, 也已无流传了。
b..道教医学的内容道教医学的内容, 以其医学理论来看, 具有与现在的中国医学几乎相同的内容。脏象说、经络说、五行生克生成说、禁忌说, 以及汤液方剂、丸散膏丹、本草学, 道教与中国医学是相通互补的。
道教医学的医术, 可分为物质疗法、精神疗法、运动疗法。
(1) 物质疗法有服食药物法、调节饮食法、辟谷绝粒法、服符水法、服外丹药物法、服气法、胎息法、保守精气神法。
服气法又称吐纳服气法。道教认为“口鼻天地之门, 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气, 口吐浊气,鼻引清气, 所谓吐故纳新是也”。它着重于一呼一吸之间机能的锻炼。
胎息法: 模仿胎儿在母腹中数息闭气的功法。
保守精气神法: 修养身心首先要保养精神, 《太平圣君秘旨》曰: “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 精不去其形, 念此三合为一, 久即彬彬自见, 身中形渐轻, 精益明, 光益精, 心中大安, 欣然若喜”。成为养生学的主要核心。
(2) 精神疗法、包括斋戒法、禁咒法、坐忘守一法、反视内观法等。
守一法: 指在高度入静状态下实行静功锻炼。其要在于抱玄守一, 养神炼意, 瞑目收心, 返观内照, 这样便能达到精神内守, 真元充盈。
返视内观法: 有的反观人体内部脏器的形状、颜色、大小并加以吐纳呼气; 有的存思天体星辰、日月、五色之气、天地山川诸神。
(3) 运动疗法, 则包括各种导引体操法、按摩法、运气法、内丹法、房中术等。
导引法: 按《庄子》呼吸吐纳、熊经鸟伸8字即最古老的导引法, 模仿各种动物动作进行锻炼, 有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猿据等动作。有赤松子十八势、钟离八势等。
运气法: 处在自己意念的指导下, 使体内气机循行一定的路线到达致病之外, 或依循某一特定的体内循行路线进行内炼。后者又称为周天功法。周天功法可分为小周天与大周天。当大周天循环时与《易经》相联系, 用12种卦象表示“进火”、“退火”, 遵循大自然的循环, 随着阴阳的进退“进火”、“退火”, 把人的修炼和大自然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道教医学从内容上看较中国医学广泛, 内容丰富, 医法有宗教的特色, 临床亦有疗效。
特别是精神疗法, 气功的作用不可低估, 几千年来不但没有灭亡, 反而越来越发达。神秘的气功, 折服了中外人士, 这也是道教的贡献。
(c)道士、医师在医学方面, 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从命名和内容看, 它都与道家黄老之家相关, 而展示道教与中国医学的关系的另一个突出的例子, 即历史上著名的医师是道士。著名的道士又是医师的事实可以举出很多, 这是认识中国医学与道教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些医师如张角的弟弟张果、张宝自称太医, 可见太平道兴起也曾以治病笼络过群众, 著名的道教徒葛洪(283—343)在其《抱朴子》中, 重视胎息、房中、服药等, 阐述了道教求长生成仙的实践活动。并著有《肘后方》。道士殷仲堪“父病积年, 躬学医术, 究其精妙” (《晋书·殷仲堪传》)。
又如: 陶弘景(456-536)道教史中的重要人物, 他编著了《本草经集注》、《肘后百一方》、《陶隐居本草》、《养生经》、《养生延命录》等。在医药、本草两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他著有《效验方》, 他比较重视实践, 甚至以自身经验阐明疗效, 他还著了《登真隐决》, 描绘了日光疗法。陶弘景传授呼吸长生法给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开祖昙鸾, 使他一时几乎成为道教徒, 在今天的道书还收录有《昙鸾大师服气法》。由此亦可知道佛教与道教徒也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道法的。
被后人推崇为药王菩萨的孙思邈真人, 将道家内修理论和医学结合起来, 把养生也作为医疗内容, 著有《存神保气铭》、《保生铭》, 最著名的医书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收录很多道教医学的内容。北宋王怀隐, 初为道士, 太平兴国初归俗, 奉命为尚药奉御, 参与修成《太平圣惠方》100卷。道士崔嘉彦著有《崔真人脉诀》, 元代王中阳, 自号洞虚子, 著有《泰定养生主论》。
陈寅恪先生说: “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 然其所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 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 故吾国之医学学术发达出道教之贡献为多。” 反观道教, 在化学、医学、卫生学、音乐、美术、书法、体育治疗诸方面均有卓越的贡献, 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没有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即没有博大精深的内涵。
道教中充满了文学艺术的内涵。其中不乏优美的古代神话、仙歌仙诗、神仙传记。各类神灵的颂词、内丹家的诗集, 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道教宫观建筑、绘画、书法、神像、法器, 不少就是古代艺术珍品, 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古代的小说、诗歌、庭园建筑、山水画、盆景, 以道教为体裁或受道教神仙风格的影响, 亦是不胜枚举。
(1))道教音乐与民间传统音乐道教对中国传统音乐有较大的影响。南北朝时北方寇谦之为清除旧教的弊端, 重整五斗米道, 除了进行宗教教义、组织、教仪、教典的改革外, 创作吟诵云音, 即华夏颂, 步虚声, 这是道教音乐最早的书面记载。唐代比较重视道教音乐, 创建了管理音乐的机关叫“仙韶院”。唐玄宗亲自编撰仙曲《霓裳羽衣舞》、《紫云回》等。北宋道书《玉音法事》,其中共记录唐代传至宋代的道教曲谱共五十首。惜用曲线记录唱腔, 现今无法复原成乐谱。
道教音乐与我国的民间传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道观还是民间道坛演唱演奏的道教音乐, 与民间音乐之间, 在曲目、曲调、形式、演唱和演奏风格上都有许多相通之处, 彼此相互吸引, 相互借鉴, 其中有很大部分可以说既是道教音乐, 又是民间音乐。
从道教音乐发展的历史情况来看, 除了一部分是由道教职业者或信徒创作的以外, 道教职业者为了向群众宣传教义, 常常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各地民间音乐, 将民间音乐, 充实到道教音乐中。在音乐使用上出现了不少交叉现象。譬如, 我国道教活动较为广泛的四川西部地区流传的道教音乐, 就与它的地方戏曲———川戏、曲艺以及民歌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的器乐曲牌《小开门》、《扮装台》、《将军令》、《汉东山》、《南景宫》等, 在道教音乐中能见到。在全国很有影响的苏南吹打、西安鼓乐等民间乐种, 不少曲目既由道教乐师演奏, 又由民间吹打艺人演奏, 因而形成了所谓“道派” 与“俗派” 之分。可见, 道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