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3300000011

第11章 老子道德五千言到底传达了什么

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研究员延涛

老子生前留给我们的五千言《道德经》到底向世人传达了什么? 这恐怕是一个很难短期取得共识的论题。在中国历史上, 有关老子思想学说的分歧大概是最多、持续最久的,误读误断误释可谓汗牛充栋, 举不胜举, 历来归入神秘学一类。道教的出现, 更将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由神秘推向神化, 由可信推向迷信, 由易知易行推向莫知莫行。直至今天, 不少泰斗级大家们的结论, 仍然压着老子及其学说抬不起头来。一个多世纪以来, 西方人把视角转向东方, 转向中国, 对中国文化的源头经典《易经》、《道德经》发生兴趣, 掀起一次胜一次地研究弘扬浪潮, 这让持宝的中国人大惑不解到开始警觉再到奋起赶超。不是中国人当初执迷不悟, 实在是封闭锁住了开放的视觉, 少了比较意识和科学自觉。如今时代大为改观, 有限的开放时域尚不足以唤起中国人意识深处沉睡的智慧和潜能, 还有待时日,急不得, 何时能够扫却覆盖在老子及其道家学说头上的尘垢和阴霾, 尚难预断。但是, 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西方人, 是他们带有回归式的启蒙唤醒了中国人, 重新认识自己的老祖宗老子, 重新解读和评价老子。虽然西方人的研究很是诱人, 足以令国人自豪、骄傲以至发狂, 然而冷静看来, 其论深刻有限, 表论多有, 不乏失准, 对其精气神魂的理解和判断未必到位。这种工作正是要我们中国人来做的, 可以借鉴西方人的思路, 借助他们的方法和工具, 走出一条创新研究之路, 糅合东西方众论之精华, 形成一种科学一体的新老学观。

如果要问老子道德五千言向世人、向后世子孙、向今天的我们传达了些什么, 在我看来, 有五个有内在关联的基本命题, 当属核心要义, 最高境界, 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命运,也关乎到人类的命运。

一、它传达的第一个基本点是, 自然高于一切。

人类是自然开出的最美花朵, 然而对于自然也只是一粒微尘而已。为着便于阐述, 这里将“自然” 定义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至大无外。今人所理解的自然、自然界或宇宙世界当然包含其内。人类不论以多大能耐在多大程度上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然则终究是微不足道的。人类可以陶醉于改造、征服、控制自然的成功与胜利, 可是继踵而来的除了自然的报复与惩罚, 还有什么?! 人类终究是无法逃离自然的, 人类只能听从自然安排。只有在这种安排中, 人类也许才可以以其主观能动性, 局部有限暂时地赢得向大自然进军的某种欢悦。即便是今天的人类在智慧和技术上可以改天换地、上天入地、移民地外、定居别家星球, 那也不过是服从自然前提下顺从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而已。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老子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之说, 实在是极其智慧的奇妙绝伦, 只用十三个字就道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奥秘和真谛。这是告诉人们,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 也是最高关系。人生在地, 从地而行; 地处天(宇宙) 中, 从天而行; 天在道(结构关系规律和功能演化规律) 中, 从道而行; 道乃自然本有, 从自然(一个至大无外至上永恒的有机统一整体) 造化而起作用。这个公式是老子的独家发见, 可以命名为老子公式, 至今没有人超过他, 也无法超过他。从这个公式中不难明白, 人处在最低层位, 自然处在最高层位, 但同处平等地位。人类应当从中去“认识你自己”, 掂准自己的分量, 恰当定位自己, 找准自己在自然中的合理合适位置, 然后再去想, 再去做, 去播种, 去收获。狂妄自大是要不得的, 吞地吃天是要不得的。如今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人所共知, 人类向自然索取已太过分了, 早过度了。所以才有年复一年不断加码的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人们应当记住“四法” 之道, 还应记住“四生” 之道即“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这一宇宙生成律, 万物生成律, 人类生成律。“四生”、“四法”

相契, 才有老子主张的“无为”、“无争”、“和光”、“同尘”、“寡欲”、“知足”、“慈俭”、“倚伏”、“终始”、“不敢为天下先” 等一整套“道法自然” 的大智慧。可惜, 这层道理, 今人懂得的不多, 相反, 人们依然反其道而行之, 依旧在疯狂索取和无顾忌掠夺。

人们真的听不到伤痕累累、面目全非的大自然的叹息吗?二、它传达的第二个基本点是, 人的问题大于一切。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恶化背后, 实质是人的问题, 是社会问题。霍金移民宇宙计划用意背后, 恐怕也是社会问题, 是人自身的问题。相较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是次生关系。但是这种次生关系却会决定前种基础关系。人对自然的破坏不只是自然问题, 说到底是更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比较而言, 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好处理, 因为无意识的自然太大度, 只要有点意识、有点觉悟, 调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是社会的矛盾。如今的世界纷争不断, 凭借的就是一个实力。实力从哪里来? 从索取和掠夺自然来, 自己的自然不索取掠夺, 就索取掠夺别人的自然, 于是纷争由此而起。民族纠纷, 国际争端, 诉诸武力, 激生强权, 莫不为着利益。不难明白, 社会问题愈糟糕, 自然受到的侵害也愈烈。人与人的问题, 民族与民族的问题, 国家与国家的问题, 地区与地区的问题不处理好,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无法友好相处的。对于类似的社会问题, 两千年前的老子实际看得一清二楚, 老子是个胸怀天下的人, 主张“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以百姓心为心”, “和其光, 同其尘”, “抱一而为天下式”, 倡导“不贪”, “不积”, “不争”、“不居”、“不恃”、“不武”、“不敢”、“为天下, 浑其心”、“上善若水”、“报怨以德”、“治人事天以啬”、“以正治国”、“大国下流” ……在老子看来, “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以无事取天下”。从中不难推知, 老子虽然大倡“道法自然” 之大道,然而, 他把自己的视角选在、视点放在人的问题上, 放在社会问题上。他寄希望人们“知常”, “为道是从”,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显然追求一种“天长地久” 的理想和谐社会。由此不难判知, 他的道德五千言不是出世之道, 而是实实在在的入世之道, “易知而易行”, 可谓调解和处置“修身”、“治人”、“事天” 一类社会大问题的上上典。

三、它传达的第三个基本点是, “中” 道贯通一切。

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须先从解决人的问题、社会问题入手, 解决之法是道德五千言充满全篇始终的立“中” 之道。不同于《易经》的是, 《道德经》把《易经》反复论及的“中道” 讲活了, 也用活了, 不言“中道” 尽“中” 道, 实为“中” 道辩证法极论之范本。

老子说: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可谓典型的“中” 道高论。他的“生而不有, 为而不争, 功成不居” 论, “见素抱朴”、“恬淡为上” 论, “去甚, 去奢, 去泰” 论, “民之自均” 论, “知止” 论, “知人自知”、“胜人自胜” 论, “安平太” 论, “天下自正”

论, “得一” 论, “倚伏” 论, “大智若愚” 论, “损益” 论, “知足” 论, “壮老” 论,“和光同尘” 论,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论, “慎终如始” 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论, “祸莫大于无敌” 论, “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 论, “强下弱上” 论, “小国寡民” 论, “圣人不积” 论, 等等, 无不闪耀着鲜活的“中” 道辩证法慧光。通览中华文化, 其精气神魂之道在于一个字“中”。“中” 之道, 其要义在平衡, 和合, 自然。道家立中, 儒家正中, 释家持中。“道法自然”, 乃“法自然” 之“中” 道也。

唯“中”, 才能有平衡; 有平衡才有和谐, 才是自然“长生久视” 之大道也。人类要想摆脱自身生存面临的当今困境, 唯“中” 之道是从也。世界的东西南北关系需要平衡, “损有余而补不足”。没有大体的平衡, 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和谐的世界。一个逆“中” 道、反“中” 道而行的霸权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充斥的世界, 是不会和谐起来的。我们的使命就是莫让老子再“被褐怀玉” 下去!四、它传达的第四个基本点是, 和谐统御一切。

老子道德五千言中并未出现“和谐” 一语, 但其通篇思想精神立足于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生的和谐, 是不难体味到的。他的自然之道即是和谐之道。

是否和谐, 取决于自然造化, 然而, 人类面临的不和谐, 十之八九都是人为的。和谐不和谐, 取决于人对自己欲望的自控和行为的自控。十之一二大概才是自然自身的灾变, 即失衡后的平衡修复, 回到“中” 道。对于人类而言, 和谐应是理想目标, 也是终极追求。和谐多好! 可是, 和谐只能从不和谐中来。何以从不和谐走向和谐? 老子的一番大智慧几乎略尽了个中因由和诸方道理, 很是精辟。他强调“知和” 、“知常”、“益生”。老子心目中的理想是“小国寡民”, 使民“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幅何等样的和谐画图和太平景象! 可是, 恰恰是这种向往一度成了老子倍受贬斥和责难的地方。虽然如今多有新说为之辩难“翻案”, 旧说依旧起着作用。歧义多生自“小国寡民”,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方面。

这里不介入争议, 只想说, 老子主张使民“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何其善哉!何其美哉! 如果把“不相往来” 解为没有相互间的利欲纷争, 似乎甚合老子“不争” 之说之精义, 不是不可以的。老子追求和谐, 开导人们的同时, 他自己率而行之, 对自己“约法三章”, 这就是他持而保之的“三宝”: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并对“三宝” 作了说明, 重“自知”、“自胜”。他的名言是: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罪在“可欲”, 祸在“不知足”, 咎在“欲得”, 主张“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他告诫世人, 处世“和其光, 同其尘”。“取天下”, 也应是“以无事取天下”,“不争而善胜”, 以“不争” 之“争”, 使“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防“人之道” “损不足以奉有余”, 以求“无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他寄希望于人们行“上善若水” 之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处其实, 不居其华”, 达到“不争” 、“无尤” 境界。

五、它传达的第五个基本点是, 民心畏于一切。

老子是最早提出以人为本之人本主义和“以百姓心为心” 之民本主义的哲学家。他有“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之说。把人的地位与“道”、“天”、“地” 并列者, 唯有老子; “以百姓心为心” 之论, 把百姓心奉为至上者, 亦唯有老子。在社会圈, 在人的世界,人既为“大”, 自然“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 “民不畏威”, “民不畏死”, 当知“唯施是畏”, 谨防“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最好“善下” 以待名, “利而不害”, “为而不争”。他主张“治人事天”, “爱民治国”, 行“无为” 之道, 以“不争之德” 求“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无为” 之治, 乃为老子“爱民治国” 之最高境界,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他告诉人们,当知民心之畏之难, “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慎记“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如果这种理解不错的话, 那么, “以人为本” 观, “执政为民” 观,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观, 可谓“古为今用” 之范例, 但又根本不同于古来“载舟覆舟” 之帝王统治术, 也扬弃了老子治国论中某种今人难明的东西和某些解而不用的成分。治国以人为本,治世以民为天。本天之论, 源出老子, 慎思而用, 应试不爽。

同类推荐
  •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士人的推崇。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学经典,开哲学大众化之一代风气。该书主要收录了艾思奇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担任编辑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发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文章中他从“生活”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从而让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 论好运

    论好运

    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对抗焦虑的幸福指导书。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萨科齐推崇的哲学家。人们相信,幸福具有偶然性,“幸福”的词源就有运气、好运的意思。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经历反而可以成为我们幸福感的来源。好运,是专注于当下,触摸每一个细微的感受:做饭时的感觉,吃东西时的感觉,走路时的感觉,工作时的感觉,听音乐时的感觉……只要我们专注于此,远比我们一边完成这些任务却一边想着别的事情要幸福得多。幸福,就是敞开心扉,热爱周围的人,浓烈地享受每一时刻。
  •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本书对《庄子》寓言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探讨,着重论述了思维文化、学术文化、文学艺术、农工商贾文化、科学技术、养生文化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神官大人

    神官大人

    一代天骄,文武双神,竟然是个女孩模样的小东西!
  • 废材三小姐绝世无双

    废材三小姐绝世无双

    “天道,我不信,我偏要逆这天踏破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若你信我,我陪你捅破天踏破地,逆天而行。”世人皆知她是废材,是草包,而她偏要堵住这群人的嘴,重活一世,她依旧是巅峰。
  • 天净沙之伽兰

    天净沙之伽兰

    天地轮转,万物之间皆有因缘。她只是一棵小小的兰草,没有伟大的理想,没有崇高的志向,只想渺小地活着。他是取经的功臣,却没有师傅的佛性,也没有师兄的率性,只想安静地守护着重要的东西。然而,有些东西就像手中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她不想受伤害,也不想伤害别人,可是偏偏上天连这样小小的愿望都不肯施舍,那么她宁愿永远做一棵无知无觉的兰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道扩张史

    天道扩张史

    穿越虚空世界,从小世界开始,一步步创造武道规则,开发仙道法术,建立神道秩序……建立天庭,开辟地府,向虚空万界传播天道荣光……
  • 含星眸浮夏饮秋霜

    含星眸浮夏饮秋霜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我庆幸,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你。为你,愿毁天灭地;为你,愿弃掷苍生流光暗换,星移斗转,我欣喜,在最美的年华携手冷傲的你。为你,愿异世孤行;为你,愿独对苍景红尘绕指柔,良辰暗牵引,落月凄景,此生有你相伴,足矣~
  • 鬼玺称帝

    鬼玺称帝

    他本是高考失利的落魄高中生,却被一个老乞丐一巴掌拍进了扭曲的时空旋涡;他们本是王侯将相,名门子弟,却因他的到来被闹的满门风雨;他们本是各个领域的一方强者,却莫名其妙的被少年召唤到这里,还要对他唯唯诺诺。他是谁?落魄高中生而已!他要做什么?一路高歌,踏破贺兰山缺!他的野心有多大?普天之下,皆以我为尊!他说:侠肝义胆非豪情,纵横天下称霸王!
  •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

    失去记忆的我在疗养院里发现了一个疑似自己以前写的小说,我在研究这个小说期间,怪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将乱天

    神将乱天

    熟读三国的孙心远无意之间,穿越到了三国。战天下一将成名,闯三清问鼎天庭。孙心远一直以为自己有着逆天的运气……天帝陨落,中天大乱,孙心远恰有治乱反正的五行之力,原来这一路的顺风顺水,都是一个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