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有趣的情节,再叉开一下,离题了。说是贾平凹的书法也很值钱,他写一幅书法自己开价3万元,且不还价,而西安书院门内一些书画小店内贾平凹书法的伪作,被人仿得惟妙惟肖,开价只要150元,还能还价。为了以正视听,贾平凹开始采用在作品上直接“摁手印”的办法。
贾氏打假和张氏画押,形式很像,目的却是两回事。说笑而已。
张氏画押,足以说明,什么人都可以做官,光凭口才和文笔是不行的。
当然,能做官和做好官完全是两个概念。这就像有资格证书和成为专家是两回事一样。
所以,魏徵是深深理解李世民用意的。他对皇帝这样说:真正了解一个人,自古以来就是很难的。所以,要用考察政绩的办法来决定官职的升降,观察人的善恶。现在访求人才,必须慎重考察他的品行。品行好,才可以任用。即使他办的事并不成功,那也只是因为他的才干和能力达不到,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如果误用了品质恶劣的人,即使他精明强干,危害也就极大。
魏总理还有一个因时而宜的用人观:天下混乱时,往往只要求他的才能,顾不上他的品德,天下太平时,必须是德才兼备才可以任用。
这样的观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在天下混乱时,纲纪失常,一般来说,是没有工夫也没有标准去考察人品行的,即使考察了,往往也不准确。因此,只能以才来作为主要参照物。比如刘邦,他的品行好吗?我以为他远不及项羽,差不多就是个无赖!但建立国家后的刘邦,他自律、他约束,因为他知道,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根本不可能管理一个国家,不要说长治久安,更不要说流芳百世了。和后半段的人生相比,他前半段就忽略不计了,人们也不会去计较,反而认为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凡人。
贞观十一年,马周提出了一个颇为新颖的用人观点。
他说:要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关键在于选用好刺史和县令。一个县很重要,好的县令就能管好一个县;退一步,万一这个州有一个县令的水平不怎么样,一个好的刺史就能掌握全局。想想看,全国的县令和刺史都能让您满意的话,就不用担心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了。还有,我认为以后要担任重要岗位的比如大将、宰相之类的,一定让他们先去做地方官,或者从地方官中选拔出优秀的来担任重要职务。
秦始皇的许多做法都让人咬牙,但他的郡县制对中国数千年的管理还是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比如眼下,全国二千多个县,都是强有力的县官,那还要那么多的其他官员干什么?都不要当然是瞎说,只是说这一层级的官员和老百姓关系最大了。事实上,县令除了没有外交权,其他好像什么权都有了,你能说这个岗位不重要?
提纲契领,纲举目张,马周的重视县令和刺史,不能说没有现实意义。
下面要重点说一下魏总理的“六正六邪”说。他将一个官员的德行官行完全细致化,可操作化。践行“六正”,就会光荣;犯了“六邪”,就会可耻。
按处事的能力和对国家的忠心程度排列,“六正”依次是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这个不多说。反正都是好官。
好的官员都是差不多的好,坏的官员却有各种各样的坏。
六邪之一,具臣。贪图官禄,不努力办好公事,随波逐流,左右观望。
六邪之二,谀臣。上面说的一律称好,上面做的都表示认可,暗中打听上面的喜好并加以进奉,以此来取悦上面的耳目声色之好,投其所好,引导上面游玩取乐,而不顾对国家的危害。
六邪之三,奸臣。内心阴险邪僻,外表小心谨慎,巧言令色,嫉贤害能,凡是他想推荐的人,只讲优点,凡是他想排挤的人,专讲坏处。
六邪之四,谄臣。用自己的智谋掩盖自己的过失,用自己的能言善辩来推行自己的荒唐观点,离间是他们的常规动作。
六邪之五,贼臣。专权擅势,结党营私,损国肥家。
六邪之六,亡国之臣。以他们的手段,弄得上面是非不分,黑白不辨。
如果细细地分析,“六正”之随便哪一条都能让人敬仰,“六邪”之随便哪一类都足以让国家和人民受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六正六邪”其实也都是镜子,很好地照出了历朝历代各色官员的面孔,使人警示。
肆、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李世民更担忧的是大唐的未来。大唐的大旗到底能扛多久?虽然殚精竭虑,仍然会百密有疏。但教子应该是一个重要话题。子教不好的直接后果很有可能是人朝两亡。
我最感兴趣的是李世民的情景教育,这一点绝对有别于一般的皇帝。
贞观十八年,册立太子后,李世民常常用身边事教育他。
对着饭菜准备吃饭时,李世民问太子:你知道饭是怎么来的吗?太子说:不知道呢。爹就教育他说:凡是种庄稼的农事都很艰难辛苦,全靠农民出力,不要违背农时,才常有这样的饭吃!
看到太子骑马,李世民问太子:你对马了解吗?太子说:不了解哎。爹就教育他说:
马是能够代替人做许多劳苦工作的,要让它按时休息,不耗尽它的气力,这样就可以经常有马骑。
看到太子乘船,李世民问太子:你对船了解吗?太子说:不了解噢。爹就教育他说:
船好比是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能够浮载船,也能推翻船。你不久将要做君主了,对这个道理怎能不感到畏惧呢?
看到太子靠在弯曲的树下休息,李世民又问太子:你对这棵树了解吗?太子说:
这个还真不了解。爹于是再继续教育:这树虽然长得弯曲,但用墨绳校正就可以加工成平正的木材。做君主的虽然有时德行不高,但只要能够听得进意见,也会成为圣明君主的。
真是一个操心的爹爹!
李世民每说完一次,都要强调一次:我讲的这些道理,你一定要时时对照,加以鉴戒!他的那些道理都是触景生情,自然生发,因为他已有足够的人生经验了。
可是,太子有吗?没有!没有他能真正体味吗?只是表面上听懂而已!只是一个父亲的唠叨而已!
我很感慨李世民的苦心。就米来说,我们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包括那些从农村长大的孩子。幼儿园的孩子甚至会说,米就是从商店里用钱买来的。
我想,明代的农业科学家宋应星应该读过《贞观政要》的,因此,他在《天工开物》里很详细地告诉我们,从稻种长成米粒,一般要经过八个大大小小的灾难。
第一灾,种子入仓。早稻稻种在秋初收藏的时候,中午往往是烈日,种子的内部温度就会很高,如果封仓太急的话,谷种就会带着暑气。来年田里有粪肥发酵,土壤温度也会升高,再加上东南风带来的暖热,这样,就会对禾苗和稻穗大大损害。由此看来,种子很重要,大部分的病根在种子里,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遗传吧。我在读大学前,假期都要干些农活,不过,这种选择和收藏种子的事情还轮不到我等毛手毛脚的孩子,都是大人们根据经验仔细操作的。在我的记忆里,我们那个生产队,好像还没有发生过比较严重的种子事件。现在看来,真是非常的不容易。
第二灾,撒播。春耕大忙季节里,田野里会非常的热闹,牛和拖拉机并用,把田深翻打烂整平,一畦一畦的,再放几寸深的水,就可以播种了。但这个时候,如果有水,谷粒还没来得及沉下,突然刮起大风,谷种就会堆积到秧田的一角。
这种现象,我想飞机撒播的时候一定会出现,但那是大面积,没有太大的关系,反正要经常撒播的。今年撒了,明年再撒,几年后一片林就长成了,而且高高低低,完全符合自然。
第三灾,鸟灾。谷子长出秧苗后,要防止成群的雀鸟飞来啄食。所以,我们小时候常见的风景是,一片秧田里,插着数个稻草人,虽然没有诸葛亮借东风那么密集,但也有不少。那些稻草人还很有创意,有的会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穿得最多的是蓑衣,表示有人在干活吧。那些鸟也是久经沙场,战斗经验不少,有时还会趁着稻草人不注意,偷偷俯冲下来叼食。因此,为了保证秧苗的高出苗率,生产队会派专人轰鸟,“噢希,噢希”,扯着嗓子大喊。这样的活,非常的惬意,孩子们往往是首选。
第四灾,成活。刚插下田的秧苗,非常的脆弱,就像让幼儿独立生活一样,跌跌撞撞,一不小心就会夭折。如果碰上江南连续的阴雨,没扎根的苗就会损坏过半。但只要有连续几个晴天,秧苗就可全部成活。江南的雨季有时很烦人,连续一周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我们小时候补种的情况也时常有。更兼发大水,秧苗全部浮上,只得大水退后另插。伴随着有趣的情节是,小孩们往往会拿着网兜,在一些秧田里抓鱼,常有收获,那些野生的鲫鱼都是从河里跑出来避难或者是趁机来旅游的。
第五灾,虫灾。秧苗返青长出新叶后,土壤里的肥料也不断发热,再加上不断升高的气温,于是稻叶上就会长虫。宋应星那个时代只能盼望起风下雨,而现代可以用药打。印象比较深的是六六六粉,喷药者全副武装,戴着鬼子进村的防尘帽,捂着口罩,胸前背着把喷雾机,右手不断地一圈一圈地摇着,就像《南征北战》里张军长急急地摇磁石电话机求援那样;左手拿着喷枪,对着稻叶一片片地扫。过几年又会换一种药,大概是那些稻飞虱有了免疫力了吧。田间地头,经常会有东一只瓶子,西一只瓶子,那都是农民们施药后丢弃的。不太环保吧,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虫害越来越多呢。
第六灾,“鬼火”烧禾。这个我没有见过,写到这里时,几番咨询,也都说,“磷火”这种现象是有,但不会对稻形成灾。宋应星是这样说的:稻子抽穗后,夜里有“鬼火”四处漂游烧禾。这种火是从腐烂的木头里跑出来的。每逢多雨季节,旷野里的坟墓多被狐狸挖穿而崩塌,里面的棺材板被水浸烂了,等到日落黄昏时,从坟墓的缝隙里冲出来,在几尺的范围内漂游不定。稻叶遇到这种火,立即会被烧焦。
第七灾,水灾。这里的水灾是指缺水。禾苗从返青到抽穗结实,早稻每蔸约需水三斗,晚稻需水约五斗,缺水就会干枯。而且据宋的估计,将要收割时如果缺水一升,粒数虽然不会变,但谷粒会缩小,用碾或臼加工时也多会断碎。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小小的一个细节,也会使米质大大下降的。
所以,我们生产队里有个工种很特别的,就是放水工,干这个活往往是生产队长自己,整天扛着把锄头,东转转,西走走,东挖一个口,西挖一个缺。我还以为队长嘛,领导,干点轻松的活,哪里知道这里学问很深呢。
第八灾,狂风阴雨。辛辛苦苦,稻子成熟时,如果遇到狂风把谷粒吹落,或者遇上连续十来天的阴雨,谷粒沾湿后就会自行霉烂。但这大概是局部灾害,如果不是很特殊的年份,一般不会大面积的。吹落谷粒我倒是见得不多,但收割时连续阴雨还是很常见。生产队常用的办法是,如果实在不能延期,一定要如期收割。收割时会异常地辛苦,想想看,下雨天,烂污田里翻稻草,越翻越沉。
收来后,发动全体人员,腾地方晾谷子。那个季节,往往只要有空的场地,都会晒着晾着稻谷,脚下一不小心就会踩着金黄,乱是乱,但很有丰收的喜悦。
生产队里有几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女知识青年,骄阳下,戴着草帽,穿着长袖,全副武装的,拿着把叉,翻翻晒着的谷子,队长还是非常照顾知识青年啊。
谢谢宋应星先生,让我知道并能回忆起这些稻灾。稻种一关一关顽强地闯过来了,米也就生产出来了。只是现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这样的细节呢?别人我不敢肯定,我们家陆地同学肯定不知道。
当然,李世民的良苦用心更体现在其他细节上。
贞观七年,他就让魏徵编了一本《自古诸侯王善恶录》,分别赐给诸王,还亲自写序言进行教育。
但是,世事难料,他没有想到,数年后,有个叫李隆基的曾孙,为了他的“妃子笑”,为了让杨妃子能及时吃到新鲜荔枝,成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快速的运输公司,从荔枝的产地到皇宫的一次接力快递,居然要跑死一百多匹马!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伍、关于殡葬改革的决定
李世民问魏徵:听说现代人墓地越来越豪华,一穴卖到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祭品越来越讲究,烧豪宅、跑车、冲锋枪甚至小三?什么意思嘛?
魏徵回答:陛下啊,的确是这样。现代人也死不起呢,墓地越来越紧张,可能供需有矛盾吧!祭品也五花八门,今年更升级,什么苹果手机5,ipad三代,还有LV、GUCCI包包,我们都没听到过的。要说为什么这样,我估摸着,要面子、跟潮流,也有钱,大家比呗!
李世民说:这不行,赶快把《贞观政要》拿出来,把我关于殡葬改革的决定重申一下。
魏徵说:好,温故而知新,资治以通鉴,不知有没有用处呢?
目前厚葬奢侈风盛行,我现在发布一个决定,全体官员民众必须认真执行。
我们知道,人死亡了,就是生命的终结,这个终结其实是让人返璞归真。所以,埋葬就是埋藏尸体,目的是使人再也看不见,没有其他更多的含义。古代的风俗,没有听说要堆坟树标记的,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立下的规矩,要为死者准备棺椁。
我们回顾一下人类文明的殡葬历史吧。
唐尧,圣明的国君,传说他葬在谷林时,仅要求人们在他墓的四周种树做标记。
种树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前人栽树,后人可以乘凉。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化作青山,滋养着森林,和大自然又连为一体,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回归。秦穆公,也是圣明的国君,他葬在橐泉宫,都没有要求后人堆土做丘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啊,人死如灯灭,他只要求活在人们的记忆里,那一抔黄土,能存在多少年呢?不过几十年,风雨侵蚀,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再说孔夫子,他也是著名的孝子,他这么有名的人,在防山(今山东曲阜城东)那个地方合葬他的双亲时,也没有起土堆坟,他才不怕人们说他不孝呢!孝是什么?不就是生前的孝顺吗?这些人为什么都这么做呢?他们都是心怀着长远的考虑,有独特果断的明智,是希望死者能够安卧在九泉之下,并不是为了自已在百年以后获得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