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改正的第一个月称做“正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胡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大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
以上解释中可见,正月的“正”为“改正”的正。那么为何又读“长征”的“征”音呢?这是因为到了秦朝,秦始皇名嬴政,为了避名讳,就把“正月”读作“正(征)月”。后来人们习惯了,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28、为什么冬至就开始“数九”呢
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或其次日)这一天开始,连数九个九日,名为“连冬起九”。九九八十一日之后,时节已是惊蛰、春分之间,寒消暖至,冬尽春来,俗称“九九艳阳天”,因而数九又名“九九消寒”,古人就以这种方式来捱过冬季的漫长严寒。
数九消寒的方式各异,形态自别,民间流行的是:“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为什么有参三九,夏三伏之说“三九”指的是冬至以后第三个9天,大约在1月12日到20早前后。欣”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基本上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冬至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因此这一天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照射最少。但是冬至不是气温最低的一天,冬至后,尽管太阳光照射时间增加,但地面热量支出仍多于收入。所以,地面气温接着降低,到了地面受到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同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时,天气才会是最冷的时候。这时大约在一月中下旬(三九),才会说“冷在三九”。因为同样的原因,夏至的那天是我国许多地区白昼时间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太阳辐射最强的一天。即使夏至以后,我国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然而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大于放出的热量,热量在继续缓慢上升,到了7月下旬前后,大气的热量吸收与放出处于平等的状态,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出现最高,所以有“热在三伏”之说。
29、十二个时辰所指具体时刻是什么
古人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
子时:夜半(23点至1点)。丑时:鸡鸣(1点至3点)。寅时:平旦(3点至5点)。卯时:日出(5点至7点)。辰时:食时(7点至9点)。巳时:隅中(9点至11点)。午时:日中(11点至13点)。未时:日映(13点至15点)。申时:哺时(15点至17点)。酉时:日落(17点至19点)。戌时:黄昏(19点至21点)。亥时:人定(21点至23点)。
30、中国为什么把一周叫“一星期”呢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乡试、会试,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成立“学部”,袁嘉谷即奉命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编译图书局下设编书课、译书课,任务是研究编写“统一国之用”的官定各种教材。各种教科书的编写中自然会遇到一个“新名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馆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名称。
我国古代历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西洋历法中的“七日为一周”,跟我国的“七曜”暗合;日本的“七曜日”更是与其如出一辙。但袁嘉谷感到不顺口,使用起来不方便,与同事们商量后,将一周称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称周内各日。
这就是既与国际“七日一周”制“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星期”的由来。把七日一周制定为中国自己的“星期”,就是在光绪时的编译图书局首任局长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
31、农历每月的朔、望、晦指的是什么
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是新月,农历每月初一时,月亮正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能被太阳光照到的地方正好位于月亮的背面,加之它和太阳一同升降,因此地球人都看不见。
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此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尔雅?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满月阶段,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是晦日,这天的月亮称晦月。月终之日。许慎《说文》:“月尽也。”从每,许慎《说文》释每:“草盛上出也。”每与萌同声相借,萌芽欲出但未显。又每与昧字声同。
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32、上弦月、下弦月是乐曲曲名字吗
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在农历的每月“初月”或“朔”。为“新月”。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人西方。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叫“望月”或“满月”。
望月之后,月亮继续东移,月亮上升的时刻一天比一天迟,同时月亮的明亮部分也一天比一天少,到了望月后七八天,月亮又以明亮半球和黑暗半球各一半朝向地球,又成了半圆的形状,这叫做“下弦”。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月亮从新月位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s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33、入梅和出梅是指种梅收梅吗
我国传统方法上,人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人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末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人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所以历书上的人梅总是在6月6日到15日之间;出梅日期在7月8日至19日之间,每年的梅期比较固定而且各地都一样。
气象学上确定的人梅、出梅与历书上的不一样。气象学上的人梅、出梅和梅雨期的划定是根据大范围的天气环流形势背景、天气系统的地理分布特征、降水的地理分布位置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等条件来确定的。由于每年环流形势的演变不尽一致或相同,所以气象学上的入、出梅的日期和梅期存在着复杂的差异。当梅雨锋区及其雨带抵到或形成在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一带时称入梅;雨带停滞或徘徊时期称梅雨期;待雨带北抬并较稳定地抵到黄河流域时,江淮地区转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江淮地区梅雨结束,也就是出梅了。
34、既然有“小时”,那古代也有“大时”吗
古时候,在汉朝以前,“时”是指季节,“一时”相当于现在的一季。一年有四季,当然一年也就有“四时”了。直到现在,有些书中仍有用“四时”来表示一年的说法。
汉朝以后,“时”不再表示季节,而是用来表示每天计算时间的单位了。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在《红楼梦》、《水浒传》这些古典小说中,“时辰”这两个字跟现在的说法不一样,那里面的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小时。一更到二更,二更到三更都是相隔两个小时的时间。
后来,人们把每天平均分成24份,每份仍用“时”来表示。由于这时的“一时”,只相当于汉代以后的“一时”即“一个时辰”的一半,所指的时间缩短了,为了区别于以前的“时”,所以就把现在的“时”成为“小时”了。接着,人们又把一小时的时间划分成60等份,每份的时间叫1分;每分的时间又分成60等份,每份叫1秒。时、分、秒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时、分、秒。
另外,既然有“小时”,古代也有“大时”。“小时”也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人们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后,钟表传人到我国。人们就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的时间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是时、更、点、刻。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计时,只根据天色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段,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个时辰。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映(d陪)、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孔雀东南飞》:“鸡呜人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②地支纪时法。汉武帝时,以十;地支代表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每一时辰又分为两个小时段,如子时为予初、于正,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昼夜十二时细分为二十四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
35、更和点是指什么时辰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分为更和点。
一夜分为五更,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因为夜有长有短,所以,作为夜间的计时单位,也就随之而变化了。但无论怎样变,作为夜半的三更天,永远是五更的中段,也就是俗话说的“子夜”、“三更半夜”。“鸡鸣五更”就是“五更”天,就是拂晓时分。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古人又将一更分为五点,古代的1点合现代24分钟。例如古代人说的“三更二点”,就是指夜间11时48分。往时北京紫禁城中有更鼓楼,黄昏后鼓楼鸣钟108声然后起更。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也建有鼓楼,每夜有更夫根据鼓楼上指示的时间打更报时。
36、古代用什么计时
刻漏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计时精度。为了获得恒定的流量,首先应使漏壶的水位保持恒定。其次,向受水壶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积必须固定,水管采用“渴乌”(虹吸)原理,便于调整和修理。
漏壶历代相传,由单只逐渐发展成为后来四只一套的漏壶。人们把四只漏壶依次放在一个四级木架上,上面的一只叫日壶,下面的三只分别叫月壶、星壶、授水壶。漏壶、星壶的下面各有一个滴水的铜嘴,授水壶内有一个标尺。日壶滴人月壶,再到星壶,最后滴人授水壶。授水壶内的水越多,标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逐渐上升,人们通过标尺浮出水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了。漏壶的级数越多,计时就越准确。
古代使用刻漏这样的计时器来计时,一直使用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因为漏壶较为笨重和复杂,要设置专门的更鼓楼来陈置和使用,只是宫廷和官府才有。北京故宫的神武门就是紫禁城中的更鼓楼,黄昏后钟楼鸣钟108声然后起更。开始了五更中的初更,这时就按更敲钟,按点敲鼓。
15分钟为一刻,这是人所皆知的。一刻钟的称法源于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铜壶滴漏。早在汉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最原始的人造钟--铜壶滴漏。首先在漏水壶内竖一标杆,标杆上刻有等距离的刻度,壶内水囚漏渐减,杆上的刻度也依次显露从而知道时间,其单位自然就是“刻”了。明清有了钟表,24小时等于100刻,一刻即14.4分钟,因此直接取15分钟为一刻,来代表四分之一小时。
滴漏计时器在我国使用的时间很久。近代西方自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后,人们发现自动机械钟表计时的15分钟,正好相当于滴漏蓄水壶上滴出一刻度水的时间。后来,人们便逐渐把15分钟称做一刻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