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对甘肃来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基本战略途径。全省要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节能、降耗、减排为突破口,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核心,注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要素使用方式的革新,改善经济运行、发展的综合环境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力资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增长转变。
一、甘肃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甘肃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以能源、原材料行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和科技、教育的长期落后,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增加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具有明显的传统发展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资源型、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技术密集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太小,导致生产效率和经济运行的效率低、成本高,单位生产总值、单位产出的能耗和其他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投入产出比低于全国水平。2006年,甘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率26.47%、总产值贡献率9.57%、资产负债率59.06%、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27次/年、工业成本利润率4.51%,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32.95%、12.92%、56.24%、2.28次/年、9.35%,甘肃在全国的排名依次为第28位、第25位、第17位、第13位、第28位。甘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生产总值电耗指标长期居高不下,2006年这三项指标分别是2.199吨标准煤/万元、4.59吨标准煤/万元和2 487.0千瓦小时/万元,在全国地区排名中分别处于第25位、25位和27位,高于大多数地区。
水资源严重缺乏,矿产资源供给能力下降,重要矿产资源迅速枯竭,除镍的冶炼和加工外,其他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优势难以继续维持。甘肃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53.5m3,居全国第22位,分别为全国人均数的1/2和世界人均数的1/8。依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统计数据,甘肃主要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及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排名情况如下:石油8 727.59万吨,第8位;天然气98.91亿立方米,第13位;煤炭61.7万吨,第13位;铁矿3.97亿吨,第11位;锰矿24.97万吨,第12位;铜矿183.46万吨第7位;铅矿108.06万吨,第5位;锌矿451.45万吨,第3位;硫铁矿1.00万吨,第25位。甘肃向来具有优势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产业要保持继续发展,不得不越来越多地输入省外和境外资源,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加,优势被削弱。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素质结构改善缓慢。2006年,甘肃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1 460项、授权数832项,分别占全国总数的0.31%和0.37%;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42.3万人,占全国总数的1.9%;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179.101亿元、总收入201.94亿元,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99%和4.66%;技术市场成交额21.45亿元,占全国总数的1.18%,排名第15位。
经济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的关系、轻重工业的关系、上下游产业的关系、国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城乡和地区间的关系等重大结构关系问题多,调整难度大。2006年,甘肃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4.64:45.82(其中工业为38.13):39.54.,全国的比例为11.7:48.9(其中工业为43.3):39.4.。甘肃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例为10_3:89.7,全国的这一比例为29.96:70.04;甘肃的矿产业和依赖自然资源的石油化学、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电力、燃气等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4%,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度相对高的机械电子工业占的比重为5.75%,全国的这一比重分别为40.33%和9.54%。这种结构差异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产业结构的资源依赖性特征和低度化特征十分明显。甘肃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内资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1.27%、97.60%、6.48%、0.91%、1.50%,全国的这一比例为9.71%、68.39%、21.24%、10.66%、20.95%,表明甘肃国有企业、内资企业比重过大,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严重不合理,不利于形成充分而公平的市场竞争局面。2006年甘肃城市化水平为31.09%,全国平均为43.90%,甘肃不仅显著低于沿海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而且低于西部多数省市区,在西部12省市区中仅高于西藏、贵州、云南三个地区。
民生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人水平低,提高缓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薄弱。2006年,甘肃职工平均工资17 24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数21 001元的82.12%,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第22位;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8 920.59元、总收入9 586.46元,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1 759.45元和12 719.19元的75.86%和75_37%,排第29、第30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 134.05元,相当于全国水平3 587.04元的59.49%,排第30位;甘肃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为3 810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6 111元的62.35%,仅高于西藏和贵州,排第29位。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水平1 88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6.12%,排第29位;城市居民8 190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9.06%,排第21位。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和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分别为1855.49元和1 365.3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59%和56.52%,排名都是第30位;农村居民平均每人住房面积19.12平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38%,排第31位。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就业、上学、看病、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投入不足,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缓慢。据2006年的统计数字,甘肃省2000年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7.47岁,低于全国平均数71.4岁近4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26位,比1990年甘肃省的预期寿命67.24岁仅提高0.23个百分点,而这期间全国其他省市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都获得大幅度提高,提高最慢的贵州省也增加了1.67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质量低,基础设施条件仍很薄弱。甘肃的基础设施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铁路和公路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数的67.5%和58.5%;甘肃总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73%,而高速公路里程只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2.34%,高速公路总里程在全国31个地区中排在第20位;甘肃城市设施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用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是全国平均数的89%、94%、67%、67%、89%、87%。由于基础设施过于落后,加之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或不能正常运营等,使发展经济的成本高、效益低,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根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等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甘肃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市场化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现代化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等重要领域,多数指标处于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27位前后,只有极少数指标排在20位以前,表明甘肃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包括重要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环境、智力环境等)质量,在全国31个地区中属于最差的四五个地区之一。
粗放型增长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问题。低效率、低效益增长使资本积累能力和产出水平相对或绝对下降,投资能力严重不足,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显著低于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见表1),表明人均产出水平和人民群众能够得到的实惠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受到根本性制约。
显然,不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难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难以较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工业强省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可能落空。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的要素投入和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方法。我国在上世纪80一90年代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注重于将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这在当时尚未走出短缺经济时代的条件下无疑是必要的、合理的。但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单纯强调转变增长方式就明显带有以数量增长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的局限性,容易加剧各地区攀比GDP数量、不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综合效益的盲目行为。因此,在全面认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深入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指导新时期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它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更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大经济关系的进步、合理,注重经济发展模式的更加科学、文明,要求在经济保持较快而合理增长的基础上,发挥结构优化、分配合理、消费升级、人口素质提高的积极作用,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和不断进步。
甘肃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至少有10年左右,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有20年左右。投资不足、经济总量太小、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综合环境质量差,改善环境条件、实现协调发展因经济实力薄弱而力不从心,是今后面临的长期困难。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抓住四个重点:改善环境、调整结构、自主创新、集约化增长。正确处理转变发展方式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系,是全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基本保证条件。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发展中以新的思路解决全省面临的重大问题。要下决心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内涵增长为主、内涵增长与外延增长恰当结合的原则,使效率、效益和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指标都得到较快提高,保持主导性产业、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以保证发挥对其他行业的支撑、拉动作用,保证经济实力的较快积累、产业结构的较快升级和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二、改善经济运行、发展的环境条件
区域综合环境质量低是甘肃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也是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重要根源。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持续提高环境质量。
(1)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和机制。改革企业体制,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经营机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积极主动地提高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水平,自主约束生产和经营行为,自觉地将产值和利税增长、承担社会责任、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主动地向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转变。改变长期以来资源价格偏低的传统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公开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价格、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合理化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运作,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排污收费制度,逐步推广排污交易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集约型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提高各级政府正确履行职能及依法行政的能力。严格限制政府以行政垄断手段配置资源的领域和范围,纠正不利于市场化改革的行政行为。按照科学发展方式的要求制订并不断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政府实行新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