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军工设备系列。以长风信息科技集团、兰新通信设备集团、兰州飞行控制公司、兰州航空机电公司、虹光磁性器件公司、510所等企业为骨干,发展机载和舰载雷达、飞机机载设备、军用跳扩频电台、传动机构、机外照明、卫星导航、航空驾驶仪、军用电机等系列兵工产品。
(8)汽车系列。依托兰州吉利公司、兰州宇通公司、兰拖集团等企业,发展新型小排量轿车、半挂车、自卸车、大中型客车、农用汽车和汽车灯具、轮胎、挡风玻璃、轿车用镁合金轮毂等零部件产品,逐步扩大汽车总装能力和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发展协作配套体系。
(9)制药、环保设备等机械装备系列。以华圆公司为主体,生产中药全自动制丸(粒)成套设备,微波提取、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大功率微波源,丸剂自动生产线成套设备等。依托兰州长征机械有限公司、兰州宏祥电力集团公司等企业,发展空气冷却器、电力环保设备、除尘、水处理、电控、消声等环保设备生产。
执笔人:安江林
甘肃省旅游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2006年甘肃省旅游业形势
(一)旅游接待人数
2006年,甘肃省旅游总接待人数为1 604.4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67.73万人次,增长29.73%。其中,入境旅游者303 254人次,比上年增加14 970人次,增长5.17%;入境旅游者中外国游客184 619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2 575人次,增长7_31%。入境旅游人次居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39 134人次,下降1.68%;美国17 291人次,增长9.42%;韩国16 949人次,增长51.14%;德国14 301人次,增长53.91%;新加坡9 136人次,增长33.35%;英国8 201人次,下降10.31%;法国8 174人次,下降24.38%;意大利7 957人次,增长80.84%;马来西亚7 484人次,下降13.19%;澳大利亚6 992人次,下降20.77%;香港同胞46 602人次,增长1.63%;澳门同胞9 474人次,增长4%;台湾同胞62 559人次,增长18.61%。
从图1可见,1995—2006年,甘肃入境旅游虽然经历了”非典”、 “禽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但是总体发展势头依然良好。2003年因”非典”影响,入境旅游人数急剧下降,但2004年就已经恢复到了2002年的水平,2005年和2006年继续保持每年25%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6年,甘肃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74.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66.25万人次,增长30.3%。从表1可以看出,在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次方面,甘肃省14个市、州中的兰州市、天水市和酒泉市占据了前三位,全省14个市、州的国内旅游收入与2005年相比较,均呈增长态势,除张掖市只增长了8,89%外,其余市、州增幅都在24%以上。在国内旅游收入方面,增幅也较为明显,除张掖市只增长了8.9%以外,其余市、州的增幅也都在24%以上,且旅游业收入的增幅和旅游人次的增幅基本吻合,这说明2006年全省各市、州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全省14个市、州中,有13个把旅游产业确定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重要产业或龙头产业,但各市、州的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差距明显,要发挥旅游业的龙头作用,还需在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二)旅游外汇收入
2006年,甘肃省旅游业总收入为80.2亿元,比2005年增加17.64亿元,增长了28.2%c,其中:外汇收入6 292.62万美元,比上年增加416.33万美元,增长7.1%;国内旅游收入75.19亿元,比上年增加17.51亿元,增长30.36%。全省14市、州旅游外汇收入差距较大,2006年,排名第一位的酒泉市旅游外汇收入1979.68万美元,而排名最后一位的定西市旅游外汇收入仅为5.01万美元,差距将近1100倍。2006年,酒泉市、甘南州和兰州市在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上均占全省前三位。2007年1—8月甘肃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71 969人,比上年增加54 148人次,增长45%。旅游外汇收入按2006年抽样调查值测算为3 348万美元,比上年增加683万美元,增长25.6%。
从图2可以看出,甘肃省1995—2006年的旅游外汇收入除2001年和2003年较前一年稍有下降外,其余年份都一直呈上升趋势。2003年和2004年受”非典”和”禽流感”的影响,甘肃省的旅游外汇收入和全国的形势一样曾受到重创,2005年才得以恢复,2006年发展状况良好,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事件发生,2007年的涨幅应该大体和2006年的涨幅持平甚至略高。
(三)黄金周旅游热度依旧
1.2007年春节黄金周旅游市场。2007年春节黄金周共接待旅游者85.75万人次,比2006年同期增加32.56万人次,增长61.2%,其中接待过夜旅游者38.1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2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1.06亿元,增长9 1.3%,再创历届春节黄金周旅游收入新高。
2.2007年”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2007年”五一”黄金周甘肃省共接待游客325.9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其中过夜游客98.33万人次,一日游游客227.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99%。
3.2007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2007年”十一”黄金周甘肃省共接待游客201.9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3%,其中过夜游客70.19万人次,一日游游客131.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0 909.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5%。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阴雨连绵,影响了旅游者的出游率,但收入降幅小于人数降幅,表明旅游人均支出在增加。
(四)旅游景区(点)建设
“十五”期间,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甘肃省交通、民航、铁路、邮电、通讯和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加快。甘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各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省财政用于旅游业发展的财政预算逐年增加,这些都为甘肃省旅游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5月8日,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6年,甘肃省会宁红军长征会师旧址、高台烈士陵园、哈达铺红军长征遗址、腊子口战役遗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岷州会议”纪念馆、榜罗镇革命遗址、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等8个景区被纳入了全国重点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目录。甘肃省现有莫高窟、嘉峪关长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83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7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 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座优秀旅游城市、4座历史文化名城、10处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124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到2006年9月,甘肃省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已有360处,具有基本接待条件的旅游景区景点有185处,甘肃省星级以上旅游宾馆、饭店增加到156个,旅行社发展到242家,导游队伍发展到2700人,景区讲解员队伍发展到3 048人,旅游产业单位1745家,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7.58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28.7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169%和103.8%。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05年,甘肃省开发建设的各类旅游项目共有798个,总投资达到72.8亿元。2005年争取到了世界银行4 0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6个市13个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总投资额达到4.7亿元人民币。
二、2007年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投诉问题突出
2006年甘肃省各级质监所共接到202件旅游投诉。其中正式受理155件,结案155件,结案率为100%。经过各级质监所协调处理,企业为旅游消费者理赔金额共计56 719元。从表2可以看出,以上受理件数、结案数与2005年相比都分别下降了33%,理赔金额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120%。2007年春节黄金周,甘肃省旅游安全形势良好,实现了假日旅游零投诉。旅游投诉的下降,不仅是消费者和经营者更加成熟和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旅游主管部门同心协力的成效。现代社会网络发达,任何旅游投诉问题都可能通过网络传遍全国、甚至全世界,政府部门如果不能按照相关法规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就会使”欺客”、 “宰客”现象难以避免,使甘肃旅游形象受到损害,使我们花费很大力气所作的宣传失去了应有的效益。因此,要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对旅游投诉问题不闻不问或敷衍了事,相反,必须加大处理力度,建立真正行之有效的旅游投诉和处理机制。
(二)旅游绩效不明显
“十五”期间.四川入境旅游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8.1%,甘肃只有6.3%;四川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21.0%,甘肃只有1.5%;四川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9.4%,甘肃只有10.5%。2005年,四川省的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22亿元人民币,是甘肃省63亿元的11.5倍。甘肃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实绩,与邻省陕西相比,差距也在拉大。1995年,陕西省的旅游外汇收入为1.4亿美元,是甘肃的6.6倍;到2005年,陕西的旅游外汇收入达到4.46亿美元,是甘肃的7.6倍。2005年,陕西省国际国内旅游业的总收入,已达到甘肃省的4.7倍。按照2005#.:各省、区、直辖市正式对外公布的国内旅游数据,甘肃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在全国都排在第28位,仅高于西藏、青海、宁夏,与入境旅游的排名位次相同,2006年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继续维持在28位,旅游外汇收入排名第29位。甘肃旅游业目前的发展水平依然较低,要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旅游宣传力度明显不够
甘肃省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旅游宣传经费不足和宣传形式简单两个方面,远远达不到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要求。甘肃省过去十几年的旅游宣传经费和旅游发展资金一直非常低,不到旅游业总收入的5%,2005年,各级领导开始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这两项经费各达到200万元;2006年这两项都有大幅度的增加,旅游宣传经费增加到了5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也增加到了500万元,两项合计达到了1 000万元,宣传形式也在向多样化发展。如甘肃省政府与东方航空公司联合,于2007年7月3日至9日在兰州中川机场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东方空中文化体验之旅·甘肃文化旅游周”大型旅游推广活动,是促进甘肃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重要举措。甘肃省要缩小与其他省份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促销力度,拓宽旅游市场,大幅度提高甘肃省在国际、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尚需要资金的进一步支持。
(四)发展现代旅游业的观念滞后
作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的甘肃,要想旅游大发展,一靠本省的资源优势,二靠对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引进,三靠自身机制的转换和相关政策的支持。甘肃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固然有诸如景区景点分散、旅游线路过长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其根本原因还是体制性障碍。没有一个合理完善的体制,就没有资金、技术、人力的合理流动,也就谈不上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只有做到真正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改革,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才能促使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观念创新,改革体制,已经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的事。
三、2008年甘肃省旅游业发展预测
(一)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6万人次,旅游创汇1.13亿美元,接待境内旅游者2 3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10亿元人民币。届时,甘肃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可达到5.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可达到16%,从而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到2015年,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65万人次,境内旅游者4 500万2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为370亿元。甘肃旅游业总收入在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8.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24.2%,从而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到2020年,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90万人次,境内旅游者5 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为590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10%,旅游业将成为甘肃经济的先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