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增长除了依赖于资源的大量消耗外,还依赖于能源的大量消耗。2006年甘肃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9%,但消费的能源占全国总量的1.93%;全省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4.59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2.7吨标准煤的1.7倍,是全国最高水平广东1.04吨标准煤的4.4倍,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按照甘肃”十一五”规划中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的速度计算,2010年生产总值要达到3 000亿元以上,如不考虑节能指标,按甘肃2006年的能耗指标测算,到2010年全省的能源需求量将突破6 249.9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5 216.9万吨,电力706.7亿千瓦时。即使按”十一五”规划的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以上的要求测算,甘肃能源需求总量到2010年可能达到5 42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4 655万吨,电力600亿千瓦时,即到2010年煤炭年供应量需要增加1 000万2 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增加110万~270万千瓦,如此巨大的能耗将是沉重的负担。同时,与高能耗相联系的是高污染,2006年甘肃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只有废水排放量有所减少,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2和3.05倍;据国家环保总局等三部门统计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甘肃2007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是8.9万吨和26.46万吨,占全国排放量的1.29%和2.09%,而同期甘肃的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0.98%。高污染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更因其引起环境恶化和高昂的治理成本,致使有些企业实现的利润尚不足支付污染的治理费用。
3.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的附加价值偏低。
现阶段甘肃经济增长中投资起主要拉动作用,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贡献率偏低。2004年,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总销售收入的2.43%,排名全国第29位;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多亿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不到3%;2006年,工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一方面,甘肃在一些学科领域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度不高,每年研制开发科技成果600余项,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不到20%,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而另一方面,企业的现有技术水平整体偏低,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不少企业的技术还停留在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使甘肃的多数企业和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和上游,工业深加工产品中高附加值产品仅占10.1%,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资料显示,近年甘肃调入产品一直高于调出产品1.5倍左右,在2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仅有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其他制造业等4个行业的工业产品流出大于流入。在调出产品中,高端产品少,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类开采业、初级农产品原材料、粗加工产品和一般机械产品居多;调入产品主要集中在专用设备、通信、电子设备等高新技术制造业上,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产品几乎全部都是净调入。
(三)第三产业水平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1.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过低。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般在60%~70%,中等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也在50%左右,低收入国家占30%~40%。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之后,第三产业应该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规律在中国没有得到验证。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是我国(更是甘肃)产业结构不协调的一个重要方面。2007年1—9月我国第三产业比重38.760A,,甘肃33.03%,还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与中等收入国家距离较大,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远;而且自2006年以来甘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呈下降趋势,2006年第三产业比重比2005年下降1.17个百分点,2007年1—9月又比2006年下降6.25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低5.73个百分点。
2.第三产业内部发展差距大。
2007年1—9月,甘肃第三产业中,只有批发零售业增幅高于第三产业,增长9.6%。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仅分别增长7.6%、4.2%和4.0%。从第三产业发展相关指标来看,甘肃省铁路运力偏紧,但邮政业上升明显。2007年甘肃省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将达到6 820万吨,铁路运输计划仅能安排4 120万吨,缺口高达2700万吨,而1—8月甘肃省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增长速度为13.01%和10%,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6.92和1.84个百分点,低于邮政业14.1个百分点的增幅。同时以营利性为特点的服务业发展滞后,1—6月甘肃省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下降5.7%。除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1.7%,增速居西北第三位,人民币贷款增长13.7%,增速居西北第四位外,公路客货运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和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指标的增速均处于西北末位。
3.市场化程度不足。
目前除商业、餐饮业、运输业中的公路运输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外,第三产业其他的众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如金融、保险、电讯、运输中的铁路和航空运输、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媒体,还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或限制经营状态,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非公有制经济比例偏小,从而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发展。
甘肃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缓慢,除投资率回落这个短期制约因素外,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以及收入水平低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目前甘肃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都居全国之末,全国已处在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而甘肃省尚处在工业化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甘肃省要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大约还需要十年左右;2006年甘肃省城市化水平为31.09%,与全国相差12.8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人均GDP已超过2 000美元,甘肃省8 757元,刚刚超过1 000美元。可见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发展滞后、与低收入相对应的低消费结构和低消费水平都是长期制约甘肃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2007—2008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趋势预测
(一)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长
2007年1—9月我国GDP同比增长11.5%,CPI上涨了4.1%(甘肃4.7%),比前8个月提高了0.2个百分点,从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数据看,我国经济有由过快向过热发展的趋势,第四季度和2008年前半年,国家将会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综合国家经济形势和GDP增长速度,参照甘肃经济运行参数,我们预测2007年甘肃生产总值增速为11.16%~11.63%,生产总值按当年价计算,约为2 667亿~2 690亿元;2008年生产总值增速为1 1.4%,生产总值按当年价计算约为3119亿~3 146亿元。
第一产业虽由于各项扶持农业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2007年受严重旱灾影响,加之投资增幅回落,预计第一产业增长速度低于2006年,达到3.46%~4%左右;2008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资,如果不考虑大的自然灾害影响因素,第一产业的增长率会达到5%左右。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预计2007年第二产业的增长率14.6%~15.5%,工业增长率16.06%;2008年第二产业和工业增速会比2007年稍有回落,预计增长率分别为14.8%和16%。第三产业发展较慢,预计2007年增长率会低于10%:2008年政府会加大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增长率可能会高于10%。
(二)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趋势
第一产业随着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发展,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在增加值总量稳步提高的同时,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仍很大;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继续稳步上升,工业增加值比重增幅小于第二产业增幅。由于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放慢,其增加值比重将会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三)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由于制度、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预计”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会以年均0.6~0.8个百分点的速度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以年均0.2个百分点的速度缓慢增长,第三产业会成为吸收第一产业转移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其就业比重会以年均0.4~0.6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缓慢增长。2007、2008年第一产业从业比重过高,第二、三产业从业比重低的现象会有一定程度的转变,但还不会有大的变化,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有所加大,产业偏离度将会增大。
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把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和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结合起来,按照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带动和提升农业。采取有效的引导和政策支持措施,从食品工业人手,培育和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集团。以提高加工深度为核心,加快发展量大面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支持发展草食畜、马铃薯、果品蔬菜、酿造原料、玉米淀粉、中药材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加工技术水平、规模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市场联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农业发展格局,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继续以扩大劳务输出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以降低农业就业比重。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人口户籍等相关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产业之间合理流动。
(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充分利用甘肃较强的科技教育实力和人才优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以产业延伸配套为重点,以继续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为目的,集中力量对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实现技术的突破和跨越;应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石化、有色等传统支柱产业,延伸其产业链条,增加科技含量,减轻这些产业对资源的依赖、降低这些产业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围绕国家重点专项,组织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加快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
(三)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要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深入开展”装备制造业发展年”活动,把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新的突破口。以自主创新为基础,大力引进省内外、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整合优势资源,依托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工程建设,着力发展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电工电器、数控机床、新型采矿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真空设备、汽车加工配套等制造业,扶持发展一批在国内有优势、发展前景好的装备制造企业,提升我省装备工业整体水平;同时发挥原材料工业的比较优势,吸引国内外企业到甘肃建立制造业生产和零部件加工基地。通过扩大和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效地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促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继续推进高耗能企业结构调整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结合我省实际,对铁合金、电石、水泥等高耗能企业进行鉴别,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对产能过剩及规模过小、环保不达标、浪费资源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逐步淘汰关停;继续推行市场准入管理,加快淘汰高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突出抓好石化、有色、钢铁、煤炭等行业和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鼓励建设和改造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铁合金、电石、焦炭项目,推动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化、大型化;继续调整高耗能企业结构,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对新上项目,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做到新项目必须符合节能环保标准;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积极发展产业集群,改善和优化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