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飞机礼仪
出国访问旅行,要短时间内洲际往返,就免不了要乘飞机,而乘飞机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哪一些礼仪或注意是我们必须了解并掌握的呢?
第一,乘飞机前注意饮食。首先要忌吃得过饱。因为高空的条件可以使食物在体内产生大量气体,吃得过饱,一方面加重心脏和血液循环的负担,另一方面可引起恶心、呕吐、晕机等“飞行病”。
其次多纤维和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忌食用。人体在5000米高空,体内的气体较地面时增加两倍,如果进食此类食物,飞行时就会加重胸闷腹胀的感觉。当然太油腻和含大量动物蛋白质的食物也应忌进食,因为这些食物在胃内难以排空,飞行在空中,同样会使胃肠膨胀。
最后,乘飞机的旅客,由于高度、气温、气压等因素的改变,飞行时人体需要消耗较高的热量。所以,饮食中要注意摄取高热量的食品,才能保障健康。一般在上飞机前1个至1个半小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可以选用面包、点心、面条、酸牛奶、绿叶蔬菜、瘦肉、动物肝脏、蜜饯、水果等。
第二,登机礼仪。登机时,应礼让残障老弱妇孺;若不清楚座位,可将登机证交给空中服务人员,让其引导;上机后行李应放在行李架内或座位下;飞行途中,除非起身,仍请系妥安全带;用餐及起飞、降落时竖起椅背,以免造成不便,发生危险;打火机、发胶等易燃物品及电玩、电子通信器材,请勿在飞机起降时使用,以免影响飞行安全;欣赏电影或睡觉时,最好不要拉开遮阳窗。
第三,洗手间礼仪。进入洗手间,应关上门,确定灯亮(表示门已上销),以免造成尴尬场面;男士用厕要将坐垫掀起;用毕冲水。离开前擦干洗脸台,以方便下一位旅客使用。
第四,吸烟礼仪。不在非吸烟区及厕所内吸烟。
第五,乘飞机的小常识。
1.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是保证旅客乘机时免于摔伤的一种安全设备。在飞机起飞、降落或者遇到较强气流时,飞机会发生剧烈颠簸,不系好安全带的旅客容易受伤。所以,旅客乘机时,一定要注意系好安全带。
2.会用氧气面罩。氧气面罩是在机舱失密或机舱内出现有害烟雾、气体时保证旅客正常供氧需求的设备。氧气面罩一般藏在座位的上方,一个座位配备一个,在需要的时候,会由机组操纵自动落下。旅客如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乱抓乱抢,以免拽断输氧管,只需轻轻拉过离自己最近的氧气面罩套在头上即可。
3.勿动安全门。安全门是飞机在机场以外的地面或水面迫降后疏散旅客的出口。门上有明显标记,其把手为红色。安全门一旦打开,就会有一条连接地面的滑道自动展开并充气。所以,请记住勿动安全门,也不要碰机上任何红色标志的把手和按钮。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其他一些礼仪,如避免小孩在机上嬉戏喧闹;在飞机上饮酒要适量;飞机未停妥前,不可起立走动或拿取行李,以免摔落伤人,影响机上秩序。
另外,在乘坐国际航班时,应尽量在起飞前两个小时到达机场,向航空公司柜台办理报到手续及海关证照查验、检疫等出境手续。报到时,将自己的机票、护照、签证、黄皮书等旅行证件交给柜台工作人员,并填写出境记录卡,经核对无误之后,接着是行李过磅。柜台旁边设置有台秤,除了手提行李以外,都要上秤。然后工作人员把需要检查的行李拿到柜台内,其他的行李交还给你,并在机票上填入重量、件数,将检查过的行李贴上行李票,收据和机票也交由旅客自行保管,报到手续也就完成了。
报到手续办好后,航空公司会将护照、机票、签证、黄皮书交还给你,并给你一份出境申报表及登机证,准备向海关申报及办理出境手续。出境申报表是向海关申报用的,登机证是在进入出境室后,由海关人员查验后签放。等行李检查完毕,再将签放的申报表交给出口处的海关人员,即可顺利取出行李。还有一张座位卡,有的航空公司会预先排定座位,有的让旅客自己选择,凭这张座位卡,你就可以准备登机了。
步行的礼节
人们在走亲访友、上班下班、出差旅游、送往迎来中,即使乘坐交通工具,也少不了徒步走路,要走路就要遵循走路的规矩与礼节。
1.注意交通安全
关于出行安全,有一首顺口溜说得好:
走路骑车靠右侧,横穿公路莫慌忙。
行人须走人行道,机动车道少来往。
越过街道无随意,斑马线上走安详。
行经十字马路口,绿灯为你导航向。
列队过街应迅速,不与车辆把路抢。
候车有序分先后,先下后上互谦让。
商务人员出门要穿戴整洁,着装得体。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循右侧行走,走人行道;通过路口或横穿马路要注意交通信号,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等。在街道上走路,要注意走姿和精神风貌,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边走边吃东西。
2.讲究文明礼让
人们行路,往往会碰到一个前、后、左、右、内、外的方位问题。在多人单行行进时,通常讲究“前者为尊”,如陪同尊者、长者、女士行走,则应“以内侧为尊”,如行进道路无明显内、外侧之分,则奉行“以右为尊”的国际惯例,如三人并行,中间为尊,三人前后行,前者为尊;如三人中两女一男,男士应走在最左边,如两男一女,则女士居中,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和呵护。如与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在人行道外侧,并要迁就女士的步幅;几个朋友散步、串街、逛商店也不可并行挡道;若遇上亲友、熟人,应主动上前打招呼,致以问候,不能视而不见,但不要狂呼和停下来久谈。上下楼梯时,应遵循“单行右行”的规则,以免阻挡他人。一般上楼梯时,长者、女士在前,下楼则相反;迎宾,则主前客后,送客,则客前主后。乘升降式电梯时,应遵循“先出后入”的规则,陪同他人乘坐电梯,若无人操纵,陪同者应先进后出,以便操纵电梯;若有人操纵,陪同者应后进后出。
在路上行走,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和口香糖残渣,不乱抛杂物,更不要乱扔瓜皮果核及其他废弃物。
3.礼貌问路与指路
对不熟悉的路段免不了问路。需要问路时,一是要选择适合的对象,最好不问正在忙碌或与人谈话的人。二是要面带微笑礼貌地称呼对方,并使用请求的语言发问。三是不论是否得到满意的回答,都应诚恳致谢。
当别人向自己问路时,应热情地为其指路。尤其是外地或外国朋友问路,更应设法予以帮助。至于有的人向问路人讨取“指路费”,则是使“礼仪之邦”蒙羞的行径。
4.注意行路禁忌
文明行路还要注意以下禁忌:不为了抄近,踩踏绿地或冒险翻越栏杆和隔离设施;不闯入封闭高速公路;不在车流中穿行;不在车行道内停留、嬉闹;不在横穿马路时,跑动中急停或追逐猛跑;不要边走路边大声接打电话,以免注意力不集中与他人碰撞。
骑车的礼节
1.骑自行车的礼节
自行车是最便捷、最安全、最节省,又最环保的交通工具。骑自行车不仅无需能源,没有污染,而且能锻炼身体,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因而,即使在“汽车文化”风靡社会的当下,也很有必要弘扬崇尚自然、有利环保的“自行车文化”。在海峡彼岸的台湾地区,已将每年5月5日定为“自行车日”。当然骑自行车也有其礼规,这就是要奉行“十四不”原则,即:不逆行、不撑伞、不闯红灯、不小转弯、不扶身并行、不得牵引攀扶车辆、不互相追逐、不曲折竞驶、不撤把骑飞车、不带人、不突然拐弯、不在人群中横冲直撞、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二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不在行人的背后突然揿铃。在骑车进出单位大门时,应下车推行。在道路狭窄、人多拥挤时,亦应主动下车推行,以免发生意外。女士最好不要穿超短裙和旗袍骑车。
2.骑摩托车的礼节
同自行车相比,摩托车的速度显然要快得多,但骑摩托车要耗费能源,容易产生噪声和尾气污染,且易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因此骑摩托车除了要严格奉行骑自行车的原则之外,还要特别强化交通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都要坚持戴安全头盔,不得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在车把上悬挂物品,不飙车、不开飞车,不闯红灯,不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老人和小孩要尽量少乘或不乘“摩的”。
驾车的礼节
在当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驾车出行的越来越多,至2008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7亿辆,名列世界第一。作为有车族的商务人员,除了要有熟练驾驶技术之外,还应掌握安全驾车、文明驾车的基本礼仪知识。
1.合格驾驶
在世界各国,驾车上路均应事先取得正式的驾驶资格。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学习机动车驾驶,应先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然后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核发机动车驾驶证。而且申请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时必须凭证和证明齐全,身体合格。
2.安全驾驶
俗话说:“行车走马三分忧。”在驾车外出时,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都必须牢固地树立安全意识,遵章守法,控制车速。注意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标线,服从交警指挥,以便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畅通、迅捷的交通秩序和环境。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应使用安全带,在路上要变线示意,保持车距。不抢行猛拐、不强行超车、不挤占其他车辆的车道,也不突然停车。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不得向道路上抛撒物品;不得有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疲劳驾驶;更不得酒后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