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觉悟社”,推动爱国运动深入广泛的发展。1919年9月初,郭隆真总结了请愿示威的经验教训,提议为了斗争的需要,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应该更紧密地联合,成为天津爱国运动的核心。这个主张得到周恩来人等的支持,经过一番酝酿和准备,于1919年9月16日,觉悟社成立,出版刊物叫《觉悟》。社员们不用本名,以抓阄的方法决定每个人的代号,再按号码谐音取一化名。周恩来是5号,化名伍豪;郭隆真是13号,化名石衫或石珊。觉悟社一成立,就得到李大钊的指导和称赞。
觉悟社成立后,应山东爱国团体的要求,郭隆真等8人和上海、南京、河南等省18个爱国团体的代表,第三次进京请愿,又被军警逮捕。由于郭隆真等人义正词严的斗争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拘押1个多月后被释放。
郭隆真回到天津后,就和周恩来领导了天津各界抵制日货,要求直隶省公署惩办勾结日本浪人殴打学生的奸商的斗争。结果,周恩来、郭隆真等21人被警察逮捕。他们秘密串联,进行绝食斗争,反抗非法隔离、拘押,争得了互相往来、看书学习的权利。在被押期间,郭隆真曾经患病,但她斗志旺盛,毫不妥协。4月1l日是她的生日,周恩来代表大家向她赠送礼品,祝贺生日,使她深受感动和鼓舞。由于被捕者和天津各界人士一起坚持斗争,在关押半年之后,周恩来、郭隆真等21人被宣布“期满释放”。法庭门前欢呼的人群把他们包围起来,赞扬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后,一部分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中国,兴起了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郭隆真和周恩来、张若名等197人,于1920年11月7日,乘坐法轮波尔多斯号,由上海启程,于11月13日到达法国马赛。
经友人介绍,郭隆真与张若名进入巴黎郊区一家云母厂当工人,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这期间郭隆真直接接触了法国工人和华工,亲身体会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也具体了解到了法国和欧洲工人运动的情况。她努力学习法语,如饥似渴地阅读法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她工资很少,还节衣缩食帮助张若名入校学习。她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得到广大勤工俭学学生的称赞。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经济日趋萧条,自1920年秋冬起,物价飞涨,法郎贬值,许多工厂的资本家裁减工人,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绝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无工可做,求学不得,生活无着,有的被生活所迫而自杀。郭隆真于1921年秋考入法国省立女子高等学校,生活异常凄苦。目睹中外统治者的腐败黑暗,留法学生饥寒交迫,告急无门的残酷现实,郭隆真悲愤交集,咬破中指,写下《人道血书》。继之,她又含泪写下《泪书》,寄回国内发表,向社会各界作血泪控诉,并呼吁支援。
在蔡和森、周恩来、李维汉等人领导下,郭隆真还积极参加了“二八”运动,反对中法庚子借款和收回里昂中国大学以及反对列强共营中国铁路,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郭隆真在斗争实践中受到锻炼,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于1923年经周恩来、尹宽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被压迫民族和阶级开创了光明之路。1924年秋,郭隆真结束了4年的勤工俭学生活,和李富春、蔡畅等一起离开法国,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她亲眼看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生气勃勃的情景,增强了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找到了救国教民之路。1925年春天,在国内革命高潮的形势下,郭隆真接到党组织的通知,满怀激情地回国参加革命。
郭隆真回到北京后,在李大钊负责的北方区党委领导下工作。当时,正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郭隆真被派到国民党北京市党部的妇女部工作,化名林一(林逸),创办了《妇女之友》刊物,很受群众欢迎。为了掩护革命工作,1926年党组织派她在北京西城报子街49号办了一所缦云学校,她的公开身份是学校领导人,实际是利用学校为阵地,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在学校里党团组织经常开会,研究工作。郭隆真还常到香山慈幼院、北京女高师、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发展党团组织。张秀岩、陈壁如、韩幽桐等都是她发展的党员。
郭隆真在北京时住在井儿胡同四号的一间小门房里,屋子很小,摆设简单,生活俭朴。由于工作繁忙紧张,她的身体一度很不好,许多领导同志关心她的健康,劝她安个家,休息一段时期。但她全然不顾,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在警探密布的险恶环境中,她坚定不移,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受到李大钊的信任和器重。不久,郭隆真又担任了中共顺直(河北)省委委员。
1927年春,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了李大钊等一批共产党员,郭隆真为了销毁文件,掩护同志,未来得及出走,被反动军警逮捕。郭隆真被关押在北京第一模范监狱,敌人审讯了几次,没有得到口供。她在狱中毫不屈服,鼓舞同狱难友坚持斗争,并向狱卒宣传爱国反帝思想。一名女狱卒受到教育,后来为她往外传递消息。当韩幽桐去探监时,见到郭隆真身穿囚衣,面容憔悴,不禁失声哭起来。郭隆真安慰她说:“别这样,这算得了什么,不要伤心。”
1928年末,郭隆真获释出狱后到上海寻找党组织,找到了分别多年的邓颖超,继续投身到革命斗争的洪流中。1929年春,她被党组织派往东北搞工运,先到哈尔滨领导中东路的工人斗争,后调沈阳任满洲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在恢复党团省委工作中,郭隆真又被敌人拘捕,但她蒙混了敌人,机敏逃出。由于郭隆真工作成绩显著,被当时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同志评价为“在工作上最积极,在政治上最正确”。
1930年,党中央把郭隆真从东北调回上海,不久便又派她去青岛。赴青岛途中,郭隆真曾在济南停留,开展群众工作。她经常到清真女寺去和回族女同胞一起谈教门,拉家常,宣传革命道理。她平易近人,口才又好,大家都乐意接近她,亲昵地称呼她“郭师娘”。到青岛后,她很快和青岛地下党的负责人陈少敏、董汝勤接上了关系,她担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由于郭隆真卓有成效的工作,青岛连续爆发了纺织女工、烟厂工人的罢工斗争。青岛不仅恢复并健全了党组织,而且还创办了《红旗报》、《海光报》等革命刊物。
1930年深秋,郭隆真不幸被捕,这是她第六次落入敌人的魔掌。由于韩隆真坚决机智的斗争,敌人弄不清她的真正身份,但青岛市公安局觉察到张李氏(郭隆真化名)被捕后,“青岛红旗”亦随之绝迹,由此认定她是一个宣传共产主义、鼓动工潮的“共党重要分子”,于11月17日将郭隆真押解到济南高等法院。
郭隆真被关押在济南监狱,敌人对她施行了惨无人道的酷刑,但她守口如瓶,宁死不屈,表现出毫不动摇的硬骨头精神,连狱吏也说这样的人实在少见。
1931年4月5日,山东反动军阀韩复榘把郭隆真和前山东省委负责人邓恩铭、刘谦初、吴丽石等20多名共产党员押赴刑场。郭隆真在囚车中,昂首挺胸,毫无惧色,她一路高呼口号,唱着雄壮的《国际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敌人“执法队”中的一个回族士兵,传出了郭隆真被害的消息,济南西关一带回族群众听后心情悲愤,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风险将郭隆真的遗体从刑场抬到清真西寺,西小仓街的白师娘为烈士料理冲洗事宜。丁绍志阿訇为烈士举行站礼后,将其安葬于南坡义地。
曾经和郭隆真并肩战斗的邓颖超高度评价她的一生:“她有火样的热情,爱护着国家、民族;亦同样以火热的高度,憎恨着当时亲日卖国贼。在五四运动中,在她一生的革命工作中,都证明她是一位坚决勇敢、不顾一切、精诚不懈的奋斗者。”(黄成俊董凤鼎)
马骏——革命先烈,宁死不屈
马骏(1895~1928年),出生于原吉林省宁安县城(现属黑龙江省)的一个回族家庭里,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英勇不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生命虽然短促,但轰轰烈烈,气贯长虹。
马骏1912年考入吉林一中,1915年又考入天津南开中学。这一时期,内忧外患,国难当头。马骏血气方刚,积极参加了抵制日货和反对袁世凯卖国条约的斗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青年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北洋政府拒签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惩办负责对日外交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学生立即响应。5月7日,15所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成立联合会,推举马骏为副会长兼执行部长,指挥学生实行总罢课。从此,马骏同周恩来、郭隆真、邓颖超、刘清扬等投身爱国运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5月23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在南开学校广场召开数千人的大会,马骏带领大家高声宣誓:誓保国土,誓挽国权,誓雪国耻,誓惩国贼,誓共安危,誓同始终。马骏慷慨激昂的形象感染了每个与会人员,人人斗志倍增。会后,举行游行,强烈要求政府释放北京被捕的学生,争回青岛,取消“二十一条”。6月9日,在河北公园举行了规模更大的集会,有2万多人参加。会场上“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的对联,突现了大会的主题。会议开始后,马骏首先致辞,号召天津各界人士起来救国。会后,马骏率众赴天津总商会,动员商董于10日举行罢市,但是商董们在政府的欺骗和压力下,决定11日开市。马骏听到这一消息,再次来到总商会,严厉质问商会为什么出尔反尔,商董们只好召开紧急会议,马骏作为列席人员严肃指出,目的尚未达到,斗争不能罢休。有位商董把经商私利看得重于救国大义,问马骏在天津有无产业,意思是说他鼓动罢市,不会付出代价。马骏义正词严地说:“国家将亡,哪还能说到个人财产?我在天津固无产业,但我有生命,情愿牺牲,以谢国人。”说完挺身起来,以头向柱子撞去,幸被别人拦住。商董们被马骏以生命唤起国人的精神所感动,决定第二次罢市。
巴黎和约签字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了,而北洋政府对和约尚未明确表态。6月27日,马骏率领郭隆真、刘清扬等十余人赴京,与北京、西安等地学生代表一同到新华门,向北洋政府请愿,大总统徐世昌拒不接见。马骏对大家说:“如果大总统一天不接见,我们的队伍就一天不解散,十天不接见,我们就在这里等十天,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代表们在烈日下,一直斗争了3天,徐世昌才迫于压力接见了请愿代表。北京代表首先发言,批评政府不重视民意,明告政府,人民不会容忍不平等条约。接着,马骏作为天津代表正告政府,必须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否则全国人民誓必斗争到底。西安代表屈武用头撞墙,要以死力争。徐世昌被迫让人拟好不在和约上签字的电文,拍往巴黎。人民的力量,终于阻止了不平等条约的生效。
紧接着,马骏又投身一场激烈的斗争,经受了又一次考验。
巴黎和约涉及到我国山东的一些主权,所以济南学生和各界进步人士纷纷起来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政府对外屈服。当时任济南镇守使的马良,立场反动,卖国媚外,杀害了“济南回民救国后援会”会长马云亭等3人,逮捕了大批学生。马骏义愤填膺,与天津回族学生郭隆真、刘清扬在清真寺召集回族民众,揭露马良的罪行。马骏痛斥马良是“回族中的败类”。8月23日,天津学联派郭隆真、刘清扬、张若名等10人为代表赴京,会同北京代表瞿秋白等15人到总统府请愿,要求惩办马良。当晚,学生代表全部被捕,警察总监还扬言要把代表们全部枪杀。马骏由此看出了北洋政府的凶残,更看到了进行爱国斗争的艰险,他以赴汤蹈火的勇气,在与周恩来商议之后,率领千余人队伍到达北京,他说:“倒要看看卖国政府的监狱里能不能容纳下这些人。”来自北京、天津、唐山、烟台的学生汇集起来,公推马骏为总指挥,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马骏鼓励大家准备牺牲一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学生们不顾军警环列,刀枪林立,“惩办卖国贼”,“不当亡国奴”的口号响遍广场。马骏更是大声疾呼:“我们的国已不国了,人民如果再不群起自卫,我们就将要成为万劫不复的奴隶了。同胞们,我们要誓死奋斗到底,绝不当亡国奴!”
在马骏的指挥下,学生们夜以继日,坚持斗争。政府当局惊慌了,决定逮捕马骏,使学生群龙无首,涣散斗志。军警们挥动棍棒打人,追问马骏下落。马骏见状,便挺身而出,高声对军警们说:“我就是马骏,你们不要打人,逮我好了。”军警抓住马骏,用枪口对着他的胸膛,逼他下令解散请愿队伍。马骏毫不畏惧,断然拒绝,并鼓励学生们坚持斗争。
马骏被捕,全国震怒,社会各界纷纷起来抗议,周恩来等人亲赴北京进行营救。反动当局被迫于8月30日,将马骏和两次被捕的请愿代表全部释放。在这次斗争中,马骏在天安门激昂慷慨的英雄形象,长留在人们心中,人们称他为“马天安”。
马骏回天津后,与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成立了“觉悟社”,出版《觉悟》杂志,以改造自身,改造社会为目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爱国斗争实践中,马骏成为学生运动的重要领袖。这年9月,他作为京津学生代表到上海,在11月1日成立的全国各界联合会中,当选为该会驻沪常务理事,并在会后游行示威时任总指挥。不久,马骏回到天津,于1920年1月因查禁日货被当局逮捕,并与随后被捕的“觉悟社”成员周恩来、郭隆真、于渚兰、张若名以及其他学生共20多人关押在一起,长达半年之久。在狱中,马骏同周恩来一道领导大家学习政治文化,组织报告会,开展绝食斗争,把监狱当作课堂和战场。马骏谈笑自若,斗志旺盛,以救国大义安慰并说服前来探监的父亲,使其父欣然支持儿子的爱国行动。7月18日,在全国广大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压力下,反动当局不得不将被捕学生全部释放。长时间的狱中生活,使马骏的胡子长得老长,于是他又得到一个雅号——美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