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做事干练,勇于决断。1291年,桑哥倒台,并因罪被处死,此时,朝臣们更看出高克恭品行高尚而又有远见,便纷纷推举他,使他得到提升。他来到浙江行省任左右司郎中,当地有个久未解决的问题,就是因档案散失,无法确定谁属于“儒户”,而儒户是可以免除徭役的。高克恭到任后,一锤定音,把读书者统定为儒户,由此可见,他对读书人是相当重视的。
第三,廉洁清正,关心百姓。高克恭做官,恪尽职守而不谋私利,除了他的薪俸之外,惟一的一项经济收入就是元世祖曾赐给他的一些钱钞。他虽居高位,但其家庭并不富裕,他所关心的是百姓们的疾苦。他在大名路当过总管,曾与高克恭同朝为官的邓文原评说当时大名路是“吏戢而民舒”,就是说在高克恭的治理下,官吏们受到了约束,而民众都舒坦了。高克恭在杭州时,见到税收部门的门外放着刑具,税官说税还没有收足,设刑具是为了治理逃漏税的。高克恭说:“我要报告上司,用这些刑具来治你们,以惩罚你们没按时完成税收。”第二天,税司门口的刑具撤掉了。税收实际上已超过了定额,税官们设刑具是为了额外加税以图私利。高克恭还曾两次奉命到灾区赈济灾民,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表现了他对百姓的关心。
第四,主持正义,疾恶如仇。高克恭在是非面前,秉公直言,抨击邪恶,以伸张正义。曾有人控告某御史枉法,原来与此案有联系的人看风使舵,也来指责这个御史,而把自己洗刷得干干净净,从而加重了御史的罪责。高克恭很憎恶这些推卸罪责又落井下石的人,坚决主张追究这些人的责任,并且不怕非议,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
高克恭从政多年,特立直行,无所畏惧,是因为他有高尚的情操。他曾问经其举荐,担任博士的姚子敬:“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子敬左思右想,一时回答不出。高克恭说:“最宝贵的是无求。”当官而无求,是难能可贵的。
1310年,高克恭病逝,终年63岁,谥号文简。他的政治成就、诗画作品留给了后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史作杰)
改琦——清苦居贫,画坛一帜
改琦(1773~1828年),字伯韫(又作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先祖为西域人,来华后世居北京,祖父和父亲以武官供职于江苏松江(府治华亭),遂为松江(今上海松江)人。他出身于世代官僚家庭,是清代中晚叶卓有影响的回族画家。其绘画、书法、诗词造诣颇深,时人称之为“三绝”,在清代画坛上堪称—派。
改琦的家族,世胄相承,若推本穷源地算起来,至少有十几代出任过武官之职,改琦祖上三代都曾官居二、三品的显职,然而改琦却成了一名寄生涯于“笔耕砚耘”的文人画士,而且—生清苦居贫,飘泊无定。
改琦从小“柔弱善病”,他对于以八股文求取功名表现出异常的淡漠,出于性之所好和受人文环境的濡染,改琦从小游志于艺,在华亭雪巷居中读书习画,平稳地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由于他天资颖悟,才思敏捷,在青少年时代,就曾受到一些名流、达官的揄掖和倚重,特别是受益于当时在上海任“苏松太兵备道”的李廷敬特殊赏识和器重,李廷敬是改琦的一个重要知遇。1792年,改琦20岁,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加入李廷敬平远山房的艺事活动,开始在松江艺坛崭露头角。此时,他做了一次北上远游,来到都城北京,寓居京师春明馆。
在北京,他寻访了先祖的居地——宛平乍村,并瞻仰旧居,拜扫祖墓,圆了他探本寻根之梦。期间,他画出了《会文图》,取材于戏曲“苏小妹三难新郎”一折,改琦发挥大胆想像,将故事加以延伸拓展,没有限定在小说的情节范围之内作一般化插图的平庸构想。全图描绘得细致古雅,深入谨严,人物神采飞扬。这是改琦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此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改琦在京都居住了一段时间后,深感北京虽是显要聚集之地,却并非自己理想的处所。自己作为一名刚刚出道的青年,阅历尚浅,又没有稳固的靠山,很难将“居大不易”的京城作为光耀前景的托身之地。同时,改琦在与京城仕宦的游处中,还感受到一个值得回味的现象,即仕女画虽然受到朝野上下的喜爱,但从事仕女画创作的画家却受到当道者的歧视。改琦认为京城决非久留之地,所以,不久他便束装放舟,南下回到松江,此后的大半生再未进京。
改琦虽然终生没有入仕,却不同于那些孤介寡偕的隐士,也没有像明清之际或扬州画派的某些画家那样愤世嫉俗,而是以比较现实和冷静的态度来面对世俗。他很注重广泛的社会交往,交往之人,年龄不一,身份各异,既有艺林前辈,又有后起之秀;既有官宦缙绅,又有寒门儒士。他除了与同里的一些师友相善以外,还经常利用外出的机会结识四方名士,同他们登山临水,吟唱往还。他之所以结交如此广泛,除了因其艺术为外界所看重之外,与他待人的诚笃谦和有关。他不以贵贱远近论亲疏,既敬重前辈,又能勉励后学,还不断关心亡友的身后之事,这在历代文人画家中是较为罕见的。
为结交四方名流,广揽风物名胜,开拓眼界和胸襟,同时出于谋生的的需要,改琦在中年以后,常常终年游历在外,“出则扁舟孤棹”,“岁暮旋里”。曾先后到过杭州、吴兴、苏州、常熟、无锡、金陵、润州、宜兴、溧阳、当涂、邗上(扬州)、袁浦(淮安)等地,或客居数月,或作短期游览,游兴之浓,足迹之广,使他有机会接触江浙一带的名山胜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想象,拓展了画境。
改琦做画非常勤奋刻苦,终年笔耕不辍,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笔囊、画稿、诗卷无时不在身边。改琦的绘画创作以仕女人物为主,兼能花竹、山水等。画法宗李公麟、赵孟(兆页)、唐寅、仇英诸大家。改琦学习传统并没有囿于一家一派,而是从多方面汲取艺术营养。改琦30岁时所绘《临仇十洲百美嬉春图》长卷,是一件有代表性的仿古作品,全图有13段情节,共绘110余人。整个画面气势连贯,丰富和谐,富有韵律感和装饰趣味。
在改琦的笔下,塑造了许多有着不幸遭遇的古代下层女子的形象,尤其是《红楼梦图咏》。《红楼梦》行世不久,改琦便开始了绘制《红楼梦》题材的作品,在后世流传的众多《红楼梦》插图绘画中,改琦的《红楼梦图咏》堪称最为出色的绘本。
清·改琦:《钱东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改琦在《红楼梦图咏》中所精心塑造的人物,相貌特征,精神气质和年龄身份,都深刻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内涵,特别在表现意境上,尤见不凡,给观众以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从《红楼梦图咏》的绘制规模、水平和反映的思想深度来看,它的确是改琦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之作。《红楼梦图咏》不但为当时的文人、学者所赞赏,就连当今的红学研究者对之亦有较高的评价。
《红楼梦图咏》共48幅,它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形貌外表,更注意于用典型环境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其中《林黛玉》一幅,置人物于潇湘馆修竹丛中,以象征其清高不合流俗;《史湘云》一幅,描绘了她醉眠芍药轩的娇嗔天真形象;《尤三姐》—幅,则从人物手把青锋的形象显示其刚烈的性格。其他传世作品有《金鼎和羹图》、《少年听雨田》、《玉鱼生像横轴》、《仕女轴》、《百子图》等,皆为清代人物画之精品。如《百子图》12幅,通过玩龙舟,吹吹打打、放风筝、演戏、荡秋千、耍杂技、骑大马等场面,表现出儿童欢乐的神态,落笔洁净,线条流畅,设色清雅。此外,改琦的山水、花卉、兰草、小品等也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的水果作品,每每惹人“馋涎欲滴”。
改氏一门3人(其子和其女)均为清代画坛名家,他们的风格被誉为“改派”。
改琦还擅诗词,他的诗词清新隽永,潇洒脱俗,不拘成格。他题写在绘画作品上的书法,意态奇逸、精神飞动。由于他“诗词书画并臻绝诣”,被誉“当世之郑虔”。他—生写过大量的词稿,题画也多用长短句,近年来,《全清词钞》、《全清词》、《清家名词》等书都选了改琦的词作,说明他的词已经引起后世研究者的重视。改琦的诗,成就逊于词,流传作品较少,且没有专门的诗集行世,题材也比词涉猎的范围狭窄。存世的诗作,题画诗占很大比重,兼有一些纪游诗、即事诗和赠答诗。总之,画、诗词、书法都显示了他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才华。
改琦一生留下很多珍贵绘画作品,中国各地以及英国、日本博物馆、美术馆都收藏有改琦的珍品。
道光八年(1828年)三月,改琦卒于上海松江华亭,终年56岁。(董凤鼎)
马少宣——内画技术,鬼斧神工
马少宣(1867~1939年),名光甲,字少宣,北京人。近代著名内画鼻烟壶艺术家。马少宣一生绘制了大量内画鼻烟壶,他的作品为世界上许多博物馆和收藏家所珍藏,成为传世之宝。后世称马少宣为“京派”内画的“四大名旦”之首,他以工笔“一面诗一面画”内画技艺闻名全国,随着其作品的广为流传而使他享誉海内外。
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末中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吸鼻烟的习俗,源自烟草发明者印第安人,后被欧洲的旅行家发现带回欧洲,很快流行一时。16世纪后,鼻烟通过欧洲、菲律宾、日本、朝鲜等地传入中国东北地区,用各种玉器、金属、骨角等材料制作的鼻烟壶开始出现。到了清康熙年间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烟壶来华,受到皇帝及王公大臣的喜爱,吸鼻烟渐成风尚。鼻烟壶是专门盛装鼻烟用的,为了便于携带,一般大小如一包香烟。康熙对西方工艺品情有独钟,他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烟壶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开设造办处,在紫禁城内制作鼻烟壶。
马少宣所画鼻烟壶。壶正面图案明月苍松,茅庐内一老者,燃烛看书,一个小童侍候在旁,正是欧阳修《秋声赋》中“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所描写的情景,绘画精细、人物传神。
鼻烟壶艺术在乾隆一朝达到极盛。玩赏收藏鼻烟壶成风,盛置鼻烟的用途渐至其次。在制造工艺上,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绘画、书法、烧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荡匏、镶金银、嵌螺钿、贴黄等等都用在了鼻烟壶上。而鼻烟壶的材料也日益讲究,诸如翡翠、宝石、象牙、玉石、瓷器、漆器、骨料、金属等名贵材料。到18世纪初,中国制作的鼻烟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手工艺品。内画艺术是由鼻烟壶发展而来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并不单独用于绘制鼻烟壶,主要是指艺术家们用特制的行笔,在瓶内反向作画。内画鼻烟壶出现于嘉庆末年至道光初期,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而成的。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水晶鼻烟壶。由于内壁光滑,不易着墨和色彩,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后来,艺人们用铁砂、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内来回摇晃、磨擦,这样使壶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易于着墨和色彩,于是内画壶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最后发展为诗书画并茂的艺术精品。
马少宣18岁时开始学习内画壶技艺,通过刻苦钻研内画艺术,加上他良好的艺术天赋,不久便娴熟的掌握了内画壶技艺,并开始小有名气。马少宣内画鼻烟壶最鲜明的特点是书画并茂,富于诗情画意,画工极为精湛。其作品最常见的形式是一面绘画,一面题字,即使是同一题材,也常配有不同的诗句,成为独家风格。其绘画题材也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尤以人物肖像画见长。他所绘人物肖像善于用若明若暗的浅墨色调,一如黑白照片那样柔和、逼真,使人物的形象、神韵栩栩如生。在内画壶的背面,他成功地将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再现于小小的鼻烟壶中,字体工整严谨,功力颇深,成为一大创举。
壶背面是节录的《秋声赋》原文:“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年代落款为“戊戌初夏”,根据马少宣的生卒年查证,说明这个烟壶是他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画的。
从历史发展阶段看,内画壶经历了一个从俗到雅的演变过程。从地域流派看,内画壶也有雅俗不同的分野。所谓“京派”内画壶就属于“雅”派。北京是中国明清以来的政治、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氛围,且购买赏玩者多为文化层次较高的名门贵人,并且“京派”画大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其内画作品具有文人气息浓,内涵深远,笔力严谨等特点,即使在京派之内,也存在着雅俗不同的风格。马少宣在大拇指大的壶内以恭楷书写全篇《九成宫》,以谭鑫培扮演的黄忠为题材的内画壶,是他的代表作。其画风苍劲有力,意境无穷,笔法精湛。1915年,马少宣创作的内画鼻烟壶,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名誉奖。
马少宣作为卓有成就的内画壶艺术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就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和评价。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金受申和古董鉴赏家赵汝珍就在各自的著作中称赞马少宣的内画技术是“鬼斧神工”,称赞他是“最著名”的内画壶艺术家。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前任主席鲍勃·斯提芬斯(BOBC.STEVENS)在他所著《鼻烟壶收藏手册》(THECOLLECTOR′SBOOKOFSNUEFBOTTLES)中称马少宣为内画壶艺术中的毕加索。中外所有研究内画壶的书,都对马少宣先生的内画壶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当代,马少宣的内画壶作品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2004年,在香港,一只马少宣款水晶内画“寿臣”画像鼻烟壶,以174.375万港元价格被拍卖,创造了单只内画鼻烟壶的世界记录。
马少宣兄弟三人,长兄马光宇也从事内画壶创作。马光宇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30岁时始学内画壶技艺,40岁前后,已有作品问世。由于马少宣的内画技艺高超,并且名气日盛,马光宇便借用马少宣的名字创作,后来其子马宽也多用马少宣之名,“马少宣”三个字便成了马氏家族创作内画壶的共同署名。但是,无论从绘画和书法的创作技艺上,还是“马少宣”三个字的签名上,马光宇父子俩的作品都与马少宣的作品在艺术水平上有一定的差距,在风格上也有细微的差异。
马少宣在其72岁的人生旅途中,从事内画壶艺术长达48年(18岁~66岁),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全身心地投身于这项事业之中,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国的内画壶艺术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马志俊)
曾杏绯——画坛才女,牡丹传神
曾杏绯(1911年~),女,原名曾瑜,经名阿依舍。江苏常州市人。江苏常州是个景色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城市。她生活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封建大家庭里,祖父是秀才,但没有官职。父亲是个小公务员,在南京政府财政部当科员。她5岁时,母亲病逝,父亲再婚和继母外出自过。她和哥哥由祖父母抚养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