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玖对他所钟爱的学术事业的追求达到了一个超功利和忘我的境界。他一生清贫,去世时只留下2万多人民币;他别无嗜好,只注重教书、著述。为了研究的方便,他先后学习了英、日、俄、德、法、阿拉伯、波斯、蒙古等八国语言,有的语种水平颇高。他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还注意史学的普及问题,他先后发表了不少通俗读物,这些作品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杨志玖是一位把全部的精力献给学术、献给学生和读者的人,他对学术的追求也永无止境。累累的硕果他都看作是过去了的事情,临终前丰厚的大作《元代回族史稿》,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许多观点是几十年前考证提出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鸣,这些观点仍然是颠扑不破、广为认可的。但他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学术成果,企盼安拉承领、襄助,再攀登回族史研究的新高峰。他在《史稿》后记中这样写道:“我愿天假之年,头脑无病,就《史稿》后继续写下去。是为记。阿米乃”。
杨志玖在史学园地上耕耘了60多年,他那严谨的治学精神、人格魅力及其学术成就,在史学界有口皆碑,得到了广泛的赞誉。2002年5月24日杨志玖归真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师生、校友,举行追思会,纷纷发言,悼念他们的良师益友。先生的高足、著名画家范曾说:“我没有看到杨先生有洋洋得意的时候,也没有看到他疾言厉色的时候,没有看到他卑躬屈膝的时候,更没有看到他阿谀奉承的时候。杨先生很文弱,似乎风一吹就可以摔倒,但他有一副铁的肩膀,有不可动摇的史学家的品德,他保持了崇高的士气。”
《人民日报》的学术动态在2002年07月27日以《严谨治学科学客观》为题对杨志玖与马可·波罗研究进行评价时指出,杨志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严谨治学、科学客观,一直是杨志玖教授的学术风范”。“杨志玖教授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对马可波罗来华的真实性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
《光明日报》2002年7月30日对杨志玖的史学贡献和成就进行报道。认为,其贡献主要有四:“一曰精于考证;二曰追求真实;三曰富有创见;四曰从善如流。”并说,他“正自己的个别失误或不足”的做法,“颇赢得学界的尊重和敬佩”。
《光明日报》2003年04月10日以《元史大家杨志玖》为题对杨志玖在蒙元史上的突出成绩进行报道。并指出,“杨先生的蒙元史研究还有两个重点,一是探马赤军,二是回回人。在这两个问题上,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北京日报》、《四川经济日报》等报纸及期刊《中国穆斯林》、《中国史研究动态》、《回族研究》、《历史教学》、《西北民族研究》等都对杨志玖先生予以高度评价。(金贵)
马坚——桃李丰硕,译作辉煌
马坚(1906~1978年),字子实,经名穆罕默德·麦肯,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我国现代著名的穆斯林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宗教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教书、翻译、写作,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06年6月6日,马坚出生于云南省个旧市沙甸村的一个回族农家,他从小聪明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中学毕业后,回到乡下坚持自修阿拉伯文。后来历尽艰辛到了固原,投在著名经学家虎嵩山阿訇帐下学习阿拉伯文,后又辗转数千里到了上海,进伊斯兰师范学校学习。
1931年12月,他经中国回教学会选派,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届留埃学生团成员到达开罗,先后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预科)和国立达尔·欧卢姆阿拉伯语文学院(1946年并入开罗大学)学习。在求学期间,他生活非常俭朴,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大学每月发的两埃镑助学金。他要用这点钱解决吃饭、穿衣、住房问题,还要用它买书。他从国内带去一个针线包,衣服破了自己缝补。他有一套西装,同学戏称它为“八内阁”。是说在他穿这套西服期间,埃及曾经换过八个内阁总理。一次到王宫晋见国王,他就是穿着这套“八内阁”去的。在埃及留学期间,他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把埃及著名学者、近代伊斯兰教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布笃的著作《一神论》翻译成中文,书名为《回教哲学》,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受到广泛的好评,也得到亲朋、师长的赞扬。同时,他先后把中国的《茶神》、《河伯娶妻》、《中国格言》等文学作品翻译成阿拉伯文,在开罗发表。特别是把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译成阿拉伯文并在开罗出版发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开罗的一些中国人组织了“中国战区灾民救济会”,马坚任该会秘书。他们向阿拉伯朋友介绍中国人民的抗日真相,揭穿敌伪散布的种种谎言,并四处募捐,汇寄国内,支援祖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937年底,世界网球冠军许羽基抵达开罗。当时,在开罗的中国学生都知道他是印度尼西亚的华侨。但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欺骗宣传,开罗各家报纸却说他是日本人。为了戳穿敌人的谎言,马坚等人专门拜访了许羽基并同他商定,由留埃学生举办一个欢迎宴会。在有许多记者参加的宴会上,许羽基当众宣布自己是中国人。第二天,开罗各报纷纷报道这次宴会的情况,揭穿了敌人的骗局。
1939年2月,在埃及的中国留学生28人组织了朝觐团,去麦加朝觐,庞士谦为团长,马坚为副团长。到了麦加,学生朝觐团的任务之一,是监视唐易尘、刘仲全等人所组成的伪“华北回教联合总会”朝觐团,不许他们为日本侵华做欺骗宣传。在庞士谦、马坚等留埃学生的严密监视下,唐易尘、刘仲全一伙始终没有敢轻举妄动。在朝见沙特国王时,马坚代表中国朝觐团向国王朗读并递交诵词,说明中国人民一致抗日的决心。在朝觐期间,马坚还用阿拉伯文为中国留学生朝觐团拟写了《告世界伊斯兰教胞书》,散发给各国的朝觐者,积极宣传中国抗日斗争。朝觐完毕,在返回埃及的轮船上,留学生们仍然抓紧机会,向乘客们做抗日宣传。马坚在轮船上播音,演讲中国穆斯林抗战的情形,及日本轰炸各省回民区域与清真寺的惨况,他引经据典说明日本侵略之非,必遭主怒;中国抗战求生存是正义的。马坚的演说,受到了热烈地欢迎,全船中掌声雷动。
经过8年的刻苦学习,马坚先后获得了爱资哈尔大学和高等语言师范学院——“达尔·欧卢姆”的毕业证书,圆满地完成留埃学业。1939年夏,马坚从埃及回国后,不论是在云南,还是在上海,他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翻译和注释《古兰经》上。国民党政府几次邀他到政府部门任职,他都一一拒绝。后来,白祟禧亲自写信给他,并为他买好了飞机票,请他到重庆“工作”,也就是做官,他也婉言谢绝。马坚宁可回家乡教书、译经也不参与政治,始终保持着学者贫贱不屈、富贵不淫的高尚节操。有人讥笑他:外国留学回来,居然不出去做大事,却呆在乡下。马坚不为所动,只想做一个研究伊斯兰文化的学者。
1940年,他在上海和伍特公、沙善余、哈德成等人合译了文言文的《古兰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马坚在上海无法呆下去了,就化装成商人逃离上海,回到家乡。他在家乡独自翻译白话文的《古兰经》。后来,他到了昆明。1946年到北大任教,一直在锲而不舍地继续译经。经过艰难曲折终于完成了这项译作,1949年北京大学出版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古兰经》上册(八卷译注本),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古兰经》(全译本)。马坚的《古兰经》译本译文忠实准确,文字简洁流畅,风格古朴清新,受到广大穆斯林和研究者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正如白寿彝教授所说:在忠实、明白、流利三者并举的要求下,我相信,这个译本“是超过以前所有的译本的”。马坚先生译的《古兰经》于1981年在中国出版后,发行量达10万册以上。此后,又于1987年(回历1407年)经沙特阿拉伯王国朝觐义产部督导,随《古兰经》阿拉伯文原文一起出版,发行到世界各地,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影响最大的《古兰经》汉译本。
在翻译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教典诠释》的同时,马坚教授还翻译了《回教真相》、《回教教育史》、《伊斯兰哲学史》、《阿拉伯简史》和《阿拉伯通史》(上下册)等近代外国名著。他对回族伊斯兰教的历史文献也很感兴趣,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了考订,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白寿彝教授曾说:“马坚具有广泛的学术兴趣,他研究的范围包括了:阿拉伯的宗教、哲学、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法律、医学、天文历法以及中阿关系史等各方面。他在一些学术领域可以说是国内开研究之先河,起到了填补学术空白和铺路石的作用。”这是对马坚教授学术研究的高度赞扬,也是比较客观的评价。
1949年9月,马坚作为中国穆斯林杰出人物,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从1954年到逝世前,连续当选为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还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发起人之一,后任该会常务委员,还曾担任中国亚非学会理事等职。
1950年,马坚把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译成阿拉伯文,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1951年1月10日,北京《光明日报》发表了一则短评,作者把帝国主义一手拿橄榄枝、一手拿原子弹与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左手持《古兰经》,右手持宝剑相提并论,这件事引起了首都回民的极大愤慨。为了消除错误影响,加强民族团结,北京市民政局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召开了各界回民代表会议,马坚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穆罕默德当时传教的真相,手中的宝剑是为了自卫,不是为了强迫别人信仰他的宗教,更不是为了侵略。会后马坚又就此写了一篇文章《穆罕默德的宝剑》,发表在1951年1月16日的《光明日报》上,20日《人民日报》予以转载,同时新华社向全国广播。在整个事件圆满解决过程中,马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马坚的《穆罕默德的宝剑》和《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1951年3月20日刊于《人民日报》)两篇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有助于消除回汉同胞之间的误会,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当时,毛泽东主席也读了这两篇文章,深表赞许,托人转告马坚,感谢他写了很好的文章。
马坚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了我国第一部宪法的讨论和制定工作,又参加了这部宪法阿拉伯文版的翻译工作。他还把《埃及共和国宪法》译成中文,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随着我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我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关系也在发展,来我国访问的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团日益增多。马坚教授曾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陪同接见外宾。他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阿拉伯汉语词典》,为中阿友好交往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