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称帝时,明政权稳定,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强化他对国内的统治,树立大明帝国特别是他本人在国外的威望,扩大政治影响,同时对那些逃居沿海岛屿和海外的居民进行安抚和镇压,并从海外获取奇珍异宝,他决心派得力官员率大型船队出使西洋,从事贸易交往。船队正使是关键人物,经过仔细挑选比较,明成祖认定郑和为最合适的人选,这是因为:第一、郑和是明成祖的亲信太监,办事可靠。第二,郑和是穆斯林,入宫后还从著名和尚道衍那里学到不少佛教知识,命他与西洋各国的穆斯林和佛教信徒交往最为便利。第三,郑和的祖父、父亲都曾航海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受祖父、父亲的影响,郑和了解到不少航海知识,知道一些西洋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商务状况,并有远航探险的愿望和勇气。这三个优势是郑和独具兼备的。
郑和接受了明成祖的特别使命,担任船队正使。经过充分准备,各方面就绪后,选定吉日,启程首航。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苏州府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口)人山人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郑和告别了欢送的官员和黎民百姓,登上船队中最大的“宝船”,带领船队浩浩荡荡向东南的大海驶去。首航船队共有船只208艘,其中长44丈、宽18丈的“宝船”就有62艘,“宝船”上载有大量的珍贵物品和名产,有金银器皿、丝、绸、绢、缎、铜器、铁器、瓷器、陶器、茶叶、大豆、布匹、精良的兵器、玉雕及石刻工艺品、大明铜线、佛教用品等。其余为专用船只,分别满载着充足的粮食、淡水、燃料、蔬菜、果品、药材、盐、酱、酒等各类生活日用品。船队共载有27800多人,除官员将士外,其余是各类专业人员:有负责罗盘的“火长”和“番火长”(外国领航),有司舵的“碇手”,有担任翻译的“通事”,有办理交涉事务的“行人”,有军匠、民匠、会计、医生、厨役等,还有若干佛教僧侣。他们各有分工,组织十分严密,这支船队,充分显示出当时我国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的精良。
明代时期所称“西洋”,是指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北印度洋及其沿岸的地区,包括孟加拉湾及其沿岸,印度半岛、阿拉伯海及其沿岸,阿拉伯半岛及东非海岸的一些地方。首次出使西洋的船队途经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旧港、苏门答拉(今印度尼西亚)、古力(今印度西海岸柯钦)、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郑和的船队在海上有时遇到大风暴,怒涛如山,他们就英勇地和狂风巨浪搏斗;有时发现了暗礁,就机智地避开;最为激烈的是同海盗斗争,在首航途经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巨港)时,突遭海上巨盗陈祖义等人的拦截,陈祖义假装投降,阴谋劫夺船队。郑和镇定指挥将士们作战,杀死海盗5000多人,烧毁海盗船10艘,俘获7艘,活捉了陈祖义等三名海盗头目,为各国商人除了大害,促进了各国的海上贸易,受到各国的欢迎。1407年秋季,首航船队满载着换回的西洋土特产凯旋归来,随船队而来的还有来中国访问的十七国使节。明成祖对郑和首航西洋成功大加赞赏。
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郑和奉命二次出使西洋,航程与第一次相同,沿途各国对郑和及其船队都以礼相待,奉若神明。
自永乐七年(1409年)冬至永乐二十年(1422年),郑和率船队进行了第三至第六次西洋之航。
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远航西洋,这时,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途中,曾派特使去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参加朝觐活动。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的麻林地(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其船队规模之大,历时之长,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他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此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0多年,他到过的国家比哥伦布到过的多得多。据航海专家估算,郑和航海的宝船约是2500吨级,当时没有比这更大的船了,后来的哥伦布远航船队中最大的船只不过250吨级,仅相当于宝船的1/10。
郑和作为明王朝的政治使节和商务代表,每到一国即向该地国王、酋长等赠送珍贵礼品,表示愿意通好的诚意。在双方达成协议后,彼此进行互利的贸易,因而赢得了所到国家的欢迎,促进了明王朝与邻近各国的友谊,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华文化,促进了南洋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郑和七次远航西洋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远航者曾绘制了《郑和航海图》共20图,40面,图中对于航向、停泊港口、暗礁、浅滩的分布等,都作了比较可靠的记录,是我国最早的一份远洋航海图。郑和的随航人员马欢(回族)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费信著《星槎胜览》等,都是研究当时有关各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逝世不久,七下西洋的故事就被编成戏剧,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曾刊刻出版了二十卷一百回长篇小说《全锈像三宝大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明代以后,民间流传三宝大监下西洋的故事更为广泛。国内人民深切怀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在国外,留存着大量纪念郑和的遗址。例如: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城外的山峦上,遗留着一座中国式的城楼建筑“三宝城”,附近有一口“三宝井”;在泰国曼谷市还有“三宝庙”,大城府有“三宝寺塔”;在今印尼的爪哇岛上,有“三宝垄”、“三宝洞”、“三宝墩”。这些遗迹充分反映了亚非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对郑和的景仰和怀念之情。(马增奎)
沐英——戎马倥偬,一代良将
沐英(1345~1392年),字文英,安徽凤阳定远人,明代开国元勋之一。
沐英自幼父母双亡,朱元璋夫妇很可怜他,收他为义子。朱元璋起义过程中,沐英“数从上征战,入侍帷幄,昼夜勤勉”,18岁被授帐前都尉,在镇江驻守。稍后升为指挥使,驻守江西重镇广信(今上饶)。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派水陆军征伐福建,沐英带兵攻破分水关,占领了崇安,再破闽溪十八寨,活捉敌将冯谷保。接着,沐英移师镇守建宁,管辖福建境内的邵武、延平、汀洲3个卫所。明洪武三年(1370年),沐英被授镇国将军,晋升大都督府佥事,次年又升本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管天下兵马,公务繁忙复杂。沐英在府中7年,处理问题干脆果断,从不拖泥带水,马皇后常常称赞他的才能,朱元璋也特别器重他。
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作为副将军随从征西将军邓愈出征吐蕃。次年四月,邓愈、沐英统兵至甘肃、青海,分三路前进,追杀吐蕃兵至昆仑山,俘虏和杀死吐蕃兵一万多人。因沐英征西屡立战功,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享受俸禄2500石,并赠传世铁券。
洪武十一年(1378年),西番骚扰边境,沐英拜征西将军和蓝玉等带兵西征,在土门峡打败西番部队。次年又穿过洮州,俘获敌首领阿昌失纳。
失败后北逃的元室残余势力多次派兵扰乱边境,洪武十三年(1380年),元国公脱火赤屯兵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大举南犯,沐英受命统领陕西军队讨伐。沐英率陕军昼夜兼程,平定了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然后过黄河,跨越贺兰山,穿过沙漠,仅用了7天时间就赶到脱火赤的驻地。他分兵四路为侧翼,夜袭敌营,自己带领精锐骑兵正面进击,一举战胜元军,俘获脱火赤及其全部。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沐英从古北口出发,一路征战,占领了公主山长寨和全宁四部,渡过胪朐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克鲁伦河),再次大胜而归。
平定和治理云南,是沐英一生的最大功绩。时间以洪武十四年至洪武二十五年他去世为止。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占据云南的元梁王连续两次杀死明政府使者,明太祖朱元璋大怒。九月,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大军三十万征讨云南。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指示:“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拼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直逼曲靖,元梁王派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军十万驻扎曲靖,以阻挡明军。恰好赶上大雾天气,沐英在浓雾掩护下率部快速赶到曲靖,明军的突然出现,达里麻大惊。敌我列阵白石江两岸,互相看得很清楚,傅友德想马上下令渡江攻打,沐英献计说:我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不可马上硬攻,不如另想主意。于是,便命令部队摆出立即渡江的样子,暗中派一支队伍偷偷从下游渡过江去,绕到敌军背后,在山谷中布设疑阵,命战士个个敲锣鼓、吹号角,顿时鼓角齐鸣,如万军冲锋之势。元军以为明军大部队从背后攻来,惊恐慌乱。明军这时才下令正式渡江,沐英手握长刀,带头冲入敌阵,生擒了达里麻,俘敌2万多人。元梁王见大势已去,驱赶自己的妻子儿女投滇池而死,自己和左丞相自杀而亡,右丞相观音保开城投降。沐英等兵至昆明,不攻而占。这样,从出师到占领云南,靠出奇制胜,仅百余日,盘踞在云南的残元势力被歼。
云南西部大理一带,存在段氏割据势力,段氏世代统治大理已有数百年历史。大理凭借点苍山、洱海,设上、下两道关隘,上关称龙首,下关称龙尾,其中,下关尤为重要,段氏利用大理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形与明廷对抗。洪武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沐英随蓝玉率军西攻大理,派王弼攻上关,沐英亲攻下关,另派胡海从石门渡河,沿点苍山而上,在山上竖旗为号,居高临下策应。等王弼、胡海均已到达指定位置,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遂斩关而入”,明军四面夹攻,段氏首领被俘。攻占大理后,明军武力征伐或劝降没有归附明廷的当地各部落,在当地设立官府、卫所,镇守大理地区。这样,沐英、蓝玉又取得平定云南西部的胜利。
沐英、蓝玉挥师返回与傅友德在滇池会师,又分别领兵征服了一些不肯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在乌撒和毕节设立了两个卫所。九月,当地土官杨直散布明大军已回,煽动、纠集20万人围攻昆明。沐英率军火速来救与守城明将冯诚合力,将乱军逐一消灭,云南局势趋于稳定。
洪武十六年(1383年),傅友德和蓝玉被召回京师,而沐英被留下镇守云南。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百夷的思伦发叛乱,沐英诱敌深入,重创了叛军。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思伦发再次叛乱,侵优定边,纠集军队,号称30万。沐英选了3万精锐骑兵驰至定边援救,兵分三队,以火炮、弓箭为武器。叛军利用上百头大象来攻击明军,大象都披着坚硬的铠甲,叛军头目们骑在象背上,手拿大盾牌,两旁的叛军拿着用竹子削成的标枪,非常尖锐锋利。沐英派都督冯诚率前军,宁正率左路军,汤昭率右路军。开战前,沐英向全军下达命令说:“今日之事,有进无退。”将士们乘着大风,高呼着向敌人进攻,炮弹和乱箭一齐射向敌阵。大象见炮火猛烈,吓得转身向回跑,明军3队人马乘胜追杀,歼敌4万多,思伦发逃跑。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天,沐英到南京上朝,明太祖朱元璋在奉天殿设宴招待他,并给予奖赏,然后让他返回云南继续驻防。沐英辞别时,太祖拉着他的手,摸着他的头说:“使我高枕而无南顾忧者,沐英也。”
沐英返云南后,再次打败百夷,思伦发请求投降,向朝廷进贡品。不久,阿资又叛乱,沐英率军降服了他,从此,云南境内才安定下来。
治理和建设云南,意义重大,任务更为艰巨。
早在洪武十五年,平定云南初期,明廷就开始在云南设置都指挥使司、云南布政使司,建立起统理云南的军政领导机构。地方置卫、所,辟筑驿道,形成一套统辖系统,以后,云南分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民政系统也趋完备。
沐英治理云南,首先大抓屯田,解决粮食问题。沐英令将士边卫戍,边耕种,既解决了部队吃粮,又稳定了防守,可谓一举多得。沐英还欢迎外省人来云南务农,朱元璋予以支持,下令外省军人去云南屯田,一时云南屯田大兴,粮食产量大有增加。沐英还以每年屯田的增减作为赏罚官吏的依据,他主持云南期间,开垦农田总数达100多万亩。
沐英还组织农工兴修水利,疏浚河道。过去滇池常闹水患,他派人把滇池加深加宽,从此滇池长期没出现水患。在当地开发盐井,增加财富,也是沐英发展云南经济的重要内容。他还重视整修道路,保护粮食运输畅通安全,欢迎外省商人运进米谷帛盐,促进云南发展商业贸易,使偏远闭塞的云南逐步繁荣起来。
沐英很重视云南的文化教育,增设府、州、县学达几十所,择选民间优秀青年和当地土官子弟入学读书,并给学生以补贴,月赐饮膳,年赐衣服。沐英自己“居常读书不释卷,暇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
在沐英统治时期,地域偏远,地势复杂,多民族、多部落、多征战且又贫困落后的云南越来越安定、富足,年年向国家交纳大量的税金。
沐英与朱元璋一家感情很深,马皇后去世时沐英哭得吐了血,从此得了病。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夏天,沐英听到皇太子突然去世的消息,悲哀大哭,不幸患中风暴死在云南,终年仅47岁。云南军民闻讯,纷纷在街巷痛哭悼念,以至边远少数民族部落的百姓都为他落泪。沐英的遗体被运回南京安葬,太祖朱元璋追封他为黔宁王,谥号“昭靖”,将其牌位供奉在太庙里。(马增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