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亚洲地区,至少有4亿人观看了本届世乒赛的女子双打、男子单打决赛和闭幕式的转播。武国维就凭着这一重大场合的宏大场面,令“中国大维”这一企业和品牌很快地为世界上众多国家的人民所共知,而这在通常的情况下是需要很长时间和花很多钱才能做到的。由此可见,在重大场合“兴风作浪”,它的作用多么有效。
NO4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在中国大陆,被人称作光纤大王的董吉明先生,同样是一位善于顺势而变的企业家。他的创业故事,也许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信息瞬息万变。怎样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市场上的常青树?成功的人士昭示我们,惟有顺应潮流,见风使舵,因时而变,因机而变,才能使自己永立不倒。
董吉明初中毕业后,便在一家邮电局参加了工作,而他干了没有多久,心想自己就这样一直于下去吗?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他决定一边上班一边把丢掉的书本再捡起来,经过3年的复习后,他考上了北京邮电学院的高等函授班。
不久之后,他又考进了重庆邮电学院无线电系。
可是,大学还没有读完,他因在学校对政治问题说三道四,而被逐出了校园,下放到工厂做工。
曾经美好的梦就这样破灭了。
董吉明几乎沉沦了。
在工厂里的几年时间里,他心如死灰,对任何事情都不关心,也缺乏任何兴趣。他知道,在漫漫的长夜里,要出人头地是十分困难的。
当然,他并没有完全沉沦。吊儿郎当的背后是一颗永不平静的心。他在关注着时局的发展,时刻都在寻找改变自己处境的最佳时机。
1983年春天的一个晚上,董吉明终于逮住了人生的一个转机。这天晚上,他从一份刚出版的报纸上读到了一则消息:允许个人从事民营经济活动!他的心头由此一亮,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这天晚上,他失眠了。他反复地权衡利弊,是彻底扔掉铁饭碗自己单干呢?还是死守在半死不活的工厂,白白空耗生命呢?思前想后,权衡了利弊得失,想到自己已经人到中年,却一无所成,再这样下去,岂不是死路一条?于是,他便横下一条心,扔掉这个铁饭碗,彻底脱离单位,靠自己的能力来生活。
说干就干。
第二天,董吉明毅然向厂领导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厂领导问:“你不后悔?”
董吉明说:“不后悔!”
这时,大家都困惑了。下海之后,职称该怎么办呀?劳保该怎么办呀?子女就业该怎么办呀?
亲朋好友们都劝他再三考虑,别太冲动了,以后要后悔的。
董吉明说:“我绝对不后悔!”他坚决不听任何人的劝阻,不顾一切地投入商海之中。人生在重要的转折关口时往往需要有不顾一切的勇气才行。许多人自以为聪明,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总是无法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来,结果蹉跎了岁月,最终一事无成,怪谁呢?
我们在研究那些成功的商界王者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是肯定没有出息的。唯有那些天不怕地不怕而富有智慧的人,才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董吉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辞掉公职之后,董吉明就要投身商海,大干一场了,然而,该干什么呢?他却突然有点茫然了。因为:
第一,他并无大的资金;
第二,他没有任何经商的经验;
第三,他没有过硬的政治背景作铺垫。
该干什么才能赚钱呢?他不知道。搞贸易?做企业?他自己也不清楚。
但他清楚应当从自己熟悉的行当做起。
他像小学生做作业一样,逐条列举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逐一对照分析,详细地评估它的可行性。
终于,他认为养鸡这一行有较大的可行性。于是,他借了一笔钱,买回了一批雏鸡饲养。
董吉明在涉足商界中,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他的精明:他将自己身上仅有的10元钱全部用在了给雏鸡买保险!
这种风险意识的确超乎常人。
董吉明的从商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在筹办养鸡场初期,董吉明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历尽千辛万苦。
没有工人,他自己干。
没有技术人员指导,他自己慢慢学。
没有现成的经验,他自己摸索。
总而言之,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琢磨。但他并不害怕。他知道,没有痛苦的磨难,哪有成功的甘甜?
为了节省开支,在创业的初期,他身兼数职:他既是工人,又是农民,既是兽医,又是会计。总之,大小事务他一个人全都承担了。
这样的艰苦日子大约持续了1年。
而此时,他已是40多岁了。每天却没完没了地干活,日子不知有多么的艰难,一般人都吃不消,但他却硬是挺过来了。
经过1年多的辛勤劳作之后,董吉明的养鸡场开始有效益了,并且,越办越红火。董吉明开始尝到企业的甜头了。
董吉明从养鸡场的成功开始看到了创办实业的希望,他更加投入,全力以赴,放开手脚大于一场。
两年之后,他拥有了两个农场,1个果园,1个鲑塘。这在今天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董吉明开始成名了。
之后,他的养鸡场和果园每天都招来了大批大批的参观者、取经者和考察者。
于是,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人们称赞他为养殖专家。
在董吉明的带领之下,四川境内刮起了一股养殖旋风,养殖场纷纷筹建起来,而且来势很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董吉明的助手们开始心焦了。
因为,他们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了,别人的养殖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他。
但是,董吉明却一点也不急,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为什么呢?
其实,董吉明心里也很焦急,仅仅是他没有表露出来而已。这时候,他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考。
当他的养鸡场的发展规模落后于其他人的时候,当地政府也开始急了。
一天,政府一位人员找到他,问道:“吉明,你的养鸡场规模能搞多大?”
董吉明说:“200万只没问题!”
“那么,我给你1000亩地,怎么样?”政府工作人员说:“你赶紧扩大规模吧,我们给你最优惠的政策!”
“不用了,谢谢你们的好意。”
董吉明婉言谢绝了他。
有人不解地问:“老董呀,你真傻,为什么要拒绝他们呢?”
董吉明只是笑了笑,并没理会他。
董吉明是不是已经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小富即安了?
不是的。
董吉明十分清楚自己的鸡场所处的发展环境是如何的。他十分明白,在当时的情形下,要大力扩展养鸡场的规模并非不可能,而是不符合自己事业发展的初衷。自已是学无线电专业的,一旦有了一定的资金,还必须干回自己的老本行才行。唯有这样,事业才会有大的突破与发展。
他在收集有关信息,分析市场动态,静候着机会。
尽管他还不是十分明白该向什么行业发展,但是,他决意去转入到一个新的行业去。他给自己定了个转行的标准:具有竞争能力且不易为他人模仿的行业!
他像筛沙一样,逐一分析各个行业的现状和远景,渐渐地,他的目标开始明确了:就搞光纤通讯项目!
这已经是1992年的事。
董吉明刚一公布他的这一决定时,马上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有的人甚至骂他,是不是吃错药了?你有能力去搞这个项目吗?
反对他的人说:“老董呀,你是搞养鸡场的,你还可以养鸭、养牛、养羊呀,你可以从事饲料加工、食品加工,搞科工贸一条龙呀,为什么偏要去搞科技产业呢?隔行如隔山,你懂吗?”
董吉明解释说:“我是立足于本行啊!”
他没有再往下解释了。
其实,董吉明的选择是相当正确的。首先,他自己学的就是通信专业,通信专业才是他的长项,为何不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呢?
其次,我国光纤通讯的发展前途无量,非常诱人。董吉明十分清楚这一点。
更为重要的是,光纤通信项目属于高新技术项目,科技含金量高,不那么容易模仿,竞争对手少,产品附加值高,不加盟这样的行业,自己必定会后悔一生!
于是,1992年初,董吉明开始投入到光纤通讯的实验当中去了。
很快地,他拿到了光纤通信器材的生产许可证。
于是,他把养鸡场里的鸡全部卖光,各种设备也全部卖掉。然后,将养鸡场改建成了光缆厂。于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民营光纤通信企业就这样诞生了。
1996年,董吉明的年产值超过了亿元大关。
董吉明是如何由一个接线员演变成一个“光纤大王”的呢?从他简短的发迹故事中,我们看到,他的成功经验在于他善于因时因势而改变。他能够准确地判断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他可以说是个非常善变的人。
NO5不拘一格的促销游戏
山姆认为,每种商品都有可能成为畅销赚钱的商品,但需要动脑筋想出有效的促销方式,这样就会牢牢地抓住成功的机遇。
他在经营过程中,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用到商品销售中,收效十分显着。这也是日后沃尔玛在销售策略上不断创新的源泉之所在。
山姆从创业最初便使出各种招式搞促销。他们举行户外大拍卖,在停车场雇来乐队和马戏团,吸引人们的光顾;他们设计出异想天开的赠奖活动,把每个中奖项名称写在纸片上,从商店屋顶撒下来,同时还放彩球以作助兴;并举行“月光疯狂大拍卖”,通常在营业之后开始,并持续到午夜;他们同时还推出一种购物手推车博彩游戏——每辆购物手推车一个号码,如果喊到谁的号码,谁购物车中的东西就可以由此得到折扣;在商店开业时,他们站在服务台前,把盒装饼干送给从最远处赶来的顾客。
在山姆早期开店的小镇,一到星期六下午,就挤满了从各个农场前来采购的农民们。有一次,山姆出人意料地搬出一台爆米花机,立即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这样便吸引了许多顾客前来购物。山姆从街上的繁荣景象中,看到了人们潜在的日益高涨的购买欲望。他从银行贷款买了一台冰淇淋机,同样也摆在人行道上,结果更加成功,在当时别的小店可没有如此新奇的促销方式。
山姆曾经促销“圆月馅饼”,这是一种在美国南方非常流行的甜点。他最先在田纳西州一家百货公司看到这种食品卖得很好,回来也就如法炮制,大量采购,并依不同的口味进行排开,结果一周之内就卖了50万个,销售额达到10万美元。
1960年7月,山姆做了他经商以来的第一个广告,在报纸上为沃尔玛的商店“重新开张大甩卖”做宣传。居民们蜂拥而至,纷纷抢购便宜货。这是一次成功的减价“大甩卖”。
这样五花八门的商品促销活动,山姆摘过无数次,并且取得过无数次辉煌的成就。
山姆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到:“在我成年之后,几乎没有一天不在考虑商品销售的问题。我猜想在这个国家里,在零售业中没有其他管理人员会比我更多地强调重视商品销售与商品促销的必要性,我对商业销售怀着极大的热情。这就是我在商业经营中干任意的一件事情都能享受到乐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