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年代早期,这些“无知的商人”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业的巨头,一个新兴产业的主人。现在电影每周会给4 000万各阶层的美国人带来欢乐。阿道夫·祖格,派拉蒙公司的老板,1903年曾在纽约卖过皮毛。米高梅公司的路易斯·B·梅厄,1907年投资电影业之前曾做过废金属生意。杰克·华纳,波兰移民的后裔,1906年和兄弟一起开了第一家廉价电影院。
影业巨子大多是第一或第二代犹太裔美国商人,他们来到好莱坞,开创了一项文化产业,在美国赚到了钱,实现了美国梦。他们不在乎自由主义表现手法和审查制度孰是孰非。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在一战后短暂的繁荣年代里,即繁荣的20年代,吸引年轻人来寻求快乐。
每个人都理解繁荣的20年代的冲击:装束轻佻的少女、私酿杜松子酒、禁酒令、黑帮……所有这些,所有这一切。电影业当然想拍下这些东西,他们不想拍维多利亚式的道德价值观,他们想拍下美国正在经历的道德结构的巨变,这样做恰恰加速了审查制度的发展。宾夕法尼亚审查委员会主席宣称:“电影已经使我们陷入泥沼,同居、通奸、拉皮条和卖淫充斥其中。”
建立审查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在银幕上所看到的东西不满。20年代早期,一系列震撼好莱坞的丑闻加速了这一进程。“胖子阿尔巴科丑闻”是其中影响最坏的,可以说这一事件推动了这场银幕道德运动。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好莱坞和美国其他地方的差异太大了,这本身就是个问题。这里还生产了大量娱乐品投向市场,并且已经销售到美国的各个角落。而这里频频发生的丑闻迫使好莱坞巨头寻找一个不会受谴责的人来代表他们。
1922年,为了纯洁电影画面、保证票房收入,美国电影行业开始筹建审查委员会。这一机构由威尔·海斯领导。威尔·海斯,长老会教友、共和党人,曾任邮政总局局长。1922年,在巨头们的邀请下,他出面主持一个新协会——美国电影制造商和经销商协会,并出任正在筹建中的审查委员会的主席。
海斯的工作非常繁忙,为此,他每年的收入高达10万美元。为了将银幕行为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海斯办公室对剧本和影片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它的主要目的是督促电影公司不能制作使观众观看标准降低的影片。
但事实上,威尔·海斯就是今天被称为“挡箭牌”的那种人。他代表电影业的形象。他是被好莱坞巨头推到前台向公众作报告的人,是向国会作证的人。他随时准备抵挡对电影业的抨击。他曾风趣地说:“我是无形事业的一个有形标志。” 他的目的是促使人们相信好莱坞不是西方世界的罪恶之源。海斯保证好莱坞会进行自我审查,不再美化不道德的行为。
海斯是电影业的天才代言人,但是他几乎无权控制电影的内容。因此,在随后的七八年里,有关建立审查制度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好莱坞电影腐化了美国社会吗?电影是否造成了更多的青少年犯罪?在默片转化为有声电影之后,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日本的“援助交际”
在日本,人们越来越担心“援助交际”会肆意蔓延。所谓援助交际,就是少女出卖身体,陪中年人在俱乐部、旅馆等场所玩乐以换取资助的行为。
在东京的闹市街上,总能看到一些奇装异服的年轻女孩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看年龄也都不过十几岁,正值花季。她们一边说笑着,一边又不时地扫视过往的行人,尤其是那些看起来衣冠楚楚的男人,还间或抛去一两个媚眼。她们好像卖春的妓女,但又看不出有多少风尘之色,每个人都显得很开心。她们其实就是从事所谓“援助交际”的日本初中或高中女生。
“援助交际”是日本人对女中学生从事性交易的委婉说法。而那些女中学生从事“援助交际”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贫穷,更多的是在寻求刺激。她们陪着那些四五十岁的男性喝酒,唱卡拉OK,甚至淫乐……她们大多觉得在自己高兴的同时,还能得到相当可观的“酬劳”是很划算的事。“援助交际”可以说是日本社会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一种写照。1997年6月9日,东京报界更是曝出了一条新闻:一位大学负责人被发现曾与280名年龄在14到17岁的女生有过这种关系。国际社会对此震惊不已,但日本人自己对此却不以为然。日本颓废的社会风气和教育制度的失败由此可见一斑。
美国国务院的一份人权报告指出,日本所谓“援助交际”等少女卖春行为屡禁不止,使许多年龄十几岁的女性的人权受到了严重侵害。这份报告中说,日本自1999年出台了禁止未满 18岁的少儿卖春和取缔少儿色情作品的“少儿卖春禁止法”后,虽然警察当局对该类行为进行了大规模的打击,但是男性针对十几岁女性的买春行为以及用金钱换取和对方约会的事情从未间断。“援助交际”已经成为日本当代社会的痼疾。
纳粹战犯的罪恶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集中营的秘密被揭穿之后,希特勒的罪恶勾当彻底大白于天下。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后的几个月,盟军部队共发现了18个重要的纳粹集中营和5个灭绝营。1945年4月12日,美国军队解放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这是最早建立的集中营之一。共有5万名被囚者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命丧黄泉。而在整个纳粹统治时期,共有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
集中营的惨状被报道之初,有人还认为那些报道有些夸大其词,因为他们不相信人类竟然能够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暴行。但随着更多的人亲眼目睹了实情,真相越来越清晰,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来自纳粹统治下的欧洲各地的犹太人和那些所谓的不受欢迎者被赶到一处,而后用船运往集中营。那些在集中营的暴行之下苟延残喘的人被送往灭绝营,在那里被毒死并火化。在奥斯维辛和特雷布林卡集中营,至少有200万犹太人死于机械化的大规模屠杀。纳粹在处死这些人的同时,还肆无忌惮地搜刮钱财,其手段更令人发指:床垫由人的头发填充而成;化肥则来自于人的骨头;死者的金银则被熔化掉,用来作为战争的财力支持……虽然这是纳粹政府和军队所为,但德国民众对此并非一无所知。战争末期,德国公众被迫参观集中营,亲眼目睹纳粹头子那难以名状的暴行。附近城镇的居民被召集起来,挖掘坟坑,用以埋葬那些死于纳粹屠杀的牺牲品。
大屠杀的新闻传播开来,正义的呼声也随之高涨。盟军堡审判在德国纽伦堡建立了国际法庭。希特勒的爪牙们被控犯有三种罪行: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审判团由来自美国、英国、苏联和法国的法官们组成。美国最高法院助理法官罗伯特·杰克逊首先进行了控诉。他当时的控诉词是这样的:“我们要对经过精密策划的、如此令人发指的、惨绝人寰的罪恶行径进行强烈的控诉和惩罚。现代文明绝不能够漠然置之,保持沉默。我们绝不能够让它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格尔曼·戈林是深受希特勒器重的二号人物,也是盖世太保制度和集中营制度的创始人、战争贩子的领导人和反犹太人压迫制度的建立者。他的罪行罄竹难书。在法庭上,他和其他一些战争贩子辩称他们只不过是服从阿道夫·希特勒的命令,企图以此掩盖他们自身的丑恶嘴脸。法官对此予以驳斥,他们认为即使在战争期间,战犯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19名纳粹头目被判有罪,其中12人被处以绞刑。
与此同时,整个欧洲都在审判战犯,这些人必须为他们灭绝人性的行为付出代价。最终,共有58名纳粹分子被判处绞刑。
将这些人处以极刑并不能减轻文明世界的痛苦与怨气。尽管我们不明白他们为何会犯下如此野蛮的兽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世界绝不能忘记,人类有能力在自己最邪恶的时候做出骇人听闻的邪恶之举,这就是希特勒德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犹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
纳粹德国时期,犹太人受到了残酷的迫害。由于瑞士邻近德国,许多犹太人就把钱存入了瑞士银行,这些犹太人大多在二战时期被纳粹杀害。与此同时,德国法西斯也把搜刮来的大批犹太人的财物存入瑞士银行,包括大量的黄金饰品。
二战后,犹太人中的幸存者和受害者的亲属前往瑞士银行取钱时,银行却以没有死亡证明或无法查账为名拒绝支付。可是人们在瑞士的一家银行里发现了被粉碎的记录单,仅这一家银行侵占的犹太人财产就将近5 000万美元。随着越来越多证据被披露,瑞士银行终于顶不住了。随后,瑞士银行方面声称愿拿出6亿美元让犹太亲属们放弃追查,但被亲属们严词拒绝了。
其后,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的亲属联合起来起诉瑞士政府和银行,要求其赔偿15亿美元。为此,美国许多州和城市都对瑞士政府做出了制裁。
1999年,一份被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死难者在瑞士银行的资产情况报告通过互联网得以公布。这份报告是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勒克领导的650多名国际会计师组成的特别调查小组对大屠杀时代的瑞士银行账户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查结果。这份报告的结果是惊人的,总共涉及54 000个犹太人开的账户,调查同时还发现了属于纳粹高官及其合作伙伴的1 600个账户,但报告没有透露他们的具体姓名。另据与调查小组关系密切的一家媒体报道,由于许多账户已经被封存了很长时间,到调查小组整理它们时已经成为空户,所以要想查出银行到底鲸吞了多少财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家媒体还说,仅仅根据那些还有钱的账户推断,其总资产数可能高达13亿美元。
随后,瑞士银行家们宣布,他们支持已公布的对二战大屠杀受害者财产去向的调查报告,并准备接受指责,但他们希望能够受到公正对待。据说,瑞士银行已与大屠杀受害者及其继承人达成庭外和解,并为此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个数字与沃勒克领导的银行调查小组估算的数字相近。
这还算是相对公正的结局,但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几十年来瑞士方面会一直拒绝支付掌握着的犹太人财产呢?
斯塔维斯基诈骗案
1932年的法国,社会风波不断,左派在选举中获胜,但很快在大萧条的压力下被迫下台。激进党人和社会党人在如何对付经济危机的问题上无可挽回地分裂了。随后共有5位总理在短期内相继让位。1933年12月,最后的较量随着斯塔维斯基丑闻的败露而到来。
斯塔维斯基是一个法籍白俄侨民,他在法国高层政要中颇有人缘。他的特长就是“从不知道‘羞耻’二字”。1933年,他伙同众议员兼巴荣纳市市长加拉开设了巴荣纳市立信贷银行,并以大批假珠宝作抵押,发行巨额债券。他的那些高层政要朋友对他通过诈骗手段获得的巨额财富不闻不问。但是,发行假债券的行为显然玩过了头。1933年底,报刊揭露了斯塔维斯基搞金融投机的丑闻,牵涉政界、警察、司法部门的要人共1 200多人。丑闻揭露后,舆论大哗。
案发后,银行经理被捕入狱, 而斯塔维斯基却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1934年1月8日,警察包围了斯塔维斯基在夏蒙尼的隐蔽住所。当他被发现时已经倒在住所的卧室里,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脑袋。警方声称他是自杀。随后调查此案的一位当地官员在一条铁路附近被人斩首。警方的这一说法遭到大多数人的怀疑,人们怀疑警方处决了斯塔维斯基,目的是为了保住其他腐败官员。这起案件至今悬而未决。
政府丑闻激起了公众的愤怒。极右翼团体趁机在街上制造骚乱,企图推翻共和国本身。尽管他们未能做到这一点,但却迫使内阁于1934年2月辞职。一些保守党相继组阁执政,但没有一届内阁能根治国家的弊病。
1934年的斯塔维斯基事件,其核心问题就是金钱,事件导致两届法国政府倒台,但是,事情的真相始终没有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