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明是獨特的,因為它一直是唯一能讓世界其他地區馬首是瞻的文明。它之所以做得到這點,是靠著不斷的征服和定居、強大的經濟勢力和思想觀念,與擁有其他人嚮往的東西。今天,全球所有國家普遍運用的科學發現和科技都是源流於它,而科學本身就是歐洲的發明之一。
在歐洲文明發端之初,它的組成元素有三:
1. 古希臘和羅馬文化。
2. 基督宗教──猶太教(猶太民族之宗教)的一個奇特分支。
3. 對羅馬帝國進行侵略的日耳曼蠻族的戰士文化。
歐洲文明是個混合體。隨著繼續往下讀,這個混合特質的重要性,就會慢慢的彰顯出來。
現代文明的源頭:古希臘
如果我們去找哲學、藝術、文學、數學、科學、醫學以及政治思想的源頭,所有這些智識,都會把我們帶回到古希臘。
在希臘的輝煌時期,它並不是一個單一國家,是由數個小聚落分區統治,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稱的城邦。一個城邦就是一個城鎮,四周有一圈土地環繞,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刻進城去。希臘人喜歡加入城邦,就像我們歸屬於某個俱樂部一樣,是基於一種同誼情感。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從這些小城邦裡萌生,但它並不是代議式的民主,用不著選舉國會議員。所有的男性公民群聚於某個場所就公共事務進行討論,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透過投票表決。
隨著城邦人口日益增長,希臘開始派人到地中海其他地區去開拓殖民地。在當今的土耳其、北非沿岸,甚至遠至西班牙、南法和義大利南部,都找得到希臘人於此安家落戶的蹤跡。而就在義大利這裡,羅馬人當時只是羅馬市週遭的一個小村落,與希臘人首度遭逢,進而向他們學習。
羅馬國.希臘味
羅馬人慢慢建立起一個龐大帝國,連希臘和希臘所有的殖民地都在它的疆域範圍之內。這個帝國,北以兩大河流「萊茵河」及「多瑙河」為界,不過有時也會超越;西邊則是大西洋。英格蘭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但蘇格蘭和愛爾蘭不是。帝國南邊遠抵北非沙漠,東邊疆界最難確定,因為此處還有一些與它敵對的帝國。羅馬帝國涵蓋了整個地中海;但它的領土只有一部分屬於今日的歐洲,大部分是在土耳其、中東和北非地區。
羅馬人比希臘人更驍勇善戰。他們用來治理帝國的法律比希臘人高明,對打仗和治國方面都極為有用的工程建築,水準也在希臘人之上。可是,在其他方面,就連羅馬人也承認希臘人比他們高明,心甘情願卑躬屈膝、複製仿效。羅馬的菁英份子除了說自己的母語拉丁語,也會說希臘語;他們把兒子送到雅典上大學,要不就雇個希臘奴隸在家教小孩。因此,我們談到羅馬帝國時,常形容它是「希臘羅馬風格」,是因為羅馬人樂見這樣的發展。
希臘人有多聰明?
從幾何學中最容易看出希臘人有多聰明。我們在學校裡學的幾何就是承襲自希臘。很多人可能已經忘了幾何,所以我們從最基本的說起。
幾何學的運作是:從幾個基本定義出發,從中延伸出其他規則。它的起始是「點」,希臘人為「點」下的定義是:有定位但沒有量值的東西。其實它當然也有量值,像這頁下方的點就有寬度(直徑),不過幾何可說是一種假想的世界,一個純粹的世界。其次是有長度但沒有寬度的「線」,再來是「直線」的定義:連接兩點之間最短的線。根據這三個定義,你可以制定出圓的定義;首先,它是一條能造出一個封閉圖形的線。可是,你要怎麼形容「圓」呢?仔細想想,圓還真難描述。它的定義是:這個圖形當中有個中心點,從這個固定點連接到這個圖形的所有直線都是等距。
除了圓形,你還可以定義出可無限延伸但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以及各式各樣的三角形、四方形、長方形等常見形狀。這些形體,無一不是由線組成,除了各有明確定義、清楚的特徵外,連彼此之間各種交集和重疊的可能性,都被希臘人一一探討過。一切都可藉由前面已建立的定義得到證明。舉例來說,只要利用平行線的特性,即可證明三角形的三個角加起來一共是一八○度。
幾何學是個簡單、優雅、邏輯的系統,非常賞心,也非常之美。美?希臘人確實認為它很美。
而從希臘人學習幾何的動機,也可窺見他們的心智。我們在學校裡做幾何,是把幾何當習題來做,但希臘人並不僅以習題視之,也不是因為它在測量或導航方面有實際用途。在他們眼裡,幾何學是引導人類認知宇宙本質的一個途徑。當我們環顧四週,被眼前形形色色、豐富多樣的世界吸引,所有事物都隨機又漫無章法地出現。但希臘人相信,這一切都可用簡單的道理來解釋。這些多元樣貌的背後,必然有種簡單、規律、有邏輯的原理在支撐,像幾何學就是。
希臘人研究科學,並不像我們是先有假設再用實驗去驗證,他們認為,只要你開始思索,努力推敲,就可以得出正確答案,因此,他們根據靈感,大膽揣測。
有位希臘哲學家認為,所有的物質都是水做的,這顯示他們對「簡單的答案」多麼求之若渴;另一位希臘哲學家說,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四樣東西組成:土、火、水和空氣;還有一個哲學家說,其實萬物皆由一種微小物質組成,他稱之為原子──這可是中了大獎。他根據靈感而做出的猜測,讓二十世紀的我們又回頭去研究它。
聽隨靈感的「科學精神」
我們現在所認知的科學是始於四百年前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古希臘的兩千年後。現代科學一開始就推翻了當時依然是主流權威的希臘科學的中心教義,但它之所以能推翻希臘科學,遵循的正是這種希臘靈感:答案應該簡單、符合邏輯、能以數學表達。
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兩位分屬於十七世紀和二十世紀的偉大科學家異口同聲說,唯有答案簡單,才可能近乎正確。這兩位科學大師都能用數學公式提出解答,用方程式形容物質的組成和物質的移動。
其實,希臘人的靈感常常是錯的,有時候還錯得離譜,希臘人認為答案應該簡單、符合邏輯,能以數學表達的基本直覺也可能是錯的,不過後來事實證明,歐洲文明的最偉大成就仍應歸功於希臘人。
希臘人為什麼這樣聰明?我認為我們解釋不了其中的原因。照理說歷史學者應該能夠釋疑,可是當他們碰上這樣的大哉問──譬如說,為什麼這些小小城邦能培養出這樣深富邏輯、靈活敏捷、心神專注的頭腦時,卻始終提不出有力的解釋。所有的歷史學者,就跟其他人一樣,只有納悶的份。
唯一的神,絕對的真理
再來說另一個奇蹟。我們即將談到歐洲這個混合體的第二個元素──基督宗教。猶太人一直相信,宇宙間只有一個真神,這是極不尋常的觀點,希臘人和羅馬人崇奉多神,這比較普遍。猶太人還有個更異乎尋常的信念,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所以這個唯一真神會對他們特別照顧。因此,猶太人必須遵守上帝的律法作為回報,這套律法的基石是「十誡」,是摩西將猶太人從埃及的為奴之地帶領出來時告諭給他們的。直到近年前,「十誡」一直是西方道德的核心,基督徒對它滾瓜爛熟,光說第幾誡就知道內容是什麼。你可以說,某個人永遠會嚴守第八誡,不過有時候會觸犯第七誡。下面是「十誡」的內容,根據的是《聖經》「出埃及記」第二十章的記載。
神吩咐這一切,說: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領你出了埃及地奴隸之所。
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象,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不可妄呼上主你天主的名、因為凡妄呼他名的人,上主決不讓他們免受懲罰。
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因為六日之內,上主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上主賜福與安息日並定為聖日。
當孝敬父母,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所賜給你的地方延年益壽。
不可殺人。
不可姦淫。
不可偷盜。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可貪你近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及他一切所有的。
「十誡」只是這套道德法規的開端而已。猶太人的法規極其繁複瑣細,除了包含一般的實質律法,例如犯罪、財產、繼承、婚姻,就連飲食、清潔、如何治理家務、如何在教堂中獻祭給上帝也都涵蓋在內。
雖然猶太人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但他們並沒有逐夢的空間。他們常常被屈辱,被外族佔領、放逐;可是,他們從不懷疑上帝的存在或祂對他們的關愛。當苦難降臨,他們的結論是自己沒有恪遵上帝的規定,以至於觸怒了神。因此,在猶太民族的宗教裡,一如基督宗教,道德與宗教是密不可分的,但其他宗教就不見得如此。
羅馬人和希臘人的神祇就常有失德之事,拈花惹草、勾心鬥角什麼都來。羅馬宗教裡,神也可能對人類施以懲罰,不過通常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敗德惡行。說不定只是你沒有好好祭拜祂或祭拜的次數不夠多而已。
耶穌,基督宗教的始祖,就是個猶太人,他所有的門徒也都是猶太人。在耶穌傳道之時,猶太人再度喪失了國家主權;巴勒斯坦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偏遠省分。
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耶穌一些徒眾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領導起義,對抗羅馬。他的敵人設計他,想騙他說出帶有謀反意圖的話。他們問,我們應該納稅給羅馬嗎?耶穌回答,拿一個銀錢給我看──這上頭是什麼圖案?對方回答,是凱撒的像。耶穌就說:「凱撒的,就應歸給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
耶穌熟知猶太人的律法和教訓,從中延伸出他自己的教義。他的教誨有一部分就是這套律法的精華摘要。其中一條是: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要愛你的鄰居如同愛你自己。
我們不清楚耶穌有沒有說過你可以忘掉所有細節,只管記得這些精要結論就好,或者他曾說過細節,例如清潔、獻祭等也很重要,現在我們不得而知。耶穌的訓示有多少是在猶太教義之內或有多少逾越了界線,學者迄今依然爭論不休。不過有件事是清楚的:他把那些已經非常嚴格、你可能認為要做到簡直是癡人說夢的古老道德教訓更推而廣之,發揚光大。只要看看他的「山中聖訓」,〈瑪竇福音〉〈或譯馬太福音〉第五章的記載:你們一向聽說過:你應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他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還有什麼賞報呢?稅吏(大家對羅馬稅吏深痛惡絕)不是也這樣做嗎?你們若只問候你們的弟兄,你們做了什麼特別的呢?外邦人不是也這樣做嗎?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
在這次傳道中,耶穌把猶太人的道德教訓轉化成了宇宙大愛。
當時有許多講道人和先知,耶穌只是其一。猶太教的領導階層對這些講道人心生疑忌,跟羅馬人聯手合作、將耶穌處以死刑的也是這些猶太領袖。但不同於其他精神導師的是,耶穌在死後復活了──至少他的信徒這樣相信。
在今天,很多上教堂的人或許以為耶穌不過是個心靈導師、先知或賢善之人,但他並不僅如此,耶穌的信徒相信他是上帝的兒子,他被釘在十字架上,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那代表為了拯救人類免於毀滅──這是人類原罪的後果,因為他們把邪惡帶入這個人世,上帝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只要相信耶穌,你就能夠得救,死後不但不會被打入地獄受火燒之苦,更能升入天堂,永遠與上帝同在。
這樣的教義是只對猶太人有效,還是所有人類共有?耶穌死後,他的跟隨者對這個問題意見分歧。傳統派主張,唯有先變成猶太人、遵奉舊約中針對猶太人訂下的所有嚴格規定,包括割包皮,一種對成人男子來說頗為痛苦的手術,你才有可能成為基督徒。當初如果這一派獲勝,今天的基督宗教很可能就只是猶太信仰的一個小旁支而已,甚或已經灰飛煙滅,就算不滅絕也勢必無足輕重。
結果勝出的是另一方,他們說,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嶄新宗教。你不必先變成猶太人,所有法規都可以置諸腦後,基督已經讓我們從那些戒律當中解放出來;祂關於愛的教誨凌駕於一切律法之上。這是早期基督教會一位偉大傳教士保祿的觀點,有人甚至尊保祿為基督宗教的鼻祖,因為耶穌死的時候,這個信仰還只是猶太人的家務事。耶穌是猶太人,他的徒眾也是,有些人希望就這樣保持下去,而因為保祿確鑿的指出這是所有人的宗教,自此而後,基督教就成了一種世界性的宗教──至少開啟了這樣的可能。接下去的三百年間,它被廣為傳播,在羅馬帝國的每個角落開花結果。
日耳曼蠻族的邏輯
這個混合體的第三組人馬,是入侵羅馬帝國的日耳曼蠻族。他們原本住在北方邊界處,在西元四○○年之後大舉入侵,到了西元四七六年,西羅馬帝國已被他們殲滅。歐洲文明這個混合體,就在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這些地方粗具了它的雛形。
這些蠻族粗野不文,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載,我們對他們在侵略帝國之前的事蹟所知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