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法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需要为这种产品开设一本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可以直接记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如果企业生产一种以上的产品,就要按照产品品种分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发生的生产费用中,凡能分清是某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记入各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间接费用则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记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
2.成本计算期。
在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中,由于源源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很难在产品制造完工时就算出其成本,因而成本计算只能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在多步骤生产中,如果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成本计算一般也都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与生产周期不一致。
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在单步骤生产中,月末计算成本时,一般不存在月末在产品,或者在产品数量很小,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该产品的产量,得出该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在一些规模较小且管理上不要求按生产步骤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中,月末一般都有数量较多的在产品,这就需要将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便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二、品种法的计算程序。
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
按照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立专栏可专行。
2.分配各种费用。
(1)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2)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3)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上归集的制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将分配结果登记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上。
3.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月末根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上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有的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汽、运输等辅助生产;有的则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以及机器设置的修理等辅助生产。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的高低,对于基本生产产品成本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及时组织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对于节约费用、降低产品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进行的。该帐户一般应按车间以及产品或劳务的种类设置明细帐,帐内按照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分别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和“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等有关凭证,计入该帐户的借方;辅助生产各车间发生的管理和组织生产等间接费用,应先计入“制造费用”帐户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从“制造费用”帐户的贷方直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借方,归集辅助生产费用,计算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完工的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经过分配以后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贷方转出,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则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成本。
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发生的制造费用较少,也不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因而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并编制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帐户单独归集,而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这时,“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应按照成本项目与费用项目相结合设置专栏,而不是按成本项目设专栏。
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及其所属明细帐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劳务的种类不同,其分配、转出的程序也不一样。工具和模具车间生产的工具、模具和修理用备件等产品成本,应在产品完工时,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贷方分别转入“低值易耗品”“和“原材料”帐户的借方;动力、机修和运输等车间提供的电、水、修理和运输等所发生的费用,则要在各受益单位之间按照所耗数量或其他比例进行分配后,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贷方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帐户的借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
1.直接分配法。
指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生产费用总额,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是对外分配,计算工作简便。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因此,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2.顺序分配法。
指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但既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又分配给排列在后面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因而分配结果的正确性和计算工作量都有所增加。由于排列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排列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因而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3.交互分配法。
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各辅助生产车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采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全部进行了交互分配,从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但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进行分配,因而增加了计算工作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多的企业。
4.计划成本分配法。
指按各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部门实际耗用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即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可以再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负担,但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一般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不仅简化了计算工作,还有利于明确内部经济责任,便于辅助生产车间和各受益部门的成本考核和分析,适宜在实行内部经济核算的企业采用。但所采用的计划单位成本应力求正确,以使分配结果合理。
5.代数分配法。
指应用代数中的联立方程式来计算确定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按各个受益部门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因而这种分配方法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
5.生产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
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完毕之后,生产费用集中在三类账户中,一是基本生产成本各账户;二是制造费用各账户;三是辅助生产成本中末完工的工具、模具等已发生并归集的生产费用账户。这时,我们应该把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账户中归集完毕的费用,转到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中去,以完成生产费用的归集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步制造费用的分配,必须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完毕之后方可进行。道理很明白,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要计入各制造费用明细账,而制造费用的分配须在制造费用(间接计入费用)归集完毕时才可进行。
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该在本车间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应全部转入这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无须分配,在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按生产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按生产工资比例分配,也可按各种产品消耗的机器工时比例分配。等等。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这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能将各种产品耗用工时与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生产工时是分配间接计入费用常用的分配标准之-,因而必须正确组织产品生产工时的统计。
2.生产工资比例法。
这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由于在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项目中,已记录着该种产品本月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因而采用这一分配方法,核算工作简便。但是采用这一方法,要求各种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应该相差不多,否则由于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工资费用相对较少,负担的制造费用也少,会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这是因为制造费用中包括着不少与机械使用有关的费用,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和保险费等;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应该多负担这些费用而不是少负担。
如果生产工人工资是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那么,按照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实质上就是按照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3.机器工时比例法。
这是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这一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因为在这种车间的制造费用中,与机器的设备使用有关的费用比重比较大,而这一部分费用与机器设备的运转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采用这一方法,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
由于制造费用包括各种性质和用途的费用,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也可以先对制造费用加以分类。例如分为与机器设备使用有关的费用和管理组织生产而发生的费用等几类,分别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如前者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后者按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等等。
在完成了制造费用的分配之后,各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余额就都是零。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月末制造费用明细账仍留有余额。
例如:在季节性生产的生产加工企业中,由于原材料分季节供应,使得企业的产品生产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在没有产品生产的季节,生产车间不进行产品生产,因而没有生产产品的直接费用发生。但是车间管理工作却仍然存在,部分车间管理的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厂房及管理设备的折旧费、设备维修费、车间办公费等制造费用仍有发生。由于这-阶段没有产品,因此制造费用的分配也就没有合理的依据。这一阶段的制造费用直至月末也不分配,仍以借方余额留在账户中,待到将来产品投入生产后,再按某种方法在本车间断生产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6.产成品的核算。
产成品是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也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产成品是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存货,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加强产成品管理,建立健全产成品内部控制制度,做好产成品的核算工作。
一、产成品收发核算的凭证。
为了保证产成品核算及时、正确及产成品实物的安全、完整,企业对产成品的收入和发出,都必须严格按规定填制入库和出库凭证,并以此作为产成品收发和会计核算的依据。
产成品入库凭证主要是产成品入库单,一般由生产车间在产品完工,送交产成品库时填制。产成品入库前应送检验部门检验,确认产品质量合格,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单一般一式三联,一联留在生产车间备查,另两联分别由成品库和企业财务部门据以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
产成品出库凭证,主要是产成品出库单或提货单,由销售部门在销售产品时填制。出库凭证一般一式三联,由成品库核对发货并签章后,除销售部门留下存根一联备查外,其余由成品库和财会部门据以登账。
对于退回生产车间返修的产成品,也可以填制产成品出库单,并注明出库返修的原因。
二、产成品收发的总分类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