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可能没有父母?人怎么可能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呢?"
"是啊,人是不能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无奈地说。
"那么你家住哪里?你的父母是谁?"
……
看完之后,我说:"好唠叨的唐僧啊。"
桐桐指着我们说:"你们俩就是唐僧,会翻来覆去地问问题。"
我和妻子都感觉很诧异,我们自认为很懂教育,不会没完没了地就一个话题和孩子唠叨。于是,我们问桐桐为什么这么说。
桐桐说:"妈妈接我从幼儿园里回家,到家后先检查我的书包,看我丢什么了没有。我要是没丢,她就说:"不错,明天继续保持。"我要是丢了,她就会说:"今天又得记过了。""
妻子想想,她的确这样做过,可是她还是觉得委屈,那也不能算是唠叨啊。
桐桐又继续对我说:"爸爸也喜欢唠叨,比妈妈还严重。"妻子一听,很感兴趣,催桐桐快讲。我瞪了妻子一眼,桐桐看见了,笑起来。
笑完后,桐桐说:"爸爸最婆婆妈妈了,他总是把我当小大人,给我讲教育,谁的教育对,谁的教育不对,好像我是老师。"
我一听,很汗颜,可能是职业习惯,看电视,遇到问题,我也会跟桐桐讲讲;走路,遇到问题,我也会跟桐桐说说,看来,我真是比妻子还唠叨。
父母总是太着急,希望老早交给孩子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但孩子毕竟稚嫩,对大道理感到厌烦,这些道理,只会让他对父母产生不好的印象。
据嘉嘉说,十几岁的孩子不叫青春期,而叫"捂耳朵时代"。我很奇怪,问她为什么叫这个怪名字。她说:"很简单,我们有自己的主见了,可是父母还是会往我们耳朵里塞东西。"
这个词形容得好,我不禁笑起来,可是又感觉替父母不平,于是就故意幼稚地和嘉嘉争论道:"如果父母说得对呢,你们也捂耳朵,那不是错过了好东西了。"
嘉嘉振振有词地说:"没啥东西是不能错过的,我们又不傻。其实很多大人话,我们说得比他们还好呢。就"好好学习"来说吧,我们能做出几百个版本,而且各具风格,不会重样。"
"可你得知道,你们对人生理解得太浅,可能会把这些话都当成空话。大人吃过的盐比你们小孩吃的饭都多,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得了,叔叔,我一直以为您会不一样呢,看来您也会说吃盐吃饭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吃那么多盐,那有什么可骄傲的。吃盐了,我们自然会知道咸不咸了。"
很有道理!
简单的道理从父母嘴里说出来,总是无力的。如果想让孩子接受教训,不如直接让生活教育他。
成老师心语
我们无法忍受夏天苍蝇的"嗡嗡嗡",孩子又如何忍受得了我们的"嗡嗡嗡"呢?持续不断地教育孩子,总使用教育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或者同样的话每天重复不断地说,都会让孩子变得厌烦,难以接受。
不在教育时发泄自己的情绪
有些父母会在工作、生活中积累很多不良情绪。这些情绪若不能很好地处理,他们就借着孩子的某个问题,在批评教育孩子时将这些情绪发泄出来,这是非常愚蠢而无能的做法。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电视纪录片的片段,里面那位母亲批评儿子时说的话很有意思。
一对夫妻感情不和,妻子对丈夫充满怨气,常埋怨丈夫不顾家,不考虑她的需求和感受。
十五岁的儿子很多方面与丈夫很相像,说话的口气、表情、动作,走路的步态,做事的举止和神态等,都仿佛与父亲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儿子有一次上网时间久了,妈妈很生气,就批评他,责怪他不该总是上网。可儿子不听,依然不离开电脑,妈妈就开始无休无止地数落他:
"你这孩子,总这么不听话,你真是气死我了。"
"你跟你爹一个德行,我伺候你们吃喝,伺候你们穿戴,伺候你们的生活,我多辛苦啊,你们哪个理解我?哪个替我做过一件家务活?哪个说过一句体谅和感激我的话?"
"我伺候你们伺候够了!我咋活得这么苦啊?我罢工,以后我不做饭、不做家务了,你们爷儿俩爱怎么就怎么吧。"
这位妈妈批评儿子说的话显然严重"跑题"了。本来是批评儿子,她却连带丈夫也一起数落上了;本来是批评儿子上网,她却将与上网无关的事及陈年旧账都翻了出来。
妈妈的每一句话都带着情绪,带着强烈的谴责、埋怨和不满,显然,她在批评儿子时,更多的是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这种批评、教育方式除了让父母的坏情绪传染给孩子,增加孩子的坏心情之外,往往没有任何教育效果,反而会降低教育、批评的效果,引起孩子的反感,并可能会恶化亲子间的关系。
父母要杜绝这种无效的教育、批评孩子的方式,不要在教育孩子时发泄自己的情绪。
有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丈夫因工作不力、业绩不好,在单位受到了上司的批评。工作受挫又受到批评的丈夫心里很窝火,但他不敢顶撞上司。
心情烦闷的丈夫回到家后,就对着全职在家的太太发起了火。
太太没缘由地遭到丈夫的一顿臭骂,很委屈,但她不敢给正在气头上的丈夫继续"拱火",不愿得罪家里这个"顶梁柱"。
心里也窝了一肚子火的太太,看到儿子来到自己身边撒娇,就狠狠地斥责了他几句。
弱小的儿子无缘无故地受到妈妈的责骂,很委屈,就对正躺在旁边的小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小猫冷不丁挨了小主人的踢,它无力反抗,就喵喵叫着独自跑到了阳台上。
上面这个小故事中父母和孩子的做法就是一种情绪转移,他们将自己在别处积累起来的消极情绪转移到了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物身上。
这样的情景在家庭教育中也很常见,有些父母心里积累了某些不良情绪,但又找不到很好的发泄渠道,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情绪,就会借助孩子某一个小小的"错误"或不足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比如,父母事业受挫或与同事闹了矛盾,但不便发泄这种不满和委屈。回家后发现孩子没及时写作业,父母就会借此狠狠地批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及时写作业只是父母不良情绪的一个引子,而孩子不按时写作业这件小事或许并不能让父母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
这种情绪转移的做法,最终会伤害孩子,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父母的出气筒,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反思自己是否产生了情绪转移,尽量避免这种做法。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做父母的同样如此。我认为,在教育孩子前,在要对孩子发火前,父母应冷静地思考几分钟,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不要将自己身上与孩子无关的情绪转移到他身上。
有一次,桐桐要求我给她讲故事。当时,我正为一部自己很满意的书迟迟没有出版而焦头烂额,心情有些烦躁。
桐桐来打扰,我更心烦,就训斥了她几句,桐桐有些失落地离开了我。
发现了桐桐不快的表情,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桐桐当时并没有做得很过分,她第一次要求我给她讲故事,我没有答应,她又撒娇提出第二次要求,并没有胡搅蛮缠。
这要是在平时,根本不会使我生气,只是那天我在出书难题上的火气一并撒到了桐桐身上,想来很是愧疚,觉得自己深深地伤害了女儿。
想到这里,我真诚地对桐桐道歉说:"桐桐,对不起,刚才爸爸心情不好,不该对你发火,你不高兴了吧?来,爸爸给你讲个故事,好吗?"
这次事件后,我得到了一个教训,那就是,每当自己想对孩子发火时,我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孩子眼前的"问题"值得我发火吗?我的情绪糟糕,是孩子的责任吗?
而且,在每次对桐桐进行教育之前,我都努力做到先平静自己的情绪,努力先处理好自己的某些情绪,做到在心情平和的状态下对她进行教育。
成老师心语
因为与孩子有很紧密的情感连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很容易带有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在教育、批评孩子时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是需要避免的问题。
不在教育孩子时发泄自己的情绪,要求父母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教育孩子前先冷静自己,先处理好自己的不良情绪,尽量在心情平和的时候教育、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情绪烦躁、愤怒、委屈的情况下教育孩子。
不以成人的标准评判孩子
成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要求父母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评判孩子的言行,而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做法。
几年前,桐桐刚开始学画,一次,她先画了两条不相交的、弯弯曲曲的线条,然后在线条的外边点了几个点。接着,她像完成一项大工程似的,兴高采烈地拿着画要我和妻子看。
"爸爸,妈妈,你们看,我画了一个大大的香蕉。"那段时间,桐桐很喜欢吃香蕉,还常说要自己种香蕉、画香蕉。
桐桐嘴角带着笑,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像是等待着我们给她这幅画一个嘉奖。
我拿起桐桐的画,说实话,我怎么看都不像香蕉,若说是一条宽窄不一、边上长着几朵小花或小草的小河,倒还能沾点边。
我没有说话,心里思考着该怎样评价桐桐的这幅画。
在旁边看杂志的妻子也凑过来,拿过桐桐的画看了看,她问桐桐:"桐桐,你这是画的什么啊?"
桐桐用两只胳膊比划着,歪着脑袋,回答说:"我画的是一个大香蕉啊!"
"香蕉?这怎么能是香蕉呢?这可一点儿都不像香蕉啊。"妻子说。
"就是香蕉,就是香蕉。"自己的画被妈妈否定,桐桐急忙为自己辩解。
"这根本就不是香蕉嘛,香蕉可不是这么画的,香蕉得这么画,来,妈妈教你画香蕉。"妻子拿起了桐桐手中的笔,准备教她画香蕉。
这下,桐桐急了,她从妈妈手中夺过画笔,有些焦急地说:"我画的就是香蕉。"
见此情景,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孩子的想象世界是丰富的,孩子的画也常常让成年人"摸不着头脑",在成年人眼里,孩子简直就是在"胡抹乱画"。
但就是这样的"胡抹乱画",孩子总能将毫不相干的几根线条组合成"有名有姓"的某种事物,只是成年人怎么看都觉得画得"不像"孩子说的那个东西。
这是我们成年人常犯的错误,我们总以自己的标准评价孩子的作品,比如绘画、写字、作文、手工,以成人的标准寻找孩子的作品中的不足。
这样,难免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到这里,我用眼神制止了妻子,然后,我笑着对桐桐说:"桐桐画的是香蕉啊,桐桐画的香蕉真特别,爸爸还从来没见过呢,来,你跟爸爸说,哪儿是香蕉的头和尾巴?"
听了我的话,桐桐开始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起了她画的"香蕉"。
与孩子做出的作品一样,对孩子做的某些事情,很多父母也常常以成人的标准和要求来衡量。
一位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件事,他五岁的儿子用一台价值三百多元的游戏机跟另一个小朋友换了几张价值不足二十元的奥特曼卡片。
儿子如此交换的理由是,他喜欢那个小朋友的奥特曼卡片,而那个小朋友也喜欢他的游戏机,于是两个人就交换了。
从朋友的角度来说,儿子的这次交换"亏大了",这两样东西的价格相差二百多元呢,那台游戏机可是他出访日本时买回来的,很珍贵。他有点想不明白,儿子怎么这么傻呢?
他和妻子轮番教育儿子说:"你怎么能把那台游戏机跟小朋友换了呢?你要知道那台游戏机花了爸爸很多钱呢,你去跟小朋友换过来吧。"
可儿子死活不听父母的劝,不愿意与小朋友将游戏机交换回来,他似乎觉得这种交换很"值得",这可气坏了朋友夫妻俩。
在幼儿中间,这种不平等的交换也有很多,在孩子眼里,物品的价值不是以钱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是以自己对物品的喜欢或需要程度来决定的。
成人以自己对价值的判断来评判孩子的行为,显然是误解了孩子,父母大可不必为此类事情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
一个周末,我回老家,妹妹和她的儿子端端正在我家。端端不到四岁,上幼儿园中班。
那一天,端端在妈妈的陪伴下做老师留的算术作业,在他那本算术教材上,是一些动手剪纸、排数、数数、连数之类的寓教于乐的作业。
我母亲看了看外孙的作业,笑着说:"这作业还挺好玩的,来,端端,姥姥也陪着你做作业。"说着,母亲搬来一张凳子,坐在了端端的旁边。
作业有一道题目是:将上面被圈起来的不同个数的图案(如三个小三角形,四个小正方形,五个小圆形等,这几个相同的图案都被圈在一个大圆圈里)剪下来,然后贴到书上当前页下边相同的数字旁。
这是一道训练幼儿数数的题目。
端端很认真地开始剪图案,由于他的小手还不太灵活,第一个图案他剪了好几分钟。刚刚剪下一个有四个小梯形的图案,他就放下剪刀,站了起来,跑到厨房里去东看看西看看。
"回来回来,你还没贴好呢。"妹妹一边对端端喊道,一边起身追了过去。
端端在厨房里"游荡"了一会儿,返了回来,接着,他拿起刚才剪下的那个有四个梯形的图案,认真地数了数图形的个数,然后慢悠悠地贴在了数字"4"的旁边。
这样接着贴了另外一个图案后,端端又站了起来,跑到沙发边,拿起沙发上的一张广告纸来看。
"你怎么又跑了啊?去做作业啊。"妹妹嗔怪儿子说,跑过去要将儿子拉回来。
母亲也批评外孙说:"这孩子!你专心一点啊,来做作业,你看,这多好玩的作业啊。"
相信,面对小外甥这样的举动,可能很多父母会评价为孩子"坐不住"、"不专心"。
事实上,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不容易长时间从事一项比较抽象的、枯燥的活动,这个时候,孩子"坐不住"、"不专心"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上所述,孩子"坐不住"、"不专心"的表现其实是婴幼儿的正常表现,如果成人以"不专心"的否定语言来评判孩子,实在是冤枉了孩子。
成老师心语
在面对孩子的行为时,很多父母不容易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他们不习惯从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而总是从自己的标准和角度去评判孩子的行为,这种做法是需要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