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果仅仅满足于上学时所学习的一些东西,那么,我们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我们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时刻注意学习,注重更新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既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更要注意从社会实践中汲取所需要的营养。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够为人生的大格局提供充足的力量和智慧。
■ 不断学习,做大人生格局 ■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个人仅仅停留在对已有知识的满足之中,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追求,那么,他就会逐渐地被社会和时代所抛弃。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倍,如果不注意学习,给自己充电,就不可能取得进步,也不会得到成功。
无论是从社会还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考虑,我们都应该坚持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做大人生的格局。不过,在现实中,很多人却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自己有着较高的学历,没有必要再做“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努力,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吃喝玩乐上。他们忘记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文凭是有“保鲜期”的,如果疏于学习的话,不仅学不到新的知识,甚至还会将以往的东西遗忘掉。
尽管我们早已没有了作业,没有了考试和分数,但是勤奋学习的态度却不能丢。没有了别人的指导和督促,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地学习,并且,学习的内容应该更广泛,学习的层次也应该更深入。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尽管对学习的重要性有着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但是,他们却苦于没有时间。不少人认为,繁忙的工作已经让自己疲惫不堪了,无法抽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逃避的借口罢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挤,总还是有的。”只要我们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就一定能够从平常的日子里抽出一些时间来进行学习。
有一个从事销售工作的青年,经常坐火车、轮船到外地出差。在舟车上,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些书籍,比如学术刊物、函授学校的课本等,在别人无聊地打着呵欠的时候,他却专心致志地去翻阅那些东西。这位青年,把别人容易浪费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最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对各种行业的知识都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对于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的东西也有很深的研究。
哈佛大学前校长艾略特曾说:“养成每天读十分钟书的习惯。这样每天十分钟,二十年之后,他的知识水平一定前后判若两人。只要他所读的都是好的东西。”这里所说的“好东西”,不是指市场上流行的那些娱乐性书籍和一些低级趣味的刊物,而是指那些能够提升专业技能、扩大视野的书籍。
我们曾在报纸或者网络上看到“搓澡女工考上硕士”、“三轮师傅变为博士”的新闻,当我们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的时候,是否也该静下心来想一想,学习一下他们的精神呢?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个成功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和他们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有着很大的关系。
李嘉诚是亚洲的首富。他的成功经历和经验一直是很多人学习的榜样。有一次,一个记者问他说:“李先生,请问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李嘉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靠学习,不断地学习。”李嘉诚的回答很朴实,也很正确。
李嘉诚一直是勤于自学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忘记读书。他年轻的时候,给别人打工期间,坚持“抢学”,把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后来,他的生意逐步做大,有了自己的“商业王国”,但是他并没有对自己有所放松,仍然是孜孜不倦地进行学习。每晚睡前是李嘉诚铁定的看书时间,他喜欢看人物传记,无论在医疗、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对全人类有所帮助的人他都很佩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目标和榜样。
李嘉诚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对英语的学习,他专门聘请了一个英语教师每天早晨七点半上课,等上完课之后才开始去工作,每天都是如此。在办塑料厂期间,他还订阅了有关塑料的英文杂志,既学英文,又了解了世界最新的塑料行业动态。在当时的香港,能够懂英文的华人称得上是“稀有动物”。由于懂得了英文,在谈生意的时候,李嘉诚就不用再请翻译帮忙,而是可以和英美商人直接打交道,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如今,李嘉诚虽已近暮年,但是他并没有对自己放松要求,仍然坚持不断地读书学习。
李嘉诚说:“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有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天分颇高的人,一生只能从事一些平凡的事。出现这样的结果绝不是命运的恶作剧,而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人不愿意学习,他们的一生才显得微不足道。
在21世纪,文盲的定义已经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愿意学习和不懂得怎样学习的人。因为,在这个时代里,知识的更新速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快:我们原有的知识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不断“报废”,如果我们不进行及时的“充电”,在20年后,就会变成文盲了。因此,为了避免成为文盲的悲剧,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每一天都抽出一些时间,来让自己学习一些新知识。
■ 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 ■
有很多人对于学习的理解过于狭窄,他们所理解的学习就是指从书本中获得知识。他们认为,天下所有的智慧都存在于书本当中,他们这样想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如果他们一直把书本当成自己的老师的话,那么,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就会少得可怜,他们的视野也不会得到开阔。我们要想得到真正的智慧,不断地提升能力,就应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只有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学习,才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有一个矿工,非常喜欢读书,他从书本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因此,他就自高自大起来,十分瞧不起他的工友们。有一次,他在矿井里看到一只小白鼠,就准备把他杀死。但是工友们却制止了他。他感到不解:“白鼠除了偷东西之外还会传染细菌,留着它有什么用?”工友却说:“在矿井里,小白鼠是不能随便杀死的。如果发生了塌方,身边只要是有小白鼠,就表明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因为它们最清楚从哪个地方可以跑出去。”他感到很惊讶,说:“我怎么不知道?书上没有写过呀?”工友笑了笑告诉他:“这是我们旷工在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在书本中是找不到的。”
听完工友的话,这位矿工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才能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敢目中无人了。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本里面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东西,但是书本却不是所有知识的总和,也不是知识的统称。毕竟,社会实践中还有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如果我们只注重书本学习的话,就容易犯下本末倒置的错误。
在生活中,许多胸有大志的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经常抽出时间来翻阅一些有关管理、经商的图书。但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到社会的大课堂里去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我们把事业做得更好。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姓杨的小老板乘坐飞机去往美国考察。到了美国之后,他却被高额的技术转让费给吓坏了,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工厂的老板,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付昂贵的费用。再者,美国的厂商不会轻易地将新技术转让给别人。每一项新技术发明之后,厂商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占领市场,等到把钱赚够了,才会把那些已经没有多少价值的技术卖给别人。面对金钱的短缺和技术的壁垒,杨老板感到非常头痛。
杨老板出国之前的那些想法在困难面前似乎很难实现了。但是杨老板并没有打道回府,因为他不想放弃。后来,他深入到美国的机械设备厂内进行秘密的考察和实践,一来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得到最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二来可以不用付出高额的专利转让金就可以学到先进的技术。
这时候,美国的机械设备厂正在招聘工人,杨老板一看机会来了,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杨老板成为这家工厂的工人之后,就被派往车间里做了干杂活的工人。不过,他的工资却比其他的勤杂工低。因为,他只有旅游签证,按照当地法律的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没有资格打工的。那家机械厂的老板看准了这一点,就只给了他其他工人一半的薪水。这位精明的老板知道,尽管这样做是非法的,但是这位黄皮肤的工人也不敢到相关部门去控告他。
杨老板很兴奋能够得到这份工作。他看重的绝不是薪水,而是这个工作可以自由地在各个工段来回走动,观察了解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他在工作的时候非常勤快,观察的时候也非常仔细。每天下班之后,他忘记了疲劳,把观察到的一些心得都记在了笔记本上。他在这家工厂工作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整个工厂的生产流程。同时,他还了解了这家公司的管理制度,可谓是获益良多。
杨老板在美国车间里学到了不少的新技术,等他学完这些东西之后,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思想认识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后来他回到国内之后,就召集了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来到办公室开会。在这次会议上,杨老板对公司的管理机制、制造技术都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有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杨老板的公司迅速成为了当地的龙头老大。这个厂子所生产的产品,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上,都是一流的。因此,当他们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上之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些产品给杨老板带来了高额的利润,让他积累了一大笔财富。
每一项新的技术都只能运用在研发者的工厂里,不可能存在于当时的书本之中。如果想学习某一项新技术,就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书本上。因为,等到那些新技术刊登在书本上的时候,商机已经基本丢失了。杨老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放下架子来到了美国的工厂里打工,最终在实践中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只满足于书本知识的话,就会将学习放在了一个比较狭隘的认识上,将会不利于我们的成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够保证我们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脚步。
■ 学而不思则罔,注重多思考 ■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只注重学习却忽略思考的话,就会感到非常迷茫。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人虽然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却总是失败,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做事的时候不注重思考,只知道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和方法,犯了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所反映的只是一种通常的状态,表示的是一般问题的共性,与具体事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如果忽视了这种差距,不注重实际情况,不假思考地盲目运用书本知识,那么就会犯下“一刀切”的错误,必定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
爱迪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中发明了很多重要的东西,为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有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进行一项实验,他需要一个灯泡容量的数据,但是因为手头太忙,就随手递给助手一个没有上灯口的玻璃灯泡,让助手帮忙把灯泡的容量数据测量出来。过了一个多小时,爱迪生手中的工作已经完成了,那个助手还是没有把灯泡容量的数据告诉他。爱迪生感到非常纳闷,于是就推开助手房间的门。他走进助手的房间之后,看见桌子上有一堆演算纸,助手正在满头大汗地用笔计算着。爱迪生看到之后,更加不解了,就问道:“怎么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把数据弄出来?”助手一边计算一边说:“这个灯泡的形体太特别了,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算出它的具体容量,您先等一会儿,再过半个小时我就算出来了。”爱迪生听了之后,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助手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正在忙着找工具测量灯泡的周长和斜度,然后用复杂的公事计算呢。
爱迪生哭笑不得,对助手说:“年轻人,除了利用公式之外,你还能找到别的法子吗?”助手回答说:“书上只有一个这样的公式,没有其他的法子。”爱迪生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别瞎忙了,瞧我这么干!”说完,他就拿起那个灯泡在里面注满了水,然后把灯泡递给助手说:“你把这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面,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一听,马上就羞得面红耳赤了。爱迪生对他说:“年轻人,书本上的知识虽然是对的,但是你一直照搬书本知识却不注重思考就不对了。”
这个助手的学历很高,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也非常多。但是在测量灯泡体积的时候却只知道照搬书本上的公式,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还出力不讨好。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在生活中,如果只知道读死书、只从书本上寻找答案和方法的话,那么,这些僵化的知识不但难以成为推动我们成功的力量,恐怕还会成为前进中的羁绊。
在职场生活中,有一些人虽然有着比较高的文凭,但是却不如一些文凭低的人受重视。这些人感到迷惑,认为老板偏心。他们在抱怨的时候,却忘记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工作的过程中,你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用上了吗?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忘记思考了?
李阳在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之后去了一家农产品公司做市场调查员。他在公司里工作了半年之后,发现自己的工资竟然还不如一个叫赵聪的同事高。李阳感到非常不平衡:“我有学士学位,赵聪只不过初中刚毕业,凭什么他的待遇比我的高?”后来,他终于忍无可忍,就向老板提出辞职,在递交辞职书的时候,他免不了要说一些抱怨的话。
老板听他讲完,就对他说:“请你现在到市场上去一趟,看看今天的市场上有什么卖的。”他出去之后,很快就回来了,对老板说:“市场上现在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卖,价格是两块钱一斤,但是这车土豆的质量上可能有问题,没多少人来买。”老板示意他先休息一下,然后又把赵聪叫来,告诉赵聪:“你去市场上看一下,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赵聪出去之后,也很快从市场上回来了,在来的时候还带了几个土豆。他对老板说:“到现在为止,市场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两块钱一斤。这些土豆虽然质量不是太好,但是根据近几天调查出的信息,今年的土豆受到了天灾,产量急剧下降,目前供不应求。如果我们能够将他的土豆买下来的话,不久就能赚上一笔钱。我怕这位农民将东西卖给了别人,就把他给带来了,现在他正在外面等着回话呢?”
老板对赵聪说:“他的土豆我们要了,你去和他商量一下就可以了。”
赵聪出去之后,老板笑着对李阳说:“小伙子,明白你们之间的差距了吗?你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但是你只知道按照书本界定的内容去调查,却很少思考,待遇当然要低一些了。”
理论知识是用来指导工作的,却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如果在做事的时候,用知识来给自己设定一些条条框框,难免要失败。
知识和现实的结合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如果我们不加分辨、生搬硬套地去运用书本上的理论和公式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话,就难免会产生疑惑,也难免失败。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讲,知识属于矛盾的普遍性,而具体的现实则属于矛盾的特殊性;知识属于宏观性的东西,具体事实却属于微观的。我们应该区分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只有注重多思考,才能够将问题解决得更加完美。
■ 在工作中,注重更新自己 ■
有很多人对工作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工作的目的是获得薪水,工作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因此,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只是机械地做着手中的事情,很少去思考一些别的东西。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工作的作用并不仅仅是糊口那么简单,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机会。如果我们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种工具,却忘记了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话,就不可能有什么进步,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美国西点学校的埃里克·霍弗将军说:“没有哪个人可以永远独占鳌头,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头,唯有虚心学习的人才能够掌握未来。”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精英化。我们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站稳脚跟,就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地去学习,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能够让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
有一个机械厂新招了两名员工,一个叫赵全,另一个叫张明。在实习期间,这两个年轻人都非常尽职尽责,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实习期结束后,他们两个都顺利地成为了正式员工。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开始发现,这两个人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地方:赵全是一个比较外向的人,他在完成工作之后,就找同事们聊天、侃大山。张明却不同,他在完成了本职工作之后,就经常到其他的工作岗位上向一些老员工学习。在8小时之外的时间里,张明还经常到图书室里去翻看报纸,读一些机械知识和工厂管理之类的书籍。另外,他还自学电脑,考取了电脑程序员。总而言之,他从来没有闲着过,一直在给自己“充电”。
赵全看到他忙忙碌碌的样子,就一再劝说他:“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厂子里的员工,没有必要再去浪费时间了。再说,你学的这些东西都和我们的工作没有多少关系,根本就用不着,你学它有什么用啊?”张明只是笑笑,解释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用这些时间多学点东西,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用上呢。”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张明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拿到了手。由于他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技能,机械厂的所有工作他都能够做得得心应手。后来,他还写了一些文章在相关的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渐渐地,领导们越来越重视他了。
两年之后,两个人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张明因为知识多、能力强,被提升为了车间主任,而赵全却在公司的裁员中惨遭淘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上面的例子。有很多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之后,就觉得高枕无忧了,因而就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忘记了居安思危的道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之后,他们就渐渐地落后于变化了的现实,最终惨遭淘汰。
在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一些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人经常抱怨运气不好、薪水太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但是他们却忘记了该怎样去给自己寻找一个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我们应该明白,目前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尽管工资比较低,但却是和我们的能力是相对应的。如果想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发展,就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提升自身的能力。只有通过学习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之后,我们才有资格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珠珠高中毕业之后,在一家电子厂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她所从事的工作非常简单,只要将不同的电子器件包装在一起就可以了。正是因为工种的简单,她的工资非常低,月薪只有900元。珠珠在这个工作上任劳任怨地干着,因为她知道,自己目前的能力只能拿到这些工钱。不过她又不甘心一直这样下去,因此,她在工作的时候就非常注意向别的员工学习。珠珠既聪明又好学,于是很快地就成为了车间里技术最好的员工。后来,珠珠通过学习,还掌握了一些维修机器的技巧,因此,当其他同事的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她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维修好。由于她的表现出色,厂里领导决定提升她为这条流水线上的负责人。
一年之后,珠珠依然在这家厂子里工作。不过,此时的她早就不再满足于那些简单的工作了,她希望能够进入到待遇比较好的管理层中去。但是她知道自己目前的实力虽然比两年之前强了许多,但是还不足以进到管理层中去。于是,她又开始了不断的学习。别人在聊天的时候,她就坐在一旁看书,还常与一些有关人员进行探讨,并且参加了专业的培训。两年过去了,珠珠的辛苦换来了回报,她取得了管理学学士的学历,再加本身的能力,她很快就被提升为了部门主管。她的工资也由当初的月薪900元涨到了3000元。
一个人的前途之所以无限光明,是因为他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清除阻碍进步的各种障碍。一个有学习热情的好员工才是优秀的员工,才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员工。如果这个人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缺少了必要的进取精神,那么他就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学习是终生的事业。”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我们每一个人要想保持长足的发展,就应该时刻督促自己注意学习,在工作中通过学习来不断地更新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成功提供必要的内在支撑力。
■ 根据职业选择需要学习的核心知识 ■
《庄子·列御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朱■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学屠龙之技耗资巨大,三年才学成,自然是门好技术。但到哪里去找龙来杀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注重学习是好事,但是不能不加选择盲目地去学习。如果学习了一些没有任何用处的知识,除了浪费时间和金钱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那么,该怎么样去区分有用无用的知识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来选择所需学习的“核心知识”。
耿一童是江苏宿迁人,他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80后”。他在16岁的时候,开始学修摩托车,17岁的时候去了上海,从事三笑牙刷推销员的工作。在做牙刷推销员的过程中,他受到了无数的白眼和奚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他在下班之后经常读一些和销售有关的书籍,从里面学到了不少对职业有帮助的知识。他通过学习,让自己的销售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后也终于有了可喜的业绩。
后来,因为一场意外,他回到了老家。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之后,他就做起了烤鸭生意。为了能够把生意做好,他又专心致志地向别人学习了制作烤鸭的技术知识,同时还经常去图书馆翻阅一些创业指南之类的实用性比较强的书籍。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之后,他的烤鸭店很快就做得红红火火。一年之后,他在宿迁开了30多家烤鸭连锁店。这一年,他才20岁。
耿一童22岁的时候,加盟了雨润集团,做起了卖猪肉的生意。他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开创了一条非传统的营销模式,很快地占领了整个宿迁市的猪肉一级批发市场,让整个宿迁市的饭店都成为了他的客户。
后来,耿一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接触了传媒业,并且很快地喜欢上了这一行,于是,他又把精力投入在了传媒业上。2007年初,耿一童26岁的那年,属于他自己的传媒公司——楚源传媒公司——开张了,公司经营不到半年,资产就翻了三番。后来他的事业越做越大:2008年1月24日,楚源传媒公司又成为了《扬子晚报》宿迁版广告的代理商; 2009年4月11日,楚源传媒公司成功承办了“小沈阳——刘老根大舞台宿迁演笑会”;现在,楚源传媒公司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公司。
有人认为耿一童年是做生意的天才,然而事实上却不是如此。他的成功,一方面来源于个人的坚持奋斗,另一方面则和他的不断学习有着很大的关系。耿一童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在创业的过程中,根据自己从事的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宿迁,很多老板都满足于眼前所拥有的一些成就,但是耿一童却时刻注重更新自己,不断去学习自己所需要的“核心知识”。楚源传媒公司成立之后,他在两年的时间里在学习上的投资达到了50万元,先后参加了80多次总裁培训班,先后在陈安之、李践、许伯恺、周皇仁等超级培训大师的培训班里进行学习。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最新的世界咨询和最新的投资理财理念,同时又逐渐培养了最新的世界前瞻思想。他把学习到的东西带回了宿迁,带回了公司,并且把这些先进的思想和经营策略切实地贯彻到了他的企业当中。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希望从事一种职业,就应该以这种职业为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范围,只有选择了核心知识,才能够做到“术业有专攻”,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一个叫汤姆的美国人,在刚踏上社会的时候,做了一名贸易公司的小职员,后来又进了一家石油公司做事。1929年,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汤姆被解雇了。为了糊口,他只好去石油管理工程队挖壕沟。挖壕沟的工作又脏又累,每个小时只有40美分。
后来,经济危机出现了转机,汤姆又重新回到了石油公司。这次,他的工作是在会计部门负责有关投资的文书工作。不过,他对会计工作一窍不通,很难胜任。为了能够适应这一工作,他就到一所会计学校的夜间部会计科上课。他在上课的时候,如饥似渴地学习会计知识,很快就取得了相应的证书。回到公司之后,他处理工作就显得游刃有余了许多。同时,由于出色的表现,他的薪水也涨了两倍。
后来,汤姆想从事律师这一职业,于是他就在华盛顿州立大学法律系夜间班报了名。后来,他如期修满了学分,得到了相应的学位,并且通过了司法考试得到了律师证。
如果没有了知识,我们也就失去了力量,更失去了在社会中立足的资本。但是,有了知识之后,却未必能够转化为力量,重点要看学到的知识能不能够得到运用。假如学习了一些和自己的职业没有任何联系的知识,那么,同样是没用的。因此,在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目的性和实用性,根据职业选择核心知识来进行学习。
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目前知识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同时也超出了我们大脑的容量。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分辨哪些是自己需要的,然后再有选择地去学习。这样做,既节省了精力和时间,也避免了学无所用的悲剧。
■ 知识只有被使用才会成为力量 ■
“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不过,这并不是说有了知识就能拥有力量,两者之间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拥有知识,而是将他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成精神或者是物质的财富。我们的祖先一再强调“学以致用”,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假如一个人不懂得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话,他的工作能力就会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这样的人就好比画上的苍鹰一样,只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
有一个人通过大量时间的学习,掌握了很多打猎的知识,于是乎就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猎手。于是,他就带着徒弟来到山上去打猎。到达地点之后,他不去准备弓箭,却坐在地上唾沫乱飞地讲起打猎的理论来,最终不仅一只猎物也没有打到,反而把那些猎物给吓跑了。徒弟见了之后,嘲笑他说:“你了解的打猎知识是最多的,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应用,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猎手!”
在职场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合格员工,不管你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如果不知道学以致用,只是纸上谈兵,就好像那个学打猎的人一样,最终一事无成,不会取得任何成绩。
在古罗马的西西里岛上,有一位叫马修恩斯的捕鱼高手。他的捕鱼技术非常高,被当地人尊称为鱼王。不过,马修恩斯却有一件让自己感到非常头痛的事:他的三个儿子没有继承他的基因,捕鱼的技术非常平庸。为了提高他们的捕鱼技术,马修恩斯经常给他们讲解一些捕鱼的经验。然而,最终依然是收效甚微,马修恩斯也就感到更加失望了。
眼看着自己一天天地老去,马修恩斯感到非常着急,生怕自己在百年之后捕鱼技术会失传。后来,他就来到了罗马,向一位著名的智者夸乌休斯请教。马修恩斯对夸乌休斯说:“我现在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我的捕鱼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却表现得那么差呢?从他们懂事的时候起,我就一直向他们讲述捕鱼的经验和技巧。他们非常聪明,也非常勤奋,经常坐在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抓到更多的鱼。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的技术依然是非常差,甚至连普通渔民家的孩子都不如。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做了什么错事,上天要惩罚我吗?”
智者夸乌休斯听完他的诉说,就问他:“在你传授给他们经验的时候,有没有让他们到海洋上去捕鱼呢?”
马修恩斯说:“这个倒没有。孩子的母亲非常疼爱他们,害怕去了海里会有什么闪失,从来没有让他们出过海。”
智者夸乌休斯笑了,对他说:“问题就在这里了。你的孩子们非常聪明,也非常勤奋。但是他们没有经过亲身实践,怎么能够验证他们的技术呢?如果你一直不让他们去海里的话,即使他们有再多的知识也是用不上的,那还谈何捕鱼的能力呢?你应该把他们放到大海中去,只有浩瀚的大海才是他们真正的老师啊。”
马修恩斯终于明白了,于是就告别了智者回到了家里。第二天,他就带着儿子们去海中捕鱼了。没过多久,孩子们都熟练地掌握了捕鱼的技术,成为了新的鱼王。
马修恩斯前期的失败,就在于他只知道向孩子们灌输捕鱼的经验和知识,却不懂得让他们到大海中去亲身实践。这样的话,即使孩子们掌握了最完整的捕鱼经验和知识也是没有用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和鱼王教子一样的人。他们看了一些管理、励志类的书籍,脑海里填满了这样那样的理论,就自以为天下第一,一定能够在社会中出人头地了。但是,他们缺少真正的社会实践,他们的知识也没有应用到具体生活中,充其量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炫耀一个人的博学多才,而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古以来,我们这个国家就强调“学以致用”。因为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显示出它的力量。如果学到了知识之后,不懂得如何去运用,那些知识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可言。如果一个人空有一肚子学问,却不懂得如何和实践相结合的话,就会成为“书呆子”,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小人之儒。那么,他所拥有的知识,不但不能够成为力量,还有可能成为束缚一个人发展的缰绳。
假如我们不懂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话,即使是皓首穷经、满腹经纶,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可以行走的书橱,此生必将难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