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反应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主持人在信息的有效传播中的重要性:开始必须吸引受众注意,然后要向受众提供帮助理解的信息,创造出有利于受众欣赏的气氛,表明节目蕴含的意义,引导受众的评价。这些工作都是由现场的驾驭者——主持人来完成的。显然主持人所做的事情并不是照本宣科的把台词或串联词简单地复述一遍就完事了,而是要围绕主题,有目的的向受众传达有效信息,并且要通过随机应变的现场交流,创造一种愉悦的收视、收听氛围。假如主持人的主持过程等全部由他人策划,自己没有参与其中,在主持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上乘的发挥,就更谈不上随机应变、有效交流了。其结果就会造成游离和肤浅。况且直播情况下的“现场”往往是由主持人和受众双方构成的,复杂万变的情况也不是编导所能完全预测的。因此,主持人参与节目的策划,培养和锻炼策划能力对主持节目也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
毛泽东有句名言说得非常好:“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如果主持人不亲自策划节目或不参与到节目的策划之中,那么,他就无法了解节目的实质,就无法寻找到主持节目时的兴奋点。他主持节目时就只能停留在一种肤浅的状态,这种状态会让受众觉得没有与自己真心交流,就会缺乏信任感,传播效果就会降低。
亲自参与节目策划的主持人就不同了。他熟悉节目的构思、明了节目的指向和选题的确定、知道各部之间如何结构,对节目相关的各种条件有何内在联系、编辑的意图是什么、情感的着力点在哪里等都了如指掌,有详尽的准备,而且可以把握到一些细节因素。这些细节,在串联解说中往往会产生生动甚至感人的“亮点”。许多人都有共同的感受:一档获得过大奖的优秀节目,或许过一段时间主要内容就会忘记,但那些亮点经历过多年后还会常常在您的脑海中闪现。如江苏的一档创优节目,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一位记者采访一位身患癌症的女同志,女患者在给记者斟水时,不是用手端给记者,而是用一个托盘。说明她自己的生命到了最后一刻,可却仍时刻不忘关爱别人的生命,突显了她的高贵品质,很令人感动。
主持人只有事先“成竹在胸”,主持节目时才能运用自如。为什么上海电视台叶惠贤主持节目总是妙语连珠,应答敏捷呢?叶惠贤自己道出了秘密:要“活”首先要“懂”。叶惠贤以前是个相声演员,有很强的现场反应力,但他并不满足于吃老本。他是《今夜星辰》的策划兼主持,采编播集于一身,自始至终参与了节目的制作策划过程,主持起来自然就驾轻就熟了;即使是应邀主持文艺晚会,他也要与导演反复讨论,把握晚会的基调和目的,并事先熟悉晚会的背景材料、表演者和受众的有关情况;主持竞赛节目时,他一定先把问题弄懂。这样即兴“妙语”才不致于游离千里。可见,要主持好节目,并不单靠现场机智。
我们都知道,一个主持人主持与自己个性、风格截然不同的节目则只会模糊弱化自己的应有风格。
主持人要形成、保持自己的风格,就必须要参与节目的策划制作过程。主持人风格是主持人个性和节目个性的统一体,也是在他所特有的思想感情、个人气质、经验阅历、审美情趣的范围里,由他所深刻感受引发的创作冲动促成的。
亲自参与节目的策划,了解节目、熟悉节目、感知节目,才能准确把握节目的风格,塑造与之相适应的风格。只有节目的风格与主持人自身“合拍”才会形成并保持主持人自己的风格。
例如,《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就说:“喜欢和颜悦色地争论问题,虽然相互观点完全可能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但最后那也得握手言别,相约下回再说。”他对那种“要么互相吹捧,要么互相攻击,而且一争论起来就非得弄个你死我活”的谈话方式表示反感。在崔永元的这种和风细雨的主持风格影响下,参与者都表现的非常斯文,绝难看到对着嚷、对着骂的争辩场景。崔永元的主持风格与节目的风格完美准确定位,合为一体。
沈力在介绍自己通过长期实践所体会到的感悟时说:“主持人应根据栏目内容的需要,拿出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重复他人的稿件是很难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沈力认为主持人应该在文字编辑上多花时间、多费心血,正是要重温编辑的创作和策划的意图,主持人如果能在这基础上加以润色,再注入自己的所思所见,就更能体现节目和个人特性的统一。
沈力在一次熟悉“膳食营养”的稿件时。原稿中有这样一句话:“您懂了膳食平衡的道理,就应该举一反三。”沈力细一品味,发觉这话有命令味道,与自己形成的平易、亲切、严谨的荧屏形象不太相符,于是就改成:“您了解了膳食平衡的道理,还可以举一反三。”几字之差,“味道”全变了。也许一两次失误效果不明显,可是经常失误,就会导致主持人形象的混乱,原有风格也不复存在了。要形成、保持自己风格,光靠编导是不行的,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主持人本身了。因而主持人非常有必要参与解说词甚至采访问题的设计和节目的策划制作。
从我国的广播电视现状来说,目前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也要求主持人能事先参与节目策划与制作。例如,许多电视节目的制作是先分解制作,再合成,先做完小栏目,再单独在演播室录串场。如果主持人事先没把握好上下段落和各小栏目的内容,情绪就可能与画面规定的情节相脱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前一个小栏目内容是很幽默很愉快的,按说主持人情绪也应该和受众是一样的,也很高兴。结果,等画面切换到主持人时,主持人在若无其事地介绍下一个内容了。情绪上的不协调很难产生应有的感染力和交流感。原因很简单:主持人不了解前一段内容,没有参与策划过程。
上海优秀节目主持人李培红因主持新闻性板块节目《新闻纵横》而受到上海市民的喜爱。她在谈主持体会时说:“要做到自然而又无照本宣科之感,关键之点是主持人必须尽量参与节目的整个制作流程,从采访、写稿到制定拍摄计划、熟悉这一过程,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在现场真正流畅起来。”
节目主持人参与策划的原则
党性原则、法律道德原则、创新原则、调查研究原则、系统原则,是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策划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原则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国家安定,政治开明。广播电视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传播手段上和节目样式上,也体现在内容上。其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宽泛,不仅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社会又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不和谐的因素。广播电视的性质仍然没有改变,所以,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策划过程中,坚持党性原则这一方针当然也不会改变。作为我国重要传媒的广播电视,应当将党性原则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这是节目策划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贯穿了党性原则,节目的主题就会明确,就不会失去方向,就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否则,节目策划就会失去依托,就会传达错误的信息、造成错误的引导,策划就会失败。
什么叫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讲政治,归根结底就是要把着眼点放在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服务上。进行节目策划时,要时刻不忘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
正如孙家正同志指出的,“五个有利于”既是我们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正确与否、成效大小的标准。
二、法律道德原则
广播电视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大众传播机构,对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影响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这表明以节目为载体的广播电视是一种有着重要责任的大众传播工具。遵循法律道德原则,就要求节目策划应当在合乎法规、合乎社会道德准则的基础上确定和运用节目战略。节目策划切忌为了一己之利而置法纪、道德于不顾,违法损人。近年来,由传媒引起的法律纠纷逐年递增。广播界潜在的违法现象也四处隐伏,这应引起我们及早警觉。特别是一些投诉类的节目、法制类的节目,常常涉及一些商品的质量和民事、刑事案件等。
特别是现在大量采用直播的形式,你如果平时毫无准备,头脑中没有法律道德观念,当遇到一些大是大非问题时很很容易把握不当,出现失误。如某地一位主持人在直播中,当听到听众提出自己打的一件官司,时间拖了很久得不到解决时,一口答应说:“你不要去找他们了,我替你解决。”很明显,群众遇到了这一类问题,不引导他去诉诸法律,而是自己充当“执法人”,肯定是不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的。坚持节目策划时的法律道德原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加法律意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从思想素质上作保证;对策划开放式、参与广泛和不可知因素较大的节目,必须配套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把关措施,做好节目和技术保障,做到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工作。法律道德原则还要求媒介的竞争、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应合法地、有道德地进行,是公平的、相互促进的竞争,并注意肩负社会责任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创新原则
不断创新才能获得发展其实适用于各个行业,也正因为如此,创新原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3M公司在评价自己为什么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时认为:“敢于创新、敢于异想天开才能赚钱。”3M公司有一条15%规则:公司鼓励员工拿出自己15%的时间考虑新点子。因此,3M公司自1902年起就一直常盛不衰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脱颖而出并且获得成功,必须具有创新原则。1980年,当特德·特纳开始经营有线新闻网(CNN)时,很多人预测他会破产,因为当时许多建立新闻频道的尝试都失败了。但是特德·特纳并不局限于常规,结果CNN的新闻报道总是先于美国的其他三大电视网,因此短时间内观众人数不断增长,从170万户上升到了8000万户,有线新闻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1日会见出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的部分院士时告诫我们:“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江泽民还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事实上,早已为人们认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正是创新。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在开拓领域不断探索和揭示自然发展规律,创造出新的东西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策划与创新密切相关,每一件国家级的政府奖节目,各台众多的优秀的节目都是在完美的策划下产生的。例如,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而早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时,广州电视台就积极进行了策划,凭借着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先是聘请市委宣传部和当年新华社驻澳门分社的领导担任总顾问。接着,邀请广告公司加盟筹款,然后组织台内外专业人士奔波澳门安营扎寨,拍摄了30集电视系列片《今日澳门人》,并于1998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倒计时一周年之际首播。当时国内有数十部反映澳门回归题材的电视专题片,为此,广州电视台经过详细论证和策划,通过全新的角度,选择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主体,新颖独特,加之制作精良,播出后获得较大的社会反响。国内有近两百家电视台收购此片,经济上也获得可喜的回报,成为策划创新的成功范例。
处于一个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时代,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策划工作中也应与这一变化发展的社会同步前进。节目是要讲求效果的。节目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创新是必要的,节目的艺术是需要不断提高的。不断努力创新,以开拓性、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引人入胜、不同凡响的形式来适应现时代多层次、多方需求和不断变化的受众市场,满足需求,并积极创造需求,不断赢取或巩固受众市场。在当今激烈的受众市场竞争中,人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节目,如何使自身的节目区别于其它节目而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给人以新颖的感觉,成为受众的理想选择,是需要节目策划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