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伊始,学校就开始了研究生教育。1956年7月,高教部颁布《1956年高等学校招收副博士生暂行办法》,批准23所工科院校146名导师有权招收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我校是23所之一。当年分配招收无线电工学副博士研究生2名(经过考试,录取1名),招收二年制研究生13人(后补充专家翻译两人,共15人),导师是前苏联专家依?弗?列别捷夫、弗·尤·罗金斯基。1957年,招收二年制研究生6人,导师为前苏联专家包·依·布拉金。1958-1959年,前苏联专家阿·阿·日喀列夫来我校担任研究生课程教学,举办了电子光学方面的学术专题讲座。
通过4年筹建,我校实验条件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960—1965年,开始在多个专业方向招收3年制研究生。1960、1961两年以推荐为主,1962年后以推荐考试择优录取为主。这段时期研究生培养以导师为主,教研室与系负责研究生的管理。
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电子学人才的急需,1956—1965年,作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所电子综合大学,我校承担起为全国培养电子领域高层次人才的任务,10年期间为全国各地区培养了进修生530人,他们结业后成为有关高校、研究所、工厂电子专业人才的种子,在全国开花结果。
2.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文革”期间,研究生教育中断。1978年,经教育部、四机部批准,我校恢复研究生教育,当年有8个专业招生,共招收研究生41名。
学校1978、1979、1980级三届共有23个专业、35个研究方向、41名导师,共招收研究生104人,占全国电子类专业同期招生总数的53%。
学校于1981年2月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录取7人(占当年四川省招录博士研究生的53.7%)。随着国家恢复学位制度,1982年10月,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为73位研究生颁发了硕士学位证书。
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81年开始不断扩大,从1981年招49人扩至1985年招298人。为了规范研究生教育,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开始制定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管理。恢复和调整了校学术委员会,先后制定了20多个相应的规章与条例。同时,完成了电子工业部委托学校制定的“电路与系统”等6个学科的硕士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
1985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试点院校。
3.稳步发展阶段(1986—1994年)
1986年,学校贯彻国家教委发出的“七五”期间研究生教育要贯彻“保证质量、稳步发展”的通知精神,研究生教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为解决“三线”重点军工单位的急需,我校开始实行定向、委托培养。1987年,我校获准成为对大学本科毕业在职人员实行单独考试的试点院校。
这阶段因不少出国进修访问学者学成回国,为研究生开出不少新课,由1980年100多门增加到350多门。同时,学校开始实行淘汰制,先后淘汰51位不合格研究生。在此期间,为了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加强管理,召开了三次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1987年,我校当选为“全国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研协组”副组长、西南片区分组长单位。199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在电子科技大学设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站”,负责四川、西藏地区的信息与培训。
1985年3月,我校隆重举行首届博士学位授予大会,8人被授予工学博士,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批举行博士授位典礼的高校。
1991年,我校培养的5位博士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表彰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同年,我校有33位博士、硕士,12名导师,4名干部被四川省教委表彰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及优秀导师、优秀管理干部。
4.快速发展阶段(1995—2006年)
从1998年开始,我校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主要有工程硕士生和MBA两类专业学位研究生。2004年,成为全国34所可自主划定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的高校之一。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近10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0—2005年期间,我校每年招收的博士研究生从几十人增加到300多人,硕士研究生从700多人增加到2400多人,工程硕士研究生从几十人增加到1000多人。截至2006年2月底新学期开学,我校的各类在读研究生已达到上万人的规模。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使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研究生院通过实施任课教师遴选制度、与教师签订《研究生课程教学协议书》等措施,出台《研究生教学违纪处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使教学日常管理逐步规范。同时,开发网络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选课、网上评教等功能,使我校研究生管理全面实现电子信息网络化,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我校建立起研究生教学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使培养质量得到保证。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包括研究生教学巡视小组巡查制、学院教学质量小组工作制、网上无记名课程评教、抽查研究生课程试卷等措施。同时,实施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和研究生学位论文集中答辩,开展对学位论文的开题、答辩的巡视检查,建立校级专家组对学院分委员会通过并建议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实施检查等制度,保证了论文质量。
学校积极推行研究生培养改革,采取了系列措施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大幅度精选研究生课程;对研究生课程尝试与国际接轨,实行分层次定级;开展研究生教材建设工作,我校有两本研究生教材入选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3本教材经推荐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核心教材”资助,20余本教材先后被国内知名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等选中出版;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多门课程实施研究性课程设计专题训练,扩大了研究型课程的比例;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基金”的申报评审工作,有利于促进和提升我校研究生教学和管理工作者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教学优秀、实施双语教学等给予特别奖励,提高了教师参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新博士生导师的评选工作,将学术成就突出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遴选出来,充实了博士生导师队伍。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研究生院积极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为我校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搭建起良好的硬件实验创新平台。2003年,我校申请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获准建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几年建设,研究生培养的硬件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容纳人数在80人以上的研究生教室全部改造为多媒体教室;学校投入近1000万元专项经费建立了EDA研究生创新基地等系列研究生实验基地。
通过辛勤努力,在第五届教学成果评奖中,我校研究生培养类教学成果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3项(含省级一等奖2项),校级奖12项(含校级一等奖4项),与“九五”期间获得的第四届教学成果奖相比,有较大突破。同时,在授予研究生学位人数大幅增加的同时,学位论文质量得到了保证与提高。李春光博士的学位论文荣获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申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连续有文章在Appl.Phys.Lett.、Phys.Rev.E、J.Appl.Phys.等国外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
我校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美国Webstar大学合作开展联合培养MBA学生,与英国伦敦大学合作培养骨干师资;加强与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企业等的合作,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9研究所、九洲电器集团、安捷伦等单位先后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选送研究生到国内外联合培养基地实习。联合培养出的优秀毕业生得到了校、企双方的认可,有的研究生毕业时直接被公司选留,培养效果明显。
同时,我校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学术氛围日益浓厚。组建了系列研究生学生科技社团——EDA协会和软件协会等,创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组织研究生成立了系列专门兴趣小组(SIG),涉及DSP、软硬件技术等科技设计大赛;2005年,我校参加中国研究生EDA大赛的2个团队分获铜奖和优胜奖;我校组织的广安实践队作为四川省的博士生代表队,曾受到团中央和团省委的表彰。
我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历年保持高质量、高就业率。研究生院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树立服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理念,在行动上强化就业领导,主动走出去拓宽就业渠道,每年坚持邀请著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到校给研究生举办技术前沿和职业生涯设计的讲座,受到同学们的好评,逐步实现了由“电子行业到行业电子”的转变。
伴随我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我校研究生院秉承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传统,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质量为生命线,积极推行改革创新,使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撰稿:许芝审稿:熊彩东、凌宝京)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50年风雨历程,学校一直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通过坚持不懈的培养和引进,已形成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学术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建校初期的师资队伍建设
1.三校合并,形成一支高起点的师资队伍
建校之初,学校师资由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学、电气真空技术、无线电通讯及广播3个专业,华南工学院电话电报通讯、无线电通讯及广播2个专业,交通大学电话电报通讯专业的师资组成,汇聚了当时国内电子类学科最优秀的人才。学校首期开学时,有专任教师169名人。这批教师包括现为院士的林为干、刘盛纲、张煦、陈星弼、李乐民教授,以及国内电子信息领域的知名教授冯秉铨、谢处方、江明德、刘锦德、毛钧业、张有正、张有纲、陈湖、陈尚勤、杨鸿铨、顾德仁、冯志超、肖先赐、张世箕、张宏基、黄顺吉、黄香馥、虞厥邦等。这使得我校师资队伍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良好的学缘结构,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队伍基础。
2.前苏联专家加盟,师资队伍如虎添翼
为了培养高层次电子信息人才,从1956年起,国家先后派了9位前苏联专家来校任教。他们分别在超高频技术、无线电测量和无线电设备制造工艺等专业招收研究生和培养青年教师。同时为满足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需要,开设了研究生进修课程,为民族电子工业的发展培养了第一批高层次人才。1956—1959年间,招收一至二年制的进修生313人。他们大多数成为有关高校、研究所、工厂电子专业人才的种子,在全国开花结果。
3.师资管理与培养
师资编制工作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各系、教研组(室)根据工作需要,如招生规模扩大、新增设专业、教师的自然减员、后期工作的预见等因素,提出每年的师资人数需求,所进人员素质要求,经过初步论证后向校人事和教务部门汇报,人事和教务部门根据学校的宏观管理,综合平衡,按专业需求的轻重缓急制定出比较均衡的进人计划,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每年的进人指标。
1956—1957年,校科学研究部结合学校早期的特点,适时的拟制了一些教师考核制度。1959年,为了保证教师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及科研工作时间,学校制定了《教师工作制度》。1960年,学校制定了《关于师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草案)》,规定了各层次师资提高的考核及考核办法,并规定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1963年12月12日,学校系主任会议原则上通过了《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草案)》,为了使其能认真有效地实施,1964年初,学校又拟制了《教师考核暂行办法(草案)》等,其内容包括当时的教学任务和个人五年“红”与“专”提高规划所规定的任务的完成情况,特别强调了教学水平以及基本功的提高。
1965年末,教师总数达到89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讲师84人,教员13人,助教7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