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43400000045

第45章 韶华篇(12)

留学80年代

80年代封闭办学的格局被打破以后,留学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由于当时留学的国家多为欧洲和美国,而师生的外语水平普遍较低,因此语言能力的提高就成为当务之急。学校首先成立了外语培训中心,每年引进10名左右外教,通过课堂教学、交流讲座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英、法、德、日等语种的培训。

当时,我校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留学名额较少,学校开辟渠道,从教育部、科技部、电子工业部、机电部、四川省等各处争取名额,从世界银行贷款里扣钱出来资助留学,通过校际交流争取奖学金,这一系列的措施打开了我校80年代初期出国留学、进修的局面,派往国外的留学生及进修教师逐年增加。从最初一年三四人到80年代后期的每年几十人,仅1989年一年就派出了45人出国留学,整个80年代共派出300余人次出国留学,并且大多数留学人员都归国效力。这组数字背后隐藏的不仅是出国留学人数的剧增,更是开放的办学理念和先进教学资源的引进,同时也是优秀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历程。

80年代初,不仅留学名额来源五花八门,出国留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从短期访问到长期进修,从访问学者到攻读学位,成电师生的身影在活跃。最初一批出国进修的老师已成为业务骨干的教授、副教授,如陈星弼、刘锦德、肖先赐等。后来陆续出国访问、进修、攻读学位的一大批老师,如周明天、卢铁城、刘亚康、向敬成、陈艾、李肇基、唐明光、李宏福、刘心松、陈光、聂在平、杨中海、彭启琮、刘永智、罗瑞林、卢亚雄等,后来都成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中坚。

对外合作打开了交流的窗口

在组织校内人员出国进修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大量的“引进来”的工作。80年代,通过短期讲学和讲座等形式请来200余名国外知名高校的著名学者。来自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学者,蔡绍棠、赫希菲尔德、葛守仁、陈惠开、雅里夫、格芬尔、舒曼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为我们带来了国际前沿领域的学科信息,指导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其中20余位外国专家还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学校还与20余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一流的学者,高水平的交流合作,为我校师生打开了一扇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知名学者的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在请进来的同时,成电的良好学风、扎实学术给学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也为我校开展更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提供了途径,当时部分师生赴外留学、争取奖学金就是依靠他们的帮助。

同时,我校还与一些国外高校开展了科技合作。如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开展的民用雷达项目,利用了大众汽车公司的基金资助,完成了8毫米成像雷达的设计,成功应用于高炉炉面的成像。周明天、刘锦德等老师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成功研制出80年代我国较早的微机“紫金2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与日本电气通信大学合作开展的机电一体化项目,开启了双方长期的友好合作,我校还与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娓谷诚教授结下了深厚友谊。80年代的国际交流还为学校引进了生物电子学、管理工程等新兴专业,开辟了新的学科方向。

学校每年派出数十名教师参加各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80年代共160多名教师参加了110余次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同时,组织40余人次赴国外大学进行讲学和合作交流,组织30多个团、250余人次对国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管理等进行考察。这些措施使得学校及时了解了各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发展动态,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并扩大了学校在国际电子信息领域的影响,提高了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使我校一些有名望的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或刊物中担任一定职务,并联合召开国际会议,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等。

我校还积极开展与国外著名公司、学会的交流。美国物理学会、电子学会等著名学会,西门子、IBM等著名公司与我校的长期良好合作的基础都奠定于80年代。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打破了封闭格局,80年代蓬蓬勃勃的外事工作给学校培养的一批优秀骨干,打开了对外开放办学的渠道,为学校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廖品霖口述子潇整理)

1964年和1982年两次复刊,改刊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为《成电》。后经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批准,从1988年起改院刊为校报。两次复刊后,一直到1987年4月底离休,我在院刊工作近8年。院刊由4个编辑分别主编4个版。我和其他3位编辑,除包揽每版从采访、编稿、组版、校对、发行和发稿酬的全部工作外,我还负担了中央、省、市报纸及台办的对外报道任务。

1964年《成电》复刊后,历届院党委狠抓三件事:1.把住办报方向;2.严审重大稿件;3.调配编辑人员。院党委副书记郝光召开编辑委员会。会上要求分工的编委审查相关重要稿件。他除了亲自逐字逐句审查“复刊词”外,还审查了头几期出版的全部稿件。后因工作忙,即将审稿任务下放给当时宣传部秘书唐忠杰。

院党委书记羊君度,极重视院刊社论的审查。他曾严厉地批评一位同志为配合学院中心工作而写的一篇社论,纯属照抄文件的文字游戏,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他要院刊组织人重写;后由别的编辑重写一篇经他认可修改后发表。

1982年再次复刊时,党委书记宋大凡一再提出要宣传部尽快恢复院刊,并要求人事处把从我院毕业的田禾和郭勤、以及从四川大学分配到我校任教的秦祖富,调到院刊工作。他还经常听取宣传部长李家才汇报的报道计划,并作出及时的指示。他调离学院后,即由李家才审稿后,再交院顾问樊中黎审稿。樊很欣赏杂谈《目标始终如一》,并亲自写了“编者按”:“请读者想一想,议一议。”

1982年复刊后,因住房的紧张和经济拮据,我们编辑室在一间仅10多平方米、既阴暗又狭窄的房子里,4张办公桌,加上一个书柜和一个报架,显得拥挤不堪,如遇上一两个通讯员找上门来,人声鼎沸,怎能静心著文?故从早些的冯祖安、白昶和刘绍苓,以及后来的曲建弘和秦祖富,所写的一些东西,无一不是回到家里,夜半三更熬夜“熬”出来的。1985年省委宣传部为迎接第一个教师节,出版《教苑群英》一书。我院省劳动模范陈倜嵘教授,被我以《追光者》为题创作了报告文学,歌颂了我院劳动模范陈倜嵘教授。该报告文学即是利用暑假,经过两次修改后才定稿。当时尽管七月骄阳似火,仍不顾一切,骑着自行车往返几十里的山路上,将稿件送到四川师范学院负责文字的定稿人孟建辉教授家中。

复刊后的《成电》院刊,是在院党委领导下,宣传部主办的面对师生员工的一张4开版半月一期的内部报纸。每期大约对内与对外交流发行800份。复刊时,连常用的稿笺纸也没有。为省几个运费子儿,我同会蹬三轮车的郭勤,到《四川日报》买了一车的稿笺纸。他在前面使劲用双脚蹬,我在后面用双手使劲推,待回到主楼时,我俩虽已挥汗如雨,衣衫湿透,仍乐不可支。有时,因学院印刷所忙于印刷教材,我们便到簸箕街一家印刷厂去印;一旦要校对时,4个编辑一起出动,在印刷厂边校边改,中午就在印刷厂职工食堂,随便吃顿午饭对付肚皮,一直到三校完,上机开始印刷时,已近傍晚我们才回到学校。取报时,为节约一笔运费,又由郭勤蹬三轮车去拉回全部报纸。

成都的十几所高校相互约定:每年由各高校轮流做东开一次研讨会。作东者要负责招待与会者一顿价值约三四百元的午餐。为筹措这顿午餐,李家才煞费苦心,要求:1.从编辑的每篇稿费中提取约10%作为“公积金”;2.凡刊登党政工作要点之类的稿件一律不付稿费,移作“公积金”。我们开通讯员会表彰优秀通讯员和优秀通讯组也因缺钱,连一个笔记本之类的奖品也未颁发。每期每版稿酬50元,第一版刊发的一句话新闻,不过是一两元,我们虽觉得难以出手,但囊中羞涩,不得不如此。

党委要求《成电》院刊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因此,我们的编辑方针是:除及时报道教学、科研和生产中取得的成就外,始终坚持院刊应以面向全校广大学生为主,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与纪律的教育,克服无政府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在1982年10月至1987年4月底的63期院刊中,我们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宣传:

一是加强言论工作。言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我们以“本报评论员”、“编后”和“杂谈”等形式,编发了79篇(教师49篇,学生30篇)言论。这些言论的内容,既涉及学生的课堂秩序,球场赛风,又触及学生的课余生活。当学生中出现自由化的苗头时,我们及时刊发了《且说纪律美》和《从“自由电子”说开》(两文分别获得四川省和高校颁发的二等奖和一等奖),以启示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我们针对出国留学的学生学成后滞留国外不归的现状,撰写了《话说根深叶茂》的言论,呼唤他们学成后回国为祖国效力。此文1990年9月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

我们还关注学生课余的恋爱与读书生活。学生黄建山,因被女友多次提出终止恋爱关系,即怀恨在心,竟由多次拳脚交加发展到用铁坨砸伤女友的头,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我们在编发通讯《恶梦醒来》对他封建腐朽的恋爱观曝光的同时,配发了言论《法治的另一面》、《少男少女ABC》和《黄建山一案的启示》,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他腐朽的恋爱观和知法犯法的错误,警示同学们既不要影响自己的学习,又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是突出教书育人的报道。我们重点刊登了三系优秀青年教师惠恒荣就学生普遍关注的信仰、爱国、人生观和怎样做人等几十个问题,进行了8次面对面的“师生对话”。惠老师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语言幽默,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之中,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生反映,“惠老师的解答,令人心悦诚服,值得一谈。”这一系列报道还在省市好新闻的选评中,分别获三等奖和一等奖。

1982年复刊后的《成电》,在各部、系成立了通讯组。由通讯员为院刊撰写稿件。《成电》院刊编辑部还在1985年被评为成都市的先进集体。

我在《成电》院刊工作的8年中,深感报道优秀学生成长的力度不够,有损于我们编辑方针应主要面向学生的初衷,至今仍让我心存遗憾!

(作者:萧鉴昌,原《成电》院刊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在电讯校园学习、生活和工作已经30余年了,电讯园那一条条小径,一个个角落,都曾留下我和朋友的脚迹和身影。那砖厂、靶场、菜地、工地;那沙河、梧桐、雪松、栀子花;那三五灶礼堂,那雷达天线、那水塔、那木工房,甚至那“文化大革命武斗”留下的小小茔冢。

成电的校庆情结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从建院30周年算起,每逢5、10周年我都将心中的感想和情思化作一首诗、或一首词、或一首歌、或一篇文献给她。今年,50岁的成电母亲的生日,儿女们同样从四方归来、带给她祝福,从五洲飞信,遥祝她生日。翻开历史的记忆本,我把当时在成电校庆时的写作也找了出来。看看过去的抒怀,感觉就还在昨天。回首昨日的校庆,又引发无数联想。

校庆的纪念,人们总把回忆、赞美、眷念、祝福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还将那与校园生息相关的历史和事物入诗入画、入歌入文。同学的团聚,也在校庆这一天达到高潮,当年蓉城折柳相别,今朝校园举杯欢聚,昨天、今天、明天;青年、中年、老年;情景尤在,感情依然,展望未来,抒展情怀。当然,也免不了对校园做一细细的审视,想从其中找到那存留的记忆,那爱情的萌芽,那青春的身影,那书生的意气,那历史残留的沧桑,那少年轻狂时的印痕……

50年弹指挥间,50年星移物换,50年友情深深,50年思绪绵绵。此时,那历次校庆的抒怀又把我带入浮想联翩。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萧山湘湖人物故事

    萧山湘湖人物故事

    本书描述的对象是曾经生活在湘湖区域的历史人物及他们某一方面的经历,但它们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历史故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收入本书的主要人物及事件,在萧山旧县志中均有记载,确有其人。
  • 抒情时代

    抒情时代

    灯红酒缘、光怪陆离,这个时代是如此陌生,周洁茹将光代的生活刻画得纤毫毕现,将一些现象展现得如些直接,直接到令你吃惊。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世界吗?当然是!这就是当今的这个抒情时代!
  • 世相中国:余烬录

    世相中国:余烬录

    《世相中国》是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高级编辑李泓冰发表于《新民晚报》上的专栏文章选集,刊发时的专栏名为“余烬录”。自云“余烬”,是自谦语,也可理解为有意区别于宏大叙事的另一种写作姿态和写作方式,体现了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始终对社会变革有最密切的关切,对人间世相保持冷静的省思和追问。《世相中国》全书分为吾土、吾民、吾道、吾文四辑,所收录的文章以时事社评为主,话题兼及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城市、教育诸方面,笔调声情并茂、议论针砭时弊、文风酣畅淋漓,体现了相当的思想深度和优秀的文字表现力,显示出作者敏锐多变的观察和视角,以及铁肩担道义的家国情怀。
  • 只记花开不记年:杨朔经典散文

    只记花开不记年:杨朔经典散文

    本书是散文名家杨朔作品,收选作者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性散文50余篇,按不同类别分为五辑,包括《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等名篇。作者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优长,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结构精巧,语言清新凝练,时代气息浓郁。杨朔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寻找诗的意境”。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出动人的诗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诗的意境中闪现出时代的风貌。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这本作品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杨朔散文的精髓,感受中国传统散文的魅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颠覆

    异世颠覆

    桃花夕谢,故人难回。我知自己本不该痴跓,却无法逃离你曾经的温暖。但是却意外邂逅了他,眼神明亮,仿佛照亮了他内心的孤寒。“旧时桃花应谢好,今夕爱怜怀中颜。”若是这样直到天荒,该多好。为什么又要背上命运沉重的枷锁?为什么要让他们相离?少年的泪颜逆着金色的阳光。“我肆羚,今生今世永不和祈煜分离。”你真傻啊,明明自己怕的要死,还为我挡住风雨。“你还小,让我来吧”看到少年气愤的眼神,才蓦然想起。是呢,昔日的少年已然俊朗。低沉的笑出声??肆羚,你可知我最遗憾的是何事???商蓠凰的离去?不,是我没有,早点遇见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笙磬和声

    笙磬和声

    作为一个即将升仙的渡劫期修真者,杨菱有囊括世间万物的随身空间,也有感知一切事物的强大神识,更有毁天灭地的无上法术,虽然这些都是过去式,并从一个准仙子沦落为一个真村妇,且婆家人没一个省油的灯,但她依旧云淡风轻,运筹帷幄......
  • 我就是要高调

    我就是要高调

    “老板,煎饼果子给我加18个鸡蛋。”来自张水泉的情绪值(惊讶):+15……“今天全场的消费由林公子买单!”来自王冬的情绪值(幸福):+18……来着张涛的情绪值(诧异):+7来着李伟的情绪值…………系统商城:100情绪值=10000人民币,是否兑换?……PS:书名简介无力,书名又叫《高调就挣钱》、《情绪收割者》、《世界首富从情绪值开始》……
  • 花仙子之崎岖的爱恋

    花仙子之崎岖的爱恋

    在美丽的花仙天堂里,住着一群俊男美女,他们都是花仙子。那一朵朵百合花花骨就是未成熟的小仙子呢。他们需要浇水、精心培育,才会长大,而成熟的百合花,可以在花朵和人类之间切换,还有,其他的玫瑰花、菊花......
  • 神河始

    神河始

    高二学生离小狐在父母的吵架中无意穿越了,来到异界的他重生成为了一只狐狸男.在异界帮助狐神岭的门主统一了大陆之后,离小狐回到了原本的世界.但是风雨并没有因为他的回归而平息,离小狐掌握虚空,踏破位面,在对抗初代"神"的过程中,开创了神河世纪...."神么?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唔,那就称为神吧."----离小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变成一只副本怪

    变成一只副本怪

    穿越这种事情不讲究基本法的吗?父母健在,没车没房,马上步入社会还能穿越。从起点上就输了啊混蛋。而且,副本怪是什么鬼啊!不就是一个移动迷宫吗!没有魔王当老大我给谁看大门口牙!等等,我为什么一定要给人看大门啊!算了,冷静,先活下去再说。首先,铺开迷宫,做好陷阱,等勇者上钩。嗯,完美。桥豆麻袋!为什么第一个勇者是五级勇者啊,过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