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梅女,副教授、博导。1969年生于四川成都。2002年7月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机械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有微机电与微系统(MEMS)、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与测试、机械系统的模态测试和振动控制、虚拟现实制造技术等。目前主持的重要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重点计划和英特尔国际合作资助计划等,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被SCI、EI检索19篇次,作为主要发起者参与创办了IEEE系列会议——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ICMA),担任IEEE-ICIMA2004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电子科技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四川省振动学会理事会常任理事,ASME 会员,IEEE会员。
范明钰女,教授、博导。1996年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到2001年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2005年英国Queen?s大学作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应用技术,包括芯片安全及其在航空航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以及Internet网络安全技术。主持参与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预研、横向研究等课题,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各类项目近四十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主持参与的“十五”“863”项目“传统电信SDH综合接入平台”产品已成功投放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正在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密码算法协处理器关键技术”、“芯片安全性测试原理技术研究”,“863”“高速链路控制器研制”、“信息隐匿技术”等。
李建平男,工学博士、双硕士、教授、博导。1964年10月生,湖南省祁阳县人,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小波分析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学术进展International Progress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Active Media Technology (IPWAAMT,EI检索)主编,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IJWMIP,SCI检索)副主编。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系统建立了“小波变换的加速方法”、“矢量积小波变换理论”、“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子签名系统”等系列理论与方法,并在国际上提出了“基于‘三大特征’(机器特征、文档特征、人体特征)的信息最安全传输的模型与方法”。他先后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中国C网高科技项目、国家安全部项目、国家公安部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等三十余项,个人年平均科研经费150万元以上。
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150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检索收录论文4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其中两部被多次修订重印,主编国际大型学术会议论文集8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一项,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先后被选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安全分会副主任、国家公安部技术顾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总后勤部“科技新星”、总后勤部“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一次荣立二等功,四次受嘉奖。
罗蕾女,教授、博导。1992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计算机软件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现为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嵌入式软件的研究、教学和产业化工作。在科研上主持了多项国家项目,如“863”软件重大专项“智能手机嵌入式软件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软件产业化专项“面向行业的嵌入式软件平台”等,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发表有影响的论文十余篇。作为主编出版了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教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应用开发”。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创建了专门从事嵌入式软件产品开发的北京科银京成技术公司,推出了系列化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包括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及应用组件等,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局面。
卢显良男,教授、博导。1967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伊里诺大学作访问学者。1983年以来主要在电子科技大学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年至1993年受机电部计算机司聘任总设计师在北京负责COSA系统软件平台开发。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研,完成多项“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多项。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并有著作四本。主要研究领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分布式系统。
刘心松男,教授、博导。1940年12月生于重庆市石柱县。1981年6月至1983年8月在美国留学。1991年成为机电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计算机系系主任、国际学术大会分会主席、全国学术大会主席或分会主席、电子部科技进步奖计算机和软件组资格评委、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仪器仪表组特邀评委等。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电子类高级工程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兼通信和计算机学科评审组组长、四川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信息产业组组长等。曾获省部级科技成果或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攻关表彰奖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现在的主要研发领域为数字有机体操作系统、数字有机体数据库系统、数字有机体流媒体系统和数字有机体流量调度系统等。
秦志光男,教授、博导。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四川省新型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十一五’科技规划信息安全领域”规划专家组成员,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西部)专家组成员,四川省科技厅电子信息技术专家组成员,四川省保密技术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四川省软件企业认定专家组成员。IBM认证教师、认证专家,国家软件评测中心认证专家,四川省咨询业协会教授级咨询师。
先后在各种重要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多篇(其中SCI、EI检索十多篇)。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六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五项、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项目六项、博士点基金项目一项、军事预研项目两项、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八项。指导研究生六十多人。
孙世新男,教授、博导。1940年3月生,湖北孝感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十届成都市政协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全国并行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委员。196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84年至1987年在法国格勒诺贝尔第一大学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研究所作访问学者兼客座研究员,1990年分别赴意大利罗马大学和法国格勒诺贝尔第一大学讲学与工作半年,1997年2月赴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访问与工作。自1999年以来,多次赴法国、美国、加拿大、比利时、德国、瑞典、马来西亚等国及中国香港地区作学术访问。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计算技术、并行/分布式计算及其应用、信息压缩技术、数值计算与组合算法等。
近十年来,主持参与“九五”军事预研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基金、“863”计划等多项课题研究。在国内外著名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九十余篇,其中近三十篇被国际著名的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评论,出版《组合数学》、《并行算法及其应用》、《计算的复杂性》、《组合原理及其应用》、《组合数学习题解答》教材及著作五本。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独立完成)、国防科技二等奖(第一主研)、校优秀教材奖,优秀论文奖和摩托罗拉教师奖和托普基础课教师奖多项。1995年带头为我校成功申请计算机科学理论硕士点一个,并参与申请计算机体系结构博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成功申报工作。已培养和正在培养的博士后以及博士研究生38人,硕士研究生90余人。
吴跃男,教授、博导。1958年5月出生。1982年2月和1984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获计算机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和计算机应用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留学瑞士日内瓦大学,1997年至1998年留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200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UCI)访问学习。现任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863”网络软件核心平台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副理事长,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工学学科专家组组长、《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计算机应用》、《软件世界》杂志编委、《中国进出口软件》专家理事、连续三届省科技进步奖电子专业组评审委员、第六届国际青年计算机会议程序委员、第七届国际青年计算机会议程序委员和分会主席、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程序委员和分会主席、2004年微软21世纪计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主持和参与了十余项科研,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著著作3本,其中《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全国计算机学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共同推荐的高校教材。
主要研究领域是网络技术与信息系统。先后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省优秀软件产品三等奖两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省教学成果奖三项,国家精品课程一门,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
杨国纬男,教授、博导,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0年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留校从事计算机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80年赴意大利实习“通信中的计算机应用”,1982年赴美国学习“VAX/VMS操作系统”,1985年至1987年在美国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作访问学者。
教学、科研工作主要涉及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承担并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七个。其中获奖研究成果包括:“VAX/HZVMS操作系统及汉化”,1988年获机械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超级小型机操作系统研究与开发”,1991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10月获机电部“七五”科技攻关先进集体表彰;“DF/J-M交流电路分析程序”,获电子部198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字母法汉字输入方案”,获1989年四川省优秀软件产品二等奖。
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累计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五十余名,博士研究生十名。1991年因研究生培养工作成绩显著获学校优秀教师二等奖。目前主要在汉语的计算机理解领域进行研究工作。
曾家智男,教授、博导。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任西南网络与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网络与信息系统专委会副主任。从事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科研与教学。
主持完成了“数字程控管理调度机”、“路由器开发”、“IP电话网关”、“远程以太网和压缩解压桥”、“模拟程控交换机优化设计”、“瞬时增益数据采集系统”等十余个科研项目。其中数字程控管理调度机获得199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原创性地提出“服务元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此申请到120万元重点基金、校“十五”学科建设项目“新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和校青年自然科学基金“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并且已经申请一项专利。
在各种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了四部专著和一部译著:统编教材《近代微机系统和接口》、《80486/80386系统设计和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和接口》、《计算机网络》和《APPLE2电路分析》。其中,《80486/80386系统设计和应用》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