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科学感兴趣的火焰并未熄灭,只是换了领域。这样的兴趣之火甚至支持着谢康在学习生涯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中游刃有余,成绩一直出类拔萃。他本科学物理专业,研究生时期从事光学研究,攻读博士时又把微波作为自己的方向。
学科转化对于很多人来说总有一个艰难的过渡期,但这些对于谢康来说不存在什么困难。在他看来,从物理学到光学的转变就是由宽广向专深方向发展。而从光学到微波呢?“那变化更小了。”谢康似乎觉得这样的转变很有趣,“无非是波长变了嘛”。
对科学的好奇之心继续为谢康的科研之路提供燃料和动力。他从事光学孤子通讯、光波导传感器以及微波通讯器件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在光学学科分支及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虽然视研究后的论文写作为“苦差”,但谢康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70余篇次。
谢康的学生曾维友和杨琴虽然跟着他做科研的时间不长,但却对自己导师的工作劲头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一到办公室里,三台电脑就被同时打开,不断周旋于它们之间。”
对科研的兴趣也冲淡了世俗的诱惑力。谢教授说,世俗生活他“接触不多”。在国外,他曾在两个大学和一个公司工作。虽是在英国那样一个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国家,谢康仍过着朝九晚五的准点生活,“公司还不如学校自由”。
宠辱不惊归自然
在英国,谢康曾作为Com Dev Europe高级工程师(Senior Engineer),主任工程师(Principal Engineer)和副总工程师(Staff Scientist),参加和主持了多项通讯卫星上微波铁氧体电子开关及微波过滤器/耦合器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他也曾负责承担了英国工程与物理学研究基金(EPSRC)、欧洲航空航天署(ESA)等七项重点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全都通过了鉴定(或验收)。2003年他被遴选收录进《世界科技名人大全》。
但在国外已经功成名就的谢康却千方百计地回来了。当年刚拿到博士学位的他就想着回到祖国开创崭新的事业。因为一个个高强度的工作任务接踵而至,才耽搁了夙愿的实现。谢教授说:“但是越拖到后来,我越强烈的意识到应该回来了,再拖下去,回国的可能性就更渺茫。”
“在英国十余年时间,那里应该说也是你的第二故乡吧?”
“可是在那里我一直是‘过客’。没有根,是飘着的。”
“现在回来几年时间,有没有觉得后悔?”
“我后悔回来得太晚了。”
这样的问答,谢康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但每一次,谢康都无悔自己的归国之举。
回国后,谢康一直忙于他的工作。他说他喜欢去旅游,可回来两年一直都没有时间去。即使去了香港、北京也都是因为工作,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但时不时看看武侠小说的习惯到现在还没有丢,高中、大学时每个学期他都要看一两部,在古龙、金庸构建的虚拟世界里放松放松。而现在偶有空闲的谢康还会去学校附近的书屋转悠。可惜奇幻小说已逐渐成为畅销书的主角,这让爱好武侠的谢康颇为遗憾。
“平时局限在实验室的范围,太狭窄了。读读小说也可以调节一下。”谢康将读小说视为生活的调味剂,他认为,人还是应该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成分,虽然不是生活的重心,但它可以让生活更有滋味。于是工作时间外的谢康就会捧起一本小说,看侠士出手时的虎啸龙吟、夜行时的马疾月明、高手对决时的剑气碧横,崖高人远,在侠的世界里追寻一种理想的浪漫。
自称自己“不是特别玩命”的谢康一直很关心学生的成长。他常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给年轻人提供借鉴:真才实学不是撞运气,灵气固然重要,但没有勤奋却会一事无成。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压力,谢康淡然处之,“以前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既不要因荣誉自满,也不要被荣誉压垮,尽力而为就是了。”
(杨丽可海涛)
刘濮鲲男,生于1965年11月。2006年来我校工作,担任物理电子学院院长。他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803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真空电子学会真空技术应用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
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后在电子部第784厂设计一所从事雷达接收系统方面的工作,1991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2年任讲师。1993年开始攻读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并于1995年底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6月被电子科技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至1997年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做博士后。1998年获以色列皮可夫斯基?瓦拉奇基金会资助,赴特拉维夫大学电机工程—物理电子学系从事反常多普勒回旋谐振脉塞的研究。1999年获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资助,以洪堡研究员身份赴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FZK)从事谐波回旋管的理论与设计工作。2000年10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主要从事微波电子学、等离子体电子学、高功率微波与毫米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过相关研究课题20项。现正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中科院国防创新项目、“十五”国防预研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总经费超过1800万元。已在《中国科学》(A辑)、《IEEE Trans.on Plasma Science》、《J.Phys.D.Appl.Phy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近50篇(次),并曾获四川省和中国电子学会优秀论文奖两次,以第一排名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2004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百人计划”入选者终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占全部入选者五分之一的比例)。
刘新芝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新芝教授1982年获学士学位后在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1985年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留学,先后于1987年、1988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被聘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应用教学系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三批入选者。2006年5月,刘新芝教授与我校签订了工作协议,正式到我校应用数学学院工作。2001年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他兼任国际动力系统杂志的主编,四个国际杂志的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混合系统的理论与应用、大型动力系统的稳定性理论,脉冲系统的控制与缩定。自1989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其中被SCI收录百余篇。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多次应邀赴许多国家著名大学讲学。
李烨1983年和1986年在南京工学院无线技术系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于1994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Auburn 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MD.博士后。1996年至2000年,在AT&;T Labs (AT&;T Bell实验室的前身)从事研究工作,曾分别任AT&;T Labs的Principal/Senior Technical Staff Member。2000年至今,在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tlanta,GA)的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任副教授。2005获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终身教职。2005年受聘电子科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长期专心致力于统计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理论的研究,在盲均衡、阵列处理、OFDM和MIMO方面获得系列创新成果。近五年来在IEEE Transaction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Transaction on Signal Processing、EURASIP Journal on Applied Signal Processing、Signal Processing等期刊上发表和录用论文20多篇,其中8篇论文被他引107次;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2000年与他人合著《Blind Equal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一书。拥有11项美国授权专利,10项专利归属AT&;T实验室,另有申请5项专利。承担了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Army Research Laboratory、Bell、Hughes、Nortel、Nokia、Motorola、Mobilink和Mitsubishi的科研项目十余项,总研究经费逾370万美元。李烨教授于2006年被推选为IEEE Fellow.
柳清伙198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得UIUC(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校区)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生物医疗成像、计算电磁场、计算声学、地下传感、逆问题、信号处理及应用数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先后在主要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了300多篇学术文章。
1986年9月至1988年12月,UIUC电磁实验室助理研究员;1989年12月至1990年2月UIUC电磁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1990年至1995年斯伦贝谢—道尔公司研究科学家、项目主管;1996年至1999年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副教授,至今为兼职人员。
1999年6月至今是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2005年被聘为我校“长江学者”客座教授。
1996年获得白宫自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室(NSTC)颁发的总统青年科学家奖(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及美国环境保护署颁发的Early Career Research Award 两项大奖,并于1997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颁发的Career Award。同时是Phi Kappa Phi,Tau Beta Pi和U.S.National Committee of URSI Commissions B and F的成员,并担任研究领域的两种主要杂志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Radio Science 的副主编。
2006年被学术界一致推选为Fellow of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Fellow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的双料FELLOW。(编者注:这样的双fellow情况在工程领域很少见)
肖强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赴美后,于1993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理学博士学位,其论文“磁性纳米结构中的磁性和自旋极化输运”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随后于1993年到美国特拉华大学(Univ.of Delaware)作博士后,1995至今在Delaware大学物理和航天系任教。2005年被聘为担任我校“长江学者“客座教授。
曾主持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美国国防项目(DARPA)等多项课题;在国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有影响的论文百余篇,如在著名刊物Phys.Rev.Lett.、Advanced Materials、Phys.Rev.B、Appl.Phys.Lett.发表大量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Phys.Rev.Lett.的开创性工作“Giant Magnetoresistance in Nonmultilayer Magnetic Systems”,是关于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最早报道,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单篇论文被SCI引用次数已超过1200次;论文被引用总次数已超过2000次;在各种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上作邀请报告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