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亚东的带领下,新型传感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指导方针,重点发展方向为开发新型电子敏感薄膜材料,研究微结构阵列化传感器及集成化组合传感器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新型电子敏感聚合物薄膜及传感器;纳米电子信息薄膜材料及传感器;新型磁光薄膜材料及传感器。被四川中城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看好的“片式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便是实验室走向开放和突破、将高新技术向企业转让以及蒋亚东和他的“战友们”奉献自己的最好证明。
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导师,蒋亚东始终致力于信息材料及元器件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1999年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佳青年教师”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2000年入选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获“首届青年教师奖”、“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奖励基金”和中国电子学会组织工作奖;2001年获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传感器技术,它跟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当今社会三大信息技术,其中传感器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基础,它相当于人体的五官,没有传感器技术,整个智能化系统就没法实现。我们国家从‘八五’‘九五’到‘十五’,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科技部把传感器都列入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所以我一定要在这上面做出点成绩。”蒋亚东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正是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不惑之年的蒋亚东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拼搏着、努力着,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奋进。
谋划发展
“我做人就相信两点:一是要知足;二是要不断寻找新的方向。”对于工作条件和名利,蒋亚东把它看着是身外之物,并不在意,对自己个人得到的一切他似乎也早已满足,而现在最令他挂怀的还是课题组所做的研究的进展和光电信息学院未来的发展以及长远规划。
2003年,凭借蒋亚东出众的才华和领导能力,学校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出任光电信息学院副院长;2006年,出任光电信息学院院长。在来光电信息学院之前,蒋亚东对学院并不熟悉,而当时光电领域的发展在全国正处于低谷。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家底”。经过调查,蒋亚东发现,学院的凝聚力不够,师资力量还很薄弱,而且学院在光通讯、传感器红外技术、信息显示科学与技术、激光与科学工程四个方向的研究成效不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蒋亚东提出对学院师资进行整合,落实好学科带头人的责任;提出以两个系一个工程中心为主的“一院三体”的发展规划。同时蒋亚东每年给自己和学院一个工作目标,并带领学院努力去完成。
三年来,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光电信息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住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促进学科交叉与联合,不断提高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承担了光电信息领域的重大科技任务和为社会培养出了许多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学院拥有多个专业、两个系、四个部省重点实验室以及一个工程中心的一期国家“211工程”我校重点建设单位。学院已发展成为学校的五大院系之一。
面对这些成绩,蒋亚东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带过,“我这一辈子是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长起来的,我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电子科技大学的培养,电子科技大学是我生根、开花、结果的地方,我唯有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事业献给她,才是对她最大的回报,所以我更有责任把学院带好。”“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光电信息学院这个集体中来,把光电信息学院做强,让光、电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的腾飞的双翼”。
真抓实干
作为一名教师、一位科研带头人、一个学院的领导,一位长江学者,蒋亚东肩上的担子绝不轻松。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绝不允许自己工作上出现任何纰漏,所以他的工作量常常超过一般人的想像。“他的休息时间非常少。他往往一天要接连参加好几个讲座和学术会议,他就趁会议之间的空隙,抽出几十分钟打个盹又继续工作。每次出差回来还来不及回家看看,他就带着疲惫的身体匆忙赶回学校参加学院的教师会议,向我们传达最新的消息,安排下一步的工作。”光电信息学院院办公室主任龚宗华老师说,蒋亚东永不言累的实干精神激励着学院的老师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
在光电信息学院里,蒋教授的“国防身体”是人所共知的。新型传感器重点实验室的李伟教授这样告诉我们:“为了跑项目,他常常要全国各地跑,作为学院的领导,许多事也必须要他亲自过问,按他的工作强度,要是换成别人早就不知道趴下多少回了。”担心他太过于操劳,课题组的老师甚至私底下商议为他“减负”。大家约定课题组里只要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都不忍心去麻烦他。
蒋亚东在工作上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而对待下属又非常宽容。“没有蒋教授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就没有实验室的今天,能够和蒋教授一起工作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他对人很好,心胸宽广,有时候虽然工作累一点,但是心情却很轻松。”和蒋亚东共事多年的谢光忠教授说。遇到实验中出现的难题,蒋亚东总是和同事们一道加班,一起讨论,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而且他虽然工作很忙,可是他还是经常抽出时间关心老师和研究生们的生活情况。在他的牵头下,课题组常常会举行一些小的聚会让成员们相互交流,加强相互的了解、帮助。
“这些都是杨老师教给我的,杨老师是一个非常谦和的人,他把我当做自己的儿子看待,在生活和科研上都对我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从他那里我学到了该如何为人、如何严谨治学。”至今,蒋亚东仍对恩师杨大本当年的教诲念念不忘。
永不停步
在光电信息学院,在成电的校园里,时常可见蒋亚东奔走的脚步,24年来,来去匆匆。但在这匆匆的脚步背后,蒋亚东却有着对家人深深的歉意。“说实话,这是我心里最愧疚的事。对我的家人,我亏欠得太多了,我是个不合格的父亲。”由于实验室和学院的繁忙工作以及频繁地出差,对于他来说,几乎没有了周末和节假日,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变得很少,连吃饭都很少在一起。十几岁的儿子从初中起就寄宿在学校,现在读高一,每周只能周末回家一次,但就这每周一次的父子见面也变得难以实现。“儿子经常会打电话来抱怨,说他一周才回来一次,连一块儿吃顿饭都很难。”说到这里时,蒋亚东的脸上露出满是歉意的苦笑。是的,几十年来他把自己交给了他热爱的“成电”以及自己挚爱的实验室,却把家人的叮嘱抛在了脑后。
“要把学校建设成为研究型、高水平、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这几个字好写,做起来绝不容易。现在正赶上学校大发展的时候,我们不奉献,谁来奉献,我们的学校要靠我们来建设。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光电信息学院负责,对实验室负责。这样,等到哪天退休了,我才可以说自己对得起这个学校、对得起这个单位、对得起自己。”
从当初选择电子聚合物及器件,这个国内才起步的学科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到现在计划着要以确立交叉学科生物传感器技术为新的科研方向,蒋亚东始终让自己站在学科的最前沿,不断“寻找”着“新的方向”。探索是艰难的,但在这种探索之中,他和他的团队收获了许多。“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生命科学的世纪,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比单独探索其中的某一个方面的前景更广阔。”像几年前一样,蒋教授对他和他的团队研究的新方向充满了信心。
同时,对于学院,蒋亚东说他要带领全院,使学院在“十一五”期间获得长足发展。让中青年骨干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集合年轻的力量,建立六到八个研究团队,赋予光电更美好的明天。
蒋亚东就是这样,作为一个“成电人”,永远真抓实干,永远严谨治学,永远在研究之路上忙碌奔波着……他那特有的学者风范和一院之长的气度,他那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素养,他那孜孜以求的人生理念以及对学生的关怀备至,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执著精神和典型的为人师者的秉性……
(玉纯唐天虎)
孩提时的兴趣与爱好,对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对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谢康来说,科学呈现给孩童时候的他的就是一座外表华丽的宫殿,里面住的都是科学的国王和王后。曾经是孩童的谢康,时时惊诧于科学的奇妙,也曾在看到科技使世界进步时赞叹于科学的伟大。这时候,科学对他的吸引是神秘、伟大和荣耀。数十年过去,他已在光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但对于现在的谢康而言,科学既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更是一门愉悦身心的艺术。科学是他无法抵御的诱惑。
飞檐走壁少年梦
谈起少年时父亲的那次责备,谢康教授微微一笑。那时,14岁的男孩子刚上高中,第一次远离父母让他获得从未有过的自由。年少的他陶醉在武侠世界里,痴迷于侠士的飞檐走壁、武功盖世。一梦醒来,期末考试成绩却下滑得厉害。而在这之前,他可一直是学业上的佼佼者。于是就有了父亲的那次严厉的责备。这件事后,懵懂少年渐渐意识到,学习需要自律,辛勤的耕耘才会有收获。从那以后,谢康再也没有在学习上放松过自己。
考上重庆大学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西安交通大学求学期间,上帝给了他一次难得的机遇,他获得了一个远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之后,他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从事微波领域博士后研究。在这十余年里,谢康一路走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般地获得最高学位,成绩斐然。
“其实我在读书的路上从没想过要读下去还是不要读下去。”面对记者的采访,谢教授如是说。看来虽长期在英国,他并没有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的苦闷。回首来时路,他的想法更有些庄子的味道。大学毕业时,他因为成绩不错,就被推荐免考读研。而后来,他也是因成绩突出,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到索尔福德大学深造。“当时也没有想过很远的目标,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谢康曾看过赵宁的《留美记》。书中有一个人因为整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最后变得痴痴呆呆。多年前“我只是想把学习搞好”,而现在,谢教授再谈此书,“年轻人不要想太多人生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钻牛角尖会使自己陷入苦闷之中”。他凝神想了一下,“搞好学习,有了充足的准备,自然会有机会垂青。”
或许是自己的成长经历使然,作为导师的谢康对学生也很平和。他所指导的硕士生曾维友对老师的宽松倍感幸福,“我们在相互讨论时是平等的,他有时觉得好,就说试一试,不行再换一个思路”。他的十余名研究生的共同感受是,“谢老师平易近人,好相处,没有学术权威的霸道和压制”。
由一名懵懂少年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谢康平和的心态与不作强求的为人宗旨始终保持了一致。
科海通幽有洞天
贡噶山上冰天雪地,长期驻守在那里的工作人员日复一日地收集着冰川变化的信息。他们不知道,谢康教授正在进行的研究有可能结束他们这种艰苦的生活。
谢教授目前正从事新型光波导生物化学传感器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他在这一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光导结构上使探测位置与光的有效作用面积提高了10倍左右,并且避免了衰减。
“使用传感器监测,信息可以直接传到远离冰川的办公室。人们可以迅速了解冰川含水量、温度变化等情况。”谢康对其研究信心百倍。
对冰川的研究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因为冰川的变化反映着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由于人们长期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肆意掠夺资源,包括气候在内的整个全球环境都受到巨大影响。通过对冰川的观察监测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谢康正与中科院合作展开冰川监测方面的研究。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已经启动。也许不久的将来,驻守冰原的人们可以放心撤退,坐在实验室里,观测分析需要的数据。那些近在四川的贡噶山、远在南极北极的娇小的传感器作为最敬业的守候者,将源源不断地传送着关于冰川最准确的信息,安抚着人们对自然变化的不安情绪。
而它的研究者——谢康教授此刻微笑着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兴致高昂地谈着他的学业和研究。
“在长期读书研究中,什么时候发现不断探究是一种乐趣呢?”记者问。“是你提醒我的时候我才知道的。”谢教授幽默地说。
他承认,研究中的乐趣是继续科研之路的最大动力。乐趣包括研究开展中的好奇心、研究完成后的成就感。甚至有时候,叙述成果的论文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满足了探索过程中的好奇心。谢康回想着研究时的心态,表情宛如求知的少年,“有时,我研究完成了,乐趣结束,再写论文就成了苦差事。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把论文写出来”。
除了目前的研究,他的好奇心还反映在生物学、林学等广阔的自然科学领域。谢教授上大学前,本想报考农学院或林学院,学习自己最喜欢的生物学,可20世纪80年代这些学科是比较冷门的专业。谢康终因父亲的反对,改报了物理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