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青观城,江凝无暇查看自己契约到的到底是哪一种妖兽,也没有心思查看,屁股想想也知道万承风不会给自己什么好的妖兽卵,虽然史如烟在万府替自己求情,但是难免万家趁自己离开,不在史如烟的视线内,再次追捕自己,便雇了辆马车,载着依然昏迷不醒的秦牧,朝着与启乾城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
江凝跟秦牧二人都是无家的人,走到哪里,哪里便是家,之所以那天在树林江凝想一走了之,那是他知道秦牧报仇心切,如果不是两人偶在山中得到一处小的宝藏,怎么可能攒够了换取秦牧那枚兽卵的钱。
而秦牧有了兽卵,不可能放下江凝一个人走,立誓要两人一起攒够换取下一枚兽卵的钱,但是江凝心里清楚,好运不会年年有,如果就靠他们两个人这种坑蒙拐骗,没有个几年也绝不会攒够钱,因此江凝才想要详装跟秦牧决裂,好让秦牧可以提前去筹划报仇的事情。
但是如今秦牧迟迟不醒,他又不知道被抓进万府的事情,如果就这样扔下他,难免被万府的人抓了害了,一切还要等秦牧醒了之后再议。
两天后,马车停在了一处名为汤曲关的城关,此处为江凝所在的吞云帝国与驭龙帝国的边境,汤曲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江,江水汤汤,绵延千里,自古便是两国的国境,虽然常有战事发生,但是江水便是最好的保护伞。
虽如此说,两国战事仍然不断,几乎每次滋生事端,全都是由驭龙帝国发起,盖因驭龙帝国以飞骑兵占优势,不惧汤曲江的阻断,若不是汤曲关有吞云帝国第一将军斩翅将军把手,恐怕早已被攻陷,而一旦汤曲关被攻破,那么便打开了驭龙帝国进入吞云帝国的最简洁的一条道路,而以驭龙帝国强大的实力,汤曲关一被攻占,吞云帝国被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据秦牧跟江凝所说,这斩翅将军极有可能知道当年那场战争的全部情况以及自己父亲真正的死因。
秦牧的父亲秦治原本是吞云帝国第一上将,奉命镇守汤曲关。
突然有一年,驭龙帝国以三名飞龙上将夜袭汤曲关,三名飞龙上将,那几乎是当时驭龙帝国尖端实力的一半力量,神龙本就是御龙帝国特有的神兽级别的兽类,再加上驭龙的三名上将,实力可想而知,而秦治这面能够乘空作战的便只有自己一人。
虽然如此,秦治可也了得,驾驭神兽级别的移形马以一敌三,虽说处于下风,但是却是拖延到了临城的将军的救援,两人联手依然不是对方的对手,还好这时从己方军营中杀出来一个手持回钩钢刀的壮汉,破空而起,正好趁着对方松懈,一刀斩下对方一名飞龙上将坐下飞龙的翅膀,对方见自己吃了暗亏,又损失了一只飞龙,只好偃旗息鼓,退回汤曲之南。
要说以秦治的修为,虽然以一敌三会受到伤害,但是,决计不会因此而陨落,但是恰恰却在其受伤后,伤势一直难以好转,多处求名医也不得治,而生病这段时间,秦治才注意到这个名为武道的斩断飞龙翅膀的大汉。
两个月后,秦治竟然不治身亡,举国上下匪夷所思,皇帝曾多次派人调查,但是调查的结果都是战后伤势严重,难以治愈,虽然如此,秦治仍留下两封书信,一封送往皇宫,一封秘密派遣心腹送往秦牧从小生活的西南道山小松观。
据说皇帝接到秦治的书信,当时掩面,强忍着心中悲痛,竟封了武道汤曲关第一将军之职,而武道一战成名,被传颂为斩翅神将。
第二封书信则飞到西南道山小松观,当时年仅八岁的秦牧手中,送书信的是秦牧的心腹,说秦治死前刚打算写这封信,是要给秦牧,但是只才提笔,便咽了最后一口气,他便将还没写完的书信收好,送往小松观,秦牧打开信封,书信上只写了两个字,“武道”。
就这样,吞云帝国第一将军,亦是公认的第一高手,便在汤曲一战陨落,而后秦牧试图联系自己的母亲家人,才知道在秦治死后全家人便杳无音讯,连丧礼都是由皇家办的,而当时在失踪的人口上,皇家非常明显的在最上面几行大字里,标明了秦治之子秦开河。
秦开河,秦牧根本就没听说过开河这个名字,还好当时秦牧的师傅无叶在旁帮助推敲,猜测秦治之死,必有内情。
汤曲一战,秦家没落,自此便成为帝国居民茶余饭后的闲谈,历史自此沉淀。
虽然整件事情在秦牧了解也有很多都是“据说”,真实性不是特别可靠,但是终究自己父亲绝对死于非命,虽然儿时便被父亲送往小松观静修,但是父亲一代战将一直是秦牧的骄傲和榜样,所以秦牧从小便发誓要成为一代名将,终有一日查出父亲真正的死因,为父亲报仇。
其实江凝本是想带着秦牧沿着原路返回去找宫凡老家伙,虽说那老家伙性格怪异,但是起码在他身边,他不会袖手旁观,看着自己两人陷入万家的手掌。
但是看见秦牧依旧昏迷,伤势不知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很明显万承风绝对不会那么轻易放过自己,如果继续赶路,秦牧性命难保,所以刚一来到岔路口,听车夫说左转便是汤曲关,灵思一动,一则这汤曲关军事要地,戒卫一定森严,不同于其他城市,二则以前两人曾行骗到此,秦牧之所以避开汤曲关,便是因为江凝还没有契约到高等级的兽类,不能在军中谋得好职位,为了遵守两人的约定,秦牧才决定避开这里,但是如今不同,自己已经被强破契约了低级的妖兽,那么便可以在这里快速的治好秦牧的伤势,在军中谋得一官半职,那么更可躲开万家的报复,同时,自己也可以跟秦牧两人共同商议调查秦治之事。
江凝二人到达汤曲关,天刚蒙蒙亮,但是清晰可见关门口侍卫精神抖擞,笔直的站在那里,虽然此时行人甚少,但是卫兵仍然仔细的搜查排检稀稀疏疏的来往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