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去上班,宝宝哭闹不休?
3~6岁的宝宝也需要性教育?
宝宝患上了多动症?
现代都市儿童流行病——感觉统合失调?
妈妈要上班了,孩子为什么总是哭闹?
当妈妈要离开宝宝去上班的时候,宝宝总是哭闹不休,让妈妈不忍心离去,但又不能带着宝宝去上班。很多妈妈都担心让宝宝每天都接受这种分离,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
婴儿期的宝宝对妈妈的依赖主要生理上的需求,比如说饿了需要喂奶或者尿了需要换尿片,想睡觉了,希望能在妈妈的怀中入睡。宝宝在与妈妈长期的身体接触中,靠声音、气味、动作等记住了妈妈的形象,并且把这一形象与他们能获得的生理需求连接在一起。所以,当他们一听见妈妈的声音或看到妈妈的样子时,就会感到非常快乐,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的需要将得到满足。
但是一旦妈妈要上班去了,宝宝就要面临着与妈妈的短暂分离。他们听不到熟悉的声音、看不到熟悉的身影,以为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法得到满足了,便会变得难以“伺候”。
宝宝慢慢长大后,他们对妈妈的依赖除了生理上的需求以外,还有心理与社会性的需求。他们希望能和妈妈一起玩、一起交流。当妈妈没有理睬他们时,宝宝也会哭闹,因为这样可以把妈妈叫到身边。宝宝3~6个月的时候,这一表现很明显,因为这个阶段是宝宝和妈妈依赖关系建立的重要时期,会更依赖妈妈。
6~12个月的时候,宝宝开始愿意接受其他的照顾者,因为这时候他们喜欢与他人交往,即使是陌生的人逗一下,宝宝也能和别人很好地互动。这个时期只要能帮助宝宝解决他们的生理需求,同时也可以陪宝宝快乐的玩耍,他们便可以离开妈妈一会儿,甚至一整天。
但是在宝宝2岁左右的时候,他们的个性越来越独立,对陌生的人会有一种警觉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不喜欢的人通常都不予理睬。所以,这个阶段强行要宝宝离开妈妈是很困难的,不管怎么哄都没有用。
如果妈妈能了解清楚宝宝在不同阶段的依赖性,就能很好地处理与宝宝的分离了。当妈妈要去上班的时候,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告诉宝宝:妈妈要去上班了,到时候会有谁来代替妈妈照顾他。让宝宝提前熟悉一下,然后自己再逐步退出,这样就能比较顺利地让宝宝接受新的照顾者。
对于特别喜欢黏妈妈的宝宝,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学会等待。比如当宝宝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告诉宝宝要稍等一下,妈妈在做什么事,一分钟后给他拿过来。反复做过几次以后,宝宝就会有一定的时间概念,知道妈妈多久之后就会回来。在等待的同时,让宝宝玩一下玩具或者听一下音乐,分散一下宝宝的注意力,宝宝就不会觉得等待很枯燥。经过有意识的锻炼,宝宝就会慢慢习惯没有妈妈陪在身边了。
为什么孩子要重复看《喜羊羊与灰太狼》?
自几年前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面世以来,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似乎百看不厌。为什么不管看了多少遍,他们依然能看得津津有味呢?只要《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歌曲一响,不管孩子们正在干什么,都会丢下手上的事,立即坐在电视机面前。您是否对孩子一再重复地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而感到厌烦呢?
其实,重复行为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相当重要,一再重复有助于他们改善记忆和技巧,直到他们能够完全记住或学会。因此,当孩子有重复行为时,多表示他们正在学习,所以父母可以适时地应用孩子喜欢重复的天性,帮助孩子学习。
当孩子出现重复行为时,父母应该抱着接受的态度,不用大惊小怪,或者觉得厌烦,毕竟这是每一位幼儿都会经历的一个成长历程,更何况一部动画片能那么吸引他,一定有它的理由。
父母可以在孩子看完动画片以后,鼓励孩子复述一下故事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情节。只要孩子能说出大概的意思,哪怕只是几句简单的话都可以给予孩子称赞。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比较吃力,他们看了之后不一定能把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父母则可以根据故事过程用提问的方式加以引导。在某一个片段里面,妈妈可以问孩子:“懒羊羊在干什么?”“灰太狼一来他就去找谁了?”等等,妈妈接着可以边听孩子讲述边附和着问:“嗯,后来呢?后来羊羊们怎么样了?”直到孩子把事情叙述完为止。
孩子喜欢看重复的动画片,听重复的故事,做重复的动作,这都是由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为孩子虽然能听懂,甚至能发现故事中遗漏的情节,但他们还不能完整地复述故事。因此,由别人来给他讲述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享受,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没发展完全,只有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发现和体会新的东西。父母认为“没有意思”的重复对孩子来说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因为他们每次都能有新的感受和收获。所以,父母不厌其烦地、细心地讲述,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爱的教育。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语言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孩子通常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电视广告、动画片、父母的言语等,都成为孩子主动模仿的对象。尤其孩子在反复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后,经常会在一些情景下冒出一些动画片中的话来。这种语言的模仿创造活动是整个幼儿时期孩子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让孩子重复地听、重复地看,正好是孩子语言模仿创造的最好途径,也为孩子将来的表达及表演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孩子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父母应因势利导,引导孩子欣赏不同风格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在“重复”的故事中长大。
哪来的“暴力小孩”?
是不是家里的小孩子会经常冒出一句“我打死你”“我捶死你”这样的话语,有时候还会真的动手,要是有一点点没有合了孩子的心意,他就对你拳打脚踢。在家里对父母是这样,就连去了幼儿园,也经常和别的小朋友抢东西,动不动就让别人的家长找到家里来告状,但其实家里的大人没有人有这种暴力倾向。
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来说,类似这种打闹的行为非常普遍。有时候孩子动手并没有任何的理由,他们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想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或者想知道自己究竟能有多大能力。打完人,他们就等着即将发生的后果。对孩子来说,打人也是一种游戏。
另外,孩子会动手打人,也带着强烈的情绪因素。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试着融入孩子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每一天宝宝都在努力学习着各种新的技能,但如果遇上他们不熟悉的环境或挫折后,打人就成了孩子表达失败感、借此发泄自己失败后的情绪的一种方式。
还有的时候孩子动手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卫,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合理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别的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或者有人先碰了他一下,或者抓了一下他的脸,小孩子不愿意被别人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不管孩子是出于什么原因打人,或者有其他暴力行为,父母都不要因为这样而有过分强烈的反应。比如说大喊大叫或者以打孩子来威胁他,这样反而会变相地鼓励孩子用武力解决问题。因为父母过于强烈的反应正好是向孩子证明了用暴力解决冲突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式,再怎么惩罚孩子都没有任何效果了。
所以当孩子出现了暴力行为后,父母首先应该保持冷静,给孩子做出一个好榜样。孩子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学会冷静处理问题,那么孩子以后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学会保持耐心。
父母要告诉孩子打人的行为是不能被容忍的,但要表示能理解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出手打人,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要避免太长太唠叨的训导,可以通过举例给孩子说明。也不要强制孩子去向别人道歉,越是这样孩子越会反感,以后可能依然会再犯。可以换一种做法,父母可先对被打的小朋友表示一下关心,并且让孩子看到你的关心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用自身的行为给孩子做出典范。
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对象后,父母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能够替代攻击的方法,对于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来说,使用语言是一个不错的方式。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动手,可以跟小朋友说:“借我玩一下行不行?”“我和你换着玩好不好?”“你别抢,你跟我说你要干吗?!”……在短时间内,孩子不一定能养成这样的习惯,所以父母在教导孩子的同时,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忍耐性,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3~6岁的孩子也需要性教育吗?
“妈妈,你怎么没有小鸡鸡?”
“我是女生。”
“那是不是男生才有?”
“是的,男生才有,女生没有。”
“那爸爸有没有?”
3~6岁的孩子开始进入到人性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个时候孩子都会有强烈的愿望想看父母的身体。很多父母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当知道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在浴室洗澡的时候,他们就会站在门口敲门想进去看一下。要是你回答说在洗澡,他们会说“我也要洗澡”,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上厕所的时候也是这样,你要是说很臭,他们也不会在乎,就是想进去看一下。孩子3~6岁的时候一定要满足他们对异性或同性身体的认识,包括大人,孩子认识世界是先从认识人开始的。
有的孩子还会关注到胸部的问题,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不管男孩女孩,4岁左右的时候都对女人的胸部特别感兴趣。有的孩子会问“你这里是什么?”“我怎么没有?”“这是什么衣服?我也要穿。”等等。有的孩子比较含蓄,他不会说,只是用眼睛盯着看,有的孩子会伸出手去摸,这个时候作为妈妈应该要非常理智,要能够发现孩子在关注什么,然后帮助他。如果发现孩子觉得疑惑,可以告诉孩子这里就是妈妈给他装奶的地方,是他小时候的“饭碗”,大人都叫它乳房。孩子可能会继续问:那现在还有奶没有,我摸一下看看。妈妈可以告诉孩子现在已经没有了,孩子想摸可以让他摸一下看一下,满足了以后孩子就不会再那么困惑而纠结于这个问题了,也不会带着疑问长大了。
由于我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是隐晦的,在传统教育中,很多家庭对待孩子的性活动通常是以惩罚和制止来处理,简单而粗暴。这样的方式是暂时压制了孩子对性的好奇,但是对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却极为不利。如果他们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他们在童年时期受到的心理伤害会被他们带入成年,甚至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婚姻生活,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幸福。如果我们将孩子成年后的性活动比作一出话剧,那么只有当孩子在童年时期的性发展得到父母的正确帮助的时候,我们才能帮孩子书写出一幕健康与快乐的剧本。
我们要从孩子开始出现性萌芽的时候就开始关心和保护他们弱小的心灵,对孩子的性心理问题表现出来的行为加以正确引导,不要用旧时的那种道德品质去评判,在孩子性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掌握好孩子性发展的规律,懂得尊重孩子的性隐私,逐渐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性。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性心理,为以后青春期的性发展做好铺垫,从而让孩子健康愉快地长大。
黏人怎么办?
也有可能是女孩子本身就比较黏人,小小咪从生下来开始就比较黏妈妈,要是睡醒了看不到妈妈,或者妈妈有事情让别人代为抱一下,都会号啕大哭。有时候就算是小咪喂完了小小咪,想把她放在婴儿椅上坐一下小小咪都不干,一定要妈妈抱着才行。
爱黏人的宝宝先天气质较为怕生,这个比率通常不到20%。这样的宝宝往往从出生起就害羞内向,长大以后也会有认生怕生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宝宝,后天的训练很重要。家长可以经常带宝宝外出与人接触。在一些场合,妈妈可以尝试短暂离开宝宝。例如,妈妈可以告诉宝宝:“妈妈去上厕所,离开一下,马上就回来喔。”然后妈妈真的马上就要回来,让宝宝有成功经验,了解到妈妈离开并不可怕,也不会怎么样。
父母应该清楚,2岁以下的宝宝是靠着身体和感觉来学习的,他们只要感觉不到、看不见妈妈就会以为妈妈不见了。这些成功的经验会累积到宝宝的学习历程中,渐渐的他们就能适应。一般天生怕生的孩子,要长期用理解和包容陪伴他成长,且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例如,从小怕生的宝宝,可能长大以后也会害怕上台,了解宝宝气质的妈妈可以在下面鼓励他,找一个小朋友陪他上台。经过这些帮助,慢慢训练到宝宝9岁时就会有显著的成效。
但绝大部分的宝宝喜欢黏人都是后天学来的,因为宝宝感受到依附是很舒服的,如果父母让他予取予求,渐渐的他就养成依赖的习惯,谁让他舒适他就黏着谁不放,这一类的宝宝是因为难以离开舒适圈,而“学会”黏人。
许多妈妈只要一听见宝宝哭闹就六神无主,这时妈妈应该反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让宝宝黏我?我在担心什么?我怕宝宝哭吗?只要这样一想,该如何调整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面对宝宝的哭闹,妈妈可先分辨宝宝是否是“无理取闹”,如果是生理需求:是尿湿了吗?肚子饿了吗?生病了吗?哪里不舒服吗?无聊吗?这些都属于妈妈必须满足宝宝的。如果宝宝无聊,建议妈妈可以让宝宝听音乐或者给他讲故事;如果都不是上述情况,妈妈也不能不理宝宝,尤其是两岁内的宝宝,妈妈不可离开他的视线太久。
面对宝宝用“哭”和“黏”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需求,妈妈要勇敢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来响应宝宝,但是不要生气。例如,宝宝一直哭或跟在妈妈后头,三分钟就要求吃一次巧克力,妈妈可以清楚地告诉他:“现在太晚了,不能吃,会影响睡眠。”一次又一次回答同样的答案,到第十次、十一次,妈妈可以再告诉宝宝:“我跟你说十次了,现在开始不回答了。”很多时候这种情况是妈妈和孩子坚持度的竞赛,孩子用哭和黏的方式看妈妈什么时候软化,妈妈千万要保持耐心,让孩子明白原则,冷静响应并告诉他原因。妈妈千万不要生气,因为如果妈妈抓狂,会让宝宝觉得哭闹是有用的。
当孩子停止哭闹,或能够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时,妈妈可以给宝宝正面的回馈以及小小的鼓励。例如,抱着他绕一圈,喂他吃个布丁,然后叙述他的正面行为,告诉孩子他很棒。如此不仅为孩子找台阶下,缓和了关系紧张的气氛,也给宝宝正面的鼓励,强化他明白这样的行为是有益的、可以被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