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高楼里的孩子,特别是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多是一整天都跟着保姆或是家里的老人索然无味地在空旷的大房子里玩儿各种“益智玩具”,久而久之心理便出现了变化,有了高楼孤独症的表现。儿童心理专家说,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同时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
为了避免孩子得这种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多和小伙伴在自然界玩耍,多和性格开朗的人交往。
让孩子每天都有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要把孩子一个人放在一堆玩具里,家长就不管了。
有的家长因为室内装修得漂亮,就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让碰,那也不让摸。可是,孩子往往会对家里的一些摆设、用品发生兴趣,这种兴趣要远远超过对玩具兴趣。大人的呵斥也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家长应该尽量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一些比较安全的东西可以让孩子玩儿,不能玩儿的也不要用恐吓、训斥的态度去制止。孩子生活的空间也不要有太多的障碍物,要让孩子在家里能充分地活动。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孩子的活力,使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
二、性格孤僻和自我封闭是病态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通达街82号院内,一名33岁的男子因“爱犬”被车轧死一时想不开,竟从自家6楼纵身跳下,不治身亡。据了解,男青年从小性格就孤僻,自我封闭心理严重,不愿意和人接触。5年前,家人为他买了一条小狗,此后,这条狗就成了他唯一的朋友。自我封闭,缺乏与家人朋友交流和沟通,才会导致他随爱犬而去。
自我封闭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是指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自我封闭心理有如下特点:
一、普遍性。即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性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等。
二、非沟通性。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谈,如写日记、撰文咏诗,以表志向。随爱犬而去的男青年就属于这类心理障碍者。
三、逃避性。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和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自我封闭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由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以降低挫折感。另外,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
从儿童来讲,如果父母管教太严,儿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从青少年来讲,如果他没有掌握一些技能,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从中年人来讲,如果他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常常表现出不与他人来往。从老年人来讲,丧偶或丧子的打击,儿孙们远离自己,很易使老人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总而言之,自我封闭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
自卑感常是青少年时代埋藏的祸根
自卑感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根源,而且是在青少年时代埋藏的祸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老师又是学生的领路人和心目中的权威。因此,父母与教师对孩子的评价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贬抑性的评价:如“太笨”、“脑瓜不开窍”、“饭桶”、“蠢驴”等,都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她)产生自卑感。渐渐地蔓延、扩散,从而产生错误的心理定势,引发出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这些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病态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危害终身。
帮助孩子们消除自卑感,父母和教师要注意不要轻率地随意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以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给予褒扬和鼓励。孩子自己也要有“我能行”的一种信念,恰到好处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自信。平时不管做什么事情,不可操之过急,目标不可定得太大太高,不然就易于受挫。可将它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就易于打胜仗,而每次成功都对自己是一种激励,这有利于提高自信心。要以宽容、豁达的态度来对待挫折,并进行恰当的“挫折归因”,即造成挫折的原因要分析得正确,然后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长期沉浸孤独的心理状态将影响人正常发展
自卑犹如孤独的孪生姐妹,有自卑的存在,就摆脱不了孤独的阴霾。人人都可能有孤独的时候,但孤独并不意味着就是独来独往。孤独就是对周围一切缺乏了解,对所处环境及周围的人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一个人长期沉浸于孤独的心理状态,将对智力发展、情绪、语言交流等方面产生障碍。
如果有自我封闭心理现象,应该及时去医院看心理门诊,找医生好好聊一聊,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一、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
二、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不妨试一试精神转移法,即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
四、学习交往技巧,真诚坦率地对待他人。要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要有与任何人成为朋友的愿望。
五、要正确看待交往挫折,不要因为交往中的一两次失败,而否定了世上的所有人,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十分友好坦诚的。
三、性格孤僻≠孤独症
提起儿童孤独症,不少人往往误认为是因为性格孤僻引起的,其实不然。那么,到底什么是儿童孤独症?孤独症与性格孤僻有无关系?怎样早现?应注意些什么?……为此,借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成立之际,我采访了协会会长、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杨晓玲教授。
杨晓玲教授说:“性格孤独、孤僻的孩子与患孤独症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思维、情感、智能及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患儿的父母如果注意仔细观察,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就可以发现异常。例如:孩子不愿与父母亲热,也没有眼神情感交流,更不愿接受父母的拥抱、抚爱;当父母或与他很亲近的人离去时,他没有依恋的要求,更没有让人抱的要求,表现得很冷漠;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只喜欢独自活动,症状较轻的孩子也只会看着别的孩子玩,不会参与;当别人呼唤他的时候,他漠然不应,无动于衷。多数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即使掌握了一定的语言,也不会用语言去与人对话,不会描述所见到的事物或达自己的要求。还有患儿虽然会说话,但却很少说,甚至终生缄默。也有的患儿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而无人与之对话时,却自言自语说个不停,而且说的话题与周围的情景毫无关系。还有孩子可以认识很多字,但却不会运用,只是对字的结构感兴趣。少数患儿具有计算或者机械记忆(例如记年、月、日)等某一方面的超常功能,而语言、社交及自理能力等方面却表现出严重的智能低下。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兴趣非常狭窄,他们往往专注于某些刻板重复的活动,如反复拍手、尖叫等,甚至迷恋一些不是玩具的东西。他们的行为刻板,一旦其固定的生活格式或环境受到破坏和干扰,不仅难以适应,而且会感到极大的不安和烦躁。
那么,导致儿童孤独症的病因是什么?做父母的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患病的孩子呢?杨晓玲教授说,据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大约为1~2‰,我国约有数十万孤独症儿童。虽然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但如果早期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改善孩子的刻板行为、情绪障碍等,同时进行特殊教育、行为矫治,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
杨晓玲教授说,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措施,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同时还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具有个别化和高度结构化的特点,对此,做父母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所谓个别化和高度结构化,就是在对孩子进行训练矫治前,首先应请专家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训练方案,要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训练,切莫操之过急。例如:你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时不能注意别人的目光,那么,最初的训练就是与他对视目光,这种训练也许三五天可以见效,也许需要十天、半个月;在情感交流上应采取相应的刺激,可采取拥抱、身体接触等,让他在感觉上有所体验。对于孩子的刻板行为,要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引导克服。在矫治过程中,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兴趣,有利于改变其不良的行为。同时,杨教授还建议患儿的父母:应该做一个训练的详细记录,这样既掌握了训练的进度,也增强了父母的信心。总之,对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矫治,只要做父母的尽职尽责,付出了心血,孩子的情况都会程度不同地有所改善。
尽管性格孤僻的孩子与孤独症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但是,杨晓玲教授还是提醒广大父母们:如果孩子从小性格孤僻,很容易影响他们今后各种能力及智力的健康发展。因为儿童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尤其离不开与小伙伴们的交往,当孩子与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时候,也正是他学习各种知识、增长各种能力的时候。然而,当前的一些客观因素,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是很不利的,应引起广大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一个是现在的家庭模式以核心家庭为主,家中人口较少,孩子缺少玩伴。